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道光年间至民国时期,庐剧、京剧、徽庐同台的民间班社活跃于全县城乡。民国28年(1939),话剧传入县内,多由教师、学生组织演出,宣传抗日救亡。民国31年至34年,新四军第七师的大江剧团常向部队和民众献演歌舞话剧。此外,在抗日期间至解放前夕,一些专业京剧团也常到无为演出。陈鹤峰、王艳秋、马俊华、赵韵声,孙正扬、王少舫等京剧名伶均到无为巡回演出过。解放后,县内的各表演团体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专业剧团
1、无为县庐剧团,始建于1952年6月,时有演职员23人,演员均为男性。剧场设在无城北门大街齐家祠堂,上演一些传统剧目,均为“水词戏”,剧团名“无为县地方戏新生剧团”。1953年迁至大十字街天后宫,开始以改人、改戏、改制为中心的戏改工作,从社会上、学校里吸收部分骨干和年青演员;编演一些古装戏和现代戏;并对陈规陋习加以改造。到1956年7月转为国营后,渐趋规范,始设立剧目编审、导演、音乐、舞蹈、艺术等组织,有各种专业人员67人,并涌现出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同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现代小戏《一把剪刀》(本团程广业创作)深受好评;传统剧《郭丁香》(夏贤千整理)获演出奖。演员王万凤获表演二等奖,周世能、吴昌珍、黄梅仙获表演三等奖。嗣后,蒋光玲、阎修凤、童天莆、周正等崭露头角,在庐剧界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1957年底该团定名为“无为县庐剧团”。
庐剧团在剧目创作中成绩显著,自50年代起,先后挖掘庐剧传统剧目152个,经整理上演的“五定”戏86个,其中王开榜口述的《珍珠衫》、《八宝山》、《小补缸》,叶厚棣口述的《柴斧记》、《郭华买胭脂》,单玉奎口述的《万花船》、《陷巢州》被收入《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郭丁香》、《巧云下书》、《小桃推磨》、《麦里藏金》、《双蝴蝶》、《假凤真凰》、《莲花庵》等参加过省、地级会演,部分剧目曾获奖;创作的现代戏《主流》、《一把剪刀》、《田边锁事》、《星火燎原》、《严桥烽火》、《耕读花开》、《金色的种子》、《王昌和》、《黎明前夜》、《愚公志》、《育红梅》(歌剧)、《后勤尖兵》、《印染工》(话剧)、《退伍之后》、《金凤》等,曾分别参加过省、地级会演,其中《后勤尖兵》曾被省电视台现场转播。
与此同时,音乐唱腔也不断创新,从1953年开始聘请音乐教师和音乐爱好者为之定调,编配唱腔“过门”、“间奏”和伴奏。之后,乐队人员逐渐增多,到1956年发展到10余人,70年代扩大到20余人,并配有几件西洋乐器,组成初具规模的混合乐队。在庐剧唱腔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增强了庐剧的表现力。该团编曲、移植或设计的《杜鹃山》、《公主抢亲》、《泪洒相思地》、《七仙女送子》、《三月三》、《乡音》等剧目的选场或全剧,因在庐剧音乐上颇有新意,安徽省广播电台录音后多次播放,其中《乡音》一曲,由省电台推荐为华东六省一市电台的交流节目。
演出活动在50、60年代曾名重一时。1956年下半年在铜陵连续上演40多天,场场暴满。1960年在南京市新街口“大鸿楼”剧场演出,受到南京市文化部门的一致好评。1962年在芜湖市百花剧场演出时,机关、工厂纷纷包场,电台录音播放《红楼梦》选场。1964年在马鞍山钢城剧场演出的《杨门女将》,《马鞍山日报》作了专访并刊登了演出剧照。70年代曾改演过话剧《农奴戟》和京剧《沙家浜》等现代戏,1978年《十五贯》连演100余场,创历史最高纪录。进入80年代后每况愈下,1982年剧团调出40余人,充实10余名新生力量,但因电视的普及和其他现代文化娱乐业的兴起,虽苦于坚持,然终难摆脱困境,而于1988年停止了营业演出,转向节假日开展业余演出活动。1988年,连同剧场管理人员共有49人,其中专职演员17人。运用剧场开展电影、录像放映和组织业余文艺活动。2、无为县京剧团:1951年组建时名为“无为县新声京剧团”,演出和居住均在大十字街大戏院(后改为“无为剧场”),该团艺术力量薄弱,全凭邀请流动演员领衔主演,演出质量时优时劣。1958年招收一些新学员。1959年初,兼并和县工人京剧团,改称“无为县戏剧院京剧团”,至此人员40人。翌年底与芜湖、太平等京剧团合并,组建成“芜湖专区京剧团”。1964年该剧团下放到无为,由无为县代为管理。1965年因行政区划变动,更名为“无为县京剧团”。1969年1月与县庐剧团合并为“工农兵文工团”,改演话剧、歌舞,曾赴白湖农场为驻军慰问演出京剧《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红灯记》等,同年底该团部分人员调回芜湖,部分人员由县安排其他工作。
3、无为县歌舞话剧团:1958年10月成立县文工团。1959年1月改称“无为县戏剧院歌舞话剧团”,全团演员37人。其主要骨干来源于教师和中小学学生,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事物较快。建团不久即组合演出话剧《儿童团》、《活捉罗根元》等,创作了反映本县革命斗争题材的大型歌剧《大江儿女》及音乐、舞蹈、曲艺节目《四姊妹庆国庆》、《无为是个好地方》、《社里的奶奶真不瓤》、《寒夜积肥战冰湖》、《彩云舞》等。《社里的奶奶真不瓤》参加安徽省第二届音乐周演出,被评为优秀节目,曲谱由省音工组和群艺馆编辑,交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60年底剧团撤销,部分艺术骨干转入县庐剧团。
4、无为县黄梅剧团:1959年将县“跃进庐剧团”改为“无为县戏剧院黄梅剧团”,有演职员45人。建团后一面聘请安庆黄梅戏老艺人授艺,一面派人向马鞍山市黄梅剧团学习剧目。1959年上半年在南京雨花台剧场正式公演,此后在江苏省一些县、市巡回演出数月,上演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杨八姐游春》、《恩仇记》、《打猪草》等,所到之处均受到好评。该团创作反映本县革命斗争题材的大型现代戏《六洲暴动》参加过芜湖地区会演。1960年底剧团撤销,人员精减下放,部分艺术骨干转入县庐剧团。
附:无为县戏剧院成立于1959年1月,内设组宣、业务、总务3个股,有专职干部7人,直接领导庐剧、京剧、歌舞话剧和黄梅剧4个剧团,1960年底撤销。
二、业余团体
解放前,县内业余戏剧团体——民间班社甚多,演出形式是:“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演戏”。1953年政府着手改编一些剧团,但部分班社农闲时仍在县内外流动演出。
民国及其以前的一段期间里,民间班社异常活跃,其中徽班有:天寿班、大四喜、三义堂、张牛旺、钱家班、方星海和蔡元会班;唱京戏的有:秦家班,赵家班;徽庐同台(即“四平带折”)的有:方木匠班,汪大架班;唱庐剧的有:任家班,董家班和焦家班。并涌现了一批深受群众赞许的演员。
解放后,政府将一些班社改编成专业剧团,但仍有一些班社农闲时在县内外流动演出,直到1958年,农村一度无剧团。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各种文艺宣传团体应运而生,各公社均建起业余文工团,大队也建起宣传队。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社、队及企业、学校建起的各类文艺团体有100多个,不久即先后消失。“文化大革命”初期,又普遍建起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入70年代,部分企业、学校仍保留“宣传队”,坚持业余活动。1979年以后,先后成立了襄安、石涧等8个区(镇)职业剧团及部分乡、村半职业性剧团。最多时,总数达32个,到1988年仍保留18个,共有演职人员436人。平均每个剧团每年演出256场,年收入最高的达7万元,最少的1万余元。
在演出活动中,各剧团除上演部分传统剧外,还新编了一些历史剧和现代戏。石涧庐剧团上演的现代戏《秋叶》(夏贤千作)获安徽省文艺调演剧本创作奖,演员陈曙光、夏荣华获表演奖,剧中唱段(卢前驰编曲)由省电台录音并多次播放;汤沟庐剧团上演的新编历史剧《赵小龙上京》、《胡涂官让贤》获地区演出三等奖。此外,襄安庐剧团因办得较好,安徽省群艺馆曾以该团为点,举办了有其他民间剧团参加的“表演训练班”,地区也曾在襄安召开民间剧团现场会议。白茆庐剧团在巡回大江南北演出中,所到之处倍受欢迎,上座率高于一般剧团。
民间剧团的新老艺人在庐剧传统唱腔上风格各异,乡土气习浓厚。“水词戏”唱词口语化、通俗化,浅显易懂,深受群众喜爱。自1987年起,安徽省“海威特”、“金声”、“中录”等音像公司先后为县内民间庐剧演员张求报、周小五、杨桂英、夏荣华、杨爱萍、夏小二、朱德顺、孙小云、李长保、丁江涛等录制了近200盒“老腔”磁带,由音像出版部门正式发行,销售省内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