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山林权属
晚清、民国期间的山林按权属,分为庙产、族产、私产、校产4类。另有部分公山,多为裸岩荒山。以用途分,有林山、养(草)山、牧山、坟山4种,山林属外县、外地人所有之“插花山”,有专人看管。余者因在权属范围内,无人看管,偷盗事鲜。唯坟山看管甚严,外族人不得插足,否则武力相见,打户架、族架,致人死伤者屡见。清未有地保,为民自推,地方设有汛,有事找地保,由其出帖开汛,召集乡绅名流及当事双方到场,处理纠纷。一族之事由族长管。当时对偷盗竹木者,处罚形式不一:牛埠区一带罚偷盗者出钱请戏班、办酒席,石涧区一带则罚偷盗者披红放鞭炮赔礼示警。上述事政府不问。政府只收土地税,民国期间归田粮征稽处管。
解放后的山林权属,随着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而逐步改变了原所有关系。1955年农业互助组、合作化后,私有山林纷纷入股进社,于是社办林场、队办林场应运而生。1954年后,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收归大片山林。1958年开始兴办国营林场。至此山林权属分为国家和社队集体两级所有。1983年全县林业“三定”以后,划给社员的自留山,所有权属集体,使用权属个人。
二、管理组织
1954年首建鹤毛林业工作站,辖昆山、汪田、郑河、鹤毛等乡12万亩山林,站址设在汪田乡田蒲苏村的善公庙内,翌年迁至周家大山双泉寺,更名为“双泉寺林业工作站”,凡开城以南之山林统归其管理。
1956年4月建打鼓庙林业工作站。7月迁址严桥区徐岗乡银子山,改名为“照明山林业工作站”,辖石涧、严桥一带的山林。
1958年3月,双泉寺林业站撤站建场,改建昆山林业站,站址设在昆山小林场,后迁至牛埠的西汪村。1962年,昆山、照明山两站曾一度撤销(两年后恢复)。1969年2月两站分别并归周家大山林场和打鼓林场(以场代站)。
1971年秋,10个区农林站相继成立。
1972年3月,国家将木材列为二类统购统销物资。为控制山区木竹乱砍滥伐和无调运批准单外流,在汪田建立了木竹检查站。后因工作人员陆续调离,数年后该站自动消失。
1980年9月,相继成立了县护林指挥部和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办公室。两个国营林场和乡村(社队)集体林场、园艺场、林业队都先后健全和完善了护林组织,落实了专职护林员。与此同时,分别在严桥、石涧、牛埠、蜀山、开城5个重点山区设立了林业技术推广站,襄安区设点,业务归属蜀山站。各乡村也,调整落实了护林组织,制定了发展林业的乡规民约。
1981年9月至1983年3月,全县共抽调517名干部组成林业“三定”工作队,分赴丘陵山区的36个公社176个大队2136个生产队,对30.12万亩山场进行了1年零4个月的林业“三定”查处工作。共解决222起山林纠纷中的215起,其中,跨地区1起,跨县4起,县内210起。颁发山林权证书566份(公社5份、社办林场13份、社办企业3份、大队185份、生产队296份、队办林场54份、国营单位10份);给1986个生产队计9811户社员划定自留山61023亩(由公社核发自留山证书)。山场承包到生产队的有148个,面积16.6万亩;到社员的有101户,面积0.92万亩;到专业组的有1个,面积140亩。两个国营林场的2.13万亩山林也分别建立和完善了生产承包责任制。
三、病虫害防治
县内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杉木炭疽病、细菌性叶枯病、黄化病、松落针病、赤枯病、毛竹枯梢病、霉污病等。常见的虫害是:马尾松毛虫、杉梢小卷蛾、竹笋夜蛾、竹螟、竹象、金龟子、油桐尺蠖、袋蛾、剌蛾等。各类病虫害,或局部自生自灭,或受制于天敌,或发生后及时得到防治,唯马尾松毛虫每每导致灾害,一旦大面积暴发,成千累万亩松林针叶全数吃光,形同火烧。
1953年,马尾松毛虫在县内蔓延,危害面积10万亩。其时治虫以人工捕捉为主,辅之冬防。方法是:草缠树干烧死,击幼虫落地踩死,刀刮树皮,清除杂草,开防火道(既防火又防虫蔓延),利用天敌,并要求针阔混交造林。上法延至50年代末。
1960年始用化学防治,用药械喷洒剧毒有机磷农药,如“1605”、“DDV”等。1964年首次在周家大山林场用飞机喷雾农药防治松毛虫1万余亩。
1978年为了准确掌握病虫活动情况,分别在田蒲、牌楼、合法、太平和周家大山林场5处设立森林病虫测报点。
1981年初,成立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址设在周家大山林场。1985年5月迁至无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成立时,测报点调整为7个,分别设于周家大山林场、打鼓林场、太平、合法、六店、泉塘、汪田林牧场。
单纯剧毒农药的持久使用,不但大量天敌遭殃,危及人畜,也致害虫增生抗药性,于是采用生化(利用白僵菌)灭虫方法防治,各类高效低毒菊脂相继研究成功。1982、1983、1986、1989年4次在周家大山林场及周围乡村林场应用飞机喷洒溴氰菊脂、敌虫菊脂与敌百虫、二二三乳剂、马拉硫磷混合制剂(具触杀及胃杀两种功能)等,效果甚佳。
无为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简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