当前日期:

目录

〔生产资料购销〕
一、金属材料清至民国时期,县内有铁、铜、锡、银手工店铺,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银器首饰之类。建国前,全县有制铁锅和翻砂犁头业185户。原材料系回收金属,部分金属商品在京、沪、杭等外地采购。加工的成品多为自产自销。
1954年全县组织“金属品制造社”2个,从业人员67名,金属品年产值45000元,1955年76410元。1956年销售铝丝10余吨。1958年以后,工业发展,其间大办钢铁和电灌站建设,钢材、电机材料供应量上升,是年销售钢材113吨,生铁435吨,铜12.3吨,次年销售钢材5吨,生铁769吨,铜23吨。1962年,销售钢材446吨,生铁745吨,铜1.5吨。1963年,成立县物资管理局,金属材料实行统一经营,办理购、销、存业务。当年,主要金属钢材销售442吨,生铁414吨,铜2.1吨。60年代销售量最多的1965年铜375吨,1968年钢材1333吨,1969年生铁3339吨。1979年,建立金属材料专业组(后改为公司),除实行计划供应,还从省、地物资部门组织计划外货源和参加外地有关金属材料调剂会议,解决一些急需的金属材料。是年在上海等地购进计划外钢材141吨。在供应中,优先农业,对小农具和农机具用材做到专材专供,提前预拨;对计划外及非归口供应部门也予以支持。1980年,物资部门对钢材销售采取计划供应和敞开供应两条渠道,对民用角钢、元钢、镀锌钢管和弹簧钢丝等,实行零星销售。同时加强市场调节,使金属材料计划外物资供应不断增长,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所需。是年钢材供应量增加到2152吨。此后除物资部门外,出现了多渠道经营,采购供应量逐渐增多,1984年,钢材销售达3855吨,生铁3219吨;1985年钢材销售3743吨,生铁3316吨。其他金属材料,如铜、铝、铅、锌、锡等,也组织了适量的货源,供应市场需求。
二、机电设备建国初至1962年,由商业部门经营少量机电产品,1963年后,机电产品由物资部门统一专营。其门类:一类是国家控制的统配物资,主要有机械设备、变压器、各种汽车、控制电缆、裸铝线、铜芯铝皎线、电动葫芦、工业泵、自动装置等80多个品种。二类是部管物资,主要有电工、仪器、仪表、阀门、电焊条、轴承、电机、水泵、磨具、刃具、砂轮、量具等70多个品种。三类是地方经营的机电产品,主要有宽度角尺、熔丝、熔断器等。
1979年以来,贯彻“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方针,积级清理积压超储滞销物资和产销不对路产品,主动上门到全县大小厂矿企业单位推销出15万元的机电设备物资。以后又以市场经济形势变化需求,采取压缩库存、按需进货、敞开供应的方法开拓销售渠道。
1980年,机电产品由过去单一在上级公司进货变为多渠道至外地机电单位和生产厂自行选购。1981年采取按需进货,敞开供应,开展代销业务,并先后在金牛、汤池、乐桥等地建立机电商品供应专柜,增设农村经营网点。机电产品购销额:1975年购进额为91万元,销售额81万元;1979年购进额156万元,销售额134万元;1980年至1985年每年购进额保持80万元左右,每年销售额70至110万元。
三、化工、轻工、建筑原材料本县在1978年以前经营的化工、轻工、建筑材料,货源主要由省内外系统的二级站(即省和地区管理的批发部)调进,进货时有时无。1979年后划为一个专业组经营,化工产品有硫酸、硝酸、盐酸、纯碱、烧碱及火工产品、橡胶、轮胎等;属省、地分配的轻工产品有各类三角带、平胶带、胶水管和其它产品;建筑材料有水泥、油毡、玻璃等。1975年,物资部门化工、轻工、建筑原材料纯购进137万元,销售总值139万元,1978年销售上升到256万元。1979年共有化建产品358种,其中化工18种,轻工168种,建筑材料172种,全年总进货额250万元,销售额244万元。1980年,地方生产水泥由生产厂直接销售,其它化工、轻工、建材购销,由经营部门开拓多渠道,挖资源,大量组织计划外物资购销,全年化建物资进货额120万元,其中属于国家合同进货只有48万元,年销售额117万元。此类物资供应,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按“先计划内,后计划外;先生产,后维修,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供应,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急需。1981年工业布局调整,物资供需发生变化,部分物资滞销,购进额降低到84万元,销售额82万元。1982年有所回升,购进额110万元,销售额117万元。县五交化公司的化工购销,1971年至1978年每年购进额21万元至46万元,每年销售额19万元至45万元;1979年至1985年每年购进额46万至69万元,每年销售额41万至68万元。
四、木材毛竹建国前,木材、毛竹市场的购销,是在城乡主要集镇上进行。庐城岗上杨山头有几户开设木棚,刘桥集市有杂行零售毛竹,泥河、罗河、盛桥、汤池、黄屯等镇为竹、木集散地。
建国后,由商业、供销部门统一购销,1954年收购木材794立方米,零售726立方米;收购毛竹4.63万根。1955年收购毛竹1.39万根,零售木材2617立方米。1956年,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全县销售木材3856立方米,毛竹2.51万根。1958年县建立木材收购站,当年全县的全民和集体单位消费木材5315立方米,县木材公司供应木材2234立方米,毛竹5.81万根。1960年至1962年木材收购量下降,对需用部分由上级调拨补充,县木材公司在这三年中计划收购木材2400立方米,销售木材7125立方米,毛竹供应不到1万根。1965年购销开始回升,全县木材市场销售量为2946立方米,毛竹收购8.45万根。
1969年1月,县物资局、木材公司等单位合并成立县物资供应站,木材实行专营。是年全民和集体单位消费木材6347立方米,1970年上升到10792立方米。1971年木材经营划归农业系统,对内设公司。1978年后,木材主要由木材公司、二轻部门、乡镇企业局三家购销,其它商业单位也有少量经营,计划外进货多渠道,货源日益增加,主要从本省皖南和大别山及江西、福建、东北、湖南等省购进,同时,通过合同在上海购进一批进口木材。县木材公司,1979年销售木材5939立方米;1980年至1982年,年销售木材量下降到二、三千立方米;1983年销售量回升到5326立方米,1984年销售7279立方米,1985年销售3183立方米。是年全民和集体单位消费木材4509立方米。
县二轻系统一直经营计划外木材,自1954年以来,每年从外地购进各类计划外木材1000至2000立方米,以解决群众对木材的需求,毛竹大多由供销部门的土产公司经营,主要从皖南地区购进,1978年销售52280根,1983年40216根,1984年下降到10089根,1985年4210根。
五、化肥农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组建肥料供应站,向刚分得土地的农民销售饼肥400多万市斤,其中赊销饼肥100多万市斤。1953年春耕期间,供销社首次推销硫酸铵40多万市斤。通过宣传,农民逐步掌握用肥方法,此后,购销量逐年增多。
合作化后,化肥、农药由生产资料公司经营。6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磷肥(过磷酸钙)。1975年县组织磷肥加工,于肥东县采购磷矿石运往铜陵加工磷肥4万多吨,满足了全县农业使用磷肥的需求。
1979年至1985年,在氮肥、磷肥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展多渠道购销,组织计划外货源,弥补计划内不足部分。先后从山西、河北、内蒙等地,购进尿素、碳铵、复合肥等15万多吨。县化肥厂每年生产供应碳酸氢氨由1978年的5389吨增加到1985年的17493吨。县磷肥厂每年生产供应磷肥,由1978年的2167吨增加到1985年的15063吨。农药的购销量也逐年增多。1981年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销售量猛增,达到2826吨,县生资公司及时组织货源保证供应。随着耕作技术和防治病虫害措施的改进,从1982年起,农药使用量又逐渐下降,当年销售农药只有2207吨,1983年为1623吨,1985年为738吨。
历年化肥农药销售量


庐江县几个年份主要物资消费供应量

〔土特产品购销〕
一、棉麻清末民国初,农户种植少量的棉花,除自用外,多余的到市场交易,由私商购销。民国8年(1919),东、西、南、北乡种棉20874亩,年产皮棉10437担,每担平均价10元,销售市场主要是县城,每年市场销售量4250担上下,每担市价10至12元。民国31年(1942),全县有“植棉合作社”3个,兼营棉麻产品。
建国以后,棉花属于国家统购物资,由供销社收购供应。由于本县非重点棉麻产区,收购量不大。1965年以后,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收购量提高。棉花供应主要是絮棉,非农业人口曾长期采取定量供应办法。农民自种自用,如有受灾,国家临时调配供应。1983年市场开放,取消絮棉计划供应,实行议价销售。
麻类收购、销售无计划。1980年以后,麻类价格上升,农村种植面积增加,1985年种植面积达2392亩,产量达1.1万担,以苎麻为主。麻类(大麻、苎麻)主要从六安、舒城、霍丘等地采购,一般年采购供应量1000——2000斤,其中大麻700——1500斤左右,苎麻600——700斤左右。
庐江县几个年份棉花、麻类购销情况

二、茶叶、蜂蜜、蚕茧
1、茶叶庐江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提到“庐江好”。至今古刹庙宇如二姑尖、甘泉寺、花山庵等处,百年以上茶树犹存。建国前汤池一带茶行很多,不少县内外人做茶叶生意。民国7年(1918),茶叶多由行店收买,由水陆运往巢湖、含山、和州、芜湖等地销售,每担最高市价85元,最低价35元,茶叶销售量和价格视本年收获丰歉而定。自民国元年(1912)至8年(1919),仅西乡年销售干茶就有3982担,售价总额达238950元,每担平均60元。
建国后,茶区分布由原来的汤池、乐桥、缺口3个区,扩大到8区1镇、58个乡,其中果树、马槽、长冲、石桥、水关、柯坦6个乡为重点茶乡。
庐江主产“绿茶”,分青大茶(把子茶、兰花茶)和“炒青”两种。五六十年代中期,全县外销炒青绿茶占总产的60%。近几年传统名茶“小兰花”迅速恢复发展,为本县茶中上品,每年销往合肥、六安、巢湖、安庆等地。1952年以前私商经营购销,茶叶主要销往山东等地。1953年成立“茶改委员会”,改制茶叶品种,收购茶叶。1954年建立汤池、黄屯、二十埠、柯坦4个茶叶收购组,隶属县供销合作社。茶叶对外调运以“炒青”为主。1956年春,县成立农产品采购局,负责茶叶收购。4月,汤池、二十埠、柯坦、黄屯、三十埠5个茶叶收购组改为茶叶收购站。1957年合并到供销社后,茶叶购销由各基层供销社经营。1961年成立茶叶公司。1965年以后茶叶购销两旺,年收购量超过100万斤,1968年达133万斤,1972年140万斤,1976年149万斤。1978年增设刘墩、泥河2个茶叶收购站,年底又增设长岗收购站,1982年收购178万斤,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1983年销往外省茶叶由1978年84万斤、1981年82万斤、1982年69万斤下降到29万斤,是年国家收购猛降到40.6万斤,茶农纷纷自找销路。1985年县茶叶公司只保留汤池站和三十埠收购组,其他站并入各区供销社。茶叶购销由国家、集体、个体三者各自经营。春茶上市由过去禁止购运改为敞开买卖,除城乡集市出现大量零售商经营外,每年有集体茶厂和联营户、个体户贩运茶叶远销省外。茶叶价格也日渐上升,精制“白云春毫”等炒青茶叶,每市斤30——80元不等,兰花茶每市斤8——10元。
庐江县几个年份茶叶购销量

2、蜂蜜建国前,农村只有少数农户以箩或桶养蜂,产蜜甚少。建国后,外地(主要是浙江一带)养蜂户前来庐江农村放蜂,蜂蜜就地销售。70年代初,外来养蜂户逐渐增多,至1980年蜜蜂达28560箱,本县养蜂业也日渐兴起,蜂蜜收购量逐年增长。1965年收购蜂蜜1.85万斤,1973年上升到5.65万斤,1980年达47万斤,1981年70.8万斤,1982年猛增至157.4万斤,1984年回落到55万斤,1985年又上升到187万斤。
蜂蜜收购,主要是供销部门、土产公司、外贸部门和畜产品公司等单位。自70年代起,远销日本、美国及欧洲市场。县外贸部门自1978年至1985年共外销蜂蜜311.2万斤。
3、蚕茧庐江栽桑养蚕历来甚少。据民国8年(1919)产业调查统计,仅有220余户,采茧1万余斤,年产土丝(即粗丝)530斤,细丝140斤。庐城张裕丰、黄广泰两铺收买蚕茧,取丝作线在本地销售。倪万丰蚕行,设有蚕灶2座,每年收购本地及邻县蚕茧2万余斤,除少量茧自产自销外,其余烘干后运往南京等地销售。民国20年(1931)至建国前后,种桑养蚕逐年减少。1951年至1955年蚕茧无收购量,1956年收购2担,最多的1959年收购46担,以后每年收购10至30担左右。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养蚕户增多,1983年蚕茧收购量增加到93担,1984年140担,1985年80担。蚕茧购销由供销部门、土产公司经营。
三、畜禽皮毛建国前后均由市场交易所、回收商贩、货郎担经营畜禽皮毛产品。1951年,庐城一些职工组织“消费合作社”,集中收购各类羽毛、皮货等。1953午后,由基层供销社门市部及其收购站、组收购,其中县城城关供销社岗上收购组1962年至1985年计收购羽毛200万市斤,年平均收购8.3万斤。1962年至1985年,全县共收购猪鬃24万斤,年平均收购万斤以上。城关猪鬃厂加工的鬃、毛产品,1980年销往合肥、芜湖等地,该厂1983年收购加工猪鬃180余箱。
全县各基层供销社都设有畜产品收购专柜,收购羽毛、羊毛、黄狼皮等,县食品公司还兼收牛皮、猪肠衣等。尤其是羽毛,由1953年收购万余斤到1979年增长到81.6万斤,是全国几个收购羽毛量最多的县份之一。在羽毛收购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先后组建庐江县羽绒厂(乐桥区办)、庐江县供销社羽绒厂加工生产羽绒制品,销往省内外市场。

〔废金属收购〕
1953年,县供销合作社始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站(点)18个,专营收购钢铁等各类废金属。1953年至1976年,供销社系统每年收购废钢铁25吨至400吨、废杂铜年收购量5吨至30吨。回收的废金属,转售外地冶炼和再加工。1976年9月,物资部门成立“金属回收加工组”。1979年12月,改为“金属回收公司”(后又改为“物资再生利用公司”),主要收购县属厂、矿企业的废钢铁和各种废旧金属。供销社系统收购农村和城镇零星废旧金属。所收购的废旧金属按合同计划调往合肥钢铁公司。县物资再生利用公司于1979年实际完成回收废钢铁800吨,1980年至1982年,每年实际收购废钢铁1300余吨,1983年回收废钢铁1858吨,废杂铜(包括电解铜)0.89吨。1985年收购废钢铁(包括机电产品)1133吨,废杂铜0.68吨。该公司7年来共收购废钢铁9357吨,废杂铜8.19吨。全县供销系统自1953年起11个年份共收购废钢铁3004吨,废杂铜134吨。
〔副食品购销〕
一、畜禽产品
1、肉猪建国前后,均由城乡私营肉案(屠宰户)收购、宰杀、销售和集镇贸易市场“猪集”、“猪行”交换买卖。1949年庐城猪肉日上市量30至40头。1953年芜湖土产公司派员来庐江开展生猪收购工作,当年收购生猪2300头,次年成立食品营业所,收购生猪41900头。1955年成立县食品公司,各地设立食品站和食品组,开展猪、禽蛋收购业务,除供应当地市场外,余销外地。1956年县成立“生猪派养派购办公室”,各区派驻专职生猪派购员,1957年收购23900头,1958年收购肥猪51800头。以后逐年下降,1961年仅收购3800头。1962年开始好转,并对生猪派购任务一年一定,计划逐级落实到队,坚持实行多养不多派、收购价格不变、等级规格不变,促进养猪业发展。
1964年,生猪收购开始实行奖售政策,对出售肥猪者奖售布票和粮食。食品公司当年收购80487头,销售肉猪32606头,外调生猪19678头,实现利润61万元。1965年肥猪收购93200头,市场肥猪零售37600头。1966年至1971年,每年肥猪收购保持8万头左右;1972年至1977年,年收购超10万头。1977年后,由于饲料供应缺乏,奖励制度和价格不稳定,家庭养猪数量减少。1978年和1979年,年收购量下降到8至9万头,但仍保证本县市场供应。
1980年以后,肉猪市场和价格逐渐放开,家庭养猪增多,自养自宰自食自卖和个体户购销增多,国家食品系统收购量逐渐减少。1983年收购量降到65100头,1985年只收购47800头。1979年食品部门建成1座冷库,从淮北等地购进鲜冻猪肉,以满足市场供应。1980年购进85头,1981年增到4266头,1985年达11394头,冷库冷藏量达150吨。
2、禽蛋建国初,由食品营业所收购。1952年只收购30.8万斤,1954年上升到184万斤,1955年,购销业务由食品公司和基层食品站经营。1958年收购231万斤。1959年至1961年收购量剧减,年收购量30万斤左右,1962年实行派购,下达收购任务,1963年收购量恢复到149万斤,1966年285万斤,1971年382万斤,1979年492万斤,1985年502.6万斤,其中1979——1982年,曾多次获国家商业部表彰。
鲜蛋收购主要是外调,供应大城市和经合肥、巢湖蛋厂出口创汇。县内供应一般只占收购量的5%,最多的1978年县内供应27.5万斤,占收购量的6.4%,最少的1983年供应11万斤,占2.9%,1985年供应19万斤,占3.8%。
3、家禽由食品公司组织收购鸡鹅鸭等,历年收购量不大,多为农民自养自售。1958年公社化时,集体饲养多,年收购9.8万只,1959年达36万只,1963年至1975年,年收购量1万至5万只左右不等,1976年以后收购量回升,1984年达14.8万只,1985年20.7万只。家禽供应一般均系随购随售,70年代有上调任务,如1973年收购31409只,县内只销售5157只,其余大部销往合肥、芜湖、马鞍山、南京等地。1980年以后,主要是就地销售。
二、水产品建国前,乡村有肩挑鱼贩,集镇有鱼市,庐城、罗河、白山、泥河等集镇有私营鱼行。民国8年(1919),全县水产品年销售6675担,其中虾739担,鳖488担。市场销售腌干鱼,来自三河及各乡村,年销售量4360斤。建国后,建立水产营业所、水产公司以及水产收购组门市部,经营水产品。1954年至1955年,鱼产丰富,实行推销。1956年后对鱼货实行派购和计划销售。1958年至1981年,共收购水产品379.85万斤,年平均收购15.82万斤,最少的1958年只收购0.4万斤,最多的1969年收购41.11万斤,1976年收购57.8万斤。1982年以后,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收购增多。1982年收购113.4万斤,1983年达150.91万斤,1984年141.17万斤,1985年201万斤。
水产品供应销售1965年后,本县收购的鲜鱼、鲜虾、银鱼、干毛鱼销往合肥、湖南浏阳县、湖北、上海等地。1978年以后,市场逐渐开放。水产部门收购的水产品少量外调,其余均就地销售。每年还从沿海地区调进一批海带、带鱼、黄鱼、海蜇皮、海参、紫菜等水产品供应市场。1982年销售水产品103.81万斤,1983年141.85万斤,1984年147.17万斤,1985年205万斤。
三、蔬菜水果
1、蔬菜建国初期,城镇居民所需蔬菜,由附近郊区农民种植供应市场。合作化和公社化后,在很长一段时期,除少量由集体种植销售,大部仍以社员自留地生产的蔬菜供应市场,品种和数量都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1975年10月成立盐业蔬菜公司。1981年分开设立蔬菜公司,庐城(城关公社)设立蔬菜组和2个蔬菜专营门市部。年底,城关公社建立柏岗、梁墩2个蔬菜专业生产队(1982年增加陈老蔬菜专业队)计有菜地239亩。1976年以后,对蔬菜队实行指令性生产计划,产品全部统购包销,实行保护价格,每担菜平均不低于3.50元,统购量由1976年的120万斤上升到1980年的250万斤。这一措施虽对当时组织蔬菜上市,确保城镇供应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派生了一些弊端,表现为菜农“养斤求重”、淡旺季矛盾突出,蔬菜质量下降,粗菜多,细菜少,品种单一。不仅经销单位亏损严重,且消费者亦不满意。1982年,对蔬菜生产实行多品种承包制,对主要蔬菜产品统购包销,对一些小品种可自由种植和放开经营,但仍用“保护价格”,产销矛盾并未根本解决。1983年改革蔬菜经营体制,取消指令性计划,产销直接见面,议购议销。经营部门增加从外地购进早熟新品种蔬菜,引进新技术,支持塑料大棚和薄膜种菜,并推广平菇生产等高档蔬菜,丰富了蔬菜市场。菜农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蔬菜上市量迅速增长,1985年达400多万斤。县城郊区农民也逐渐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自发形成专业蔬菜基地,日上市量基本稳定在5千至1万斤左右,蔬菜市场出现品种增多、数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的供销好势头。
2、水果本地只有少量桃、梨、杏、石榴等果品,大宗的柑桔、香蕉、苹果、雪梨、花红、葡萄等均从山东烟台、浙江黄岩、安徽萧县、砀山等地购进。建国后,水果业纳入商业系统,由南业商店和供销社土产公司经营。1958年以后,长期实行统购分销,水果购销统一由土产公司经营,市场水果商店很少,供不应求。据1975年至1980年统计,6年只销售苹果30.06万斤,柑桔0.77万斤。1980年以后,水果市场逐步开放,实行多渠道经营,个体水果摊贩增多。国营、集体商店,在水果上市季节,为调节市场,进行季节性的水果购销业务。1980年商业和供销社部门购销苹果2.59万斤,1982年2.48万斤,1983年2.65万斤,1984年和1985年略有增长。但市场个体水果商贩普遍增多,购销量成倍增长。
四、糖烟酒1949年11月,本县以酒厂为基础,成立县酒业专卖处。1950年设立矾山、白山、汤池、盛桥、沙溪、柯坦6个酒业分销处,批零兼营。当年全县共有私营酒商和酒坊182家,政府对酒业实行专酿专卖政策,由国家下达计划进行生产和销售,并在城乡组织代销店经营白酒,年销售量为20.8万斤。1952年先后在石头、罗河、黄屯、裴岗建立推销点,推销卷烟、瓶酒和散装曲酒,全年酒的销售量为51.6万斤。1954年后白酒由原来控制供应转变为敞开供应,开展农村烟酒代销业务。全县经销烟酒的有基层供销社17家,国营百货商店及烟酒分销处、门市部等41家,个体商店330户。1955年对烟酒商贩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登记发证,实行烟酒商品明码标价,凭证定点购货。
1958年扩大烟酒推销,烟酒零售增加到1080户,并增设4个批发点。1959年,人民公社还设立450个食堂烟酒代销点。当年销售卷烟26.17万条,酒78.6万斤。1960年和1961年,城镇和工矿区的烟酒供应实行计划,农村逢时过节也将计划烟酒分配到队。1962年成立“糖业烟酒公司”,经营糖类、烟酒、糕点、罐头等60多种商品。对地方生产的粮食白酒,在全县范围内实行敞开供应。农村用糖,下达指标安排到区供销社保证对产妇、婴儿、病员的供应。全县经营糖烟酒的销售点176个。1964年全县销售点扩大经营品种,满足零售单位就地进货的需求。1971年后仍实行烟酒专卖。1984年3月成立“庐江县烟草专卖事业管理局”。县糖酒公司在盛桥设立分销处,在白湖建立批发点。
食糖、卷烟、酒的销售量,建国后逐年增长。食糖由1953年的298吨增长到1985年的2212吨,增长6.4倍,年平均增长6.5%,其中1984年达2448吨。卷烟由1953年的1765箱增长到1985年的19529箱,增长10倍多。酒由1953年的230吨增长到1985年的3778吨,增长15.4%,年平均增长9.1%。1985年县工业部门还自产自销糖果329吨,糕点1073吨,酒1216吨。
食糖在70年代实行计划调拨,主要从巢湖地区二级站购进,80年代后期从广东、广西糖厂直接进货。烟以本省为主,外烟由省烟草专卖公司按计划调拨。酒以本县生产的为主,还从淮北、亳州、阜阳、界首、嘉山等地购进白酒、色酒,名酒由省、地公司按计划调拨。
庐江县几个年份主要副食品零售量


〔日用工业品购销〕
一、棉布百货
1、棉布清末至民国时期,棉布商分布在城乡集镇,有巨商专营,有摊贩集散于农贸交易场地,有少数商贩肩扛布匹串乡走巷零售。庐城棉布买卖市场,设在由东到西的主要街道上,西门和岗上较多,经营品种以土布为主,少量花色布。土布多来源于三河镇一带和本县机织户;细纱布和花色布从芜湖、南京、上海等地批购。民国24年(1935),全县棉布经营全被垄断在巨商手里。抗日战争时期敌伪封锁,“洋布”缺货,土布畅销,棉布行业大大增加。城乡一些布店购销业务,与芜湖布庄、南京杂货批发商和丹阳、无锡、杭州、上海等地商行商客,结为来往购销户,信去货来,卖掉汇款,或三节(端午、中秋、春节)结帐,资金灵活周转。民国34年(1945),全县纺织厂10多家,日本投降后至建国前夕,棉布商逐年转业歇业。
建国初期,城乡的土纺土织户增加,庐城棉布业恢复到43户。1954年9月,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政策后,棉布按人凭票计划供应,棉布业供销稳定。全县15个集镇棉布业92户,统由国营商业归口领导经营。合作化中,组建成立棉布业合作商店、组,设立门市部和代销组,1958年棉布凭票供应,年销售333.68万米。1961年棉布零售量减少,针织品年零售量上升,同年按人发放布票减少,对有些针织品实行控制,棉布销售量由1960年445万米下降到189万米。1964年进行调整,对部分棉织品少量收取票证,增加棉布品种,降低销售价格,销售量上升到234万米。1968年市场化纤布购销增多,零售量5.25万米。1972年县棉织厂生产棉布,为市场购销提供方便,减少外购。此后棉布、化纤布供应量逐年增多,1984年以后取消凭票供应。1985年棉布零售量为412万米,化纤布零售量为234万米。1985年本县自产自销各类棉布231万米,化纤布12.5万米。
2、百货建国前有个体户经营的“杂货摊”,以零售小百货为主,销售针、线、钮扣、绳带等小商品。庐城百货业有30余家,其中有10多户,经营大、小百货和颜料、化妆品等。建国初期,庐城百货店32户,全县主要集镇有百货业38户。1952年,实行“购销结合,批零结合,现货、期货结合”的购销方针,扩大百货购销渠道。1954年对私营百货业实行计划供应,并组建“文百合作商店(组)”、“文百业联购联销”、“文百代销”等经营形式。1955年1月,“庐江百货办事处”改为“中国百货公司安徽省庐江县公司”,经营品种有百货、文化用品、纺织、食糖、医药等500多种,货源主要从芜湖二级站购进,实行批零兼营,单独核算。当年底商品总购进494.5万元,商品销售总额400.3万元,其中批发379.7万元,零售23.4万元。1962年至1964年,先后成立“代销店”、“经销店”和专业百货商店。1978年,糖烟酒划出百货公司。1979年,百货公司总销售额2736万元,纯销售额2333万元,实现利润101.38万元。80年代,百货网点扩大,有60多个柜组,下设百货批发部、纺织品批发部、百货商场、商店、分销处等核算单位,经营百货、文化用品、纺织、针织、服装,兼营五金电器、食品、烟酒等。1984年,百货公司商品纯销售1670万元,总销售2036万元,商品购进总额1734万元,1985年销售额为2025万元,商品购进额达1390.4万元。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的需要量猛增,过去滞销的呢绒、毛料、电风扇、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商品,成了畅销货,有时供不应求。
二、五金交电建国后,长时间内五金交电购销经营业务,附设于百货商品内,1978年成立五金交电化工专业公司。公司经营批发兼零售业务,下设三级批发部,经营五金、丝钉、电器、交通、化工6个专柜和无线电修理服务部。商品来源,1970年至1978年,只限于从省内外本系统二级批发站调进,时有时无,购销品种不对路,营业不够正常。1980年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五金交电商品,直接向生产单位或就近厂家进货,减少了中转环节和商品流通费用。1971年,五金交电化工购进总额140万元,1978年为180万元;销售总额由1971年155万元上升到1978年220万元。1979年至1985年,购进总额由340万元上升到860万元;销售总额由290万元上升到910万元。
三、日用杂品
1、木器具建国前,多由手工业铺坊产销兼营,或请匠工登门制作桌、椅、几、凳、橱、柜等家具和犁耙等农具。小型木制品,多零售于集散市场。建国后,由土产杂货商店经营各类木器具。80年代前后,家庭用具兴起捷克式、直线式、高低式等花样品种,市场国营、集体、个体户家具厂、店增多。全县二轻部门10多个农具厂,由手工操作发展为机械生产,50年代,农具家具上市量每年只有3000件,80年代达1万余件。经营方式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木器具采购供应业务扩大到各个商业渠道,本地制作的小型农具、家具和日用品,大多数由联营户和个体户制作供应,国营和集体单位,大部从外地批量采购供应高档的新式木器具。1984年,本县自产的各种木器家具2.15万件,木制农具6.39万件;1985年,自产木制家具4.04万件,木制农具2.39万件。
2、铁制品庐江冶铁业历史悠久,翻砂犁头、铁锅、吊罐和制作各种刀具等铁制品,由手工业者和个体匠铺制作。庐城的“梅家斧头”、“蔡家刀”,质地优良,远近闻名。生产的斧、钻、刨铁、刮刀等产品,博得周围10多个县顾客的信赖;生产的菜刀、屠刀、篾刀、刮刀等匠作工具,远销合肥、九江、南京等地。建国前夕,城乡主要集镇有铁业200余户,翻砂铸造铁锅、吊罐、犁头等铁器具的冶坊3户,1953年,市场供应铁器具0.45万件,1958年上升到5.17万件,1972年为19.07万件,1975年为25.45万件。1949年至1982年,铁锅、吊罐年上市量由几百口上升到一万余口;小农具由1.91万件上升到70.46万件。1984年,铁锅销售量为5.4万口,铁制小农具销售25万件;1985年销售铁锅4.5万口,铁制小农具27万件。
3、竹器具本县各类竹制用具和竹制农具历来上市量较大,城乡市场均有竹制品销售。主要品种有簟、床、椅、篮、箩、筛、扫帚、扁担、簸箕、粪箕等。建国后,各区、镇均组织竹业社(组)。盛产毛竹、元竹的乡村,就地组织手工业人员集体加工竹器,自产自销。黄屯、砖桥两地素称竹器之乡,年加工竹器具产值达40万元。每年土产,二轻等部门至黄屯、砖桥、汤池、柯坦、城关等竹器加工单位收购、加工各类竹器具20多万件,供应市场需要和组织外销。
1980年以后,制作竹器原料有发展,以金属、塑料等制品代替竹制器具增多,竹制品制作销售逐年下降。二轻部门经营的竹制器具年销量由10万件左右降到1至3万件。近几年,竹制品种翻新,质量提高,竹制器具年生产量只在3000——4000件。
4、陶瓷器据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本县已发现有6座古窑址。汤池果树乡河西村有宋代瓷窑,烧制黑釉与青瓷。建国前有少数窑户,建土窑烧制陶瓷器具。晨光乡高建村的陶瓷厂原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市场提供火炉、瓦茶壶、黄泥罐等产品。1956年有瓦罐、水缸、瓦盆等产品供应市场。1961年后销售产品中有黄绿黑色的釉罐、缽子等40多个品种,销往舒城、无为、巢湖等地。陶瓷器历年由县土产公司及南业商店经营,70年代每年县从江苏宜兴、高淳县购进缸、壶、沙锅、沙铫、花盆等30多种,300余吨,供应县内市场。本县陶瓷厂、窑厂也生产缸、罐、缽、花盆等陶瓷器在市场销售,质量高的瓷器主要从景德镇购进,年购货200吨,满足市场需求。
县美瓷厂于1976年为县内市场提供瓷夹板和工艺瓷、日用瓷、釉面砖等部分瓷器商品,其中县内外销售的美术瓷器,有观音洒露、喂鹿、五子戏佛、王昭君、凤鸣和双龙酒具、瓷板画、酒具、茶具等80多个品种。1984年批量销售地面砖158万块,工艺陶器16.6万件。1985年销售地面砖172万块。
庐江县历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品购销总额


庐江县几个年份日用工业品销售量

庐江县历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