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29年(1903),改考棚为两等小学。光绪34年全县有县立初等小学10所,分别设在城内米公祠、南门小十字街、孔庙内、北门大街、西门大街、小东门内、大东门外、犁头尖、黄河关帝庙内、东乡神塘河;有私立初小一所,在襄安城隍庙内。
民国18年(1929),全县共有县立小学23所(完小4所、初小19所),区立初级小学1所,私立初级小学8所,平民实验小学1所,共计33所。教职员137人,学生2138人(女生608人)。民国22年,有公私立初高两级小学46所,高级15班,初级89班。
抗日战争期间,县内小学教育有三种状况;一、县城及一些重要集镇沦陷,学校或停办,或沦为日伪学校。二、国民党县政府偏安鹤毛河,所辖地区学校甚少。三、以恍城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兴办小学12所(恍城5所、南苏1所、新民3所、银屏1所、石涧2所),共有专职教师40多人,学生1500多人,其中恍城小学规模较大。学生多是农民子女,全部免费上学。同时,临江办事处管辖的县境东南地区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兴办了一批小学,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汤沟谭桥小学、陡沟小学、旭光小学和砀山小学。
民国34年秋,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后,全县的小学校长由国民党政府的乡、保长兼任。是年,全县有小学34所,教师206人,学生5100余人。
民国38年(1949)初,县民主政府接管公办小学14所,广大群众掀起办学热潮。到1952年,共创办民办小学200多所,当年都转为公办,学龄儿童入学率达60%。
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办学方针。到1954年,公办小学由415所调整为326所,教职工由1590名调整为1543名。1956年,发展到484所公办小学,2176名教职工,76603名在校学生。
1957年下半年,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0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学生大量流失,多数班级学生寥寥无几。
1961年至1963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撤并部分小学。1964年新办耕读小学237所。1965年,推广天长县农村小学“三阶段”办学经验,把原来全年两个学期改为三个阶段,缩短寒暑假,延长农忙假,解决学习与农业生产的矛盾。是年,全县小学发展到2295所,在校学生92984人。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一度停课闹革命。1969年起,小学教师相继回原籍,大部分在本生产队办起初小或教学点。
1978年,着手对教育进行整顿,全县辞退400名不称职民办教师。1979年,推行以包三率(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为中心的岗位责任制,使70%社队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0%。1983年至1984年,建立了普及教育档案和县、区、乡三级分管学籍档案制度,把过去的抓三率改为抓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1987年,全县有小学1007所,在校学生153809人,入学率为97%,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5%,毕业率为90.4%,学龄儿童普及率为96.5%。1988年底,经巢湖行署教委两次抽样验收,初等教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无为县小学概况表

杏花泉小学民国15年(1926)春,在胡竺冰的支持和资助下,卢光楼、高士林、王应文等人自筹资金,在无城开办私立“义务小学”。同年秋,招收1、2年级两个班,开设国语、算术课。
初办时,仅招收贫寒人家的子女入学。学生免交学杂、课本费。校长教师尽义务,不要薪金。次年秋,开设1至4年级。再次年,学校新建了校舍,添置了教具,增设了两个班,贫富学生兼收。民国18年,定名杏花泉小学。次年,又增加3个班,贫穷学生仍免费入学。再次年,改为公立。学校以后曾用过“菜市小学”、“万慈小学”、“模范小学”、“杏花泉小学”、“简师附小”、“示范小学”等校名。解放初,复用“杏花泉小学”的校名。学校开设1至6年级12个班,学生4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1954年,学生许章运等制成“人工降雨器”,他带着成果荣幸地前往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少年科技作品汇报展览会”。周恩来总理观看了他的科技作品和表演,并和他合影留念。1958年,北城、鼓楼、绣溪3所小学并入杏花泉小学,成为它的3个分部。此时,全校共计42个班,2000余名学生,100多名教职工。1960年,该校先后出席中央和省文教群英会,荣获奖旗,受到表彰。1964年,北城、鼓楼、绣溪3个分部单独办学,杏花泉小学仍有18个班,1000余名学生。1978年后,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越来越好。1988年有25个教学班,附设两个幼儿班,近2000名学生,有教职工150多人。解放后,杏花泉小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县起到示范作用,一直是县和地区重点小学。
仁泉小学民国21年(1932)春,戴端甫在土桥镇购买一座油坊,将经营所得作为办学资金,又选定伏虎山下的戴氏宗祠作校址,自任校长,捐献资金,扩建校舍,购置教具,延聘教师,创办“仁泉小学”。招生时,县内及邻县的青少年纷纷慕名入学,很快招收了300多名学生(大部分住宿),开办1至6年级6个班。开学典礼时,县长余维之前往参加,国民党军政要员张治中、李宗仁、黄绍竑、戴戟等遥寄匾额,以示祝贺。仁泉小学在办好本部的同时,还开设鲁家嘴、册头戴、岗西3所分校。本部和分校开设国语、算术、自然、公民、体育、音乐、美术等课。上公民课时,教师经常宣传男女平等,鼓励女学生剪头发、放裹脚。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开导,有时还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去宣传,号召贫苦农民争翻身解放,获平等自由。学校以“勤廉”为校训,安排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实践。有关学生方面的事务,如办食堂、开商店,跑采购、种菜园、经营浴室、理发、值勤等均由学生自行办理。民国29年前后,因日军入侵无为县城乡而一度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续办。民国38年,仁泉小学由初小发展为完全小学,有6个教学班,10名教师,近300名学生。1958年始,附设2个农中班。1971年2个农中班改为2个初中班。1977年初中班分开另办,仁泉小学开设6个教学班;为方便初小学生就近入学,同时在学校的1.5公里外,分设4个教学点,总共有学生500多人。1988年,4个教学点停办,仁泉小学仍开设6个教学班,有学生300多人。解放后,仁泉小学共培养小学毕业生近2000人,升入初中的有1500人。
恍城小学创办于民国23年(1934),时为短期小学。民国26年发展为完全小学,改名为“恍城抗日义务小学”,校址在上庄院的陈氏祠堂。民国30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接办小学,学生由10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设有1至6年级5个班(5、6年级复式),校址迁到附近的新瓦屋村。民国32年,在烈王村办一分校,设两个初小班,学生70余人。语文、算术、常识等教材由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编写,政治教材由授课教师随时搜集时政资料油印给学生,学校除课堂教学外,还经常配合根据地的中心工作或利用重大纪念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站岗、放哨、送信、参加减租减息的宣传等。恍城小学扬名于外,有渴求知识的青少年,不远数十里慕名前来就读的,住宿生多达数十人。
这所小学自民国30年由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接办,到民国34年秋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停办,其间为宣传抗日,培育人才,作出了贡献。民国37年复办,始有5个教学班,12名教师,240多名学生。1952年发展为完全小学,有学生300多人。1979年后,新建22间校舍。1988年,全校设6个教学班,有教师13人,学生近300名。解放后,共培养小学毕业生2000多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