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间文艺
1、戏剧:无为县流传广影响大的主要是庐剧。庐剧,又称“倒七戏”,特点是不拘泥于形式,不受舞台限制,唱词、道白纯系方言土语,唱腔接近民歌小调,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尤其是农民,人人爱唱,人人能唱。上演的传统剧目有:《蔡鸣凤辞店》、《王清明合同记》、《孙继高卖水》等连台本戏,也有《老先生讨学钱》、《蓝桥担水》等折子戏。演出时,只要一人敲打锣鼓,两三人演出即可,剧情固定,唱词由演出者即兴发挥(行话叫“水词”),一本戏往往能连唱数日,留下悬念,吸引观众非挖根刨底看到结局不可。关于它的形成,已不可考。它的覆盖面颇广,在巢湖、六安、滁县、芜湖、池州等地区广为流行。解放前从事演唱的全系民间班社。解放前夕,盛行无为乡里的董少轩班、焦朝露班等都深受农民喜爱,俗话有:“男人看小董,忘了抛秧撒种;女人看小董,回家摸不到粪桶”,可见戏迷们为其倾倒。解放后,庐剧逐步舞台化,文武场开始完善。1952年县政府牵头组建“无为县地方戏新生剧团”,不久改名为“无为县新生倒七戏剧团”,并设有专门剧场“小戏院”。同时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通过去芜存菁,固定了剧本形式,部分地改变了唱“水词”的旧习,并整理和创作了一些新剧目。从社会上、学校里吸收了一批新的有文化的骨干人员,给庐剧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开始不用男角反串,出现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年轻男女演员,如王万凤、周世能、吴昌珍、蒋光玲、阎修凤以及后起的沈珍妹等,均在省内庐剧界享有盛誉。同时还出现有一批编剧、作曲工作者,如李近庸、夏贤千,蒋寿如、燕昌煜、王大刚等,为推动庐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外,徽剧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期间也曾在无为广为流传过,民间班社大四喜、三义堂、张牛旺、钱家班、方星海和蔡元会班等相继活跃于乡里,后来渐为庐剧所取代。
2、民歌:县内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有的曲调极为优美。粗犷豪放者当推各种劳动号子,不下20余种,如《放木排号子》、《船夫号子》、《打硪号子》、《打夯号子》、《龙船号子》、《舂米号子》等;山歌也有10多种,如《放牛歌》、《耘草歌》、《打麦歌》、《车水歌》、《采茶歌》、《插秧歌》等;此外民间小调也多姿多采,如《男女情歌》、《对歌》、《独歌》、《摇篮曲》、《十二月花名》等。
50年代,县文化主管部门多次组织音乐工作者到民间搜集民歌。1958年,整理有《山歌》、《插秧号子》、《打硪号子》、《舂米号子》等100余首。
1979年至1981年,县文化局组织数次民歌采集活动,共采集215首。省文化厅民歌征集小组选36首,编入《安徽民歌集成》;省群众艺术馆选18首,编入《安徽民歌资料集》;地区在省选的基础上,增选15首,编入《巢湖民歌选》。1983年,又采集民歌7首,刊登于巢湖地区《农家小唱选集》。
以下几首就是整理的民间号子。


1979年10月,汤沟镇65岁老妪汤清英口唱《送晚茶》,由魏先源记谱、程宏儒整词。
次年秋,连同《来年春日等哥回》,入选“国际科教文征歌”。随后由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分别由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中国唱片社辽宁分社灌制密纹唱片和盒磁带,销售国内和东南亚国家。并载入《带露的花朵》(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集)、《安徽民间音乐》第3集。

1986年,举办“芝城音乐舞蹈大奖赛”。参赛者250人,节目28个,选出青年女歌手尹为绣参加“全国民间民族音乐舞蹈大奖赛”,演唱民歌摇篮曲《我家宝宝睡着了》,获3等奖。
3、舞蹈:县内民间舞蹈常与歌、灯结合,以灯会形式演出。西北乡盛行龙灯、鱼灯、踩高跷、玩铙等;东南乡喜玩旱地行舟、蚌壳灯、虾子灯、马灯、花篮、滚龙等;无城及其近郊常演出行业特点的灯会,如:瓦匠专玩五昌抛叉,布业专玩龙灯,木匠的高跷,漆匠的平台,铁匠的节节高等。居民中大姓旺族,也各有专项灯会。如狮子灯、车上轿等以及城郊的鱼灯、花棍、地花鼓等,全县总计有30余种。灯舞道具制作精巧,表演形式各异,都以动作为主。有的满场飞舞,粗犷奔放;有的翩翩漫舞,细腻入微;有的幽默诙谐,妙语连珠,并配以锣鼓、吹奏乐或民间小调,相得益彰。
鱼灯:用篾片或芦苇编制成各种鱼状,糊上白纸,绘以色彩而成。执灯者手持下端木柄,鱼腹内燃蜡烛,一般一组有各种鱼6到8只。出灯时头鱼、尾鱼排列有序,锣鼓唢呐开道,鱼儿摇头摆尾,悠哉悠哉。选好场地后,一阵紧急的锣鼓,各灯如鱼得水,上下翻飞,忽儿如浮游浅水,忽儿似潜翔深底,来往穿梭,叫人目不暇接,伴以潇洒飘逸的舞姿,高潮迭起,往往灯走而人不散。1955年编排的《鱼灯》,参加省及中央文艺会演,还曾进入怀仁堂为中央首长表演,受到一致好评,并获得挖掘整理奖。
龙灯:城乡均有龙灯,但各具特色,唯滚龙较为普遍。滚龙一般有9节或11节,首节扎成龙头状,末节扎成龙尾,各节之间用布(帛)连接,外绘龙鳞,颜色因行业或因姓而异,有黄龙、紫龙、青龙之分,节内燃烛,每节一人举持。舞龙灯时,前有一人持彩球引路,“龙”则盘游随后,配以锣鼓。表演时,随锣鼓而舞,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急缓有致,上腾时似龙王出海,盘曲时若顽童撒娇,形态动人。此外,还有各节并不连结的龙灯(无城篾业专用),舞龙者必须步调一致,动作娴熟,方能吻合得若整体,比起前者技艺又要高出一筹。
地花鼓:又名打花鼓,解放前后在县内盛极一时,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地花鼓表演者由一男二女组成,锣鼓队四人,吹奏者若干人,演出场地不拘,舞台、广场均可。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幽默滑稽,边舞边歌。唱腔为民间小调,内容以典故吉祥词为主,有时也望风采柳即兴发挥。演员装束别致,男演员头戴敞顶草帽,扎一钻天小辫,手持破巴蕉扇,豆干小白睑谱,鼻卡八字须,着短靠戏装,显得滑稽天真,表演时插科打诨引人发笑。女演员为村姑打扮,着紧身戏装,头插金花珠翠,手持绢帕,光彩照人。表演时主要是唱曲,同时随锣鼓声起舞,生动活泼,惹人喜爱。
此外,在老根据地有由外地传入的《腰鼓舞》、《秧歌舞》,解放前后在县内城乡也很盛行。以后挖掘整理的歌舞《木排号》、《货郎担》、《百鸟朝凤》均各具特色,曾分别获得过华东地区、省及芜湖专区整理、演出奖。

4、曲艺:主要有“安徽大鼓”、“评词”两种。大鼓属安徽沿江中路派系。一人说唱,配书鼓、夹板(牙子),随处可唱。主要演唱历史演义故事、武侠小说、各类公案。解放后又编了一些新人新事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故事等新词。演唱时,敲鼓、击夹,轻重缓急,节奏和谐而有韵律,令听众全神贯注:说唱中,高手句句入辄,有韵有调,间以道白、表情、姿势、声腔,绘声绘色,使人若临其境,心往神驰。评词,也只一人独白,配以醒木一块,时说时击,说得天花乱坠,引人入迷。
门歌、坐唱,说唱兼备。门歌配以锣鼓,2人、3人均可,一人领唱众人和。一般在春节期间挨门挨户演唱,内容为好人好事或吉祥词。坐唱,亦称清唱,由一人或数人坐地演唱,有骂俏打诨,也有说唱故事、人物情节,唱腔一般为庐剧或民间小调。配以胡琴,专唱小调,则叫唱曲。均为群众所喜爱。
二、民间文化活动
解放前,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县内城乡除玩灯出会,搭台唱戏外,还有划龙船、放花灯、赶庙会和杂耍闲唱等;革命根据地还经常唱文明戏(话剧)、打腰鼓、跳秧歌,自娱自乐。
解放后,传统健康的民间活动得到继承和发扬,有的经过加工整理而广为流传。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53年农村文化站、俱乐部、展览室、业余剧团应运而生,围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破除迷信等科普教育,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巡回展览和演出。演出的《血泪仇》、《柳树井》、《俩兄弟》、《王二嫂改嫁》等剧目,在群众中留下深远的影响。50年代中期,交际舞、集体舞在无城兴起,开始时,青年学生参加者多,集体舞后来走出了校门,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舞群,邀到舞伴,居民也加入舞蹈行列。1958年,为了适应“大跃进”,高举“三面红旗”的需要,村村相继办起了俱乐部、创作组和各种形式的文艺团体;写诗、作歌、画画遍及城乡。墙壁、田头、山坡,凡醒目处都可见到大幅宣传画、标语和群众创作的诗句。1959年因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各种群众文化组织、文艺团体相继解散。
“文化大革命”期间,活跃于城乡舞台的,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表演的节目是歌舞、诗歌朗诵、快板等,也有演唱“样板戏”的。这一时期,城乡干群人人都唱“毛主席语录歌”,个个都跳“忠字舞”。其间,县文化馆曾组织曲艺艺人学习新节目,进行考核发证,将《黑虎岗》、《学雷锋》、《王杰》、《黄继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编成说唱节目,在全县演唱。
1978年以后,群众文化活动逐渐趋于丰富多彩,各公社纷纷改建、兴建影剧院(场),解决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据1979年统计,仅姚沟、泥汊、黄等地组建的6个民间剧团,一年内共演出1960场,合计收入13.7万元。此后,县文化馆组织民间剧团青年演员培训多次,以提高其艺术素质。多次举行民间剧团、曲艺会演,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此期间,划龙船、灯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活动也开始兴起。1985年元宵节,由县文化馆主办,无城及城郊各乡参加的芝城灯会,有龙灯、狮子灯、鱼灯、旱地行舟等,热热闹闹,增添了节日气氛,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活动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到1989年,全县约有2万台黑白、彩色电视机。业余学书作画、摄影,郊游、集邮、跳现代舞、玩电子游戏、放录像、打康乐球、桌球等在无城及各乡镇随时可见。
三、文娱活动场所
抗日战争期间,将前国民党县政府机关改建为剧场,称“大戏园”,在无城大十字街东北角,可容纳观众600余人,以演唱京徽剧为主,从此结束了县城无固定剧场的历史。但一些地方流散艺人的演出,仍在露天广场进行,1952年由私人领头,在北门齐家祠堂办起小戏园,后迁至大十字街西北角的“天后宫”,并定名为长江剧院,以演唱“倒七戏”(庐剧)为主。该剧场可接纳观众700余人。1958年长江剧院并入“大戏园”,命名为“无为剧场”。同时扩建了观众厅,使之能容纳800多名观众,并新置了长条靠背椅。舞台上增建了灯光室和乐池。1971年,该剧场并入“大江剧场”(建于1959年)。
县内电影放映场所始建于1953年,由私人(姓吴)租用民房(现“芝城旅社”处)办起“明光电影院”,但开业不久即停办。1955年专业电影院正式成立,后转为国营。该电影院利用县人民大会堂场址放映。此后在无城陆续建起了“大江剧场”、“工人俱乐部”以及其他文化设施。在农村集镇和区乡政府所在地也相继建起了剧场、电影院。
1989年,全县农村有影剧院(场)41个,800座以上的12个;其中规模最大的白茆影剧院,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观众厅座位979个。县城内较大的文娱场所有大江剧场、大江电影院、工人文化宫。
大江剧场:座落在无城北大街与前新街汇合处,建于1959年。剧场为砖木结构,占地总面积2535平方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营业面积826平方米,其中观众厅面积551平方米,内设铁脚活动靠背单人坐椅1097个;舞台面积154平方米,化妆、服装陈设室面积各20平方米,前厅观众休息室80平方米。舞台上有大幕、二幕、天幕、侧幕;场内灯、舞台灯、吊扇、排风器一应俱全。1978年增加电影放映业务。近年来又开办了彩色投影机放映业务。1980年后,先后接待了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广州等地文艺表演团体的表演。
大江电影院:原为县人民大会堂(建于1956年),1957年定名为“大江电影院”。座落在新马路东侧,占地总面积2880平方米,营业面积1038平方米,其中:观众厅面积731平方米。起先厅内设长条靠背椅,可容纳1200名观众。1961年,开始放映宽银幕电影,为全省县级电影院之首。1985年将座位改为铁脚活动单人靠背椅,设坐椅933个,并将原有的4台吊扇增加到28台,还添置了4台排气扇。同时,增设了立体电影放映业务。
工人文化宫:座落在县图书馆东面,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始建于1957年,初名“工人俱乐部”。1982年进行改建和扩建,并更名为“工人文化宫”。内设1个旱冰场,可同时接纳300人溜冰;影剧场1座,观众厅设座位800个,灯光篮球场1个,阶梯看台可接纳观众3000多人,综合性活动室1个(含图书、报刊阅览室,乒乓球、象棋、音乐、美术活动室),周未改作临时舞厅。
四、文化馆(站)
民国23年(1934),国民党县政府在无城城隍庙内创建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5年,襄安亦开办民众教育馆。民国29年,日军侵占无城,取缔民众教育馆,不久又复办。
1950年,县民众教育馆更名为无为县人民文化馆。1952年改称县文化馆,时有11名工作人员,开展书报(书2.5万册、报纸30余种、刊物40份)阅览、体育、音乐、美术、广播、展览、科技讲座、改革戏剧、搜集民歌、管理幻灯等活动。每周编写一期黑板报稿,油印900份,发给县直及农村文化单位。开办小学和初中业余夜校。1954年冬至1955年春,专门组织了业余文工队,慰问堵口复堤的民工。1956年分片设立襄安、汤沟、黄分馆。
1958年至1963年,组织曲艺、舞蹈、话剧会演,深入农村辅导文艺活动。1965年,同有关单位组织文艺宣传队赴全县各地巡回演唱现代剧《夺印》、《平原枪声》。同时举办《反革命案例》展览,以配合阶级教育和“四清”运动。
1967年,县文化馆、图书馆、工人俱乐部合并为工农兵文化组。1970年,文化馆分出,协助县举行业余戏曲会演,做好摄影工作。
1955年至1988年,县文化馆与县卫生局、计划生育办公室、科委、教委、团县委等单位协作主办美术、书法、摄影等展览75次。同时在培训说唱艺人,搜集和创作歌曲,编撰和整理戏剧,培养美术人才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80年至1982年连续3年被评为安徽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1951年,在襄安镇建成全县第一个文化站;嗣后,在汤沟、牛埠、黄等镇建24个文化站。各站有书报阅览室、黑板报等。1956年,只保留牛埠文化站,余皆撤销;分片设立襄安、汤沟、黄分馆。1964年,撤销襄安、汤沟、黄3个分馆,改为一区(镇)一文化站,辅导群众文娱。1965年,全县公社、生产大队,甚至生产队均设文化室。室内陈列报纸、通俗书画等,定期开放。“文化大革命”前期,文化站(室)名存实亡。1970年,10个区文化站工作恢复正常。至1976年,先后5次辅助县举办群众业余会演。1975年至1978年,陆续在姚沟、天花、泥汊等公社建成12个社办公助文化站。
1979年后,文化站逐年兴建扩大。他们出专栏、办展览、助文娱。昆山站是巢湖地区第一个个体文化站,该站自筹资金,将一间30平方米房子布置成阅览室、棋艺室,并设墙报宣传专栏,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活动。羊山站动员群众开辟“诗书画”、“漫画”、“幽默与讽刺”等墙报园地,还自筹经费,作书绘画,举办羊山首次书画展,展出书画69幅。1988年,全县共有文化站63个。
五、群众文化团体
1、无为县文学工作者协会,1988年成立,会员60余人。
2、无为县戏剧工作者协会,1988年成立,会员39人,其中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8人,巢湖地区戏剧协会会员8人。
3、无为县音乐工作者协会,1987年成立,会员44人,其中9人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
4、无为县美术工作者协会,1987年成立,会员53人,其中7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18人为巢湖地区美术工作者协会会员。
5、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无为县分会,1989年成立,会员138人,其中11人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6人为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6、无为县摄影工作者协会,1987年成立,会员47人,其中2人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6人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8人为巢湖地区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