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无为县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解放后,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以沿江洲区为主的大面积棉花生产基地。耕作制度各异。
1、水稻:解放前,长期以一季稻连作制为主,即重视冬沤冬晒。冬季,少数稻田种植绿肥(紫云英)、大小麦、蚕豆、油菜,但多是有收则收,遇涝即沤,粮肥兼用,蓄肥养稻。“沤水如存钱,丰收在来年”,注重一季水稻生产,向成惯习。
解放初期,仍以一季中稻为主,种植少量早稻和单季晚稻。为了增加地力,绿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49年全县种植绿肥1.2万亩。1954年增至17.1万亩。1956年以后,逐步“改沤水”,种植绿肥、油菜。全县60万亩一沤一稻制圩田,逐渐被改造成一肥一稻、一油一稻两熟和以双季稻为主体的肥稻稻三熟制。到1970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已占粮食耕地面积的20%左右,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19上升至1.44。1970年以后双季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1972年发展到129.1万亩(指早稻、双晚稻合计面积),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一半以上。此后,肥稻稻或油(麦)稻稻三熟制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到1976年,双季稻种植面积达160.27万亩,复种指数为1.77。1977年以后,对水稻三熟制进行适当调整。到1981年,早稻种植面积为51.9万亩,双晚稻为45.6万亩,一季稻(中稻、单晚稻)增至55.3万亩。此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88年水稻种植面积1512433亩,经济作物和旱杂粮种植面积1344935亩,复种指数为1.89。
2、棉花:无为县植棉历来以一年一熟为主,解放前一般为“冬闲——棉花”耕作制。
50年代中期,棉花种植受到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以沿江洲区为主的生产基地;开始改“冬闲——棉花”为“冬作——棉花”,茬口上采取“二垄靠”、“一垄靠”的方法进行间作套种。6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粮棉争地、争肥的矛盾,棉产区创建了一套“粮肥间作”、“粮棉间作”小轮作制,解决了茬口矛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此后为了减轻病虫草害,提高棉田生态效益,推行稻棉、油棉轮作制。80年代后期棉产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耕作制:
大麦、蚕豆→(直播)棉花
小麦→(套栽)棉花
油菜→(移栽)棉花
蔬菜→(移栽)棉花
二、土壤改良
无为县分布最广的土类为水稻土,约占总耕地的83.17%,此外为潮土、黄壤土、紫色土和灰土。各类土壤普遍缺磷少氮,有机质含量不一。
解放后,尤其是1956年后,改革习惯的耕作制度:圩区改冬沤为冬种,扩大午季种植面积,通过冬耕晒垡,减少了渍害,提高了土温,促进了水气热协调;岗畈区改旱地为水稻田,从70年代开始,铲高填低、平整梯田、割田成方、疏直沟渠,克服了串灌漫流,减少了土壤和肥力的流失,逐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沿江沙洲翻淤压沙,造林防风。50年代后期开始施行粮油棉隔年套种轮作,改善了沙土的有机质成分,加深了耕作层。
1985年以后,根据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土壤改良利用措施。
1、水网平原水稻土区:高平田水稻土以改变施肥结构,增施磷钾肥为主,合理施氮,调整作物布局,做到养用结合;低干田水稻土以降潜为中心,除发挥其潜在肥力外,增施磷钾肥。
2、波状平原水稻土区:县中部及西南白土片以降止淀浆板结为中心,克服串灌,逐年深耕,加厚耕层,种足种好绿肥,实行秸秆还田,增施磷钾肥。
3、沿江洲区灰白潮土区:沙淤土以客沙改淤为主,增施磷钾肥、有机肥,种好绿肥,用养结合;沙土以客粘改沙、培养土粒结构为主,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适施氮肥。
4、县西北、西南一带低山丘陵区:属黄棕壤、石灰岩土,以蓄水保土为中心,综合治理,兴修山塘水库,封山育林,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实行了科学的土壤改良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表现为土体内排水性能变好,耕作层通透性增强,耕层根锈明显增多、松软,犁底层和斑纹层已有发育,加之大面积种植绿肥和油菜,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土壤养分相应提高,增产效果明显,作物质量有所改进,减轻了病虫害。
三、良种繁育与推广
1、水稻:无为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据清·嘉庆《无为州志》称,“濡郡无异产,其谷宜稻。稻之美者称圩堰之竹芽籼焉,江淮间无出其右;次则麻姑籼、拖犁黄、福德禾、红白早稻,他郡皆不及;又次,有乱芒籼、直头籼、垛子芒各种;其糯有青科,用以酿酒最良。外有驼儿晚、虎皮糯、柳条糯,鹊不知、乌尖、红嘴诸名,宜粔籹,亦可酿酒;晚稻则有红有白有黑。”上述水稻名称,有的已失传,有的仍繁延至今。柳条糯至今仍普遍栽种,“麻姑籼”可能是现在的“麻壳籼”;而“黑稻”今已少闻,不过解放初,尚有少数农民在大田拐角处栽培数株茎、叶、实皆为紫色的“香稻”,用以趋邪避“地火”(稻热病,白叶枯病俗称),今已绝种。此外,“乌节糯”的茎、叶、实也呈紫色,“黑稻”是“香稻”,还是“乌节糯”,尚不得而知。
解放初,无为县水稻以籼型高杆品种为主,早稻有;五十子(早熟)、六十子(中熟),广东成(晚熟);中稻有:399、三扎齐、胜利籼、小乌嘴、三粒寸;单晚有:麻壳籼、淮河糯;双晚有:小红稻,冬白稻等。
50年代,水稻生产受到高度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进相得益彰。合作化期间,全县开展群众性选种活动,采用田间块选、片选、株选等简易方法选种繁育。60年代,在“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水稻品种良纯化的步伐,着重推广普及矮杆水稻品种,涌现了像檀树、凉亭等种子大队和高产典型。80年代狠抓杂交水稻的推广普及。
早稻:50年代初,引进的品种为南特号,继之早谷、早尖、莲塘早、矮大早等,这些品种中杆、早熟、产量较高,莲塘早适应性强、普及范围广。1963年引进陆财号,次年定型为迟熟搭配品种。此后又引进南特16号、矮脚南特号、6044、先锋1号、兴丰1号、团粒矮、二九矮、二九青、二九南1号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形成了以二九青(早熟)、6044(中熟)、先锋1号(迟熟)等9个相对稳定的早稻品种布局,6044因种植时间长,严重退化,不久为浙幅802(中熟)所取代。
中稻(包括单晚):50年代初引进胜利籼,重点在圩区推广,60年代推行籼改粳,1964年以后引进老来青、农垦58、浙大森青、双丰4号、武农早、沪选19、农虎等晚粳品种。同时引进691(国际8号)、国际26号、南京1号、南京11号、堪农早等中籼品种。691属迟熟中籼,发棵强,易脱粒,米质好,高产稳产,深受农民欢迎。后因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重感白叶枯病,到80年代被淘汰。农垦58为迟熟晚粳,高产稳产,耐肥抗倒,出米率高,因生育期长,成熟期迟影响下茬,到80年代被淘汰。1983年引进的910、929替代了农垦,成为中稻、单季晚稻的当家品种。
双季晚稻:引进品种较多。50年代的小红稻等当家晚籼,到60年代逐渐为引进的农垦系统晚粳替代,70年代又引进修水晚、红星1号、西风2号等晚籼,从而籼粳并存。80年代推广杂交稻,淘钛了晚籼。
杂交水稻:利用杂种优势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1976年无为县引进试种,初期推广种植的组合有汕优2号、南优2号、汕优3号,后逐步形成以汕优6号为主(单、双季)单一组合。80年代又先后引进早熟组合威优64和汕优64,以及粳杂虎优1号、六优C堡等组合作双晚,粳杂组合较籼杂组合耐寒、抗病、产量高。1981年种植单季杂交稻1.13万亩,平均亩产545公斤,其中高产片的福路杨嘴村13.5亩,亩产达665公斤。1984年种植26.8万亩,单季杂交稻亩产500公斤左右,双季杂交稻亩产约350公斤。为加速杂交水稻繁育推广,1976~1984年,县里组织育种队,7次前往海南岛崖县南滨农场一带南繁育种,计108人次,累计育种面积252.3亩。
2、麦类:解放前,无为县大麦品种主要是三月黄,小麦有青稍子、蜈蚣脚、红稗子等,播种面积约20万亩。50年代引进小麦品种2419(春性、迟播早熟、产量较高),集中在洲区推广,继而引进丽英品系(1、2、4号)、碧码1号;60年代大面积推广华东6号(抗病、早熟)、吉利麦(意大利品种,杆壮高产);70年代引进万年2号、武麦1号等品种;80年代又引进扬麦系统品种,和宁麦系统品种搭配种植,其抗病性能差,产量高但不稳;万年2号秸杆高、不耐肥、易倒伏,但耐渍、抗病性较强,圩区作为当家品种使用。近几年来,扬麦5号品种以其抗病力强逐渐推广开来。
3、油菜:解放前,无为县油菜主要是白菜型品种,有五花子,大、小乌子等。解放初,推广油冬儿、芜湖104,因其早熟、适应性强、需肥少,为“油稻稻”三熟制主体油菜品种。在50年代后期引进和推广甘兰型品种胜利油菜,70年代有上海23,80年代有当油早1号、广德761、中油821、宁油7号等,甘兰型品种耐肥抗倒,产量高,但由于成熟期迟,适宜两熟制栽培,在东乡圩区、洲区种植面积约占油菜面积80%以上。1987年,开始引进推广杂交油菜“秦油2号”,传统的白菜型油菜种植面积显著减少。
4、棉花:无为县植棉历史悠久,解放前以地方品种为主,民国8年(1919),曾引种美国棉。解放初仍以地方品种为主,因品种老化单一,产量极低,1949年全县植棉6.42万亩,平均亩产仅9公斤。50年代开始推广岱子棉15号品种,该品种吐絮畅、后期发育好,但株型松敞,苗期生长慢,易感染枯萎病。1964年引进洞庭1号棉种,在五洲公社校下村办起良种专业队试种,同时在这个公社兴建棉种轧花厂1座,开始了良种推广工作。以后引进鄂光棉、沪棉204、86——1等,在凤凰桥办起县棉花原种场,从而使棉花优良品种在全县推广开来,近几年来又引进泗棉2号、中所棉12号,尤其是泗棉2号,结铃性强,优质高产,播种和移栽弹性大,现已成为当家品种。
无为县种植的农作物除上述主要种类外,尚有元麦、玉米、山芋、大豆,蚕豆、绿豆、荞麦等粮食作物;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麻类、席草等经济作物;荸荠、藕、水芋、菱角、芡实等水生作物以及绿肥等,共21类、254个品种。其中:水稻171个品种;麦类28个品种;棉花10个品种;油菜14个品种;绿肥4个品种。就其种植历史而言,连续种植30年以上的,水稻有:三粒寸、三扎齐、小乌嘴、乌节糯、麻壳籼、小红稻、早尖;小麦有:青稍子;大麦有:三月黄;油菜有:五花子、大黄子;大豆有:八月爆等。种植历史20年至30年的水稻品种有:三九九、小白壳、淮河糯、莲塘早、万粒球等;小麦有:南大2419、矮粒多;山芋有:胜利百号;其他如:花香藕、大红袍荸荠、黑杆腿苧麻为传统的地方品种。另外,无为县繁育影响较大的新品种,有1970年官镇公社蒋光田从矮脚南特系统中选育出的矮杵迟熟早籼品种“无谢3号”,1973年参加省早稻良种联合区域试验,获平均亩产406.36公斤的好收成,居区域试验首位;1979年该品种在安徽、湖南,浙江等省推广,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已载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
良种管理,50年代由粮食部门负责,60年代后由农业部门专管。1979年建立县种子公司,公社、大队种子基地(4900亩),选育、检验、销售一条龙,年销售农作物优良品种达50万公斤以上。
无为县稻麦棉油普查主要品种名录

四、栽培技术
水稻:育秧,解放初主要是大板水育。50年代中后期,推广合式秧田,地薄膜育秧,温室小苗无土育秧,小苗带土移栽育秧,大田露地湿润育秧,两段育秧等多种育秧技术。栽培及管理,主要改习惯的稀植(8×8寸)为合理密植;改迟播为适时早播;应用促控结合的栽培理论;推广一油一稻和一油二稻模式栽培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按水稻生育特性干干湿湿水浆管理,并在水灾年推广“早还早”水田直播和双晚免耕栽培技术。
棉花:1973年改直播为移栽,采用“营养钵”、“方块”育苗技术,提前了棉花成熟期。1976年试验地膜育苗,1983年地膜育苗移栽面积达35936亩,80年代后期,在全县得到普及推广。对于部分马肝土地带,实行“压籽盖沙”播种,解决了马肝土雨后结壳出苗难、缺苗多的问题。
油菜旱杂粮:油菜,80年代开始,逐步扩大甘兰油菜面积。80年代初全县种植1万多亩,至1987年达35万亩。为缓解季节矛盾,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甘兰油菜栽培普遍改过去的点直播为育苗移栽。其他旱杂粮如玉米、山芋、豆类、麦类,种植面积不大,除推广良种、提高施肥水平、合理密植外,栽培技术基本沿用旧法。
五、作物保护
蝗虫危害作物,旧志书时有记载。始发时,官员们以祈祷的方式避灾;成灾时,则带领民众驱赶或捕杀,因而早有“蝗虫打,结虫梳,剜心虫没奈何”的说法流传民间。好在当时的耕作制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病虫危害不如现今严重。
解放后,由于耕作制度变革,提高复种指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生态环境有利于病虫滋生,加速了病虫繁延。据近年调查,危害农作物生长的病虫达120多种,每种作物在生长周期中都有几种病虫连续为害或并发为害。
1、病虫害及草害、鼠害:粮食作物病虫害主要有23种,其中水稻17种,有:稻螟虫、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苞虫、白叶枯病、稻纹枯病、稻菌核病、稻曲病、水稻烂秧病等;麦类5种,有:麦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锈病,毒麦等;储粮害虫为豆象和米象。白叶枯病目前为无为县较为严重的一种水稻病害,自1964年在襄安区得胜公社、蜀山区泉塘公社发现此病后,迅速蔓延,发病范围越来越广,流行间隔期越来越短,早稻、一季稻、晚稻均发生病害。1979年25个公社7500亩水稻发病,损失粮食近750吨;1980年全县有61个公社5.8万亩水稻发病,损失粮食达5000吨;1981年全县73个公社的水稻均有不同程度感染发病,受害总面积达25.5万亩,损失粮食约3.5万吨。此后加强了防治,发病势头虽逐年减弱,但尚未得到根除。稻飞虱于1975年在县内暴发成灾,严重危害了单、双晚稻,尤以双季晚稻为重,受害田块植株倒伏,谷粒秕瘪,重者无收,轻则减产近半,全县受害面积达60万亩以上,损失粮食约5万吨。此外螟虫也为水稻常发性害虫,50年代危害一季稻,但发生量小;推广双季稻以后,发生量急剧上升,危害也逐年加重。70年代以后,单、双晚稻螟虫率达30%以上。稻纹枯病近几年也成上升趋势。小麦,1981年出现白粉病,1983年出现较重的叶锈和杆锈病,1984、1985年发生严重的赤霉病。后来引进的扬麦、宁麦等品种仍然感染赤霉病。
经济作物病虫害主要有41种,其中棉花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红铃虫、叶跳虫、棉铃虫、金钢钻、造桥虫、盲椿象、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枯萎病等13种;油菜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3种;蔬菜类有:菜青虫、蚜虫、黄跳甲、黄守瓜、白菜软腐病、白菜根肿病、辣椒炭疽病、蕃茄青枯病、生姜瘟、大蒜紫斑病、马铃薯晚疫病、荸荠瘟、荠螟等13种;席草有:纹枯病、席草螟;苧麻有蛱蝶、麻天牛等。
棉花病虫害棉铃虫,60年代前期虽有发生,但不甚普遍。1972年暴发成灾,一、二、三代成虫百株累计产卵量高达1400粒左右,多数棉田蕾铃脱落达70%左右,导致严重减产。此后虽时有发生,但因及时防治,未攘成重大灾害。棉花茎枯病暴发于1973年,病株呈灰色水渍状病斑,重者如开水烫过,落叶成光杆,造成死苗达30%左右。棉花枯萎病,系1964年引进洞庭1号带病棉种所致,发病面积由白茆区扩展到全县。1967年全县6万亩棉田发病,病株率达3~5%。尤其是1977年因连阴雨,发病面积达10万多亩,占全县植棉面积77%。1978年以后有所控制。80年代采取综合防治,病害大为减轻。
据县植保站调查,全县农田杂草计175种,其中已定名的有164种,分属40个科。危害严重的杂草有45种,水田杂草主要有:稗草、牛毛毡、瓜皮草、节节草、鸭舌草、四叶萍、眼子菜、异型莎草、野荸荠、水花生等15种;旱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牛繁缕、婆婆纳、野燕麦、小蓟、巢菜等17种;棉花田杂草主要有:千金子、马唐、狗尾草、婆婆纳、小蓟、香附子等10种。随着复种指数提高,免耕、少耕面积扩大,农田草害日趋严重,有些午季田杂草覆盖率达80%以上,危害农作物生长。水花生系1972年从苏南引进,繁殖作肥料用的。80年代,农田基本上不用塘泥、水草作肥料,水花生急剧蔓延,尤其是城、镇、村边,一些水面已被覆盖成死水,水花生不仅为害于田间,而且殃及水面。
旧志书对鼠害时有载述,解放后也多次鼠害成灾。据查,田间害鼠主要有:褐家鼠、黑绒姬鼠、黄胸鼠,其中褐家鼠为多,占97%。室内害鼠主要是小家鼠。
长期以来,老鼠不仅危害农作物,损耗储粮,而且破坏家具、衣物,危及幼小家禽家畜。在县内暴发成灾的有:1954年冬至1955年春,东乡圩区发生严重鼠害,大片小麦缺苗断垄。1982年在全县境内又一次发生严重鼠害,这次从早稻育秧到秋种,从水稻到旱杂粮,均不同程度地遭受毁坏。尤其是单、双晚稻秧田,因遭鼠毁严重,不少田不得不重新播种,既耗费了种子,又延误了作物生长期。刘渡乡农民梅炳根用在秧田拉线通电方法,一夜便捕杀老鼠25公斤。农户饲养的小鸡小鸭被老鼠咬食不计其数。1983年成立县灭鼠办公室,用磷化锌、敌鼠钠盐等药物,在全县采取统一行动,进行诱杀。仅金鸡乡,一次就捕杀老鼠500多公斤,使鼠害基本上得到控制。
2、防治:解放初期提出“治早、治小、治了”,后来又提出“以防为主,防重于治”。1975年开始注重“综合防治”,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应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防治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虫情测报:1966年在官镇圩双桥始设测报点,各区配专职植保技术干部,全面及时测报虫情。1971年将原测报点扩大,在官镇乡的十八夫建植保站,有专职技干、技工5人,到1980年时为20人,各区建测报点,形成全县测报网。每年对全县主要病虫害,如: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纹枯病、麦赤霉病等发布虫情预报10~15期,及时指导全县对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综合防治:解放初期对水稻田主要采取点灯诱蛾,棉产区则以人工捕捉为主。1972年在棉田里大摆“柳把阵”,诱蛾和捕捉棉铃虫,同时施用少量农药进行防治。1976年县植保站建细菌农药厂,生产杀螟杆菌,在大田施用,防治稻纵卷叶螟,有效率达90%。1977~1979年,白茆区农技站培育金小蜂,防治棉花红铃虫,3年育蜂370多万只,防护面积达18.6万亩,大大压低了虫口密度,降低了危害程度。1980年县植保站和白茆区农技站,将红铃虫、二化螟性诱剂用于虫情测报,对棉花、水稻大田虫情进行预报,指导适时防治,药物防治,解放初期始用“六六六”治螟,1958年推广农药“1605”和“1059”,防治棉花害虫,当时群众称“一扫光”,彻底改变了过去治虫的被动局面。药物治虫普遍使用后,用药量不断增加。60年代使用有机氯、有机磷及六六六、1605混合粉等,全县平均年用量250吨;70年代,随着农作物复种指数增高,病虫害也逐年加重,用药量急剧上升。1973年使用各种成药1500吨,1975年达2500吨,1976年近3000吨。由于长时期的连续施用有机磷农药,多数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大量杀灭了害虫的天敌,形成恶性循环。如白茆区1958年施用1605农药时,稀释成万分之一,防治棉花害虫效果显著。70年代后稀释成二千分之一,效果仍然不好,对红蜘蛛、蚜虫毫无效果。80年代,开始禁用有机氯,限用有机磷,改变了农药结构,推广使用广谱多功能化学农药菊脂类、杀虫双以及杀菌剂、除草剂等高效低毒药物,病虫综合防治面积达197.5万亩,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约10万亩,激素(矮壮素、助壮素等)化学控制面积5.1万亩,并积极推广使用抗病力强的农作物品种。
下一篇:第四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