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4年(1925),县政府创办县立初级中学,当年招收初一新生1个班,20余人,另设1个预备班,招收高小未毕业的学生若干人。民国17年,首届毕业18人。民国30年至33年,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恍城一带办有6所初级中学(恍城2所,南苏、新民、银屏、石涧各1所),学生900余人,专职教师30人。民国35年,无为县立初级中学开始招收高一年级1个班,发展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无为中学”,全校师生达300人。1951年,无为中学被定为地区重点学校。1955年,无为中学上升为省重点中学,并将无为初级师范学校改为无为初级中学。是年,全县已有两所中学(完中、初中各1所),学生1772人。1956年,筹建襄安初级中学。次年,招收初一年级4个班,学生200人。
1958年,新办无为第二初级中学,招收新生400人,计8个班。将原来的无为初级中学更名为无为第一初级中学,并将无城力群补习班并入。次年,在农村创办六洲、开城、石涧、牛埠4所初级中学,各招收新生两个班、110人。1963年,撤销牛埠和石涧两所初级中学,创办无城民办初中。1966年,恢复牛埠初级中学,创办严桥初级中学,并在虹桥、汤沟两区试办戴帽子初中(即在完小附设初中班)。1969年初,部分中学教师相继回原籍,无为中学,无为一初中有数名骨干教师调出县。5月,没有初中的公社筹办初中。9月,无为中学在城内停办,部分教师到尚礼公社丁万村办分校,大部分教师下放到汤沟、檀树、石涧、凤河等初中任教;第一初级中学保留在无城,少数教师下放到泥汊分校(和泥汊初中合办);第二初级中学被撤销建制,迁到雍南公社早映大队办校(后改为汤沟初中)。12月在汤沟办起全县第一个农村普通高中班。1971年春,陡沟中学高中部招生开班。12月恢复无为中学建制。1972年12月,无为第一初级中学更名为无为第一中学。
1976年,重建无为二初中。原襄安、六洲、石涧、严桥、开城、蜀山、牛埠、仓头(原农校停办后改为初中)、泥汊(后改为大江)等9所初中发展为完全中学。至此,全县有完中13所,附设高中班的初中6所,没有附设高中班的初中38所,附设初中班的小学80余所。由于发展过快,造成教师奇缺,教学质量下降。1978年,确定无为中学、无为一中、襄安中学为县重点中学;无为二初中发展为完中;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53个;除仓头公社外,全县71个公社各办一所初中,每区办1所完中(石涧区2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普通中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1980年全县共有完中、乡初中85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80余个。1984年仓头中学由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1985年新建二坝初中和陡沟初中,虹桥乡塘埂学校被改为虹桥初中,国营茶场初中改归教育部门管理。至此,全县有完中13所(其中无为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乡初中75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8个,做到区区有完中,乡乡有初中。1985年,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完中、师范、职中由县管,乡初中由乡管。同时,逐步将完中的高中部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1988年全县13所完中均为6年制中学,76所乡初中为3年制中学。1978年至1988年,全县普通中学累计培养初中毕业生141874人,高中毕业生21829人,其中通过国家高校一条龙招生(包括大学本科、大专和高中中专)录取的3895人,通过全省初中中专统考录取的3262人。
无为县中学概况表

无为中学民国14年(1925)创办无为县立初级中学。当年招收初一新生1个班、20余人,另设1个预备班,招收高小未毕业的学生若干人,以后逐年招收新生。民国17年,首届学生18人毕业。
抗日战争前,在无城内三次迁移校址。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先后迁至开城桥附近的徐家新屋、西乡的黄姑闸、庐江县境内的黄泥岗陈祠、黄泥河镇、砖桥、刘家墩及无为县西南乡的汪田田埠苏,鹤毛河洪祠等地。民国34年10月,迂回无城办学。民国35年,开始招收高中班,全校师生员工达300人,校名改为无为中学。民国38年初,兼并无为简易师范。此时,全校高、初中共7个班,学生达300多人。
1950年春,首届高中班13人毕业。1951年,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55年,上升为省管学校。是年,在校学生1329人,教职工106人。1956年选定西门大街的西寺为校址,新建教学楼、科学馆及师生宿舍、食堂等,校貌焕然一新。1958年,增设1个“工读班”,连同高中9个班,初中15个班,共25个班。是年,高中毕业两个班91人,其中考入高等院校的82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90%,居全地区上游。1959年,高中毕业生143人,高考录取125人,升学率为87%。后因国民经济严重困难,高考升学率有所下降,1964年只达65%。1965年高考升学率回升到80%,又居全地区的上游。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批斗学校领导及教师,抢走图书,毁坏教学设备。1969年,学校被撤销建制,教师下放,校产分光。1971年底,恢复建制。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大力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80年,被定为县重点中学。1984年,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8年,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750人,教职工168人,其中专职教师110人,高级教师24人。从1949年到1988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841人,其中考入高、中等院校的1826人。
无为第一中学无为第一中学的前身为“无为乡村师范学校”。“无为乡村师范学校”始建于1951年2月,校址在无城西门大街。同年9月更名为“无为初级师范学校”。1953年停止招生并将庐江初师并入。1955年秋,改为普通中学——无为初级中学,校址在无城鞍子巷对面的西大街上。1958年,更名为无为第一初级中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几易校名。1973年增设高中部时,定名为无为第一中学。
初级师范阶段,由4个班发展到10个班,教职工达79人。4年内,共招收初师生502人,短期师资速成班学生190人,小学教师整训班学员157人。改为普通中学后,初中阶段由1955年的5个班,发展到1958年的20个班,后来经过调整,缩减为12个班。“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23个班。1973年增设高中部以后,逐步发展到1985年的30个班,被列为县重点中学。从1955年到1988年,共招收初中生10851人,高中生3945人。从1977年到1988年,历届高中毕业生中,考取大专院校的有789人,进入中专、技校的有135人。1988年有初中18个班,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167人,其中专职教师107人,高级教师22人。
旭光初中民国16年(1927),共产党员商恩甫到冒新洲胡家大瓦屋开办识字班,分大学生班及小学生班上课,大学生班的学生都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们以学习作掩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其中有夏子旭、胡珀光等。民国17年,他们利用这个识字班组织起无为最早的农民协会。民国23年识字班扩大为“套北乡夹北小学”。民国27年,校名改为“白马洲中心小学”。民国30年,发展为完全小学,有学生200多人。民国31年,皖中行署为纪念夏子旭、胡珀光二烈士(夏子旭曾任中共无为县委书记,民国20年牺牲。胡珀光曾任中共无为特区委委员,民国17年病故),将校名改为“无为县旭光小学”。民国34年秋,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后,校舍被国民党乡公所占用,学校被迫停办。民国37年春,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学校恢复上课。其时,校牌正面为“无为县旭光小学”,背面为“无为县三民乡三民小学”。每当得知国民党军队扫荡的情报时,就挂起背面校牌,作为反扫荡的信号。随后,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学校因处于长江前沿,曾一度停办。
民国38年初,扩建了校舍,开设6个教学班,有教师10人,学生近300人。1973年至1976年,学校除正常开设6个小学班外,还附设3个初中班。1976年秋,将学校上升为旭光初中,在附近另建旭光小学。至1988年,旭光初中增建了教室、理化实验室、图书室,校园扩建至近万平方米。旭光初中由初办时的6个教学班发展到15个班,学生由300人发展到900多人,教师由15人发展到46人,其中22人有大专学历。
1979年至1988年,旭光初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700余人,其中升入高中的有400余人,考入中专的有50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