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清代
道光五年(1825),无为州驻军属庐州营管辖,设江防、屯卫、台募、朝卫军守备等。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汤沟、蛟矶庙、更楼寺、营盘村等地均驻有太平天国重兵,将领是石国宗。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3)曾驻过泥汊、神塘河、石涧等地。咸丰三年,曾国荃率湘军兵船60艘与太平军交战于裕溪口、运漕、黄河等地,被太平军重创。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曾驻凤凰颈、石涧等地。光绪十二年(1886),无为州知府设立军营,州城配备1名千总守备。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北伐军第七军三师二营于民国16年(1927)3月底,由庐江进入无为,驻无城,不久离开。
三、抗日战争时期
1、人民武装。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二营,又称第四支队先遣营,民国27年(1938)4月,驻守严家桥一带。
新四军第四支队游击第二纵队:民国27年10月,巢无庐地区的游击武装合编为第四支队游击第二纵队。龚同吾为司令,曹云露为政委,下辖3个大队。纵队司令部设于无城登云街,一大队活动于巢无庐地区,二、三大队活动于无为地区。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民国28年(1939)1月,新四军第四支队游击第二纵队改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脱离第四支队建制),由戴季英任司令员(中共舒无地委书记兼政委),司令部先后设在无城和开城徐家新屋,下设3个大队。次年3月,该纵队将所属部队扩编为新七、新八、新九3个团。
新四军第七师:由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700余人,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及无为游击纵队合编而成。民国30年5月1日在白茆洲胡家大瓦屋正式成立,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委曾希圣。不久,师部迁至严桥区。下辖第19旅及挺进团。民国32年3月,整编为4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同年9月5日,新四军军部决定将第二师第六旅十六团划归第七师建制,对外番号为“巢大”团,直属师部领导。民国34年10月,第七师北撤时,编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3个旅共9个团,近3万人,代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
2、国民党军队。省保安二支队二、八两团,民国28年至29年1月先后进驻无为。
第八挺进纵队,司令龙炎武,民国32年11月,由盛家桥、黄姑分三路进入无为,向磨盘山进犯,被击溃。
176师528团,师部驻桐城,528团团长周雄率部于民国33年先后占驻周家大山、磨盘山等地,次年2月下旬撤离。
附:日伪驻军
日军:民国27年5月底,日军侵占三汊河镇。8月14日,第一次侵占无城、黄、仓头、虹桥、襄安等地。民国29年,15师团高田联队的一个大队占驻开城、无城和东乡等地。
民国31年,116师团33联队的一个大队占驻黄姑闸、襄安、刘家渡等地。日军在县境内王福、黄丝滩、马口、神塘河、观音庵、塔桥、梳妆台、凤凰颈、石罗山、横步桥、分路口等交通要道及无城周围构筑据点120多个。民国34年8月16日,全部离境。
伪军:护国救民独立师,原系国民党军队桂系新编第十挺进纵队,民国30年夏,投靠日军,师长刘子清,同年7月,侵犯无为,占驻汤沟一带,民国32年3月逃离。绥靖第六旅,民国29年,该旅1个连随日军占驻无城,民国32年夏,该旅1个大队(3个中队)配合日军分驻在无城及各区乡据点,民国34年秋,溃逃南京,投向国民党政府。
四、解放战争时期
1、人民武装:南下先遣支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33团,团长顾鸿。民国37年春驻恍城、严桥一带。同年7月与第八支队在恍城会师后协同作战。
第八支队。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民国37年5月,马长炎、高立中率领该支队(又称南下侦察部队)进入巢无地区,活动于开城、严桥、石涧一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7、25、24军。民国38年3月进驻县境,4月渡江作战,挺进江南。
27军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率部进驻石涧、无城至沿江一线,军部设在石涧。
25军军长成钧、政委黄火星,进驻黄、田桥、三汊河、雍家镇至沿江一线。
24军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进驻开城,沿永安河西侧伸向襄安至沿江一带,军部设在无南。
2、国民党军队:176师528团。民国34年10月上旬,团长周雄率部由庐江进入无城。后,组织城防自卫队。民国37年6月,在龙骨山被人民武装力量重创。
21集团军138旅,旅长杨创奇。民国35年上半年,由无庐边境进入无为,占驻无城。常活动于严桥、石涧等地。民国37年7月,进犯恍城地区时,惨败。
202师,又称青年师。民国37年由南京去皖西途经无城,驻1星期。
55军74师220团2营,驻守土桥镇。以江边停靠的军舰为后盾,与人民武装对抗,民国38年初被歼灭。
保安旅,系安徽省地方军。经常进入县境配合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围剿人民武装力量,民国37年6月,在笑泉口之战中大败。
五、解放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3966部队(团建制)于1958年驻无城。中国人民解放军462部队(团建制)于1966年驻无城。
上一篇:第一节 兵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