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四季特征〕
庐江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在气候区划内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庐江风土志》载,此地气候温和、湿润、颇适人生。一年四季太阳辐射和冬夏两季昼夜长短的变化,均居适中。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寒暑显著,阳光充实,无霜期长。季风环流的影响使县境冬季气候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并使全年降水量构成秋冬少春夏多。由于地理环境影响,使本县年降水量的分布,由南向北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本县四季的划分是:3月16日~5月20日(共66天)为春季,约从春分始至小满止,是冬转夏的过渡季节,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冷暖无常,春雨连绵,风向不定。5月21日~9月20日(共123天)为夏季,约从小满始至秋分止;进入夏季,大陆热低压形成,逐渐增温,本县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天气炎热,光照强烈,雨水充沛,出现梅雨季节。9月21日~11月20日(共61天)为秋季,约从秋分始至小雪止,是夏转冬的过渡季节,常有小高压盘踞,多偏西风,雨水减少,晴空少云,有秋高气爽之感。11月21日~次年3月15日(共115天)为冬季,约从小雪始至春分止,冬季常受北方冷空气侵袭,气候较寒冷,雨雪较少,晴朗天气多,偏北风占优势。
〔光能和气温〕
一、辐射本县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2.6千卡/cm2,优于沿江、江南,次于淮北。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夏季,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全年以7月份14.6千卡/cm2为最多,12月6.2千卡/cm2为最少。
二、日照本县1957~1985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09.6小时。1962年最多为2740.8小时,1982年最少为1702.9小时,年际差为1037.9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以上年份十年七遇,年变幅在1700~2800小时之间。日照时数的年内变化,表现为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其中8月最多为255.4小时,2月最少为133.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0%,8月最高为62%,3月最低为41%。
三、气温本县1957~1985年常年平均气温为15.8℃(1944年测查为17.8℃)。最暖年为16.9℃,是1961年;最冷年为15.2℃,是1957年、1980年;偏暖年是1961、1966、1968、1978年,占14%;偏冷年是1957、1969、1972、1980、1984年,占18%;其它为正常年份,占68%。历年各月平均气温以7月最高,为28.3℃,1月最低为2.6℃。春秋两季气温升降率大,冬夏两季变化较小。3~5月和9~11月升温、降温均在11℃以上;12月~次年2月和6~8月温度变化仅在4℃以下。10月平均气温为17.2℃,4月平均气温为15.5℃,秋温高于春温。县城温差不大,东南部砖桥年平均气温是15.8℃,北部白石山年平均气温是16℃。
本县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3℃,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次高为40.1℃(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高气温在38℃及以上年份十年三遇,极端最高气温多年平均为37.3℃。连续高温超过35℃达16天的是1967年,1960年全年没有出现35℃高温。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3.7℃,出现在1969年2月5日,次低为-13.6℃(1966年12月27日),极端最低气温在-1O℃及以下年份十年二遇,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为-8.2℃。
农业指标温度是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3℃、5℃、1O℃、15℃、20℃等能指示农业生产作业的温度。
通过各界线温度并有80%保证率的日期、天数、积温一览表

〔霜雪〕
本县年平均无霜期为238天。230天以上年份十年七遇。无霜期以1976年和1983年最长为266天,1963年最短为194天。年平均降霜期为45.2天。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11日左右,最早为1962年10月15日,最迟为1957年12月6日。终霜一般在3月16日左右,最早为1975年2月21日,最迟为1963年4月9日。最多霜日初终期是1962年10月15日至1963年4月9日,共有177天,降霜日68天。
降雪初终期最长是1962年11月21日始,至1963年4月7日终,共138天,年降雪最多日数是1977年1月有15天。降雪最短初终期是1972年1月28日始,至2月5日终,只有9天。本县降雪最早是1959年11月9日,最晚是1971年1月28日,终雪最早是1975年1月26日,最晚是1983年4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为11天,最多为22天,最少为3天。据气象资料记载,本县于1966、1970、1977年大雪,积雪深度分别为12厘米、14厘米、16厘米,积雪日分别是25天、14天、30天。积雪初终间日数最多是1975年12月8日始,至1976年3月18日止,计102天。积雪最早是1957年11月28日。1984年1月积雪34厘米,为28年来最大雪深(群众公认1954年冬雪深2尺左右,但无气象资料)。1964年冬和1965年春,1970年冬至1971年春,1974年冬至1975年春无积雪。1980年1月31日,冻土深度为6厘米,2月9日冻土深度为5厘米;1980年12月28日和1981年12月29日,冻土深度达8厘米;1981年2月3日,冻土深度达9厘米。
〔降水〕
本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188.1毫米(1941~1942年平均雨量802.3毫米)。据气象资料记载,降水最多的是1954年全年降水达2024.9毫米,次多为1969年1771.8毫米;降水量最少是1978年为631.3毫米,极差为1393,6毫米,极值比为3.2倍。平均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年份占89%,年降水1000毫米以上年份占71%,年降水1200毫米以上年份占54%,年降水1500毫米以上年份占14%。本县年降水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黄屯最多为1287毫米,白山最少不足10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指日降水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为130天,1970年最多为153天,1978年最少为99天;降水日数春季40天为最多,夏季35天为次多,秋季29天为较少,冬季26天为最少。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造成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形成夏季降水多,春季次之,秋季降水较少,冬季最少的规律。
常年月降水量的分布以7月最多,6月次多,12月最少,1月次少。月最大降水量为971.9毫米,出现在1969年7月。月降水日数以4月最多,年平均为14天,12月最少为8天。本县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14天,出现在1963年8月15~28日和1970年9月7——20日,分别降水158.8毫米和93.6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41天,出现在1973年11月9日——12月19日。1966年8月只降水0.7毫米,1979年10月只降水0.1毫米。平均每年日降水量在100毫米及以上的共有22天,平均十年八遇;日最大降水量为343,3毫米,出现在1969年7月14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80.6毫米,出现在1984年7月4日。10分钟内最大降水量为27.0毫米,出现在1976年5月18日零点55分。1969年7月14日~17日连续暴雨4天,降水717毫米;当年7月13日22时26分至15日12时零分,计37小时34分内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达494.1毫米。1969年2月16日至22日雨淞时数达170小时15分钟。
梅雨是本县主要气候特征之一。每年的6、7月间为梅雨季节,多年平均入梅期为6月15日,最早入梅期是1976年5月26日,除空梅外,最晚入梅期是1957年6月30日;平均出梅期为7月8日,出梅最早的是1961年6月15日,出梅最晚的是1979年7月23日。梅雨期年平均为23.2天,1976年最长为52天;除空梅外,1961、1964、1982三年最短,年梅雨期8天;1958、1965两年空梅,没有出现梅雨。1970、1982、1984三年均出现两段梅雨,梅雨量平均为243.8毫米。1969年梅雨量最多为985.5毫米;除空梅外,1959年梅雨量最少为34.9毫米。
梅雨期间,阴雨天多,造成空气湿度大,日照少,降水集中,强度大,常有大到暴雨。梅雨期长短和梅雨量多寡对生产、生活和旱涝均产生较大影响,建国后几次大的涝灾(1954、1969、1983年)均发生在梅雨期内,几次大的旱灾(1967、1978)均因梅雨期短,梅雨量少所致。
〔风、沙、雹、雾〕
本县全年多静风,其次是北风和西北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春季多偏东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秋季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春季多寒潮大风,夏季多雷雨大风,有时受台风、风暴、飓风影响,1958、1959、1963年大于8级风的日数分别是79、75、81天。其中:1958年7月有17天超过8级风。1968年3月4日,风速为28米/秒。
各月风速变化示意图

1957、1958、1959年三年共有沙(尘)暴14天,其中1959年沙暴6天。
1964年6月4日19时22分至26分,局部地区下了一次冰雹,冰雹直径最大达10毫米,平均重0.5克。
1957~1980年共有雾日264天。1979年2月1日雾淞2小时零2分。
最早出现雷暴是1969年1月26日,最晚仍有雷暴是1968年12月11日。
历年各月降水量(一)


历年各月降水量(二)


上一篇:第二节 地貌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