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电力工业〕
民国31年,上海籍商人朱根章同庐江的张良才、王家建、张福林开办“无声电影院”,购置3瓩的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动力10马力,输出电压220伏。因缺柴油,一度将柴油与食油混烧,电能不稳,民国32年停止。33年初,国民党桂系驻军一七六师五二八团,将原停用的发电机组重新安装发电。后接防驻军五二七团又以15瓩发电机组(24马力柴油机)发电,以木杆铁丝为导线,向外架设输电线路,开始给庐城部分户供电照明,民国34年底停止。建国后,1950年创办“庐江电米厂”,用15瓩直流发电机发电照明、碾米,年发电量为2万度。1953年,碾米与发电分开,成立“庐江人民电灯厂”,购置1台28瓩发电机组,从事专业发电。1957年增加1台84瓩发电机组,改厂名为“庐江县电厂”,年发电量为6.3万度。1959年发电能力拥有212瓩,发电机组输出电压3000伏,除供生活用电外,还供县钢铁厂和马厂乡湖稍圩排涝用电。
1963年7月7日,正式接通35千伏高压线路,成立庐江县供电所和石头用电服务站。1971年,供电所改为庐江县供电局。1963年,全县有35千伏变电所2座。1966年1月,用电由电网直供,发电停止。当年全县有35千伏变电所9座,支农电线路95公里,总装机容量10678瓩。1985年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主变2台,40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所31座,主变46台,6977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512公里,低压输电线路3976公里,配电变1081台,116865千伏安,总装机容量20.5万瓩。全县8区2镇73个乡(镇)均通高压电,80%的行政村和70%的村民组6.67万户通电,年用电量为12045万度。农村电力排灌能力逐年增强,受益田亩可达61万亩(不含白湖农场),占全县耕地面积58.2%,其中专用电力排灌站变电所,可对47.23万亩农田提供电力排灌。
一、输电线路
1、110千伏线路,1971年有110千伏线路2条,长达124公里。1977年增设1条110千伏t接支线,长为2.3公里。
巢裴线,为裴岗变电所输送电源,起于巢湖凤凰山变电所110千伏间隔,讫于裴岗变电所110千伏母线,全长69.7公里。1968年施工,1971年5月运行。
裴桐线,为解决桐城县用电,架设从裴岗变电所至桐城变电所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又名703线),线路全长54.3公里。1970年9月施工,1971年7月投入运行。
龙磙线,为磙子岗110千伏变电所解决电源,由庐江晨光乡龙亭村裴桐线路35号杆t接至磙子岗变电所110千伏支线,全长2.3公里。1977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
2、35千伏线路,共有28条,长达383.26公里。
神石线,为庐江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从肥西神灵沟至庐江石头变电所,全长14.2公里。1963年7月7日建成投入运行。
石庐线,从石头变电所至庐城变电所,全长22.43公里。1963年12月投入运行,其支线有:石头变电所至金牛三站13.05公里;寺姑墩“t”接至罗埠一站2.1公里;83号杆“t”接至罗埠二站3.79公里;罗埠一站至戴桥一站7.89公里,至二站2.24公里;石头变电所至石头二站2.5公里。
石白线,为解决白山变电所电源,起于石头变电所35千伏母线,通过油开关,讫于白山变电所,长15公里,1971年3月投入运行。1984年磙戴线建成投入运行后,该线石头至戴桥段转为金牛、白山两区抗旱排涝备用线,戴桥变电所至白山变电所段线路仍运行。其支线有白山变电所至南闸简易变电所,长5公里,1973年投入运行。
裴庐线,由于庐城位于神——石——庐线末端,受电压降影响很大,于1970年11月架设起于裴岗变电所讫于庐城变电所的线路,长12.14公里,1971年5月投入运行。裴岗变电所至盛桥变电所输电线路,全长22.8公里,1980年投入运行。裴岗变电所至缺口变电所输电线路,全长9.2公里,1980年投入运行。缺口变电所至小岭硫铁矿变电所输电线路长9.3公里,1982年投入运行。裴岗变电所至青山变电所输电线路,全长19公里,1971年5月投入运行,线路中途有白湖农场2号排水站t接。裴岗变电所至白湖农场塘串河变电所输电线路,长6.2公里,1971年5月投入运行。裴岗变电所至王岗38号电杆输至磷肥厂线路0.3公里。
裴建线及其支线,起于裴岗变电所,讫于枞阳县建新农场35千伏变电所,沿线有3条t接支线,全长53.14公里。裴岗变电所至矾矿变电所长13.6公里,1971年运行。矾矿变电所至钟山变电所,长5公里,1971年运行。矾矿变电所至井边铜矿变电所,长16.54公里。石门庵t接线全长0.55公里,1971年投入运行。00040部队(即昆山变电所)t接支线长为2.6公里,1975年6月运行。井边矿至建新农场,长23公里,1974年3月投入运行。
裴牛线及泥河支线,为枞阳县牛集变电所提供电源。起于裴岗变电所,经缺口、城关、泥河区,全长44公里,1971年投入运行。泥河支线从裴牛线t接,为泥河变电所送电,长0.5公里,1974年5月运行。1983年,裴牛线开断引进泥河变电所,设油开关对裴牛线实行保护控制。1985年11月,省电力工业局指令泥河变电所停止对牛集变电所送电,裴泥线长20.336公里,以价13.6万元移交庐江供电局。
庐江磙子岗变电所至万山变电所输电线路,长18公里,1974年投入运行。万山133号杆接至汤池变电所6.72公里,1985年运行。庐江磙子岗变电所至乐桥变电所长20.5公里,1974年6月投入运行。庐江磙子岗变电所至戴桥变电所长18.5公里,将白山、金牛两区用电负荷分开,1984年运行。庐江滚子岗变电所至活塞厂输电线路长2公里,1977年运行。
二、配电线路
10千伏线路,1976年始有4条,长7公里;1985年发展至1325.36公里。
6千伏线路,1975年始有1条,1.7公里;1984年有9条,11.6公里,分布在缺口区,1985年已全部改为10千伏。
3千伏线路,1958年28条,长123.14公里,主要分布在白山、金牛两区。
三、小水电1958年在县河李家小坝建成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以木制水轮机带动4号发电机发电,供粮食加工。同年,在黄屯乡三溪桥处建水电站,供黄屯乡、镇照明。后因水源管理不善,于1960年先后报废。1970年,利用舒庐干渠跌差建造松元水电站,年发电量为10万度,供附近10个生产队220户照明。1974年大力发展小水电,全年共装机9台套,计1248瓩,为农副产品加工和10个生产队2700户照明,提供电源,1985年有32座水电站,装机容量达794瓩,年发电253.7万度。分布于:庐北乡的周山洼、长岗、铺岗、长冲屯,汤池乡的金汤、松园,水关乡的果园,岳庙乡的秦楼,果树乡的江冲,砖桥乡的海形、乔冲、关庙、巴滩、笋山、瓦屋,双凤乡的杨山、大山洼,顺港乡的破塘圩,黄屯乡的何冲,天桥乡的潘塘,罗河乡的陇西,沙溪乡的洪安桥,小屯乡的石板塘,柯坦乡的虎洞,陈埠乡的古埂、板桥河,杨岗乡的孙堰,金桥乡的梅庄,七桥乡的石岗嘴、芦隔,桂元乡的牧堰,店桥乡的垄坝等。有的因水源和管理问题,小水电站发电供电不正常。
四、用电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逐年增多。电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供需矛盾日渐突出。1985年,实际日均负荷20000瓩以上,而分配控制指标只有7800瓩,经常处于限电拉闸的紧张状况。
工业用电,始于1959年,庐江钢铁厂成为第一个工业用电户,年用电11.6万度。1964年开始上升到30.7万度,1967年125.4万度,1971年1325.5万度,1980年4744万度。以后受用电限制,处于下降趋势,1985年4447万度,比1980年下降6.3%。且工业用电比重较小,1980年占全县用电总量46.5%,1985年只占37.2%。如农村遇有自然灾害,工业主动让电,以支援农业抗灾。
农村用电,包括农业排灌、农副业加工、乡镇企业和农村照明用电。1959年,仅有马厂乡附城村少量排灌用电,1963年高压线路架通后,排灌用电迅速上升。1964年213.9万度,占全县用电总量的77.8%。1976年809.7万度,占用电总量的82.8%。1975年2230.7万度,占35.2%,其中排灌用电1250.8万度。农副业加工848.6万度,社队企业39.6万度,农村照明91.7万度。1978年干旱,农业用电量增加到4233万度,其中灌溉用电2465万度,占58.3%;农副业加工1504万度,占35.5%;社队企业108万度,占2.5%;农村照明156万度,占3.7%。1983年水灾,农业用电6059万度,其中排灌用电2729万度,占45%;农副业加工2581万度,占42.6%;社队企业404万度,占6.7%;农村照明343万度,占5.7%。1985年属正常年景,农业用电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增加,用电量达7089万度,占总用电量58.8%,其中排灌用电3222万度,占45.4%;农副业加工2752万度,占38.8%;乡镇企业557万度,占17.9%;农村照明558万度。占7.9%。农村农副加工业多数也属乡镇企业,因此,农村正常年景用电增加,主要是乡镇企业用电量增加。1975年,社队企业(包括农副业加工)用电888.2万度,占农村用电39.8%,1980年2594万度,占农村用电52.4%;1985年3309万度,占46.7%。
城镇用电,主要是照明,包括文化活动等用电。1985年用电478万度,其中照明442万度,占92%。城镇和农村照明用电,1985年为1000万度,占总用电量8.3%。由于供电总量的限制,农村通电户占总农户29.9%,用电量更少。加之管理不善,电损大,电费高,农村有的地方每度电比规定价(城市照明电价)高2至3倍左右,且不能正常用电,断电时间较多。
五、“三电工作”原为“群众办电、计划用电、调荷节电”,1982年改为“安全用电、计划用电、节约用电”。早在1972年县成立“调荷节电办公室”,1983年改称“三电办公室”,各区成立“三电领导小组”。其任务是实行计划用电、调荷节电、单耗考核、推广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新技术和负责本地区电力统一分配工作。
庐江供电地区,1964年8月召开首次用电户会议,讨论用电避峰。1966年开始调荷节电。当时下达用电指标1500瓩,实行避峰用电,规定早峰时间为8时至11时,午峰“时30分至17时30分,晚峰19时至22时。1967年——1972年相继开展“调荷节电”。规定工业用电节约10%,农业用电节约20~30%,市政生活用电节约20%。1972年一季度只分配2700瓩,必须削峰补谷,方能正常供电,县采取“工业调整班次,发供结合,农业机电并举,压缩照明,集中办公,以及暂停照明加工”的办法解决问题。1983年,“三电”工作转为正常,对用户实行用电定时间、定负荷、定班次、定休息日。对部分大工业用户进行单耗考核。1983年5月,实行按分配电量凭票供电。1985年8月,对用户实行“电力容量核准证”,进行用电监察,促进节约电能。
六、农电管理1966年始配备亦工亦农电工22名。1975年建社队管电组织207个,农电工机泵手1290人。1979年成立公社农电管理站67个,配农电工132名。1985年全县73个乡(镇)均设立农电管理站,由乡干部兼任站长,为乡农电管理职能部门,业务属县供电局和区供电所指导,共配有乡(镇)农电工151人。
1950~1985年庐江县通电、用电统计表


〔机械工业〕
清末民初,庐江仅有金属加工、木器铁器手工业生产。有私人开设的,也有合伙联营的,前门开店,后面生产,自产自销。分布在全县大小集镇上,其中铁业有116户,竹器104户,木业45户。建国前夕,全县有铁、木、竹行业26家(二轻系统18家),从业人口800人,年产量81000件(张)。铁制品形成一地特点,泥河锄头、盛桥大锹、城关梅家斧头蔡氏刀具等质优耐用。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铁制和木制农具逐年增加,1953年生产铁制农具0.45万件,到1958年上升到5.17万件。1960年后,逐步形成了小型农具厂、社(组),产量不断提高,1972年为19万件,1975年为25万件。后来逐渐演变为机械厂、农机具厂、综合厂、铸造厂等。主要生产传统农具犁、耙、镰、锄、锹、钉钯、刀具等。80年代生产中、小型配套农机具、排灌机械,如工业用泵、造船、活塞、风机、汽车修理、改装及各种配件等。1985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32家。37年共生产中、小农具1743万件。其中铁制农具1248万件,粉碎机7760台,脱粒机18929台,工、农业泵共15729台,农机具配件660.86万件,农船1425条,泥盆2108只,铁锅及吊罐30万口,家具23万件。1970年至1985年生产风机24680台,内燃机活塞2054.38万只,榨油机1248台,茶叶机械750台,还生产汽车配件。1949年机械工业产值9.0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7年18.94万元,1959年上升到364.21万元,1962年降到68.51万元,1966年后逐年上升,1970年达196.47万元,1975年产值976.43万元,1980年为1054.48万元,1985年1092万元。全县机械工业中,重点企业有:安徽省风机厂,安徽省活塞厂,庐江农机厂,庐江通用机械厂,庐江锁厂,五金厂,轻工机具厂,庐江汽车附件厂,泥河农具厂,庐江铸管厂,船舶修造厂,汽车修理厂等。
本县机械工业,经过不断改革创新,生产不少名优产品,如:
4—72№6C型风机,县通用机械厂生产。为矿、厂房、科研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物输换空气的离心通风整机设备。该产品具有效率高、省电、运转平稳、噪音低、结构完善、维护简易、拆装容易、运输方便等特点。1978年7月在华东地区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被评为第一名。
Y5—47№6C型风机。安徽省风机厂生产,为锅炉配套的离心引风整机设备。其特点和4—72№6型风机相同。1979年8月在全国风机行业质量检查中,被评为第一名。
9—19№5.6A型风机,安徽省风机厂生产。为锻冶炉送风及其高压强制通风和物料输送的高压离心通风整机设备。1984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同年9月在全国风机行业质量检查中,被评为优等品。
庐江牌95型柴油机活塞。安徽省活塞厂生产,是95型柴油机配套的主要配件产品。具有膨胀系数稳定、不易变形、铸造质量精密、坚韧耐磨、几何尺寸严格、标准对号、设计科学先进、性能良好的特点。1970年生产,经过全国活塞行业质量检查,认为关键项次指标均达机械工业部规定的要求,被评为一等品。1982年10月,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
庐江牌705空压机活塞,是安徽省活塞厂在1985年为江苏省大丰轻工机械厂批量配套生产的,后来随大丰轻工机械厂的705空压机出口美国。
金鼎牌503型抽屉锁。县锁厂生产,主要为工矿企业的办公桌、保险柜、文件橱、档案橱以及高中档民用家具用锁。锁头采用铜套外包,底板、罩壳等零件,系优质冷轧薄板冲制,外喷绉纹烤漆。强度坚硬,式样美观大方,钥匙不同,牙花数达3000把以上,开启超过25000次以上。锁心有“工”字型弹子,增强防拨性能,1984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化学工业〕
建国初只有矾矿。随着矿产的发现和开采,50年代建有化肥厂、炼焦厂、野生植物油厂、钾肥厂、硫磺厂、玻璃厂、酒精厂、药厂等10多家,生产化肥、农药、明矾石、莹石的综合利用以及化工等70多个产品。以后相继下马停办。70年代,化工始有较大的发展,1978年有矾矿、化肥、化工、橡胶等14个工矿企业。1949年化学工业产值75.6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8年产值615.08万元,1975年产值397.77万元,1980年产值620.63万元,1985年产值964万元(不包括省、地化工企业746万元)。主要化工企业有:庐江化肥厂、庐江化工总厂、店桥矾矿、庐江橡胶厂、庐江塑料厂、泥河塑料厂等9个企业单位。
庐江的化学工业,几十年来由于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改旧创新,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产品质量逐渐上档次。县橡胶厂生产的魁星牌传动胶带,产品规格为20mm~350mm,传动功率范围大、速度高、单条使用方便耐用,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或超过GB524~74标准。广泛用于发动机、鼓风机、抽水机、脱粒机、纺织机以及各种传动机械。1980年以来,在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受到一致好评,1986年获省优质产品证书。
〔建材工业〕
建国前只有一些私营的小瓦窑和石灰窑。1954年大水后,办起大众窑厂,有蒙顶式砖窑6座,马蹄式窑2座。1958年县办水泥厂,不久即停办。1960年县财贸窑厂和缺口耐火砖车间合并,成立“庐江县陶瓷厂”。1970年在县砖瓦厂基础上建成20门轮窑厂。砖瓦生产始为半机械化。同年,再办县水泥厂。1974年,城关竹业社生产油毡,县美术瓷厂生产地面砖、釉面砖和彩色立体砖。砖瓦窑厂、轮窑厂各区、乡建52座,县建2座,部门建2座,白湖农场10座。区、镇、乡办水泥厂、石料厂、石灰厂10座,水泥预制品厂23座,黄砂场(站)3处。全县共有106个企业,其中最大的是庐江县水泥厂。1979年,水泥厂和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成新型建筑材料——建星牌EA——L混凝土膨胀剂,是使用国际325#以上各类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工程的外加膨胀剂材料。在抗渗、补偿和收缩等方面,性能良好,为全国首创。具有补偿、收缩、抗裂、抗渗、提高后期强度、节省水泥、价格低廉、对钢筋无锈蚀、对人身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存放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自1979年生产以来,产品质量相应稳定提高。同年,通过省级鉴定,1980年通过部级鉴定,1981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建材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获国家三等发明奖,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自1985年起,已销往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1985年有建筑材料工业94个(不含土砂石开采业22家),工业总产值1226万元,主要企业有:庐江水泥厂、庐江轮窑厂、庐江砖瓦厂、庐江油毡厂、建筑公司预制厂、庐江美术瓷厂、城关建筑材料厂等单位。
〔食品工业〕
民国期间,庐江食品工业主要有:面粉、水作、糖果、榨油、酿酒、粮食加工等。建国初,食品业逐步恢复和发展,1949年产值72.6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居全县工业行业第三位。1958年又新建和改建一些食品厂。区、乡集镇先后办起小型榨油厂和粮食加工厂,食品工业年产值1221.81万元。1971年以后,粮油站、供销社、社队企业相继兴办食品业。1978年,产值1770.37万元,1980年产值2811.18万元,1985年产值3537万元,有食品制造业161个,其中植物油加工厂63个,粮食加工厂51个,食品加工厂30个,饮料厂13个,调味品厂1个,茶厂8个,白湖农场还有粮油加工厂18个。
一、碾米建国前主要采用土磨、木砻、碓臼、石碾等工具,手工碾米,很少使用畜力拉磨、拉碾。经磨、风、舂、筛等工序,人均日产熟米不过200市斤。全县集镇有60余家砻坊,均用人力加工粮食。民国17年(1928),城关首次使用简易碾米机,只能将糙米碾成熟米。1950年,县设立粮食公司,建大米加工厂,使用柴油机和柴炭机,日产熟米2万斤。1956年4月,分别在城南和盛桥羊山头建碾米厂,使用柴油机。1958年汤池、白山、矾山、黄屯、泥河粮库(站)均设米厂,装配8马力柴油机,部分工序仍由人工操作,加工的大米供应城镇和外调,农村群众食用米均靠手工操作。1962年以后,各区粮站米厂的碾米机,实行流动或不定点的代农加工。1965年全县各米厂年加工量增多,社队亦普遍自办加工厂。至此,城乡食米摆脱了手工操作。1981年以后,有不少个体户自购柴油机、电动机办起加工厂。1985年,全县专业米厂年加工米73460吨。农村食用米多为村及村以下集体和个体加工厂加工。
二、磨粉建国前,乡村用手推磨、篾筛、筛箩等工具,经推磨、筛粉,将大小麦加工成面粉食用,双人推磨日产面粉不过40市斤。城镇作坊多用驴、牛拉磨盘,人工打箩柜(筛粉工具),加工面粉,日产面粉100斤左右。据统计,全县有面粉坊35户,从业人员162人,流动资金970元,固定资产1268元,有石磨38台,产量18708斤。建国后,面粉加工业不断改进,1955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部分人力、畜力代农加工小麦。1965年,部分社队购置小钢磨,使用电动或机动加工面粉,逐渐摆脱人力加工面粉的繁重劳动。1958年县面粉厂建成投产,年产面粉2000吨。1985年全县专业面粉厂年加工面粉4905吨。农民食用面粉多在乡村就地加工。
三、榨油旧时有油坊,用木榨(压榨、撞榨)榨油。将油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等炒熟,用牛拉碾碾碎,榨油。清同治四年(1865),有柯坦插花尖油坊;同治十年(1871),有塔山鼎元号油坊;光绪八年(1882),有东乡查巴店立生号油坊;民国4年(1915),有西乡大烟墩恒隆号油坊。县境各方均有“庄户”油坊,村民可以将原料兑换食用油,或与串乡油贩(肩挑油篓)换购食油。据民国8年(1919)安徽省庐江县重要农产品调查资料记载:“庐邑制油均用木榨。出油品质纯,味美,不亚外货。”建国后,1952年建县社榨油厂(后扩建为粮食局城关米油厂)和盛桥榨油厂。1954年建白湖、裴岗、白山、汤池、金牛、石头、砖桥、乐桥等榨油厂。1956年全县有油厂(坊)20余家,木榨80多筒。60年代社(队)油厂增多,实行半机械化生产,购置榨油机械设备。1970年后,普遍以电动取代机动,购置“小烘车”,提高生产效率。1985年全县有70多个乡村油厂,班产油脂248.4吨。这些油厂接受国家委托加工任务,同时开展以料换油业务。全县专业油厂加工食用植物油3455吨。1984年县城关米油厂榨油车间停办,当年新建县油脂化工厂,投产后,日加工优质食用植物油40吨。
四、食品加工以粮食为主料加工食品,有较长历史。建国前,全县有糖坊95户,从业人员418人,流动资金7340元,固定资产21859元,有石磨66台,产量81400斤;有水作坊66户,从业人员247人,流动资金1760元,固定资产2055元。城镇私营的食品作坊,可制作方片糕、白切、寸金、扁糖、酥糖、小红头及应节的绿豆糕、月饼等糕点,制作精细,做工考究,远近闻名。其中小红头是本县传统特产,为馈赠亲友和外地来客之佳品。建国后,沿用传统制作糕点方法,并不断改进制作工艺,更新原料配制,增加花色品种。县有商业食品厂、粮油食品厂、南业食品厂,各区镇均有食品厂。1985年生产各类食品量200多万斤,年产值282万元,其中名特产品小红头、桂花酥糖、白切、寸金、葱油饼干、花生牛扎糖、大方片、大扁糖等,参加省地展销,受到好评。
五、酿酒建国前,本县设有专门生产厂家,多是私人开办的槽坊,少量生产,不少户是自酿自喝,也有的户酿酒对外营业。建国后,政府严禁私人酿酒,在城关镇办起酒厂,采用传统酿造工艺,以谷物(稻、米、麦、玉米)为原料,经过续糙清蒸、麸曲糖化、固态发酵蒸馏,生产白酒、甜酒两大类,10多个品种,酒的质量不断提高。庐江牌粮食白酒,1983年11月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六、饲料50年代无饲料生产,市场出售的仅有加工粮食的下脚糠、麦麸等。1966年后,各米厂的米糠、麦麸开始向牲畜饲养户供应。1971年后,各米厂先后将米糠和大糠制成混合饲料投放市场。农村社队普遍使用机械,将植物秸杆粉碎作为粗饲料。1983年6月成立庐江县饲料公司,并建成配合饲料厂。1984年生产饲料16059吨,其中配合饲料1697吨。1985年,生产饲料17769吨,其中配合饲料3824吨。
〔轻纺工业〕
建国前,本县仅有小型简陋的纺织、印刻、卷烟、缝纫、织袜等厂(店)。建国后,逐步兴建发展,有:棉织、服装鞋帽、塑料、日用化工、文教体育用品、陶瓷、家具、皮革、五金制品、日用杂品、造纸、印刷、工艺美术、针织品、复制品等20多个行业,800多个产品。有国营、集体企业和个体工业。产品多样,分布面广。1949年产值为156.9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7年162.94万元,1962年170.39万元,1965年155.67万元,1970年191.79万元,1975年456.13万元,1980年678.51万元。1985年产值达1004万元。有色织、针织、服装鞋帽、塑料、花边、礼花、羽绒、造纸、织席、铁画、元钉等91个企业。其中县色织厂生产的古今牌蓝格被单布,1985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被单布的特点是:花型大方,光泽鲜艳,布面平整,摩擦牢度高,缩水率低,布边平直,格子大小均匀,手感柔软,纬斜小,织物强力和外观效应达到或超过FJ514——82部颁标准。主要用于制作被单、垫单,适合城乡人民家用。
县织带厂生产的三塔牌6.4cm元色松紧布。1984年首次获省优质产品,这种松紧布,经久耐用,弹性适中,色泽分明,性能稳定,各项指标一直居省内同行业之首。

上一篇:第一节 体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