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群众文艺
晚清、民国期间,巢县城乡逢年过节,庙会、灯会、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各扬其长,相互竞争,犹如群众性的文艺大会演。农村供人观看的有戏剧活动,戏剧演出一般是亦农亦艺的班社,农闲唱戏,农忙种田。也有卖艺的杂剧表演(兼卖狗皮膏药),多半是刀枪剑戟、棍棒绳镖、筋斗功等等表演,还有杂耍、大刀山、小刀山、气功、魔术等等,大都在广场演出,以供群众围观。在巢城演出比较有名气的要数高傻子。其次是说唱艺人演唱,有唱堂戏(即坐在板凳上清唱),说大鼓,唱门歌(建麓有个瘫子叫吴启明唱出了名),唱凤阳花鼓(多为凤阳逃荒人卖唱),盲艺人卖唱(一般唱江南小调,要数柘皋的陈瞎子、下朱的朱瞎子夫妇唱得最好)。散兵说唱艺人黄诗满唱的“苏弓”(群众叫九腔十八调。苏弓、寒弓均系梨簧的派生)。还有扁担戏、玩洋画等等。
群众直接参加的是灯会、庙会、划龙船、秧歌比赛等文艺活动。较普遍的活动是唱“秧歌”。农民在栽秧季节,为了消除疲劳,边插秧,边歌唱,活动方式是采取一人领唱大家和唱的方法。特别有趣的是,同毗连栽秧田的人相互赛歌,此起彼落,歌声不断。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流亡宣传团来巢县夫子庙小学广场演出。内容有演文明戏,唱抗日革命歌曲等。抗战期间,有巢南新四军文工团、黄麓师范文工团、无为文工团在巢南一带演出。1948年,黄麓师范文工团与无为文工团合并成立巢湖军分区文工团,经常在后方组织演出活动。
建国后,群众文艺更加活跃,村村办冬学,课前课后教唱革命歌曲。烔炀、桐荫、黄麓一带,革命歌曲竞赛活动比较活跃,每逢集会,群众都要“拉歌”比赛。这一带群众几乎人人都会唱几十首革命歌曲。后来为了适应群众赛歌要求,烔炀文化馆在烔炀、桐荫、黄麓等地组织定期教歌传授站,对开展革命歌唱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土地改革期间,农村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大多是小学师生,以及回乡学生,组织文艺队、文工团、剧团等,跳秧歌舞、邀请舞、红军舞、马车舞、蒙古舞、纺棉舞等。还有打腰鼓、演话剧、歌舞、活报剧等。
抗美援朝以及“镇反”期间,巢城4个文化站的群众文艺宣传队经常开展街头宣传,唱革命歌曲,打腰鼓,表演其他各种民间舞蹈以及舞台演出歌剧、话剧、活报剧等。
当时全县城镇农村业余剧团(即庄户剧团),鼎盛时期发展到1000多个。
1958年,农村相继成立了人民公社,群众文化组织和活动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群众性的歌唱活动和诗歌创作活动更加广泛开展。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同时,几乎每个大队、厂矿、学校也都组织了宣传队,据1972年统计,全县共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300多个,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成为当时人人每天必作的活动。1967年,烔炀公社山桥大队大份李村(后来扩展到六家畈、王继岱两村)树立为全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典型。1970年前后,全县又开展普及“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活动。1972年5月,举办了全县小戏、歌舞创作会演,办了美术摄影展览。1973年5月,举办了“巢县民歌调演”,1974年秋,鲁桥公社民歌手鲁昌光和司集公社民歌手崔道英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独唱音乐会。1973~1975年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强调抓点,建设基层。据1974年统计,全县有政治夜校1222所(学政治、学文化),参加学习的有4.54万人;文艺宣传队446个(农村306个),演出4736场,观众38.69万余人次;讲革命故事4732场;图书室127个,藏书4.4万余册。
1976年5月23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巢城举办歌咏大会,参加的有地、县18个单位的16个歌咏队800余人。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清除了文化战线上的极左思潮,传统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恢复。1977年、1978年两个春节,巢城、柘皋、坝镇等地灯会,盛况空前,数万人上街观灯。端阳节,裕溪河、柘皋河、中庙沿湖的龙舟竞赛,观者人山人海,也是建国后少有的。
1979年,职业和半职业民间剧团纷纷组建。当年,全县有此类剧团51个。同时,摆连环画书摊、康乐球盘、汽枪打靶,玩杂技魔术,售书,卖年画,说大鼓,照相,开画室,放录相等文化个体户和专业户也广泛出现,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市场活跃。据1981年春节统计,全县36个业余剧团(含民间职业剧团)演出619场,观众41.7万人次;玩灯14处(龙灯、狮子、花船、杂灯26种)347次;杂技队两个(55人),演出59场;乒乓球、篮球活动11处,比赛46场;区社剧场、礼堂20个,演映345场;电视163处;出墙报专栏67次,刊出稿件450篇;图书阅读、连环画书摊86处,有图书连环画2.2万册;康乐球、汽枪等游艺84处。与此同时,色情淫秽、低级庸俗和不健康的文化也夹杂出现。文化部门和有关部门为此采取措施,予以清理、制止和打击。1982年春配合文明礼貌月活动,巢县文化馆编绘《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大兴五讲四美新风》组画20幅,印发全县各地及庐江、无为、和县、含山等地。同年夏,举办了巢城区域“文明礼貌,五讲四美”展览。
从1980年开始,在柘皋、坝镇两处重点试建农村集镇文化中心。为充实柘皋镇中心文化站活动,增加剧场设施设备,扩展业余文化组织;并清理整顿了文化市场。对坝镇文化中心,加强社办文化站,开辟影剧场,组建公社业余剧团,举办春节灯会。到1983年春,全县已建有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7个。1984年冬,举办了民间职业剧团会演。1985年底,又举办了巢湖市第一届“南巢歌会”,参加的有市直单位和各区乡12个代表队100余名歌手,演唱了135首歌曲(其中79首为各代表队创作)。
二、文学创作
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巢湖人文之盛,显著一时,文坛风流人物,常以赋轩诗诗答对为乐事,并以刊专著为荣。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李熙《红药草》二卷刊成,周鉴溪《居鄛诗略》刻就(咸丰年间因兵燹散失)。光绪年间,李思绶的《冬心草堂诗选》、李莲的《知白斋诗》、刘觐璋的《朱雾书屋诗草》二卷、谢裔宗的《三谢诗选》三卷先后传世(以上诗集均收藏于省图书馆古籍部)。民国十年(1921),刘原道在周鉴溪的《居鄛诗略》基础上,加以搜集整理,完成了十卷《居诗征》(现保存在市图书馆)。
清末民初,民间文学创作尤为活跃,讴歌形胜之美的散文、名人轶事的传说、悦耳动听的故事,如《陷巢州》、《巢许二贤》、《刘锜与姚兴》、《吕士元抱书投河》、《汤小姐出嫁城隍》,不仅流传甚广,且至今尚在传袭。
抗日战争时期,银屏山区一带的革命老区掀起学文化高潮,群众创作了一批诗歌、快板、戏剧,自编自演。
建国以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新的诗歌、散文、小说不断涌现。
1958年,在”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的形势推动下,记叙文学发展迅速,全县很多公社、大队办起了油印刊物和小报。如《银桃》、《银河》、《峰》、《银屏》、《红雨》、《战斗报》、《生产快报》、《前进报》、《捷报》等;县文联办起了铅印《壮丹》月刊;黄山文化分馆办起了铅印《风雷》向全国发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报刊发行达530余种。这些刊物发表过数以万计的诗歌、小说、民间故事等。
口头文学,在本市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歌谣多,流传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更高,是本市蕴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虽历经劫难,横遭摧残,但这股潜流仍保留在人们口碑之中。建国以后,国家号召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巢县文化馆三次进行普查,并将普查资料整理,印装成册保留。另一方面选出部分优秀民歌谱成曲调传唱,推动了新民歌的创作。1958年,民歌创作活动出现了高潮。比较典型的司集乡,就有诗歌创作组267个,参加传唱及创作人数达1.32万余人。是年秋天,中央文化部在司集乡召开全国社会主义歌唱运动现场会。在现场会以后,全县集镇、农村出现了诗画满墙、歌声遍野的繁荣景象。巢县报社、巢县广播站以及文化主管部门、文化馆站均大力推广普及,不定期的组织民歌演唱、诗歌朗诵会、民歌会演等。提倡自编自演,自唱自乐,为政治为生产服务。通过推广普及活动,涌现出许多诗歌作者和民歌手。1958年诗歌作者戴永良代表司集乡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学座谈会,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1964年南河坊俱乐部创作骨干方厚增也到北京参加民间文学座谈会。
1964~1965年间,群众文艺创作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全县77个创作小组439名创作骨干,共创作《两杆秤》等小剧本34个,《一把金钥匙》等曲艺演唱1000余篇。
“文化大革命”中,本市文艺创作受到冲击,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市文学创作活动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队伍迅速扩大。市文化馆为培训创作骨干,举办了各种创作培训班,恢复《群众文化报》为作者提供作品园地,并示范辅导。巢湖诗社、山溪文学社、燧火文学社、丰夏文学社纷纷成立。这些自发组织,自己管理,切磋学问,评论作品。一批批有质量的作品发表在市以上的文学刊物上。童电球的《失意的猫》、王威的《秋菊》发表于《诗歌报》,赵亚萍的《我爱……》发表于《诗选》,农民作者黄冬松的诗歌作品,多次获全国性或地区性大奖。蒋九如的传记小说《蒋筱猴传奇》发表于《黄山》旅游杂志。方克逸的《中华趣联巧对故事》、《世界动物趣闻》,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另有《话说巢湖》、《今天十三号》等数以千计的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
剧作《张大娘的心思》、《一件棉袄》、《接女婿》、《一张筛子》、《比干劲》、《考神婆》、《补课》、《后勤部长净、《八个鸡蛋》、《二犟把关》、《北洋旅长》、《银屏游击队》等许多较好的剧本,先后在省地刊物和报纸上发表。万哲生创作的《接女婿》、《一件棉袄》,曾被省评为优秀剧目。近年来,在省、地刊物发表过的剧本又有12个。现代戏《后勤部长》,1979年自县庐剧团排演赴省参加调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同时,还分别获得集体演出奖、音乐设计奖、导演奖、演员奖共七枚奖章。大型神话剧《陷巢州》赴省演出,轰动合肥城,受到各界好评。程受成创作的《八个鸡蛋》、《冒尖户》、《乡下来客》两次参加地区调演,获剧本创作奖。夏时林、蔡善康根据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事迹创作的大型现代历史剧《北洋旅长》在《安徽新戏》发表后,由市庐剧团排综上演,被选拔参加省首届戏剧节演出,获剧本二等奖和演出二等奖。还有大戏《善姻恶缘》、《金银花开》,小戏《花园春》、《啼笑皆非》、《慈母心》以及电影文学剧本《樱子还在人间》,均在省、地刊物上发表。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红白鲜娘》(四本)、《粉妆楼》(四本)、《红鬃烈马》(三本)以及《皮氏女》等。
1985年,巢湖地区文物所编辑的《巢湖风物志》和《巢湖》旅游丛书先后出版发行。蒋九如、方克逸、刘冷月合编的《巢湖民间故事集》成稿;沈子芳、方克逸合编的《老骥诗友》期刊向全国内部交流;蒋伯举的《望湖楼诗钞》印刷成集。
三、戏曲
建国前,巢县没有固定专业剧团,只有当地农村所谓亦农亦艺的“徽剧班”、“小戏班”(即倒七戏,也叫庐剧)唱“明台”(即露天广场搭台唱戏)。秀芙乡张家山的“徽剧班”有衣箱,有专用台板,每逢庙会、禳灾、年节时,都有他们的演出。演出节目大都是“折子戏”。亚父乡“倒七戏”比较普及,一般男女都会唱几句,所以当地有这样的谚语,叫“亚父山小倒戏自来腔”之说。他们和外地流动班、社演“愿戏”居多。演出剧目大都是“垫戏”或“找戏”中的生活小戏,如《小艾铺床》、《小艾送饭》、《小辞店》、《蓝桥担水》等。演出本头戏也是古装水词戏,如《荞麦记》、《卖水记》、《卖花记》、《合同记》等。这些演出活动都是包场形式,以大米计酬。抗日战争后期,巢县迎仙巷、孙家祠堂大院设有露天剧场,接待外来班、社演出,售门票。当时演出的有居家京剧班,居文艳是当时的红角。时间不长剧场关闭。从此,巢城演出活动大都是外来杂凑班子在夫子庙前唱明台。农村较大的村庄祠堂场基也有“万年台”,可供班、社演出。如中垾的唐家嘴、巢城东门外姚庙岗就有“万年台”,一直保存到解放后。
民间职业团一览表

群众业余文艺会演统计表

续表

续表

1950年春,赵韵声、张福禄、张铭武、赵筱兰等组成了艺光京剧团,为巢县第一个京剧团,于天后宫售票演出。同年,黄义长、杨先道、徐家前、盛玉兰、方玉霞等,又组织了庐剧德胜班,1954年改为巢县庐剧团。
在整顿剧目中,把口碑水词戏改为“定典”戏:京剧有《红娘》、《拾玉镯》、《三堂会审》、《失空斩》、《济公传》等;庐剧有《秦雪梅观画》、《宝莲灯》、《小辞店》等。县京剧团先后演出《借东风》、《徐策跑城》、《苏三起解》、《断桥》、《贵妃醉酒》等一批较好的剧目。庐剧也相继演出了古装小戏《打桑》、《讨学钱》、《借罗衣》、《采茶》等,以及大型古装戏《梁祝》、《休丁香》、《秦香莲》等数百个剧目。《罗汉钱》、《九件衣》、《两兄弟》、《夺印》、《洪湖赤卫队》等100多个现代剧目,也由剧团公开上演。
1959年上半年,从城关业余剧团、黄山业余剧团抽调部分演员,送省黄梅剧团集训,排演了《打豆腐》、《打猪草》、《路遇》、《春香闹学》、《御河砖》等台梅戏剧目,并成立了巢县黄梅剧团。1961年,艺光京剧团与合肥京剧团合并,撤销了县京剧团体制,黄梅剧团也同时解体。
四、美术
(一)绘画
清道光之后,巢县出了一批在工笔山水、花鸟、人物方面见长的国画人才。李锦眉(字若云)的工笔山水,空濛浮动,出自天然;人物画世人赞其维妙。陈丹亭(字布衣)工笔翎毛,栩栩如生。凌嘉节(字竹庐)山水人物,各臻其妙。姜渔的逸笔花卉树石,青润开张,颇有大家遗韵;还擅绘翎毛,间画山水,而仕女画也很妍雅。刘桢少习六法,尤善指头画,活泼生动,于瘦硬中见丰润。蔡玉珍擅工笔花鸟,尤长牡丹。此外,祖清政、祖清廉、唐懋元、唐灼、张振乾、郑渔等人的绘画,在当时也较有名气。
民国期间,班师古善长摹临古器画,曾为江苏泰州、高邮等地藏书家绘制十卷《金石录》,将其中散失书页上的彝、鼎、鬲、卣等器皿图予以补全。所作之画,全是墨摹,功力很深。此外,汤耕野的人物、余德吾的菊花、刘慎旃的大写意牡丹、童雪鸿的写意花鸟,格调高雅,意境清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童雪鸿笔下的菊花,曾受到名家好评,时有“童菊花”之称。
建国后,涌现了一批绘画人才。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巢湖国画院院长艾承志,1958年先后多次组织创作巢城、司集文化乡壁画,推动了全县农民画运动,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1963~1964年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斛、李化吉,县文化馆馆长周琢如等合作筹办巢县西圣村、温家套大型村史、家史展览,并在省内作为新闻图片出版发行。
艾承志在艺术创作上,主张深入生活底层,在写实的基地上去装饰、夸张。作品多取材于巢湖的山光水色。表现形式以版画水印即为主,兼作水粉画、装饰画、年画,以及建筑造型设计等。近几年,他又探索水泥版画,以追求古拙、浑厚、典雅情趣。其代表作《读报》(与吴恺合作),曾在瑞典、瑞士、巴基斯坦等国展出;《假日》水印木刻在日本、挪威等国展出,被日本选入《中国现代版画选》。水粉装饰画《吧依,吧依巢湖》,参加首届科美术作品展,黑白木刻《碧海青天夜夜心》被选入《中国现代黑白木刻选》。
班芩,作品《妞妞》、《孔乙己》、《停泊》于1981年参加中国十八位青年版画家展,在瑞典展出。《妞妞》被收入《1983年版画年鉴》。1985年,有两幅作品参加《中国版画藏书票》在香港展出;《鸭姑娘》参加国际青年版画年展。
葛新民,巢湖国画院副院长,所作敦煌壁画组画,在日本展出,轰动日本美术界。
吴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巢湖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对水彩、水粉、连环画颇有研究,造诣很深。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画展。连环画有数册出版发行。
丁新媛创作的连环画数册,在国内出版发行。《蝈儿又叫了》、《烈火金刚》被选送参加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
童萱帧是巢湖书画艺术学会创始人。他的代表作《雨后春笋》参加省美展,《姥山秋色》收入《安徽画报》第五期;并有数幅山水画,先后由《安徽青年报》和其他报刊发表。他的《微型中国山水画》三件,在日本东京展出,被日本美术家誉为“东方艺术的奇迹”,其中两件被日本东工物产株式会社收藏。中国《经济日报》以《东方艺术奇迹》为题作了很好评介。
市文化馆美术干部岳晓,先后有8幅年画由安徽、湖南、黑龙江等省出版社出版,其中《盼望早回归》被选送北京参加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二级美术师王国平的国画《春意》出国展览;《争鸣图》1984年参加全省和全国职工美展,获得省职工美展一等奖;《晨曲》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另外,《千帆过》、《中庙图》、《梅鹤图》、《荷香鸭肥》、《荷鸭图》、《小憩》等国画作品,均参加省级展览。
秦建吾,自学成才,书画兼优。版画家陶天月对他的《柳燕图》十分赞赏,并为之写了跋。《巢湖报》、《安徽日报》、《中国日报》外文版都载有他的事迹。
此外,本市还有许多中青年美术爱好者,有多幅画参加了省、地、市画展;其中部分在上海、南京、广州、太原等地展出,或在报刊上发表。
1964~1965年,巢县文化馆曾举办温家套惨案大型画展。这部画展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巢县温家套屠杀数百名无辜村民的残暴罪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搞“红海洋”。巢县革命委员会宣传小组组织文化馆、电影院美术干部,在巢城街道、路口绘制宣传画达数十幅。1974~1979年间,省美术协会、群艺馆组织省名画家肖龙士、梅纯一、张贞一、徐子鹤、王石芩、黄叶村、鲍加、郑伊农、张建中、谢谢、张大宽、郑震、帅松龄、郑若泉、郭公达、韩美林、李白忍、童乃寿等,先后于临湖宾馆、银屏区招待所举办四期美术学习班(三期国画,一期版画)。
1980年,巢湖国画院成立,省内外名画家李苦禅、李可染、赖少其等纷纷赠送作品祝贺;并同时举办了“全国征集书画作品展览”。建院以来,先后举办过“巢湖国画院中国画展”、“巢湖国画院中国画写生展览”、“巢湖国画院作品展”、“李山书画展览”、“葛新民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姜祖佑、潘克强花鸟画联展”、“张扬霞、董曙光山水画联展”,以及“中国画藏品展览”等。
巢湖国画院经常组织画家定期深入生活,写生观摩;还邀请省内外著名书画家来巢湖讲学,举办美术培训班及社会服务性的书画笔会活动。
1985年,巢湖国画院有专业画家和兼业画家20余人,平均年龄40余岁。
1983年7月,巢湖地区成立了巢湖书画研究会。1984年,巢湖地区文联成立了巢湖美术协会。1985年,巢湖市总工会成立了巢湖市职工书画协会。
巢湖市多名画家受聘在外地工作,省美术协会周芜、季学金,扬州国画院董辰生,浙江美术学院刘去病、李宗杰,浙江图书馆刘慎旃,省建筑工学院张佑民,合肥市国画院童乃寿等是其中的一部分人。
(二)工艺美术
清末民初,城镇的一些老年妇女在衣鞋幕帐上绣各种花卉虫鸟图案,栩栩如生。此外,还到处可见到剪纸工艺品出售。她们不用模样,—剪即成,技艺熟练。现在农村集镇少数老年妇女仍会剪纸。春节集市,常见叫卖“欢门”和“窗花”,用刀在红纸上刻就的各种吉利的图案和吉利的词语。
建国以后,本市有抽纱工艺精品出口,从事这一工艺的人很多,大多为青年妇女,有千人以上。亚父乡刘重福等,把棉花染成各种颜色作原料,制成立体花鸟、山水匾额,以及小型的“猫头”、“老虎”装饰工艺品,活龙活现,十分喜人。坝镇农具厂张振万,以蔑片精织“虎型”图案,参加全省工艺品展出,受到好评。
五、摄影
清末本市无摄影。民国期间仅有职业照相馆数家。东河街设有大东照像馆,北大街有庐真照像馆,中楼街有大同照像馆、留真照像馆。馆人都以照像为生,谈不上摄影艺术。建国后,特别是1980年后,本市摄影艺术发展较快,在文化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市文化馆、巢湖地区群艺馆、地区文联及巢湖报社都有摄影设备,配有专业人员。地区群艺馆和市文化馆,经常组织业余摄影爱好者自备摄影机参加业务培训。作品送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展出;好的作品选送省、地及报刊上发表、评奖,有的曾在北京展出。市文化馆摄影专业干部苏永忠,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报刊发表的作品数以百计。1984年、1985年,本市优秀的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和省、地报刊上发表约百幅之多,其中陆建中、俞爱华、姚光明等人作品,先后在《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中国日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并多次获奖。陆建中的《小值日》获《大众电影》1984年8月赛奖。在庆祝国庆35周年时,由地区文联组织的“农家乐”摄影展览赴京展出,仅俞爱华一人的作品就有18幅膺选,受到北京各界的好评。
六、金石书法
清末罗科善书法,精篆刻,能在核桃壳上顺着节络纹理,作十八罗汉,衣帽器用皆备,见者叹服。民国期间,善金石、精篆刻的人更多,刘慎旃、汤乐周、童雪鸿等金石之作颇有名气。
建国之后,爱好金石篆刻的甚过前人。黄麓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周辛夫刻有印存四卷(在女儿周谨处珍藏),看到他的作品的人,无不叹服。巢湖师专中文系副教授陶光,15岁开始向著名书画家刘慎旃学篆刻,后受著名书画家郑曼青、金石家方公堪和童雪鸿的影响,以秦汉为基础,兼取明清各家之长,曾临摹汉、清两代名印400余方。近年来他的作品常在报刊上发表,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书画篆刻展览,先后在全国酋届“神龙杯”老年书画评展、首届国际“神龙奖”书画评展中两次获书法、篆刻优秀奖。近期又在全国第四届“峨眉杯”书画、篆刻评展和炎黄子孙书画篆刻评展中入选。近作百余方编为《陶光印存》一本。
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孙鸿喜,自幼爱好金石篆刻,曾就教于包右仁、童雪鸿、陶光等,追宗秦汉,精心临抄邓散木《篆刻学》,在此基础上自我创新。作品常在报刊上发表,名字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
清末民初,巢县书法名人李冶江、刘晦九、刘寄凡、陈慧生、刘慎旃、梁成、杨欲仁、陈蓉镜、汤乐周、盛芳岩等。真草隶篆,无不精通,他们的作品为世人所珍藏。
建国后,1980年以前,爱好书法的人不多。1979年,巢湖书画院成立,本地书法爱好者经常参加书法展评和笔会活动。1979~1985年之间,举办业余群众书画作品展、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文化馆艺校美术书法班学员作业展、书画艺术学会书画作品展、诗社联办的诗书画作品展,以及书画艺术学会会员个人展、国画院专兼职创作员个人书画展等,达27次之多。还有节日笔会、婚礼笔会、书画探讨笔会等。通过书画活动,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盛诗国的书法作品,曾参加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中外书法家作品展,并入选集出版发行。在祝贺海南建省书法展、中外草书展览,国内“华夏杯”、“神龙杯”炎黄子孙书画大展和“米公杯”、“于右任”杯书法展中获奖。他的名字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被推选为中国书协安徽分会理事、巢湖地区书协副秘书长。陈明光的作品入选中国首届书法大展,在桂林展出;在中国书法杂志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全国书画大联展中,他的书法作品获二等奖,并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近期在参加全国性的书法竞赛中获7个奖。现为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社会员,任中国东风碑林诗书画影研究会驻巢办事处主任。市文联周新生的微书,造诣颇深,在9寸扇面上书写28万多字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微书之冠。他的芝麻微书(一粒芝麻上写五言唐诗一首)和发结微书(一行字可被一根头发丝覆盖住)曾获《文汇报》青少年书法竞赛二等奖、“神龙杯”青少年奖、“国际牡丹杯”奖等。
七、民间歌舞
(一)花灯
虾灯、鱼灯——流行于本市槐林及邻近各县。虾灯长丈余,一般由四人表演,时而合拢,时而分开,宛若浮虾;有“戏水”、“跳缺”、“闯幛”等传统表演形式。鱼灯一般是八只,呈红鲤鱼形状,一人执一只表演,来往穿梭成各种队形;有“戏水”跳龙门”、“靠埂”等传统的表演形式。
蛇灯——仅流行于夏阁区下汤乡大黄村。灯呈蛇形,七节或九节,一人执一节,连成一体,左右游摆。
土擂——流行柘皋、夏阁一带。形似小土车,一男一女表演,有“上坡”、“下坡”、“过桥”、“过缺”等动作,表达丰收之后丈夫推车送妻子回娘家的喜乐,情趣活泼、幽默。
滚灯——流行于钓鱼乡一带。一般在和尚、道士做法事时由十人左右表演,每人两手各执一灯,口衔一灯,灯形如荷花。表演技巧性较强,任凭表演者翻滚跌扑,灯烛不灭,主要有“跑八方”、“堆宝塔”等形式。
滚龙——流行本市城乡。滚龙用纱布蒙扎,分青色和黄色两种,一般为七、九、十一节(须是奇数)。除龙尾以外,全部连接在一起,每人执一节。两龙之间,有一人手执珍珠灯,戏引双龙争枪,象征吉祥的“二龙戏珠”。舞时配以锣鼓,气氛十分热烈。
彩龙——又名抬龙,流行于本市城乡。龙身由若干节组成,不需连接成一体。龙头上都扎有约七寸长的“福禄寿”三星、“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海”等小人,分列龙头两边。每节龙身两旁,各有一人执云灯,舞动起来,宛如彩龙腾云。龙头可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喷珠彩龙,口中珍珠可伸可缩;一种是含珠彩龙。彩龙舞动速度小于滚龙,只能左右摇摆,时仰时俯。锣鼓伴奏时,须用大筛锣、抬鼓。
旱地行舟——又名闹花船,流行本市。灯呈船形,船仓似花轿,四人表演,仓内有两个年轻姑娘,船外有一对“老夫妻”,另一种有五人表演,仓内是白娘娘和小青,外面是许仙,船尾是一男一女两个丑角(现在逐渐演变为两个小姑娘划船)。表演形式上歌舞结合,比较雅静。
车上轿——流行本市城乡。一般由两人表演,轿上由女演员扮贵妇人,车前扎两只小脚,用罗裙遮盖下肢,形似一贵妇人坐车。后面有个男丑推车。女角以唱为主,男丑以说白调笑为主。
杂灯——一般是随大型灯而设的配合灯。常见的有“双羊攒角”、“猴子打莲湘”、“姜太公钓鱼”、“双狮枪球”、“猴子蹬鼓”。杂灯,不但对大型灯起烘托作用,也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
花挑——城乡流行。男女集体表演,每人肩挑两只花篮式的彩灯,一边唱,一边穿梭变化成各种队形。
荷花灯——多在民间举行烧香、打醮、赈孤、祭鬼活动时出现。灯呈荷花形,飘在水面,十分好看。
天灯——灯形如气球,并有一小洞口,点燃后,将洞口糊严实,烧热后即飘天上。民间多用来驱邪。
香亭、牌灯——属于引灯,起鸣锣开道作用。香亭里面放一香炉,供奉的是唐明皇。牌灯取招牌之意。
(二)歌舞
五马盘槽——流行于本市城乡,一般由五个小男孩表演,民间习惯独自表演,一个纸扎的马头,一个马腚,中间用带子系在表演者身上表演。表演者头上写“英雄路子”,缀一个红绒球,十分威武英俊。边歌边舞,变化各种队形。演唱曲调名叫“五马盘槽”。
黑驴舞——仅流行于板桥乡石山蒋村。内容为一妇人骑驴走娘家,男人随行,时赶时牵,据说此舞于30年代从南京传入本地。
大茶山舞——流行于黄山乡一带。表演形式是扎成一座大茶山形的灯,先表演采茶女在山中采茶,然后扮演社会上九流三教、七十二行的人物轮流出场,与采茶女互相逗趣调情,往往出现一些庸俗的内容,曲调比较杂,表演有时采取踩高跷的形式。
高跷——技巧性较强。两根木棍,安上脚踏,表演者将两只脚绑在木棍上离地行走,并扮演成各种人物,如“西游记”人物、“白蛇传”人物等,边走边唱。
地花鼓——一般是五人表演,四女(名为兰花子)一男丑(也可以为一持红伞的俊男子)。表演形式是边唱边舞,演唱曲调为“花鼓调”。
车花箍——流行于本市黄山一带。一般是一男一女两个顽皮小孩表演。此舞1956年参加省第二届民间歌舞音乐会演,获演出奖。
跳春牛——流行于本市黄麓区。二人表演,形式与狮子舞相同,所不同的是披着牛皮表演。
手龙——由凤阳及淮北一带逃荒群众传入本市。纸扎成龙形,左右手各一只,表示吉祥之意。
大头和尚戏柳翠——流行于本市柘皋、黄山、黄麓一带。由一男一女表演,男和尚戴大头面具,表演由锣鼓伴奏,无唱有白。1982年,该舞经改编后,参加巢湖地区群众业余创作调演,获演出奖。
平台——一般是赶庙会时的节目。由男女演员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或传说人物,招摇过市。
莲湘——由一演员手执一根四尺左右的竹竿表演,竿上挖出节节长洞,穿上许多铜钱,一碰撞便发出“呛呛”的声音。一边舞,一边说出节奏明快的顺口溜,多是吉祥如意的话。
花棍——源流与莲湘基本相同,区别只在不用竹竿穿铜钱,而是用细木棍缠上彩条。表演一般八人左右,互相对敲,边舞边唱,节奏明快。
八、故事传说
虎庙——据说很早以前,黄山区二郎庙村有个大财主叫郎财仁(因他腰粗肚大,人都喊他“郎大肚子”),经常算计穷人,逼租放债,还利用迷信来吓唬群众,说什么“谁不交租,不付利,二郎神就要显灵处罚他。”
有一年逢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郎大肚子仍天天派人四出催租索债。有天傍晚,他领着一群狗腿子闯进李二虎家逼租。二虎才19岁,母子二人靠挖野菜度日,无粮交租。他便叫人把二虎妈带到二郎庙,鸣锣召集全村佃户开会。他站在台上,一手拿刀,一手指着绑在柱上的二虎妈,恶狠狠他说:“今天二虎妈不交租,二郎神要我重重处罚她。明天大家如再不交,二郎神就要我杀人……”接着,便叫狗腿子拿来两根皮鞭抽打二虎妈。二虎看着实在忍耐不住,猛地从人群中跳出,大喝一声,向郎大肚子扑去。四周人群齐声怒吼,砖头瓦片象暴雨般地飞向台上,顷刻间便结果了郎大肚子。
第二天,二虎母子便离村远去,不知所终。后人为了纪念二虎,给他在庙里塑了一尊像。从此,二郎庙改叫二虎庙,村名也改叫二虎庙村。
黄山宝——“金牯牛金耙,落在黄山脚下”。这是黄山一带流传已久的两句民谣。
相传古时黄山一带是一片贫瘠的平原,那里的人虽终年勤劳,仍十室九空。有年青黄不接,人们都饿得在田埂上叹气。忽然来了位白胡老汉,肩上扛张小耙,手里牵条小牛,都是黄灿灿的。他看看面黄肌瘦的人们,哀怜地说:“你们日子太苦,我给你们种点什么好呢?”一个老大娘擦擦眼泪说:“这里土质不好,你给种点黄豆吧!”老汉听后,放下耙,套上牛,鞭子一扬,只见金光一闪,接着便是一阵卷石狂风。约莫一个时辰,人们睁眼一看,平地长起一座方圆四十里的大山,老汉和牛耙都不见了。后人便称这山为“黄山”。现今山上还有牯牛洞,山下有块牛蹄子田。“黄山宝”的传说就这么一直流传下来。
金豆子——故事流传在夏阁圆山一带。据说从前首个叫玉葆的孤儿,自幼父母双亡,14岁就帮地主章横心放羊。这个地主尖酸刻薄,心狠手毒。玉葆在他家起早摸黑一年干到头,不仅拿不到一文工钱,连饭也吃不饱,经常挨打受骂。一天,玉葆洗碗时打碎一个碗,地主婆硬说是“万金难买的传家宝”,要玉葆答应白干一辈子作为赔偿。第二天玉葆清早上山放羊,直到天黑没有回家,越想越气愤,不禁痛哭起来。在迷迷糊糊中,忽见一须发全白的老人,问明他哭的原因,带着他走过一段崎岖山路,走进一间石屋,先叫他饱餐一顿,后拿出一粒金豆子,对玉葆说:“拿这回去赔地主尽够了。”玉葆手捧金豆,金光闪耀,疑在梦中。回家时已是第二天清晨。地主先是追问他为何一夜不归,继而得到金豆子,问明经过,便逼着玉葆带路找老人那间屋子。地主在前,地主婆在后,各挑一对箩筐,满心欢喜地准备去装金豆子。
玉葆领着他俩,走着走着,果然就找到了原先那间石屋。他俩见门开着,抢先跨进屋内。门忽然自动关闭,把玉葆关在石屋外面。就在这时,忽听天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石屋倒塌。从此,就再也见不到这对贪婪狠毒的地主和地主婆了。
陷巢州——相传,古代巢湖这地方并没有湖,而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原野,中间有一座古城,名叫巢州。原野后来是怎样成湖的,历代传说不一。据清康熙《巢县志》载:“《清琐高议》云:焦湖河泊所,地系古巢州。西晋初,江涨,港有巨鱼,渔者取以货于市,合郡食之。有一姥独不食,遇老叟曰:‘此吾子也,汝独不食,吾厚报汝;若东门石龟目赤,城当陷。’姥日往视,稚子讶之,姥以灾告。稚子欺之,乃以硃涂龟目。姥见,急出城,城陷。有童子曰:‘吾,龙子也!’乃引姥登山而免。”
吕婆店——传说三国时,东吴名士吕范原在袁绍帐下,因见袁心胸狭窄,难成大器,故挈妻投奔孙权,行至巢湖南岸岱山脚下,妻子染病,久治不愈。久住山村恐被袁绍侦知;舍妻远去,心又不忍。吕妻察知其夫心事,力劝速奔东吴,自己留在山村养病。
吕范投奔孙权,深受器重,只因忙于国事,无暇顾及妻室。吕妻自丈夫去后,迫于生活,在山村开一小店。后来,生意兴隆,囤粮甚丰。后孙权在合肥逍遥津一战失利,率溃骑数百,路过岱山,兵困马乏,军无宿粮。孙权命吕范往山村觅粮,吕范深知山村贫瘠,无法筹措。后探悉岱山脚下有一饭店,囤粮甚多,遂亲自往借。进得店堂,见墙上正中悬有一联:
献策报知恩,黑发远离妻子去,
经商为生计,白首常盼夫婿归。
吕范暗自心喜,店主莫非就是拙荆?会面之后,惊喜交集。叙谈间,吕妻得知吴主失利,缺少军需,允将店中存粮,悉数充作军食。战后,孙权对吕妻义举大加赞扬,将其接到京都建业(今南京),与吕范共享晚年。后人遂将小店命名为吕婆店。
散兵——相传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楚军溃退南撤,来到巢南约14公里的龙王山下,凭险坚守,汉军屡攻不下。汉谋士派人于午夜用糖稀在楚军周围的大道上书写“霸王无道,项羽必败”八字,由于蚂蚁争吃糖稀被粘住。黎明时,触目都是黑色大字。楚军一见大惊。接着,霸王乌江自刎的消息传来,大家信为天意,纷纷解甲弃戈,各自散去。后人遂称此处为散兵。
抱书桥——位于市东2公里处,长15米,宽4米。北宋时原是座木桥,民国19年改建为石拱桥。据传宋哲宗时,名贤吕士元上疏未果,后又累试不第,愤愤他说:“当今四害(蔡确、蔡卞、吕惠卿、章)不除,民患日深,吾等困老田园,与世无补。”乃抱书桥上,投河溺死,后人名其桥为抱书桥。

上一篇:第一节 机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