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耕地面积〕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在册官民田地塘共188604亩7分,嘉靖元年(1522)277263亩3分,其中官田地塘共3370亩8分,民田地塘273892亩5分。
清同治四年(1865)清丈田亩,分东西南北乡和岗圩沟滩等项,全县岗田843420亩8分,圩田102074亩7分,水粮圩田75828亩4分,滩田1510亩5分,沟田5324亩8分,合计1028159亩2分。
据民国8年(1919)《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资料》记载,全县有耕地面积1182600亩,其中稻米面积950939亩,麦74218亩,豆24518亩,棉20874亩,茶26550亩,杂粮种植面积85501亩。
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1174531亩,经过土地改革后的土地丈量和1954年的开荒,1957年耕地面积达1319115亩。以后因兴修水利、修筑公路、工矿企业及城乡建设占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70年全县耕地1088600亩,1985年1047916亩,其中水田965178亩(圩田349841亩),旱地82738亩(山地14659亩)。
(农作物品种与分布)
一、品种全县农作物品种繁多,民国时期主要农产品有稻谷、麦类、豆类、棉茶和杂粮等,以水稻为主,种植稻谷面积占耕地面积80.4%。建国后,农作物仍以种植水稻为主,据1981年农业区划专业调查,粮、油、棉、茶、肥等栽培品种共257个,水稻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并且普及双季稻,产量也不断增长。还有麦类、豆类、油菜、棉花、茶叶、绿肥、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品种。
1、水稻现有143个品种,其中早稻品种51个:有60年代引进的莲塘早、陆财号、矮脚南特号、矮南早1号等;70年代引进的有二九南1号、朝阳1号、二九青、珍桂51、圭陆矮8号,矮南珍14号、原丰早、先锋1号、广陆矮4号等;目前的主要当家品种有二九青、二九南1号、矮南珍14号、七一早、原丰早、先锋1号、广陆矮4号。中稻品种24个:有地方品种天生稻、杨籼、三粒寸、黑壳糯等;50、60年代引进的有杨籼5号、珍珠矮、广场矮等;70年代引进的有国际66—1、69—1等;近几年为适应作物布局的调整,较大面积的引种了桂朝2号、南京11号、BG90—2、扩大示范并逐步推广杂交稻。这些品种推广迅速,其中有些良种已成为当家品种。晚稻品种68个:有地方品种大小白稻、红稻、小麻籼;有70年代以前引入的农垦57、农垦58、早熟农垦、桂花黄、虹糯、杨糯、武农早、沪选19号、农虎6号、玉蓉等。近几年引进的有当选晚2号、双丰4号、安庆晚2号以及县农科所培育的农8辐1。其中当选晚2号、虹糯、杨糯、双丰4号、农垦58、农虎6号,已成为目前的双晚当家品种。
2、麦类有品种38个,现有地方品种青稍、红稍、四方蒲、和尚头、大黄皮、三月黄;有先后引进的华东6号、吉利、内香5号、阿夫、万国、宁麦3号、万年2号、扬麦3号、郑引1号、鄂麦6号。但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郑引1号、宁麦3号、吉利、扬麦3号、内香5号、阿夫、万国等。
3、油菜现有品种12个。其中甘蓝型品种6个,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当油早1号和本县农科所培育的庐江75—1;白菜型品种6个,主要是地方品种花籽、乌籽等。随着作物布局的调整,甘蓝型品种在逐步扩大。
4、棉花现有9个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岱字15号、沪棉“204”、“479'’和新引进的鲁棉1号。
5、茶叶现有17个茶树群体、品系和品种,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大叶种,其次是中叶种和小叶种。而以大叶种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是本县的良种群体,正逐步推广。小叶种逐步淘汰。近几年从福建、杭州、祁门等地引进的福鼎大白茶、龙井43、安徽1号、安徽7号、菊花春等14个新品种,经过在母穗园内试栽和观察,目前表现良好,抗逆性强,发牙早,产量高,品质佳,已作为优良品种在本县推广。
6、绿肥主要有7种。冬绿肥有紫云英,夏绿肥有柽麻,水生绿肥有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红萍,多年生绿肥有紫穗槐等。
7、其他作物共31个品种,有黄豆、红豆、绿豆、豌豆、蚕豆、青豆、大豆、豇豆、荞麦、山芋、马铃薯、高粱、苡仁米、玉米、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苎麻等作物,每类作物一般只有1—2个品种。
8、蔬菜有葱、韭、蒜、甘蓝、苋菜、芹菜、茄子、莴笋、菠菜、白菜、黄心菜、包心菜、芥菜、洋葱、蓬蒿,雪里蕻、腊菜、杨柳青、莴苣、辣椒、蕃茄、萝卜、空心菜、芜荽菜、豆角、扁豆、四季豆、平菇和水生菜类等。
9、瓜果类有南瓜、丝瓜、白瓜、黄瓜、筍瓜、瓠子、葫芦、冬瓜、西瓜、香瓜和桃、杏、梨、李、石榴、葡萄、板栗等。
二、分布
1、布局建国前,农作物分区不明显,种植以土壤土质区分,岗地多种旱粮作物,水田则以粮油作物为主,习惯于一季稻、油菜、麦类等,很少复种。
建国后,全县农业资源和自然条件差异,有的变化较大,尤其水稻种植,由单季改双季。50年代前期以一季稻为主,全县种植面积约100万亩。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推广双季稻,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大量种植双季稻,年种植面积达70万亩,1977年多达81.8万亩,进入80年代,调整稳定双季稻,年种植面积在65万亩左右。麦类以小麦为主,兼种元麦、大麦,50年代和60年代曾大面积种大麦,70年代后逐年减少,80年代已基本不种元、大麦。油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50年代3—6万亩,70年代10—16万亩,80年代初20万亩,1985年31.13万亩,成为省油料商品基地县之一。棉花种植面积由1949年2.15万亩发展到1966年4.71万亩。后因分散种植,产量不高,1985年种植面积缩减到2.39万亩。麻、甘蔗、蚕桑、蔬菜、瓜果等零星分布在全县,但适宜区较集中。根据计划指导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粮、油、棉等作物布局,逐步形成3个类型区:沿湖圩畈粮油作物区,地处湖河沿岸,以巢湖和黄陂湖水系形成的圩畈,分属29个乡,136个村,耕地面积282745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7%,内有水田274500亩,旱地8245亩,人均耕地1.29亩。区内地势低平,海拔5.8—10米,土壤系河流冲积物和湖积物母质发育而成,矿物营养丰富,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河渠纵横,水利条件优越,抗灾能力强,素称庐江的“鱼米之乡”。该区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县27.41%,油料种植面积占10.4%,粮食、油料总产分别占全县28.9%和25.6%,粮食、油料亩产和人均产量均超过山区丘陵区。此外,田藕、荸荠、蔬菜、甘蔗等作物在该区种植较多,尤其是杨柳圩盛产荸荠,北圩蔬菜量多质优。
中部丘陵粮油棉作物区,是全县最大的农业区,位于县境中部,分属56个乡、341个村,耕地面积684116亩,占全县65.2%,内有水田618875亩,旱地65241亩,人均耕地1.19亩。区内丘陵起伏,岗塝衔接,冲畈相连,一般海拔20—50米,耕地面积大,土壤类型多,主要是下蜀系黄土发育形成的水稻土和黄棕壤,大部分水稻土熟化程度较高。塘坝渠库,星罗棋布,粮油棉生产在全县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县的64.75%、91.9%、69.5%,茶叶生产也占有一定比重,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分别占全县63%、91.9%、70.5%。
东西部低山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区。地处县境东西部山区,有22个乡、84个村,耕地面积81900亩,占全县7.9%,内有水田71242亩,旱地10658亩,人均耕地0.57亩。区内山场面积大,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山区海拔50—595米,土壤主要是下蜀系黄土发育形成的黄棕壤,山下农田分散,田块窄小,土质、气温、雨量、湿度均适宜林茶,粮油常年生产量仅占全县总产的7%和3%,但林茶及旱杂粮生产在全县占有重要位置,有茶园18127亩,占全县51.6%,茶叶产量占全县72.8%,并盛产玉米、山芋、芝麻、豆类、板栗等。
2、农作物种植面积构成1952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1601253亩,其中粮食作物占90.02%(稻谷占72.74%,小麦6.17%,玉米1.72%,大豆0.34%,薯类2.56%),经济作物占4.60%(棉花1.02%,油料3.47%,麻类0.03%,甘蔗0.05%,烟叶0.03%),其他农作物占5.38%(蔬菜2.63%,瓜类0.03%,绿肥2.72%)。1978年播种总面积为2574659亩,其中粮食作物占67%,经济作物占8.63%,其他农作物占24.37%。1982年播种总面积2509501亩,其中粮食作物占66.98%,经济作物占12.61%,其他农作物占20.41%。1985年播种总面积为2506220亩,其中粮食作物占66.88%,包括夏粮5.84%(小麦5.57%),秋收61.04%(早稻25.68%,中稻5.33%,单晚1.90%,双晚26.69%),薯类0.92%,玉米0.05%,其他杂粮0.28%,大豆0.19%,水稻中的粳稻面积占24.95%;经济作物占14.84%,包括棉花0.96%,油料13.67%(花生1.17%,油菜籽12.42%,芝麻0.08%),麻类0.1%,甘蔗0.08%,还有药材面积5亩和其他经济作物733亩;其他农作物占18.28%,蔬菜(含大蒜、生姜、辣椒)1.36%,瓜类(主要是西瓜)0.20%,田藕0.26%,荸荠0.28%,绿肥16.12%,还有种植青饲料及其他作物。
3、茶叶茶树栽培已有千年历史。唐陆羽《茶经》中有“庐江好”之说。北宋嘉祐六年(1061),安徽5个茶场,庐江亦在其中。《安徽概览》建设篇记载:“民国25至30年间(1936—1941),庐江茶园面积达五千亩,茶农29900多人。”建国后,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茶树种植已遍及全县山区、丘陵。县之西部低山区的果树、马槽、长冲、水关、石桥、柯坦6个乡,产茶最为集中,已成为本县商品茶主要生产基地。现有17个茶树群体,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大叶种,其次是中叶种和小叶种。1949年茶园面积7930亩,产量6205担,1965年全县可采茶园11983亩,采制干茶11347担,其中向国家交售干茶10850担。1978年从外地引进新品种,198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3.5万亩,产量17500多担。1982年干茶总产达19500担,是本县茶叶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1985年茶园25245亩,产量12069担。传统名茶——小兰花为茶中之上品,尤为果树二姑尖茶园,处于四面群山环抱,冲谷交错之中,有多种乔木、灌木、草和藤植被,自然品种优良。春间山冲云雾笼罩茶园,为庐江“白云春毫”名茶的产地。
〔农作物产量〕
据民国8年(1919)《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资料》称本县农产品产量:米亩产八斗(约160斤);总产量760751.2石(约15215万斤);麦(大麦)74218亩,亩产1.2石,总产量89061.6石(约1336万斤);豆(蚕豆)24518亩,亩产1.12石,总产量26969.8石(约539万斤);棉花(大、小花)20874亩,亩产籽棉50斤,总产量10437石;茶叶亩产15斤,年产3982石50斤;年收购蚕茧21100斤,产土丝422斤;年销售水产品6664石。
建国后,粮食作物由于提高复种指数,实行科学种田,不断增强抗灾能力,农产品产量有较大增长。1949年平均粮食亩产242斤,总产量304909300斤;1965年亩产324斤,总产472199600斤;1975年亩产464斤,总产835306500斤;1985年粮食亩产549斤,总产达919957700斤。棉花、油料,1949年亩产15斤和150斤,总产319800斤和6194200斤;1965年亩产48斤和131斤,总产1486600斤和8158500斤;1985年亩产50斤和159斤,总产1209400斤和54585600斤。其他农作物平均亩产也有大幅度增长。
庐江县历年耕地和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表


庐江县历年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