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8.1毫米。地表径流总量50%,保证率为10.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10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700立方米)全省(人均1400立方米)水平;75%保证率约6.3亿立方米,90%保证率约4.6亿立方米,95%保证率约3.8亿立方米。径流量约占降水量的38.3%,径流资源分布不均,丰枯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可利用的地表水只有38%左右。地表水在天然状态下,水质良好,适宜于工农业生产用水及生活饮用,但须对水质污染源、环境保护、植物保护实行综合治理。
〔河流〕
本县主要河流有杭埠河、县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马槽河、金牛河、罗埠河、瓦洋河、黄泥河、罗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条。其中境北杭埠河、境东兆河、境南界河为跨县界河。山涧小河随地形分布如枝,分别注入巢湖、白湖、黄陂湖及枞阳县境的白荡湖、菜子湖等水系而入江。
一、北部入巢湖诸水
1、杭埠河位于县境北界,跨庐江、舒城、肥西三县界。发源于大别山区岳西县主簿园。由舒城县杭埠镇西南入本县。从西向东经广寒桥北、肥西三河镇南、庐江同大圩之北的新河入巢湖。全长139公里,沿庐江县境23公里。其支流马槽河,源出大小马槽山,原河道北流经汤池入郭子河,再经周墩至小河口转向东入牛首河,尔后入白石天河;1977年规划“引马入杭”,1984年施工,将郭子河从周墩经王家小岗至罗庄,以锐角交“杭”,开辟一条新河(现统称马槽河),长2.8公里,北流入杭埠河。
2、白石天河位于县北、杭埠河之南,由西向东流。河分三段,有三名:由小河口至下马渡名牛首河,下马渡至白山镇名白石天河,白山镇以下名白山大河,由白山大河口门流入巢湖。此河集金牛河、罗埠河、会市河之水,流域面积718平方公里,是庐江县河流之最。此河上游支流金牛河源出平顶山、鸭池山;此河之上段又有龙潭河(双河),向北流经梁山尾,在回龙桥汇入金牛河,金牛河北流,在湖稍圩流入牛首河、白石天河;金牛河自梁山尾下的回龙桥至湖稍圩长8.5公里,流域面积125.4平方公里。罗埠河主流源出鸭池山东麓的杨家山,其上段支流有蒋家河,下段支流有新桥河、板桥河(戴桥河),均源出冶父山、高头山,北流入罗埠河;罗埠河北流经天河坝、南板桥,过罗埠镇西,至向入白石天河,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211.6平方公里。会市河源出梁山、郭河丘陵区,北流汇入牛首河。白石天河的支流小南河,全长14.5公里,原与杭埠河相通,1976年12月治理杭埠河时将上游王四六渡和南河出口处封堵,成为内河和水产养殖场。白石天河的白山至金牛一线无名河流颇多,流域较广。
3、塘串兆河位于县东北,流向由南向北,是沟通黄陂湖、白湖、巢湖的枢纽水道。河分三段:由缺口大桥下至白湖一段叫塘串河(原名大缺口、麻线河、荒草沟、塘缺河)约5公里;塘串河至姥山颈一段叫新河(系白湖垦殖后新开河),纵穿白湖农场,长15公里;自姥山颈至马尾河口一段叫兆河(原名皂河,系人工河),长12公里,是庐江与巢县的分界线。支流长河(又名盛桥河),源出二蛟子山,由西向东经盛桥镇入兆河,长21.5公里,集流面积85平方公里。顺港河源出东顾山东麓,过蜃山经董湾入新河,长11公里。白湖的东环圩河环绕东大圩,南北两端分别与新河相汇,长21.3公里;西环圩河环绕西大圩,南北两端分别与新河相汇,长23公里。东西环圩河,既是泄洪道、航运线,又是白湖农场与周围县的界河。
4、谷胜河横穿许桥乡境,源出牌楼附近的无名山,系一独立小河,由西南向东北流入巢湖,全长8公里。
二、中部入黄陂湖水系
1、县河源出境西郎家山、鸭池山,经西门刘桥、柏家井、通过南门大桥,集青龙、福泉(一部分)、凤台和冶父山、东顾山之水东流至八字口入黄陂湖,长10.1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上游北侧文昌河源出冶父山,经庐城东侧南流入县河。窑埠河源出郎家山,东流至刘桥上入县河(1970年改道已不经绣溪河)。
2、黄泥河位于境南,发源于张院水库,汇黄家大山北麓诸涧之水北流,经泥河镇,在张圩附近入黄陂湖,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94.6平方公里。黄泥河最大的支流——沙溪河源出石牛山、平顶山,经沙溪乡抵濠峰山下至三叉河汇黄泥河入黄陂湖。
3、瓦洋河位于境东南,上源分三支:东支源出石桥水库的为石桥河,中支源出董冲水库的为糍店河,西支源出关庙水库的为巴滩河,三支流相汇于砖桥镇南,再西流经天桥、双凤、洋河乡,转北流至天井乡的齐心圩北拐入黄陂湖,干流长23.1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河流中上部有一些无名溪流。
4、失槽河源出矾山、钟鼎山,北流经矾山、缺口镇,在缺口镇的夏家嘴附近入黄陂湖,长9公里,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
5、西河位于县东,黄陂湖水经缺口后分支东流(另一支塘串河北流入白湖新河),至榆树拐流向无为由凤凰颈入江,跨庐江、无为二县,全长46.3公里。上段北岸缺口至榆树拐为庐江段(旧称青帘河,又名浣川),长10公里;南岸迎水庵上为庐江、下属无为。其支流黄屯河,源出境东南天光山东麓、寨基山北,有十里长冲、汪家冲、黄演冲等溪流入黄屯河,自南向北经三溪桥、黄屯镇至迎水庵汇入西河,黄屯河干流长15.2公里,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
三、西南部入江诸水系
1、罗昌河位于县南,源出龙王顶东麓,东流至章家院转向南,原穿罗河镇,1984年治理,将河道改走罗河镇北东侧,经鲍家滩汇入枞阳的白荡湖入江,县境河长16.5公里,流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在龙王顶丘阜区和砖桥丘陵区之间,尚有无名小支流汇入罗昌河。
2、柯坦河(古名曹王河)位于县西南,源于牛王寨东麓的虎洞水库,南流经柯坦镇、坝墩、邢嘴、梅庄,经磙坝至藻青山与界河合流。1970年始,柯坦河下段经治理改道,在乐桥、金桥交界处的小河口与界河合流(距藻青山北2.5公里)进入界河,至藻青山经孔城镇入菜子湖,通长江。柯坦河长21.3公里,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在牛王寨丘陵和龙王顶丘阜区之间,河道曲折南流,诸多小支流(属季节性溪流)注入柯坦河。
3、界河(又名高子河)位于县西南柯坦河西侧,因庐江县与桐城县以河为界而得名。源出大佛尖、起风尖南麓,南流与柯坦河合流于乐桥乡的小河口,经桐城县境入枞阳县的菜子湖。该河长21公里,其上游有一无名支流,流域面积66.8平方公里。
〔水文站点〕
建国后,省、地水文部门于忠庙、兆河及本县缺口、界牌设有水文流量站;在砖桥、黄屯、泥河、乐桥、金牛、白山、栖凤岭设有雨量站。县水利局在舒庐干渠各段,重点水库和大圩建有汛期测报点,为河、湖、干渠、水库的蓄洪、泄洪、防汛、抗旱及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较准确的水文资料。
忠庙水文站建于1959年5月,庐北汛期警戒水位10.50米,庐北大圩口保证水位12米(以下同)。水位最高是1954年8月2日为13.09米;其次是1983年7月26日12.15米;水位最低是1978年10月27日为6.63米。
兆河水文站建于1954年6月,兆河闸上游集水面积1390平方公里,自60年代起至1981年年平均流量最少的是1967年为2.05立方米/秒,次年为2.17立方米/秒,1978年为3.26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多的一般在15立方米/秒左右,最多的1969年为21.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是1979年6月26日259立方米/秒。由巢湖倒灌流量最多是1975年7月27日为48.3立方米/秒。水位最高的是1954年8月25日为14.39米,其次是1983年7月29日为12.18米。水位最低是1956年9月~12月,河道干涸。
缺口水文站建于1972年3月,但在建站前定时测流始于1968年至1981年,年平均水位最高是1975年9.05米。1969年7月14日缺口水位接近12米,1983年7月4日水位12.12米为最高,最低水位是1978年9月10日部分河段干涸。
舒庐干渠进水闸流量站(即界牌)建于1969年7月,闸下游年平均流量最大的是1975年16.4立方米/秒,日最大流量是1977年5月9日,达73.4立方米/秒。1974年7月29日水位最高为50.28米,一般是冬春渠道干涸。进入本县水量最多的是1972年,年进水总量为17000万立方米。
凤凰颈外(长江)水位最高的是1954年8月1日15.34米,其次为1983年7月13日14.55米,1973年7月2日13.92米。
〔地下水〕
本县地下水蕴藏量不明。由于受深断裂、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和强烈上升的新构造运动的控制,境内温泉出露较多,如汤池、冶山、邓湖、顺港、砖桥、石山、石桥、城池等地温泉均有一定涌量,汤池、冶山矿泉涌量较大。县内发育的含水岩类有:浅变质岩和喷出岩类裂隙水,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碎屑岩类裂隙水,仅分布于东南部山区北麓;松散岩类孔隙水,局限于山间谷地;赋存于浅变质岩、岩浆岩和部分碎屑岩中的地下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局部为构造裂隙承压出水。因岩石富水性差,地形强烈切割,地下水交替活跃,运移途短促,很快就在短距离内以泉的形式排出或补给予地表水系,而不利于贮存。含水岩类及其它无良好发育的含水层,一般单孔涌水量皆小于1吨/时,沿河湖地带地层多属全新统水库相砂、砾石层发育,富水性较好,富水程度为30~50吨/时至5~10吨/时。汛期地下水位升高,有些地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相连。枯水时,地下水多降至70厘米以下,岗畈多在1米以下,南部高岗地在几米以下。
上一篇:第三节 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