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
民国18年(1929)巢县设通俗教育馆1所(内有图书馆、讲演所、阅报处、巡回文库、公共体育场、游艺室等)。民国22年,改通俗教育馆为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城内孔庙隔壁。抗日战争期间,民众教育馆迁至巢北包家坊村。民国34年8月迁回原巢城的旧址。
民国38年9月,建立巢城人民教育馆。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在柘皋成立巢县文化馆。巢城人民教育馆不久也改为巢城人民文化馆,馆内设行政、宣传教育、群众文艺等3股,开展书报阅览、编黑板报、有线广播、群众代笔、篮球、失物招领等多项活动,并直接辅导1个小剧场、1个庐剧团、1个大戏院、1个京剧团、4个街道文化站。1951年春,巢城人民文化馆改为巢湖专区巢城中心文化馆。秋季,因巢湖专区并入芜湖专区,巢湖专区巢城中心文化馆遂为芜湖专区巢城中心文化馆。文化馆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农村。
1952年春,县政府由柘皋迁回巢城,位于柘皋的巢县文化馆撤销。1957年春,巢城中心文化馆、烔炀文化馆合并建立巢县文化馆,同时撤销各区文化站,改设槐林、烔炀、柘皋、黄山4个文化分馆。1958年冬,增设银屏文化分馆。1961年春,文化、图书两馆合并。1962年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又开始恢复起来,馆办活动日趋正常。“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围绕政治运动办展览,办大字报专栏,贴大幅标语,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开展民歌演唱活动,举办京剧演唱学习班等。1969年春,学习灵宝县经验,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文化馆、图书馆并入宣传站。
1979年,始建新馆大楼(包括图书馆),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1981年底竣工。1982年迁人新馆址。馆内设有业余技校,办了摄影、诗歌、小说、声乐、吉它、乐理、美术、书法等多期学习班。每年暑期都为青少年举办美术、书法学习班。另外还有诗歌研究小组、诗社等。1982~1985年,还举办了时用家具、花卉盆景等展览或展销。较有影响的展览有《张海迪》、《蒋筑英》连环画展、巢湖市35周年建设成就展览等。1985年前后开始将部分馆办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文化馆先后与文化局、图书馆集资办文化书店(现已退出);请小型曲艺、杂技、演唱、展览等团体或个人来馆演出或办展览。
1985年馆内有干部、职工19人。馆内设文艺、摄影美术宣传、行政3个组,1个资料室,1个群众文化工作研究室。
二、文化站
1950年冬,烔炀文化馆在中庙、烔西、白鹭3个乡建立文化站,次年夏季撤销。1952年夏,改桐荫文化分馆为桐荫文化站,并在山桥、新民两个乡建立民办文化站。
1950年下半年,柘皋镇北闸、大慈、紫金、仁寿、升福、伍英等6个街道相继成立了俱乐部。1951年,6个俱乐部合并为仁寿、升福、大慈、北闸4个民办文化站。
1951年3月,巢城中心文化馆先后在朝阳镇业余剧团等文化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北镇(卧牛镇)、西镇(湖滨镇)、朝阳3个文化站。1950年10月又建立了临河文化站。
1952年底至1953年春,全县陆续建立起22个农村文化站,网点分布不平衡,后调整为11个。同年,巢城4个文化站改为俱乐部。
1955年底至1956年春,随着行政区划改变,11个文化站合并为油坊集、柘皋、夏阁、吕婆店、槐林5个文化站,柘皋为中心文化站。
1956年秋,巢城中心文化馆与烔炀文化馆合并的同时,又将上述5个文化站改并为柘皋、黄山、烔炀、槐林4个文化分馆。
1958年“大跃进”开始,中央号召乡乡建立文化馆、站,全县农村人民公社自办文化馆、站12个,图书馆17个,展览馆21个。1960年,中央又提出文化让路,这些自办的文化馆站及图书、展览馆被撤销。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4个文化分馆合并为柘皋、烔炀、槐林3个分馆,后又改为3个文化站。1964年秋,恢复黄麓文化站。
1966年,省文化局帮助本县先后在坝镇、中垾、黄山乡建立3个民办公助文化站。1972年恢复黄山区文化站。1973年相继恢复夏阁、银屏两区文化站,并新建城关区文化站,实现一区一站。
1979~1984年,相继在坝镇、散兵、秀芙、花集、分路、板桥、黄山、鲁桥、半汤、望城、方集、海如等乡建立乡文化站。1984年,巢县改为巢湖市后,又在巢城4个街道设立街道办事处文化站。
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81)31号文件,要求“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本市又通过国家办、集体办等多种渠道建立了一批文化站。统计全市共有区(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12个,乡(镇)文化站43个。1985年,各文化站都利用自身优势,除配合地方政府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活动,辅导基层文化活动外,还开展图书租借、电视放映、录像放映、文艺演出及曲艺表演等有偿服务。
三、图书馆
民国11年(1922),本县设立通俗图书馆1所,至民国16年,因战事停闭。
1956年10月,在接收县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扩建成图书馆,藏书不到1万册,经费不足2000元,馆舍租用民房6间。1958年,馆址迁到原新城区政府所在地,比原来面积扩大1倍,报纸书刊相应增加。
1961年,图书馆并入文化馆。两年后,又从文化馆划出,重新建馆,并将原馆址的房屋与县卫生院门诊部调换使用,房舍面积增加到450平方米。馆内设报刊阅览室、城市书库、农村书库、资料室、办公室等;面向农村,还建立了6个图书流动站。馆内藏书达7万册,增订报纸35种,增订期刊100余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馆被造反派进驻,闭馆1年半。藏书、资料文献被当作封、资、修黑货禁锢,工作人员受到批判,被迫进入“揭盖子”学习班,外借图书散失达2万册之多。
1978年起,新建一座三层大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馆内有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城市借书处,农村借书处、参考咨询室、古籍善本书储藏室等,内设采编咨询组、宣传辅导组、阅览组和办公室。藏书增加到12万册,各类期刊1000多种,报纸100多种;全部按照《中图法》分编。内藏的《康熙巢县志》、《雍正巢县志》、《道光巢县志》、《合肥县志》、《安庆志》、《巢湖志》、《巢湖风物志》、《中庙志》、《冶父山志》、《南苑之窗》、《居鄛诗征》等,对研究地方生产建设、民俗风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5年,城市借书处有3000多固定读者,年借出图书约9.7万册次,借阅人数达6.9万人次。报刊阅览室有固定读者4000多。期刊借阅达200.6万册次。接待无证读者约10.3万人次。
农村图书室已发展到133个,馆室建立互借关系。为推广先进生产经验,编印不定期《科学咨询》,进行跟踪服务。
1985年,全馆工作人员14人。
四、电影公司
1956年,全县有两个流动电影放映队,管理机构称电影联队。
1965年,电影联队改称电影管理站,负责全县1个电影院、10个流动电影队的管理、放映设备的中小型修理和一般易损器材的供应。1972年初,影片(16毫米、8.75毫米)实行县计划调度。
1979年成立巢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4年改称巢湖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有工作人员26人。
电影公司负责领导、管理全市电影放映业务,包括放映网的规划,新建放映单位的审查,放映技术人员培训,机器修理,放映器材(设备)的供应;16毫米、8.75毫米影片的计划调度等。
1980~1985年市电影公司营业情况一览表

1984年,农村7个区均成立电影管理站,协助公司做好各区的电影放映管理工作。公司下属各类放映单位共118个,其中35毫米的10个,16毫米的48个,8.75毫米的60个。电影从业人员350多人,放映技术人员180多人。全市共有电影院、影剧院51座,其中市办3座,区乡镇办31座,行政村办13座,个体户(联户)办4座。全市影院1000座位以上的有4座,800~1000座位的有17座,800以下座位的有30座。
五、巢州电影院
巢州电影院始建于1956年,总建筑面积1845平方米,砖木结构。初时,放映设备是天极牌炭精光源放映机,设有木长椅960座。
“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东方红电影院。1983年秋,重新命名为巢州电影院。1968年,改宽银幕。1974年,将木椅改为单人靠背铁木结构坐椅,共设座位987个。银幕台扩建为宽银幕台。1985年夏,增放立体电影。同年,巢州电影院已有立体多功能电影放映设备,包括有35毫米“松花江”牌放映机1组,30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年平均放映场次2286场,接纳观众20.57万人次,年平均收入21.61万元,上交利润2.5万元。
六、人民剧场
1959年秋动工兴建,1961年秋落成,砖木结构,座位1187座,总面积为3085平方米。落成初命名为巢县大戏院,1967年改为巢县革命剧场,1980年又改为巢县剧场,1984年改为人民剧场,有工作人员33人。
剧场主要任务为接待专业剧团,组织专场演出。先后有中国杂技团、南京越剧团、省京剧团、省黄梅剧团、省庐剧团,以及济南、江苏、江西、苏州、杭州等地各专业剧团来该剧场演出。在此登台的各派名流艺术家有梅葆玖、许汉英、李万春、曹蓬飞、丁玉兰、赵韵声、王少舫、严凤英、潘璟琍等。
七、庐剧团
建国前,巢县民间庐剧艺人全部流动于芜湖、当涂及南京下关、水西门、夫子庙一带,巢城没有固定剧社,一年几次在巢城唱“明台”。1950年黄义长从裕溪口将整个班底迁来巢城,组成了巢县第一个固定剧社,取名“德胜班”,以天主教堂为落脚点,在黄山、黄麓、槐林、运漕一带巡回演出。1951年,县文教科拨款在中后街搭了一座毛竹芦席简易剧场。此后两年,德胜班自筹资金在简易剧场的基础上盖了一座草顶木制结构的剧场,改德胜班为大众庐剧团。
1954年,大众庐剧团正式改为巢县庐剧团。1956年6月,作为全省民营转国营的试点,第一批正式批准为国营巢县庐剧团。1960年,柘皋庐剧团并入巢县庐剧团。
建国以后,庐剧团先后在几十个地(市)县演出大小剧目200多台,其中古装剧约占60%,现代剧约占40%。年平均演出300场,年均观众达20万人次。
该团自编的古装剧《陷巢州》,自1958年搬上舞台至今共演出1100多场次,长演不衰。该团是我省较有影响的剧团之一。
全市影剧场概况表


八、文化书店
建国后,县城设有新华书店巢县支店,1966年划归巢湖地区管理。1980年底,由县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联合投资成立了巢县文化局待业青年文化服务社,业务范围很小。1981年5月,维修了门市部,改名为巢县文化书店,专营中外图书、图片、年画等。
文化书店建立初,在巢湖地区新华书店批销少量书画,继而与地区所属各县新华书店建立业务往来,后又与南京市新华书店、上海辞书出版社建立了图书批销业务关系。1985年,已与省内外20多个单位建立了业务联系,成为城镇新办集体经济体的独立核算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5人。
九、文联
1959年,巢县文联成立,主办《牡丹》文艺期刊,指导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活动。同年,编印了《巢县十年》画册。此后几年,创作出戏剧《接女婿》、《一件棉袄》、《张大娘的心事》、《银屏游击队》、《陷巢州》、舞剧《白牡丹》,舞蹈《剥麻舞》、《采桑舞》、《军民收割舞》等文艺作品。群众性的诗歌创作也很活跃,出了多首在省内外广为流传具有地方特色的巢湖民歌,推动了群众性的诗歌创作和民歌演唱活动的开展。司集乡被誉为“文化乡”、“诗歌之乡”。1958年,全国社会主义歌唱运动现场会在司集召开。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浮夸内容。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县文联被撤销,《壮丹》停刊。群众住文艺创作出现冷落萧条局面。
1985年5月,巢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首次代表大会有城乡专业和业余文学、戏剧、美术、书法、音乐、曲艺工作者127人出席。会上,民主选举出市文联下属各协会的领导成员。下设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会、戏剧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书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理事会和摄影工作者协会理事会。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