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耕作制度〕
建国前,全县农田耕作主要是“一稻一沤”和少量的“一稻一麦”。水田栽一季中稻或单季晚稻,一年一熟。冬季大多实行冬沤或冬晒,冬种面积仅占耕地的17.4%,土地利用率不高。建国后,积极推行“三改”(改秋收大于夏收为夏收大于秋收;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耐旱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30多年来,耕作制度经历了改冬闲为冬种,变一熟为两熟,变单季为双季,变两熟为三熟的过程。
1949年至1954年,为两熟制起步时期,改冬闲为冬种。5年冬种面积扩大71.3%。1953年,采取精耕细作,选用良种,开始因地制宜地适当扩大双季稻面积,以及通过间种、套种等多种办法,扩大复种面积,使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19.6%,提高到137.1%。
1955至1969年为双季稻发展期。冬季主要扩大绿肥播种面积,由15.8万亩扩大到35.6万亩,一季稻由100万亩下降到40万亩左右;双季稻由占四稻的8%上升到37.8%,形成四稻混栽,复种指数上升到181.7%。
1970至1978年为双季稻大发展时期。冬种油菜,由1969年的4.9万亩扩大到16.3万亩;绿肥由35.6万亩扩大到60万亩,其中最高年份达65万亩;双季晚稻,由21.8万亩扩大到70.7万亩,其中最高年份达81.8万亩,形成肥、稻、稻(即绿肥——早稻——双季晚稻),油、稻、稻(即油菜——早稻——晚稻),麦、稻、稻的耕作制度,小杂粮、豆类和其他经济作物很少种植。
1979至1985年,对作物结构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趋向合理。到1985年,双季稻下降到66.8万亩,一季稻回升到18万亩,绿肥种植调整到40.3万亩,经济作物和小杂粮面积逐步扩大,油菜达31.1万亩,花生达2.9万亩,芝麻1980亩,荸荠7138亩,甘蔗2026亩,大豆、玉米等小杂粮1.3万亩,麻类2392亩,蔬菜3.4万亩。同时还注意普遍进行套种、间作,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复种指数达239.1%,农产品种类增多。随着作物的布局调整,30多年来复种指数扩大1倍多,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提高,为解决本县地少、人多以及发展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粮食和经济作物的轮作,是传统的优良耕作制度,既有利于稳定粮食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增长,又能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同时也有利于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本县粮经轮作因地制宜,方式较多,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不断有新的发展。
庐江县粮食经济作物复种轮作方式表


〔土壤改良〕
自1980年始,用3年时间,对耕地进行土壤普查。共普查74个乡、镇,实查耕地124.5万亩(水田114万亩,旱地11.1万亩),林地52.8万亩。共挖剖面6025个(其中主剖面2452),取样6025个。全县化验剖面样109个(380层),农化样1274个,大队速测样105个。编绘区、乡级成果图66幅,编写区级土壤说明书8份,乡级土壤普查工作小结74份。
通过土壤普查认为:在现有耕地中,侧渗型水稻土,含沙量高,易淀板、偏酸,潜育型水稻土,排水条件差,土质粘性重.耕性不良,通透性差,供肥能力差,有效养分少。黄棕壤,一般都很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有机质含量少,结构差,肥力低。上述土种均属低产土壤,是改良的重点。建国后,对这些土壤采取多种改良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如种绿肥、翻青、稻草还田、施土杂肥、塘河泥等;二是轮作换茬,养用结合,多种培肥,如油菜——中稻,油菜——棉花,豆类——棉花,花生——麦类,绿肥——双季稻;三是因土施肥,对保肥能力较强的粘土,多施有机肥,对烂、浸、迟发的土壤多施用热性肥料,对白浆土、澄板土田施用有机质肥料,对缓坡及部分高山脚田,实行整平水旱轮作,储肥蓄水;对冲圩田,改善排水条件,实行油、稻或麦、稻轮作;对陷泥冷浸田开深沟,使水位下降和重烤田,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地温,加速养分分解。
〔作物栽培〕
因作物品种和种植条件不同而各异。
一、水稻是本县农作物栽培的主要作物。有早稻、中稻、单晚、双晚4大类,随着季节不同,采取不同的栽培方法。
1、催芽早、中稻传统方法是地面堆种或以稻包浸种催芽,待谷种破胸后,放入室内摊凉。此法因不易均匀掌握温度,容易造成出芽不齐,损坏秧苗。曾经先后推广温室催芽和地窖催芽等技术,催芽前种子进行晒、选、浸种。选种用泥水或盐水,浸种用温水或石灰水,使出芽整齐,芽壮芽旺。
2、播期50年代初,早稻在“清明”后播种,中稻在“谷雨”边播种。60年代播种期适当提前。70年代按品种成熟期、茬口、秧龄安排播期,双季早稻在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成熟,双晚在6月上中旬播种,到“大暑”边栽插,“秋分”前安全齐穗;中稻播种期依据茬口以避开高温抽穗和三化螟盛发期。
3、育秧50年代初,用传统的大板秧田,不利秧苗生长。50年代后期,推行“合式秧田”,开沟作畦,有利于排灌、除杂和秧田管理。60年代末双季早稻,推广塑料薄膜育秧,小苗带土移栽。1972年推广通气秧田,湿润育秧,灌水平畦,播后塌谷,并改密播为适当稀播,使秧苗壮旺。
4、密植建国后改变了过去水稻栽插大五棵、方七——八寸、一尺挂两头的旧俗,实行合理密植。双季早稻密度为4×5——4×6寸,中稻为4×6——5×6寸,单晚5×6寸,双晚稍大于早稻,促使有效分蘖多,成熟早,产量高。
5、田间管理建国初期,因水肥条件差,一般都是栽深秧,关深水,施肥少,烤田少,产量低。农业合作化以后,重视田间管理,提出“三分栽,七分管”,推行浅水勤灌,适时除草;中期适当烤田,促其早分蘖,多分蘖,发根壮杆。积极推行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看苗补肥。做到“前促,中控,后保”。实行水、肥综合管理。
二、麦类秋种作物,传统习俗为粗放、稀播。建国后推行精耕细作,适当密播,有条件的还推行条播和撒播。同时还改窄墒为宽墒,改宽沟为窄沟,改浅沟为深沟。增施基肥,及时追越冬肥、返青肥,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防涝抗病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油菜秋种作物,原习惯于穴种,丛生苗,产量低。70年代中期改变旧习,控制播种量,及时间苗、定苗。施足基肥,早施发棵肥,重施越冬肥,适施苔肥,补施化肥。冬春中耕、清沟、防冻、防旱涝。近几年还试验、示范推广育苗移栽、喷施硼肥,使杆壮、花盛、结荚多。
四、棉花传统栽培用冷水淘种,草木灰搓种,播种粗放。建国后,有了重大改进。首先选用良种,播种前晒种和温汤浸种,迟播棉实行温水催芽。改进播种方法,空闲田推行条播,并采用“营养钵”和“方块育苗”方法,解决茬口矛盾。谷雨前直播,清明前后育苗,立夏至小满时移植。整枝推行脱裤腿,抹赘芽,摘边心,打顶心。对生长过旺棉田,采用开天窗,剪空枝,摘老叶,避免养分无效消耗,以利通风透光。同时早松土、勤除草和深中耕,改进水肥管理,使其前期壮苗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衰,以利稳产高产。
〔良种选育〕
过去地方老品种混杂退化,不耐肥,不耐寒,抗病力弱,易倒伏,产量低。建国后,对种籽进行引进和选育,淘汰了老品种。五六十年代开始分别引进早稻、中稻品种。70年代除引进一些新品种外,开始自行培育一些新品种,曾较大面积引种桂朝2号、南京11号等。80年代的当家品种是二九青、嘉籼442、浙辐802和嘉籼758。近几年大力推广杂交稻汕优63、汕优桂33以及扬稻二号、扬稻四号,这些良种已成为中稻的当家品种。晚稻新品种从60年代开始引进。70年代除引进一些品种以外,县农科所还自行培育了农八辐1号。80年代晚稻当家品种,是当选晚2号、秀水115、皖粳1号和鄂宜105等。为推广杂交稻,1980年和1983年县组织农技人员两次去海南岛进行种籽繁育和纯度验定工作,1982年至1984年,先后在陈埠乡瓦院大队、盛桥乡高老大队、黄道乡后湾大队进行杂交稻制种,1984年全县杂交稻推广面积达到9.3万亩。
本县农作物,粮、油、棉、茶、肥等栽培品种,有些是原有品种的改良,不少则是六七十年代由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大都达到高产稳产,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县以种子公司、农科所、良种场为中心,以区、乡农技站和大队农技员为骨干,以种子示范户为基地,建立健全了比较完整的良种繁殖、推广体系,进行良种更新,提纯复壮,有计划地搞好新品种的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工作。县、区还确定专(或兼)职检疫员,防止各种品种病、虫的传播。
〔植物保护〕
一、病虫害历史上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且经常发生。据调查,各类作物病虫害有127种之多。其中水稻27种,麦类16种,豆类6种,玉米等旱粮6种,储粮6种,经济油料等作物69种。
1、粮食作物水稻普遍受害严重的有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等)、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螟蛉、稻苞虫、飞蝗、土蝗、翻泥虫、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小球菌核病、赤枯病、稻曲病、病毒病、胡麻叶斑病、恶苗病、稻粒黑粉病,还有水稻烂秧等。
麦类有麦蚜虫、白粉病、赤霉病,线虫病、麦粘虫、蝼蛄、金针虫、大麦条纹病、麦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还有毒麦等。山芋有豆天娥、卷叶蛾、斜纹夜蛾、象鼻虫、黑斑病、线虫病等。豆类有豆青虫、豆莞菁、豆荚螟、蚕豆锈病、赤斑病。玉米有玉米螟、黑粉病。储粮有蚕豆象、豌豆象、米象等。
2、经济、油料作物棉花有小地老虎、棉蚜、棉蓟马、红蜘蛛、叶跳虫、红铃虫、金刚钻、棉铃虫、小造桥虫、盲椿象、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枯萎病等。油菜有蚜虫、猿叶虫、毒素病、菌核病等。芝麻有天蛾、青枯病。花生有蛴螬(白土蚕)、青枯病、线虫病。瓜类有霜霉病、枯萎病、炭疽病、青枯病。甘蔗有蔗螟、赤腐病。麻类有夜蛾、天牛、炭疽病。绿肥有花草菌核病、白粉病、蚜虫、潜叶蝇、萍螟。蔬菜有菜青虫、黄守瓜、蚜虫、菜螟、菜尺蠖、芦苞蛾、荸荠螟、立枯病、白菜软腐病、蕃茄青枯病。果、茶、桑有天牛、介壳虫、疮痂病、桃蛀螟、桃蚜、梨星毛虫、梨小食心虫、梨锈病、茶毛虫、避债蛾、桑尺蠼、桑天牛、桑白粉病、萎缩病等。同时,还有鼠害。
二、主要病虫危害损失1950年到1955年,因麦锈病、麦芽虫、小麦赤霉病和螟虫、稻瘟病等,每年造成粮食损失500——1000多万斤。1956年后虽逐步重视病虫防治,但每年损失仍在200——300万斤左右。60年代,因耕作制度改变(双季稻面积扩大),病虫防治没有跟上,粮食损失每年1000万斤左右,其中1962年仅稻螟危害减产粮食就有3492万斤。70年代每年粮食损失1000万斤左右,其中1974年仅水稻白叶枯病就损失粮食100多万斤。1975年稻飞虱大发生,虽经大力防治,仍损失粮食5000多万斤。1979年三化螟大发生,由于防治得力,仍损失粮食50多万斤。80年代常年因病虫危害损失粮食500—1000万斤左右,主要是病害。水稻白叶枯病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82——1984年,水稻纹枯病连年发生偏重。1985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较重,损失油菜籽300万斤左右。
三、防治50年代防治方法主要有推广捕捉,犁田拾虫蛹,冬季铲田埂,铲除稻根,抽沟沥水,冬耕沤田,灌水灭蛹,温烫浸种,快速烫种。使用药剂有杀虫剂六六六、滴滴涕,杀菌剂西力生、赛力散、硫酸铜、硫磺,土农药有辣蓼、艾、烟草等。每年挽回粮食损失500——1000万斤,其中1957——1959年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000——1500万斤。
60年代扩大化学防治,土(土农药)、洋(化学农药)结合。用杀虫剂治虫,杀菌剂治病,冬沤春灌灭蛹,点灯诱蛾,人工采卵,捕杀等;药剂以六六六、滴滴涕、八八九、乐果、苏化203、1605、1059、3911、敌百虫、代森锌、多硫化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灭鼠剂有磷化锌;除草剂有敌稗、除草醚、五氯酚钠等。土农药有石灰粉、草木灰、雷公藤、闹羊花、楝树、猫儿眼等。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000——2000万斤,其中1964——1965年挽回粮食损失1500——2000万斤。1965年是本县治螟规模最大的一年。这年水稻螟虫发生量大,面积达72.8万亩,其中严重的有毁灭性的危害。全县组织治螟突击队7607个,建立情报站16个,情报小组186个,情报员4000余人,投入治螟劳力73万多人次。采用多种措施,共防治四稻面积61.7万亩,施用化学农药65万斤,土农药120万斤,使螟害率压低到0.88%,保证了农业丰收,也为此后治螟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从1964年起连续两年本县派员出席在常州、长沙召开的全国治螟工作会议,《人民日报》报道了庐江治螟工作经验。
70年代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同时推行生物防治。如以菌治病、虫,保护田蜘蛛、寄生蜂、青蛙、蛇类,放养金小蜂等。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杀虫用苏化203、杀螟松、杀虫脒、马拉松、889等;杀菌用春雷霉素、井岗霉素、多菌灵、杀螟杆菌(7216)、青虫菌、托布津、五氧吩嗪等。挽回粮食损失2000——3000万斤,挽回皮棉损失3000担左右。1975年仅防治稻飞虱一项,就挽回粮食损失3000多万斤。
80年代扩大综合防治,逐步实行植保专业承包。化学农药增加一些新品种,如杀虫双、叶蝉散、混灭威、甲胺磷、磷复宁、敌杀死、呋喃丹等;杀菌用叶枯宁(川化018)、多菌灵、瑞枯霉、抗枯宁、克瘟灵、粉锈灵等;除草剂有丁草胺、拿扑净、稳杀得等;灭鼠有敌鼠钠盐、灭鼠优等。每年挽回粮食损失4000——5000万斤。1986年仅灭鼠一项,就挽回粮食损失3000多万斤。
〔合理施肥〕
一、农家肥五六十年代初,以农家肥为主,不断开展积肥活动,挑塘泥,捞河泥,换灶、墙土,烧土肥,制堆肥,积粪肥。70年代初,提出“养、种、积、制”的方法,发展养猪,扩种绿肥及油料作物,以增加肥料来源。
二、绿肥建国初,红花草面积较小,1949年仅40570亩,以后逐年扩大。1964年开始在红花草田施磷肥,效果明显,后即逐年扩大以磷增氮面积。1965年还推广苕子、黄花苜蓿,后又引种柽麻、紫穗槐等。同时还利用水面放养“红萍”作肥料。70年代红花草面积扩大到60多万亩,80年代初,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绿肥种植面积缩小,1985年绿肥面积40.3万亩。
三、化肥50年代后期,开始施用少量硫酸铵和过磷酸钙。到70年代使用化肥数量和品种逐年增多,有碳酸氢铵、氨水、氯化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钾等。70年代中期兴办县化肥厂、磷肥厂,生产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缓解了化肥供应紧张状况。但由于施肥量逐年增多,80年代初,化肥仍供不应求。
四、菌肥主要是豆类、花生等作物的轮作,利用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和落叶,提高土壤肥力。
五、骨肥属迟效有机磷肥。70年代初,土地脊薄地区普遍推广使用“骨粉”,堆沤后施用,肥效很高。
同时积肥保肥,改变了过去“朝天粪窖”、“粪灰混沤”的旧习,推广油饼过腹(用花生饼喂牛)还田。综合利用秸杆、粪肥发展沼气,提高肥效。
〔农技推广〕
建国后农技推广工作先后逐步开展,并渐趋深入广泛。1955年冬,区始建农技推广站,1982年乡有不脱产农技员,村有农民技术员和“示范田”、“示范户”,开展经常性的农技示范、培训、推广工作。1984年建成县农业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的“三中心”,综合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一、示范利用试验示范基地,广泛建立示范片(点),大力发展示范户。选择重点区、乡,先后建立稻麦油示范片20个,面积10491亩,发展科技示范户3334户,进行种子、栽培、土肥、植保、农经、食用菌等示范。通过试验示范,为省、地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的4个油菜品种,在县内推广,试种水稻11个、麦类6个,引进良种69个,其中水稻37个,油料作物4个,麦类3个,蔬菜24个,西瓜1个。
二、培训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县有农业干部学校专门培训。县农技推广中心建立以后,成为农技培训的基地,带动全县的培训工作。采取不定期、集中或分散的、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培训办法。培训内容有种植业、养殖业、副业、农经、能源等;培训对象为乡、村农技员、回乡知青、示范户、乡、村行政干部等。同时还办好农业广播学校,广泛培养农技人才,帮助科委、政研、农行、教育、文化、工交、乡镇企业、建筑等各行各业培训多方面的技术人才。
三、推广围绕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结构改革,综合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粮食作物方面,推广扩大午季种植面积,改种高产作物,改种双季稻,采用合式秧田、泥水、盐水选种,精耕细作,适当密植、合理施肥,薄膜育秧等技术。在试验、示范基础上,80年代初开始推广杂交稻,1983年试种18103亩,1984年全县杂交稻面积达9.3万亩(其中双晚8.7万亩),因受寒露风影响和技术原因,产量不理想,1985年种植面积下降到18654亩。在多种经营方面,推广先进茶叶采制技术,更新改造老茶园,推广岱字棉、桑蚕良种,麦田套种绿肥,放养红萍等技术。建立“三田”(单本、种籽、试验田)等,培育优良品种。1980年以后,又推广20多项先进技术,如引进水稻、油菜良种,推广养鹅、兔、鱼、蟹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如:畜禽疫病防治,活鹅拔毛,地膜覆盖栽培,免耕栽培,塑料大棚,小拱棚蔬菜的保护栽培,苎麻有性繁殖,低产侧渗型水稻土的改良,杂交西瓜、甘兰型油菜,及其育苗移栽,食用菌栽培,配方施肥,微肥应用等等,对农业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效果。
附:县良种繁殖农场
位于缺口镇西的黄陂湖岸畔。初建于1952年2月,面积780亩,其中水稻田620亩,水面60亩,其他建筑面积占地100亩。初名“庐江县农场”,1958年改为“鱼苗养殖场”,1963年改为“示范农场”,1971年起为现名,成为本县水稻良种繁殖基地。30多年来,先后引进生产水稻良种20多个品种,大多成为不同时期的当家品种。该场现有2个农业队、1个原种队、1个养殖场、1个印刷厂、1个综合服务部,固定资产30万元,职工70余人,每年可生产水稻良种60余万斤,创产值20万元。生产的水稻良种,除供应本县需要外,还销往外地。
下一篇:第五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