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天然河流,历经水土流失,洪水冲击,河床淤塞日趋严重,诸多河流枯水时呈细流、浅流或断流状态,旱则干涸,丰水则溢洪,常致水害。建国后,除开挖兆河、舒庐干渠外,对县境16条河流分期治理,至1985年共治理河道180.14公里,建江河自流和引水灌区1529处。河道治理情况分述如下:
〔兆河〕
据清《忠庙志》记载,三国时曹操率军屯巢湖流域,曾组织军民开挖,未果,只遗留故道。民国32年,新四军七师湖东独立团为阻止盘踞盛桥日军向严桥解放区进犯,曾发动数万民众沿故道挖成宽10余米、深2米左右的分段蓄水鸿沟。1952年秋经省政府决定由芜湖专署主办(后改由省公安厅投资主办),开挖兆河,引水入巢,作为开发白湖的前期工程。当年12月动工,次年4月1日竣工通水,竣工后的兆河底宽15米,河长13.52公里。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续将兆河河床拓宽为45米,使白湖与巢湖水道畅通,成为本县第一条人工河流。
兆河闸于1956年12月至次年8月建成。闸有3孔,各宽9.3米,闸室长20米。闸上最高设计水位16.5米,闸下11米,最大泄量260立方米/秒,水位正常时可通航,闸上通汽车。
〔塘串河〕
旧名塘缺河,是沟通黄陂湖与白湖的天然河流,长6.8公里,原宽6米。1953年冬,县政府组织民工治理河道,河床拓宽为10米。1958年冬至1959年春,航运部门组织民工再次疏浚河道,裁弯取直2.4公里,河床拓宽为30米。
〔县河〕
为县城通往巢湖、长江唯一水道,原长10公里,淤塞严重。1971年冬至1975年春,县政府组织治理县河(包括黄陂湖航道),对县城南门大桥至缺口大桥17.15公里河床裁弯、拓宽、挖深,竣工后,县河底宽30米,底高程5.5米。其中1972年冬至1976年6月底,对县城西门岗上切岭(包括南门大桥至柏家井河道拓宽、挖深)建桥,完成土方172万立方米,河道底宽20米,底高程5.5至6米,通水量52.2立方米/秒,改善了县河两岸农田防洪、排灌条件,减少了县城洪水灾害,且使水运畅通,增加运载能力。
县河上游建有学堂坝、文昌坝、宋小坝、庙岗坝、谢村堰、螺丝堰、祠堂堰和移湖水库等蓄水工程,以利灌溉和洪期蓄水。
〔杭埠河〕
将军垱至巢湖口的25.9公里杭埠河河道治理工程,由省水利厅组织舒城、庐江、肥西3县共同完成的。1976年冬至次年春,县组织金牛、白山两区24000人施工,完成土方92万立方米;1977年冬至次年春,县组织8个区8万人施工,完成土方438万立方米。将军垱至巢湖口河道治理情况如下表:

1976年12月下旬,将下游支流小南河堵口(黄道与牛首公社交界处),1984年冬在小南河出口处(白石天河)建一防洪闸,减轻了同大、石大两圩与牛首公社(今为庐北大圩)28.3公里堤岸防汛负担。在治理杭埠河河道的同时,兴建了涵闸、陡门等水利配套工程28座。
〔柯坦河〕
长17.3公里,原河底宽12米,河道狭小弯曲。1960年在高士塥坝下建联圩闸未起作用。1970年冬至次年春,乐桥区组织民工对藻青山至小河丘2.52公里、小河丘至邢嘴2.68公里河道拓宽挖深,完成土方67万立方米,使河床宽45米,两岸筑堤。1971年11月至次年春,拓宽挖深自邢嘴至陈祠2.44公里河道,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河床底宽30米。1975年11月至次年春,完成陈祠至板桥河下段10.6公里的河道拓宽工程,完成土方112万立方米。该河治理后,将界河、柯坦河自小河丘至藻青山合为一河,能通过最大流量406立方米/秒。先后配套建成梅庄、邢嘴、陈词、孙堰等拦河闸、桥、涵建筑物50多座,使两岸2万余亩农田受益。
〔马槽河〕
该河上游(金汤水库坝下至汤池大桥)3.2公里是沙河,河床弯曲,山洪易成灾,枯水则潜流。1978年初对该河段裁弯取直、缓坡、挖深,并沿汤池镇岸段护坡650米,当年10月竣工,完成砂石方5.1万立方米,浆砌块石750立方米。1984年11月25日,引马(槽河)入杭(埠河)工程开工,县政府组织城关、汤池、金牛、白山四区民工56000人,从该河下游的王家小岗经罗庄至周家墩,以锐角交杭埠河,开辟一道新河,长2.8公里,底宽30米,并加高培厚汪代庄至郭河大桥一段堤埂及配套建筑物。1985年底基本竣工,共完成土方170万立方米,砌石方1.09万立方米,砼1951立方米,改善了22.4万亩农田防洪、灌溉条件。马槽河的水利建筑配套设施有白马碑堰、金石碑堰、伍家堰、老坝子、千弓堰、青年坝等。
〔金牛河〕
自梁山尾至湖稍圩8.5公里,河道弯曲,流水不畅。1973年12月,金牛区组织22000人,对该河全线动工治理,一冬春完成土方103万立方米,竣工后河底宽25——40米,提高两岸近万亩圩田防洪能力,改善灌溉面积7万余亩,船舶可达金牛镇。其间有闸河坝、莫子堰、强家坝、肖公堰等,均属金牛河水利配套工程。
〔罗埠河〕
清代名“九里涧”,有“九里十三湾”之称,水流不畅。1976年12月26日,县成立“罗埠河工程指挥部”,发动城关、汤池区近30000劳力开工治理,次年3月底完成一期工程。对罗家埠镇至张圩6.7公里的河道取直、挖深、疏浚,竣工后河段底宽40——50米,完成土方153万立方米,并对两旁撇洪沟进行整治,开辟水运线10.2公里,10吨船舶可通罗埠镇。唐家堰、十八桥堰属该河水利配套工程。
〔盛桥河〕
上游坡陡,河道狭窄。1972年冬盛桥区组织民工治理其下游自盛桥镇至河口5.5公里河道,完成土石方65万立方米。1975年12月22日,该区又组织5000民工治理盛桥镇至黄家田埠2.1公里河段,次年1月竣工,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同时对盛桥镇河岸300米砌石护坡,共砌石2300立方米。竣工后该河最大泄洪为260立方米/秒,沿岸3万亩农田受益,并使7.5公里的水运航线得到改善。
〔瓦洋河〕
上游宽、浅、坡陡、多沙石;下游弯、窄、坡缓、泥沙淤塞。光绪《庐江县志》记述:“瓦洋左右皆圩田,河身原来宽阔,旁有长滩,居民往往增作垸堤,占盖房屋,栽种树木,以致河身狭窄,湍溜刷堤。”1975年12月15日,泥河、缺口两区组织30000劳力经两个冬春,将该河下游改道,即自河口竹林寺至黄圩拐5.86公里长开挖新河。新的河道底宽55——60米,底高程6米。对上游自黄圩拐至秀山口5.9公里长的河道裁弯取直,其底宽35——55米。此项工程共完成土方224.5万立方米,建成配套建筑物16处,完成浆砌块石6777立方米,干块1110立方米,砼1401立方米,投资25.6万元。
1979年6月25日大暴雨,致新建的瓦洋河堤岸冲断5个缺口(长743米),冲塌半边埂1452米,水毁人行桥、跌水各2道,冲毁放水涵1道和5段护坡(长75米),并冲坏洋河公路桥和洪庄跌水。瓦洋河部分工程被水毁后,对下游圩区的防洪仍有效益,但不利于上游防旱,水毁工程亦未修复。
〔黄泥河〕
上游坡陡,流经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1972年冬至次年春,泥河区组织15000名劳力对主河(自泥河大桥下至黄陂湖河口)15.1公里进行疏浚筑堤,共完成土石方124.5万立方米,使河底宽20——25米,改善了两岸9.5万亩农田排灌、防洪条件,水运可通泥河镇。该河上游筑大龙坝,支流沙溪河上筑有洪安桥坝和牧堰。
〔黄屯河〕
上游多为沙石,下游淤塞严重。1973年冬至次年春,自蒲畈村至彭墩开新河1550米,裁弯取直2500米,完成土石方27.3万立方米,底宽20米,使沿河5500亩农田受益。
〔罗昌河〕
原河道窄、弯、淤浅,流水不畅,两岸常受其害,尤以下游建白荡闸后,河(湖)水入江缓慢,洪害日甚。1977年11月5日至次年春,罗河公社组织4300人,对下杨墩至县界(庐江、枞阳)2.6公里予以拓宽、挖深,共完成土方43.3万立方米,并建有配套建筑物8座。1978年冬至次年春,开通东、西撇洪沟两条,共5.8公里,完成土石方16万立方米。1984年11月25日至1985年12月,泥河区组织15000名劳力治理下杨墩至河头圩1.9公里河段。其中在罗河镇东北开新河870米,并护坡160米。共砌浆块580立方米,干块620立方米,砼90立方米。建有2道排水闸和2座陡门、2座电力排水站,加高培厚圩堤,共完成土方36万立方米。现河底宽20——25米,确保罗河镇安全,使两岸7000亩农田受益。该河上游有石岗嘴坝、破堰、朱大堰和郑院大堰。
建国后,县境其他河道,支流亦先后进行了分段逐步治理,有的裁弯、截岭、取直,有的拓宽、挖深,并因河制宜,建有水利配套设施,使全县82.65万亩农田避免和减轻了旱涝灾害,增强了沿河城镇的防洪能力,改善了水运航道条件。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圩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