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分布
无为县属综合农业区。主要作物有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等,其区域分布情况大体如下:
1、沿江洲区:位于县境东部沿江白茆、泥汊、汤沟、陡沟4区,耕地15.6万亩,是县内棉花主要产地,并生产水稻、大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等,一般实行棉麦、棉油间作及多种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的间作套种。
2、低圩平原:位于县境东部,并沿西河水系延伸至西部蜀山区,耕地65.65多万亩(包括上下九连圩和二十四圩等)。主要种植水稻、大小麦、蚕豆、油菜,是县内粮食主要产地。
3、低岗平畈区:位于县境中部,处于低圩平原和低山丘陵之间,包括县城四郊以及严桥、开城、襄安、石涧、泥汊区的部分乡村,耕地33.38万亩,以生产水稻、大小麦、蚕豆、油菜为主。
4、低山丘陵区:沿县境由北至西南,包括石涧、严桥、开城、蜀山、牛埠区境内的部分乡村,耕地25.55万亩,除林地、茶园外,以种植水稻、旱杂粮和麻类为主。因土薄地瘠,产量较低且不稳。
二、产量
1、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大小麦、蚕豌豆、薯类、玉米、高梁、大豆等。无为县历来以种植水稻为主。民国8年(1919),全县种植水稻105万亩,总产315万石,亩产3石。
解放后,粮食生产逐步发展,1949年种植粮食109.66万亩,总产2.44亿公斤,亩产223公斤。此后20年中,粮食产量时起时伏,除自然灾害减产外,增长不明显。1970年种植129.34万亩,总产4.32亿公斤,亩产334公斤,总产和亩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76.9%和49.8%。1971年到1978年,粮食总产徘徊在4~5亿公斤之间,亩产停留在350~450公斤左右。1979年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总产突破5亿公斤大关,亩产达461公斤。1988年种植90.37万亩,总产5.44亿公斤,亩产601公斤。1949年至1988年,40年间,总产和亩产分别增长1.2和1.7倍。
2、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麻类等。
无为县种棉历史虽长,但多以零星种植为主。民国8年,全县种植面积1433亩,总产皮棉31.05吨,亩产21.7公斤。
解放初期,种棉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产量仍较低。1949年种植面积2.42万亩,总产皮棉218吨,亩产9公斤,到1964年,亩产仍徘徊在10~30公斤之间。1965年,种植12.43万亩,总产4682吨,亩产38公斤,面积、总产、亩产均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后稳步增长,1973年总产6301吨,亩产51公斤,首次达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1975年后亩产又回落到30多公斤,1984年后再次上升,是年总产6900吨,亩产达56公斤。1988年,种植面积14.72万亩,总产10533吨,亩产72公斤。1949年至1988年,40年间,播种面积增长5.1倍,总产增长47.3倍,亩产增长7倍。
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其中油菜种植面积及总产均占90%以上。1949~1960年间,除1955、1957两年较少外,种植面积都在10~14万亩之间,总产最低的是1960年,为2581吨;最高的是1958年,为8146吨;其余的均在4000~7000吨左右。1961~1971年,种植面积减少到10万亩以下。1962年种植面积仅3.81万亩,总产1116吨,亩产29公斤。1972年以后,种植面积增长较快,1979年种植面积17.02万亩,总产1.23万吨,亩产72公斤。80年代,油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总产大幅度提高。1988年,油料种植面积达50.32万亩,总产3.16万吨,亩产62公斤,比1949年种植面积增长3.9倍,总产增长5.7倍,亩产增长34.8%。
麻类主要有苧麻、大麻。民国8年,全县种植1264亩。
苧麻:主要分布在严桥、石涧等山区。民国期间,新沟一带高垄也有种植,面积约500亩,由于土壤肥沃,每年多收1次三麻。解放初,全县播种面积在3000亩左右,总产为100多吨,以后时升时降。1985年后由于国际市场畅销,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7年全县种植面积33744亩,总产1945吨。1988年又降为16173亩,总产998吨。同时引进“江西白”、“黑杆腿”、“芦竹青”等新品种,其中以“芦竹青”最优,具有杆高,产量高,强度、细度均佳的特点。
大麻:县内称黄麻。主要在沿江新沟乡一带种植。惊蛰前后播种,收获后可种一季晚秋作物。解放后,历年种植面积多在1000亩左右,1985年种植面积最大,达8241亩,总产2771吨。1988年为1301亩,总产225吨。
黄麻:县内称绿麻。皮壳厚,纤维韧度差,用途及经济价值均不及大麻。历年种植面积多为数百亩。1985年种植面积最大,达3712亩,总产730吨。1988年种植309亩,总产96吨。
无为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

无为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无为县水稻分类播种面积和产量

无为县解放后蚕茧、茶叶、水果生产情况简表

无为县解放后蚕茧、茶叶、水果生产情况简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