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国期间
1、政府武装。民国2年(1913),无城办“商团”,不久改为“民团”(又称“保安团”),设团长和教练官,下设3个排,共计官兵100余人。
民国15年,县保卫团改称县保安队。
民国21年,县保安队改称县保安大队,县长兼大队长。下设3个中队,1个特务排。共有官佐22人,士兵321人。
民国24年,县保安大队改为县自卫总队,县长兼司令。
民国27年,县自卫总队由县长兼总队长,增设副总队长主持队务。下设4个大队,计官佐20人,士兵572人。胡竺冰接任县长后,将自卫总队改称为“无为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并兼司令。不久,胡竺冰被免职,“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恢复原衔。
民国29年,县自卫总队改称县国民兵团,县长兼团长,副团长主持团务。
民国37年,县自卫总队(前称国民兵团)副总队长兼副县长。总队设3个大队,9个中队,另有1个迫击炮中队。官兵1000余人。
民国38年1月,无城解放。县自卫总队官兵除逃散或被俘外,大部分起义或投诚。
2、人民武装。民国19年(1930)12月,在东乡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组织——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司令刘静波。下辖3个中队,计200余人。六洲暴动失败后,人员分散隐蔽。次年春,中共无为县委组建无为武装宣传队,队长邓逸渔,计100余人。8月,无为武装宣传队改用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番号,大队长邓逸渔,副大队长张昌忠。8月下旬,该组织遭严重破坏后,不复存在。
民国30年5月,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无为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总队”。下辖1个模范大队、1个通讯班、1个侦察班。总队长吕惠生,政委先后为胡德荣(兼)、桂林栖(兼)。
民国32年2月,皖中行政公署在县境内建有无为、湖东、临江3个县级民主政权,各县均成立县总队。无为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总队总队长先后为陆学斌(兼)、何杰之(兼),政委张世荣(兼)。湖东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总队总队长先后为江干臣(兼)、张格、后奕斋,政委先后为桂林栖(兼)、何泽洲(兼)。湖东县总队中基干民兵组成全脱产的地方武装——湖东子弟兵团,团长蒋天然,政委何泽洲。临江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总队总队长先后为江干臣(兼)、张君武(兼)、陈沛(兼)、舒政海,政委先后为胡德荣(兼)、余华(兼)。
民国34年6月,县境内又划分出无南县。9月,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前夕,无为县总队编入第七师60团,临江县总队编入第七师58团,湖东县总队编入第七师63团。10月,均随新四军第七师北撤。新四军第七师北撤时留下部分人员分散隐蔽在各地,坚持武装斗争。
民国36年7月,无为、临江两支游击队合编为巢无游击大队,隶属中共巢无工委领导,队长汤先林,指导员先后为沈斌、汪维泉。次年2月,巢无游击大队分为临江游击大队和巢无独立大队。临江游击大队隶属中共临江工委领导,大队长张鹏。巢无独立大队隶属中共无为县委领导,队长汤先林,教导员汪维泉。是月,巢无独立大队改称巢无独立营,隶属无为县委和皖西军区第四军分区双重领导。营长先后为汤先林、师祥符,教导员胡哲。11月,巢无独立营扩编为巢无独立团,隶属关系未变,团长张友道(兼无为县委军事指挥长),政委先后为杨杰、明克诚。渡江战役前夕,巢无独立团编入安庆警备团。
民国36年11月,成立湖东游击大队。初属中共巢无工委领导。次年5月,属中共湖东县委领导。大队长先后为严甲桥、龚哲明,政委荚厚友。民国37年2月,成立无南游击大队,初属中共临江工委领导。6月,属中共无南县委领导。大队长陈敬华,教导员肖介中(兼)。民国38年2月,渡江战役即将开始。为配合部队作战,4县分别成立渡江支前指挥部,作为这一特殊时期的县级临时领导机构,隶属皖西军区巢湖军分区支前司令部领导。临江县支前指挥部指挥长陈汉桢。无为县支前指挥部指挥长彭醒梦,政委杨杰。湖东县支前指挥部指挥长朱曦,政委王子轩。无南县支前指挥部指挥长钱光胜,政委章石平。
民国38年7月,无为、临江、无南、湖东4个县级民主政权合并为无为县政府,随即成立了县大队,大队长孙钦道,教导员杨杰。
3、伪军。民国29年至34年,伪自卫团(孙延章部)驻凤凰颈、刘渡一带。伪自卫大队(伍少培部)下辖3个中队,分驻黄姑、泉塘、蜀山一带。伪自卫大队(涂小琴部)驻神塘河一带。
二、解放后
1950年县大队改称县总队,县委书记兼政委。1951年,县总队改为县人民武装部,编入军队序列,属巢湖军分区和县委双重领导(以军分区领导为主),县委书记兼任县人武部第一政委。1952年,巢湖军分区并入芜湖军分区,县人武部随之归属芜湖军分区领导。1954年10月,县人武部改称县兵役局。1959年11月,县兵役局复称县人武部。1965年7月,重建巢湖军分区,县人武部划归巢湖军分区领导。1986年6月,县人武部由军队序列划归地方建制,隶属巢湖军分区和县委双重领导(以地方领导为主),机关干部集体转为地方干部。
解放后无为县武装组织领导人名单


上一篇:第二节 驻军
下一篇:第四节 民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