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堤坝及圩内治理
宋绍圣年间(1094~1098)无为知军王蘧,兴三圩、筑北岭,圈圩垦殖。明正统年间(1436~1449)始筑江坝——走马滩坝拒潮,到嘉靖八年(1529)全县有圩口118个,其中万亩以上大圩有:练塘圩、临河圩、杨柳圩、西都圩(原名陆家都圩)。其后145年,集中全力退筑江坝,增建涵闸斗门,开浚疏导,此间建成的涵闸有:黄树闸、陈家闸、黄金城闸(今名季家闸),三闸大圩逐渐形成。清初,圈圩垦殖进入鼎盛期,乾隆七年(1742),全县有圩口436个。嗣后前筑江坝,后兴圩堤,以堤束水。到乾隆三十年沿江各圩口圈联成4大段,奠定了无为长江大堤的雏形。嘉庆(1796~1820)后各代,江岸崩坍加剧,筑堤退坝数十次,着重修整堤防,联并圩口以御江湖。仅道光年间(1821~1850)就修联堤防24次,在万亩以上大圩中,临河圩与上十三连圩并;梅家圩等与下十连圩并,官、镇二圩并,上、下九连圩也分别联成。由于联并圩口,加之崩江弃圩,到光绪十一年(1835)全县有圩口406个。民国年间也有零星圈圩建设,到民国23年(1934),全县共有圩口425个,圩堤总长1200公里。
解放初,全县有大小圩口471个,圩堤总长1263公里,圩口多,水利条件各异,从治水保圩出发,采取以圩治圩、打坝联圩等措施,防御洪涝灾害。50年代,于西河支流永安河、花渡河、马口河及永定圩北夹江等13处打坝筑堤。其中,1950年筑花渡坝,长95米,为花渡河流域108圩调节水位的吐纳咽喉。同年又筑三垄洲头坝,长90米,联并三垄洲与临江头。1951年筑马口坝,长80米,联并上下九连圩,缩短堤防约30公里,同时筑东门大桥外拦河坝,长120米,联并官圩、晏公圩。1952年筑小江坝,长110米,联并大小骆圩和长胜圩,复凝洲、白茆洲合并为永定大圩。
筑坝联圩后,全县圩口基本定型。1989年全县有圩口238个,堤防总长1005.22公里(不含江堤),耕地面积109.01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圩口19个,堤长425.65公里,耕地86.42万亩;5000~10000亩的圩口7个,堤长66.4公里,耕地5.25万亩;5000亩以下圩口212个,堤长513.17公里,耕地17.34万亩。
防洪防涝,重点在于治堤。解放初圩口的堤顶高程一般不到9米,且堤身单薄,防水能力弱。1949年,无城最高水位11.17米,未破的圩口,靠子埂挡水。此后,岁修不断,根据水情和洪泛规律,每年有所侧重,或集中人力物力整治江堤,加高培厚;或内圩填塘,加固除险,增大被水坡和加做平台。1983年,总结1954年大水和1978年奇旱的教训,提出农业人口每人旱涝保收1亩田的奋斗目标,即实现堤防标准化。规定万亩以上圩口(含沙洲圩口),一是堤顶高程13.5米,顶宽4~7米,内外坡度合成1∶5。险段塘工另加内坡平台,台顶高程11米,台顶宽7米;一是下九连大圩堤顶高程13.5米,顶宽8~10米,内外坡度各1∶3,抗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5000亩至万亩的圩口,堤顶高程13米,顶宽4米,内外坡度合成1∶5,抗洪能力达到15~20年一遇;1000至5000亩圩口堤顶高程12.5米,顶宽2~3米,内外坡度合成1∶4,抗洪能力达到10~15年一遇。是年冬起,先后实施两个3年防洪规划,到1989年的7年中,共完成土方7028.97万立方米,拆迁堤身民房3757户计10876间,合25.56万平方米。全县19个万亩以上大圩(总堤长425.65公里、耕地86.42万亩),有16个圩口达标,堤长368.7公里,受益田亩81.67万亩。达标圩口是:上九连圩、下九连圩、二十四圩、练塘圩、临河圩、南都圩、官镇圩、三闸圩、下十三连圩、湖塘圩、西都圩、长城圩、永定大圩、石板隆兴洲、黑沙洲、五洲等16个。7个5000亩至万亩的圩口(总堤长66.4公里、耕地面积5.25万亩)均达标,分别是童侯圩、杨塘圩、赵翟佳圩、港埠圩、瓜湖圩、黄佃圩、周港圩。并有众多的千亩左右圩口也一举达标。
沙洲外护堤因受江溜冲刷、江汯袭击,涨坍不定,变移莫测。历史上屡有退堤弃地,节人后退的记载。50年代初仍循旧例,筑退建堤。从1956年开始实施保坍工程,采用沉排(树木)抛石等有效措施,阻止了崩坍。同时在4个退建圩中的20个地段建堤12公里,受益面积7.5万亩,保护无为大堤长达30公里。
县内圩口或圩势倾斜,或接壤山丘,河道多弯曲,遇有暴雨,山洪直泻,涵斗封堵,径流汇聚内圩,易形成涝灾。1953年6月下旬连降大雨,山洪暴发,鹤毛、石涧两镇冲毁民房1506间,圩口成灾面积42万亩,全县震惊。当即着手治理,蓄泄并举,分流疏导,新挖排水沟2条,整修沟渠53条。适1954年遭特大洪水,江坝溃口,因堵口复堤工程浩大,圩口治涝工程推后了两年。1956年继续整治,选点试办。临河圩六百洼、三闸圩陈闸、西都圩北塘、下九连圩八大港为治涝示范点。次年,在全县推广。到1959年,全县共整建排水沟2593条,新挖排水沟495条,接近丘陵的圩区挖花水沟1304条,加高圩内塘隔埂3013条(加高0.5~1.0米),新开西都圩等撇洪沟10条,整治部分涵闸斗门。从此做到蓄水有节,杜绝了上满下流,分洪支水,遏制岗畈径流汇入圩内。同期建成机械排水站工程,装机197台、7781马力,从而保证各圩口能于汛前腾空底水,以利汛期排洪。60年代后,圩区逐步建成了电力排灌机群,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
无为县万亩以上圩口一览表

无为县五千至一万亩圩口一览表

无为县五千亩以下圩口一览表






二、涵闸斗门
涵闸斗门是圩区水道排引不可缺少的设施。解放前夕大小数百座石料涵闸斗门,多因年久失修而闸底断裂,闸墙歪斜,闸板腐朽,呈现出十涵九短、十斗九漏的状况。1949年大水,许多圩口因涵闸渗漏,或抽箱倒灌、穴涌出险而加重灾情。解放初,采取谁受益谁负担与国家资助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县各圩堤上700多座涵闸进行统一规划,逐年加以改建或扩建,挖除废弃涵斗,以改善吐纳功能。县水利部门着重组织跨区大闸和通江闸的兴建和改建工程。1954年夏,在花渡河拦水坝上新建一座流量为137.3立方米/秒的中型节制闸,1952~1957年,先后改建3座通江闸:新安桥闸、利民闸、群利闸。1983年后,改建堤防上圬工为钢筋混凝土涵闸斗门104座。到1989年,全县810座涵闸斗门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改建或维修。其中中型节制闸3座(凤凰颈、花渡、裕溪);设计流量8~58立方米/秒的水闸52座;排灌流量1~7立方米/秒涵斗159座;流量不到1立方米/秒圩用斗门596座。
1、凤凰颈节制闸:原有的凤凰闸,始建于民国7年(1918),为双孔叠木闸门,口门宽1.6丈,座落在凤凰颈节制闸西1公里处,当时建此闸,仅为汛期拒江,冬春江潮枯落时供西河上游部分农田排水防渍保墒。解放初,从有效控制西河水域安全出发,必须增设通江口,因而决定扩建凤凰闸从1952年起,到1982年,先后进行6次改建扩建工程。1952年11月到次年6月,拆除旧闸,耗资78.81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胸墙式中型节制闸,弧形钢闸门两台共10吨,设有人力启闭机。闸室长21.3米,总宽16.0米,双孔,每孔宽5.6米。闸底高程5.0米,开关闸面高程15.0米,闸边堤顶17.24米。引河高程:上游(内侧)河底5米,下游(外侧)河底3米。设计排洪流量112立方米/秒。完成工程量:土方19.5万立方米,石方4069立方米,混凝土2831立方米。其规模在当时属省内第一座大闸工程。1955年无为大堤全线加高,凤凰闸加高后改建成公路桥面;1965年又将路面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建简易启闭机管理房;1958年出现江河水位差5米,抗滑安全不够,1969年在闸身增建蓄水池,增重250吨,改善稳定条件,提高了闸身安全。1981年进一步对大闸加高加固,将墩墙升高,闸门底上移到8.55米,改用平板钢闸门,人工、电力启闭两用。重建胸墙,闸底上游筑两排消力齿,钢筋混凝土桥面高18.35米。此项工程1982年竣工,共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石方1290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00立方米,国家投资58.4万元。30多年的实践证明,该闸能有效地调节河水余缺,其引灌效益大于排灌效益。
2、裕溪节制闸:为了拦截汛期江潮倒灌,而又不影响内河泄洪与沿巢湖丘陵地带农田灌溉,省水利厅决定在下九连圩东侧裕溪口建节制闸。由于地处巢湖水域通江总出口,故同时建有船闸、鱼道、拦河坝等配套工程。1959年动工兴建,后经两上两下,于1969年7月竣工。闸孔分深浅两个层次,浅孔16孔,宽5米,闸底高程5米,门顶高程11.5米;深孔8孔,宽5米,闸底高程2.5米,门顶高程10米。堤顶高程14.84米。闸门为平板水泥钢筋结构。设计流量1170立方米/秒。完成工程量,土方355.72万立方米、石方3.77万立方米、混凝土2.92万立方米,共投资1229万元。
无为县中型节制闸一览表

无为县8~58立方米/秒流量涵闸一览表


三、排灌设施
解放初,龙骨水车是县内唯一的排灌提水工具。1955年,首先在城郊新民乡和魏桥两处建机械排灌站,此后在雍南、杨拐等地又建15座排水站。1959年,新民、十八伕、凤河等郊区率先使用电力排灌。60年代,在“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建起电力和机械排灌站160余座,并在渠系配套过程中,完善涵闸、斗门、渡槽和行人桥设置。70年代初,电动小水泵普及到各个生产队,基本替代了龙骨水车。1978年大旱,又增建电力、机械排灌站各20座。此外,为适应白茆区经济作物灌溉需要,购置67台503马力的喷灌机械;为解决山圩抗旱、排涝的不时之需,备用流动排灌机械894台29053马力。同时,继续完善输电线路和排灌渠道的配套工程。80年代,重点抓机械养护和挖潜改造工程,农村自办的电站交供电部门管理。1980~1983年全县共建成电力排灌站142座,装机466台,容量36974千瓦,设计总流量257立方米/秒。1983年大水,全县近50万亩农田无收。这次涝灾也是对全县排灌机械设备的大检验。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增添泵站,对原有设备强调排灌结合,提高利用率。到1989年,更新改造和新建排灌站60座,增装机械150台,有效流量增加155.5立方米/秒。此外对五六十年代设备逐一进行鉴测,其中89台容量9125千瓦,通过维修,基本恢复原有效能。至此,全县共建成电力固定排灌站186座,装机577台,容量48445千瓦,设计流量365.14立方米/秒。受益面积:单排42.61万亩,单灌25.43万亩,排灌结合42.72万亩。机械排灌站36座,装机46台,容量2257千瓦,设计流量9.45立方米/秒,受益面积:单排4.49万亩,单灌0.93万亩,排灌1.11万亩。在上述设备中,全民电力排灌站51座,装机266台,26825千瓦,设计流量235.66立方米/秒,受益面积67.74万亩。全县排洪受益面积占排灌总受益面积的44%,排灌两用占36%。
巢湖流域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全赖长江吐纳,无为县伏居下游,紧依长江,承受着域内过境水排引重担。明代无为州通江口岸有:刘家渡、泥汊、栅港(今神塘河口)、裕溪4处。明末断刘家渡入江口,清同治十二年(1873)春,又将泥汊、栅港两入江口堵塞,原因在于圈圩、退建堤增多,防止江潮顶托漫溢成灾。近百年来,仅有裕溪口一处通江。裕溪建闸后,夏秋汛期,常因江水暴涨而关闸拒江,急待排洪的西河此时等于没有出江口,再遇巢湖被迫泄洪,县内各圩口便险情迭起,甚至溃口成灾。若逢干旱少雨,巢湖水源不济,江潮枯落,旱灾顿至,有些年份还殃及到合肥等地,致使工业和饮用水告罄,严重制约经济建设的发展。县境主干河道——西河,平行于长江,上下游水位差多在2米左右,根据巢湖水域必须增建可控性西河通江口,建造大型电力排灌站,利用上下游水位差,在逢涝遇旱的情况下,实施机排或机引作业,实现不受江潮涨落影响而完全按照生产需要进行适度的自行灌溉,使巢湖区域内工农业生产摆脱水旱灾害的困扰,故决定兴建凤凰颈电力排灌站。
凤凰颈电力排灌站建造在刘家渡镇西江堤上,由厂房、水泵、拦污栅桥、跨河交通桥和内外引河等项工程组成。内侧引河长3740米,外侧引河长1040米,站身采用双向流道形式,安装水泵6台,电容量14800千瓦,设计引灌流量为200立方米/秒,最大排洪流量为240立方米/秒。1986年春破土动工,1989年冬竣工。专用的配套工程——庐江至襄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襄安至排灌站的35千伏输变电工程,于1989年6月建成送电,建站和配套工程总土方442万立方米,投资7000万元。该站为巢湖地区400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使无为沿河圩田灌溉率从75%提高到90%,山丘地带,通过引江,为抗旱补充水源,使近30万亩农田结束望天收局面。
无为县机械电力排灌站简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