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内低山丘陵地区,三日无雨即呈旱象。1954年特大洪涝灾害,仍有5.4万亩农田受旱。据史料记载:大旱无收20年一遇,小旱小灾年年不断,水利建设任务艰巨而又迫切。
一、塘坝
兴塘筑坝蓄水防旱为传统的治水方法。解放前夕,全县虽有塘堰近2万口,但多为地主等大户所有,一般农民苦于有田无塘,灌溉无源,其田亩被称作“天水田”,只得靠天收。解放后,坚持谁受益谁出工,群众管理群众的用水原则,但每遇干旱,抢水争水攘成纠纷的事仍时有发生。1949年,全县共有塘坝1.97万口,其中苏塘最大,300余亩,加上复凝洲的莲花套,襄安区的永安陂,太平乡的太平陂,以及仁泉、吕泉、笑泉等,总蓄水量3579万立方米。按每亩耕地每年灌水两次,每次灌水260立方米计算,仅可灌溉7万亩,与实际需要量相差甚远。六七十年代,由于电力机械提水事业的发展,改善了灌溉条件,部分社队因此滋长了依赖思想,放松了塘坝岁修及管理,有些平畈塘口自行消失,造成蓄调失控。70年代后期,加强塘口岁修整治,尽管塘口数减少三分之一,蓄水量仍与60年代持平。到1989年,蓄水量增加到5370万立方米,可灌溉耕地10.5万亩。
二、水库
1958年以前,县内没有水库设施。丘陵山区大面积可耕土地,因灌水无源,而多种旱谷,丰歉靠天。为改变面貌,促进生产,1958年12月在响山公社率先建起全县第一座水库——牌楼水库。库容量735万立方米,灌溉耕地1.5万余亩,效益显著。到1972年底,先后建造库容为100~1000万立方米的小(1)型水库6座,容量为10~100万立方米的小(2)型水库21座。这些水库集水面积共139.35平方公里,总容量29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量1398.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44万亩。其中:小(1)水库6座,国家投资280万元,灌区涵洞、溢洪道、桥梁、倒虹吸、渠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基本上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
无为县小型水库设施一览表

三、提水工程利用江河的充足水源,解除丘陵山区缺水的困扰,重点在于加强提水工程的建设。1955年,首先在新民乡建起一座机械灌溉站,受益面积5100亩。1959年又建魏家石桥机灌站,受益面积2.21万亩。1961年在石涧等地办电力提水站。1962年以后开始建多级提水站,纯疃、天花、袁岗、羊山、地王阁、黄树闸、尚礼、羊山、新安桥等二级或三级提水站相继建成,其最低扬程7米,最高扬程25米,受益面积20万亩。到1989年,全县低山丘陵区共建成机械灌溉站10座,装机10台,514千瓦;电力灌溉站23座,装机27台2395千瓦。有些站后来改造成排灌站,山圩两用。基本解除了干旱的威胁。机灌受益面积占机电排灌总面积的22%,排灌两用占36%。
四、水土保持
长期以来,低山丘陵地区植被屡遭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山洪下泄,裹夹大量泥沙汇入河道,常滞洪滞航。1954年江堤溃口后,部分灾民上山开荒,60年代初少数社队“以粮为纲”,毁林造地,水土流失愈演愈烈。1956年选择山区百胜乡小坳农业社试点,现场举办水土保持训练班,以点带面开展工作。1957年成立县水土保持领导组,配备专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保方案,指导全县业务工作。70年代开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先后退垦植林19.31万亩、种草1.89万亩,做谷坊258座、鱼鳞坑600多个,整修石坝60座、土坝32座,改造梯田1.3万余亩。由于植被覆盖面积逐年扩大和塘坝水库的拦截淀淤作用,水土流失得以控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949年为159平方公里,到1989年已控150平方公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