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卧牛山
该山矗立在本市城区内,形似卧牛,故名卧牛山。卧牛山海拔48.2米,面积0.7平方公里。山虽不大,但闻名遐迩。康熙《巢县志》记载:“卧牛山乃巢父、许由隐居之地。”市内有洗耳池、牵牛巷、二圣祠等古迹。
如今,新辟的“卧牛公园”,绿树成荫,山顶广场草坪如茵。“望湖、“临湖”宾馆,一在牛首,一在牛背;电视转播塔高达81.2米,耸立山巅,增添了卧牛山的风光之秀。
近年,先后有40多个国家的外宾来此观光。1964年夏,著名诗人郭沫若曾登山挥毫,吟颂历史人物范增和巢湖风光之美。1982年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安徽,途经巢湖,也曾登山眺赏湖山之美。
附:牛山晚眺
“牛山晚眺”为本市名胜之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咏诗撰文,抒发登山观景之情。清代知县孙枝芳留有:“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的诗句。将卧牛山誉为小姑苏。
昔日,游人登山晚眺,可以看到“三绝”:
城南内河,茶楼商店夹岸,隔河相望,每日傍晚,商贾船只云集于此,桅杆林立,帆篷交错,船只徐徐航行于河中,恰似“屋内行舟”,此为“一绝”。
城西半里许,西圣宫之南有座板桥(后建石桥),每当秋阳夕照,登山凭眺,可见一轮红日坠落桥拱之中,此时巧云如画,变幻无常,“板桥落日”之景绚丽多彩,此为“二绝”。
当夜幕降临,蟾钩西坠之时,远眺巢湖,环峰似屏,平湖如镜,水天一色,渔火桅灯熠熠生辉,亏月繁星沉映水面,此为“三绝”。
山上曾有“紫微观”、“西隐寺”、“静乐庵”、“晚翠亭”等古朴典雅的庙宇亭榭,日军侵占巢城时,悉被战火摧毁。
二、中庙
中庙,又名太姥庙,亦名忠庙,耸立巢湖岸边古镇中庙南隅的凤凰台上。赤迹临流,形如飞凤,杰阁层楼,雄伟壮丽。以居巢州(巢湖市)、庐州(现合肥市)之中,故名“中庙”。距巢城约48公里。
中庙前迎姥山,背依朝霞(即四顶山),与湖中鞋山遥遥相望。庙基为“凤仙桥”、“鳖背洞”,有条石、砖木结构庙舍70余间,共分三进,明朝诗人袁兆曾赋诗:“古庙横湖岸,凌空映碧涛,楼台承月近,宫殿压云高。壁峭栖仙凤,潭深隐巨鳌,断桥人迹少,溪水自周邅。”《巢湖志》记载中庙:“红色庙墙,陡峭错落,赤迹凤台,直抵湖中,波涛冲刷,纹丝不动。”
“湖浪吞吐,飞沫喷珠,湖潮入洞,犹如鸣钟。远视楼台,重檐飞出,灰色楼顶,宛成丹风之冠”。夕阳西照,熠熠生辉,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鸟瞰石矶,如一巨盆模型,小庙点缀于自然树木丛中,恰似优美别致的盆景。庙内,梁横匾额,殿供神龛,壁描鬼魅,廊画天兵。游客誉为“人间蓬莱”、“云护仙坛”。古往今来,皆称“湖天第一胜处”。
昔日全盛时期,烟火相望,江淮之间,来此朝圣者摩肩接踵,不绝于途。
据《中庙志》记载,中庙系汉代龙、高、吴三太守倡捐奠基。唐武宗年间(公元841~846年),吴明,肇造其端。五代十国后周世宗年间(公元955~959年),紫衣栾芳继成其美。宋、元、明、清各代,直至民国10年(1921年),迭遭火烬,多次修葺。民国37年又遭火灾,后进大殿被焚,现仅存庙舍24间。庙虽几经沧桑,驳蚀苍老,但古庙雄姿未减,仍然游人不绝。
附:中庙传说
据《中庙志》记载:“庙内供奉之碧霞元君,乃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土石守道之小女,名玉叶,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十七岁得曹仙长指入空山(即泰山)黄花洞炼丹,三年丹就成仙,故泰山有玉女神山顶。宋代真宗钦命,构祠立龛,塑像祀之。中庙羽士往泰山进香,夜宿庙院,寤寐间,见一女神谓己曰:‘吾泰山玉女也,知巢湖旁有一赤迹凤穴仙矶,非复人间恒境,吾欲坐镇其上,以庇江淮人民,可借汝之力,而至斯焉’,言毕飘然而去。羽士惊觉,不胜骇异。迨旦,羽士进碧霞宫,见正龛玉女,形身如梦中所见。当晚,将所供木身请出,缚于背上,由天窗而下。下时似有祥云附托,因闭目听其所之,天晓即至中庙,神与人从天而降。传之四方,莫不惊喜而争先瞻礼。由是重修瑶阙,聿新銮舆,整理圣像而崇奉之。”
又传:秦汉之年,水淹巢州,黎民殁于洪波。太姥登凤凰台,主宰巢湖波涛,营救溺水之人,济助遇难商贾。后人感其恩泽,于台上建太姥庙以祀之。
三、姥山
姥山,相传:“湖将陷之先,有一焦姥预知升此,获免。”于是众人目之为神,姥山因而得名。此山传说甚多,神话色彩浓厚。远眺姥山,矗立水面,湖波起伏,一山如螺浮其中。近揽九峰,逶迤婉蜒。据《南塘通志》记载:“姥山,又名南塘。”“是村跬步之外皆水,非筏不通,居人淳庞,外户可以不闭。”“春水一棹,登山观湖,如入仙境。”
山顶文峰宝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庐州知府严尔珪倡建。逋成四层,因农民起义而辍工。清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倡捐,委江苏候补道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每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多处。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
九峰之一的羊山顶上,建有古庙一座,晋时敕封为“圣妃庙”。唐文学家罗隐来此揽胜,曾赞誉圣妃庙:“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余风竹上烟。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清光绪四年续塔时,又重建砖木结构两进14间庙舍,重新命名为“巢湖古庙”。现因年久失修,面貌已非。
古船塘在山南川,元末明初俞廷玉率其子通海、通渊及廖永安、廖永忠兄弟,恃巢湖之险,屯水师于姥山,建南、北塘两船坞。现只有南塘遗迹可见。
姥山西南水面800米外有两座小山,据传昔日湖陷,妪登姥山,遗下一双鞋,转瞬之间,两山从湖中升起,故名“鞋山”,又叫“儿山”。
姥山现属巢湖市中庙乡,山上有居民80余户,以育林捕鱼为主。宝塔、庙宇古迹犹存,新建3座憩亭,鼎立山坡,以供游人休息。
四、银屏牡丹
巢湖南岸,翠峦重叠,嵯峨峻峭。银屏山群峰环抱,雄姿如狮,展现出“九狮抱银屏”的风物实景。山中幽谷、林壑、溶洞、奇花,构成一幅幅优美奇丽的图画,其中“峭壁奇葩”犹为绝妙。月牙洞口上方(仙人洞前洞),一壁犹如刀削,高约五、六十米,形极险峻,临空欲坠。绝壁之上,一株牡丹破石而出,婷婷玉立,枝叶并茂,游人可望而不可及,民间誉为“天下第一奇花”。每当谷雨前后,壮丹盛开,洁白如银,淡装素裹,国色天香,特别惹人喜爱。谷雨这天已成为“看花节”。
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观赏之后多有题咏。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留诗云:“学书学剑未封侯,欲觅仙人作浪游,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饶他世态云千变,淡我尘心茶半瓯。此是巢南招隐地,劳劳谁见一官休。”清代诗人周人俊《游仙人洞》诗云:“排闼春山窄径斜,烟迷古洞静无哗。水流石脚苔痕绉,树拂云根鸟梦赊。半局残棋今冷落,一声清磐破繁华。笑他仙境红尘扰,峭壁犹开富贵花。”峭壁上的石刻“银屏奇花”和安乐寺“怪石如龙盘古洞,好花挂壁迎神仙”的门联,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所书。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谷雨“看花节”前后,外地游客和国际友人来赏花者,数以万计。
五、王乔古洞
王乔石窟,是江淮之间唯一的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巢湖市北郊的紫微山下(现安徽维尼纶厂后)。此窟乃天然石灰岩溶洞,全洞长55米,南洞口宽3.5米,北洞口宽5.5米,洞高3~5米不等,洞底平坦,面积约200平方米。
洞内两侧壁上,有隋代浮雕佛像和动物约530尊,多集中在洞口附近。其中仅一座观音形态完整,余则被凿去头部。此外,还有几组图案:两个侍从和两个武士之间,有1只大象和1个狮子,上面分别坐着普贤和文殊菩萨。观音两边站着4个弟子,观音的莲花座下装有大块的云气纹。另在佛像中还可以散见虎、马、麒麟、狗等动物像。由于石灰岩钟乳发育较快,所以这些石刻表面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钟乳石。石壁上,还刻有石碑6块,最早的为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所刻,其次是明嘉靖和隆庆年间两块,清代3块,统属游记。东岩壁上洞口,有嘉靖年间所刻的“王乔洞”3个楷书大字。
相传春秋时代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姬姓,名晋、字子晋)以直谏被贬为庶人,曾栖身修道于此,后得道乘履化凫而飞,“王乔洞”因此得名。
王乔洞,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省政府又重申这一决定。本市文化局已立碑记,列为市内名胜古迹之一。
六、半汤温泉
半汤温泉,位于汤山之麓,在巢城东北七、八公里的汤山脚下。大小泉眼,星罗棋布,最大的有两口,一为烫泉,一为冷泉,两泉汇合为温泉,因名“半汤”。为巢县名胜“十景”之一。
温泉除可供人沐浴外,还可为人治病。内可治虚空腹痛、阳虚、便秘;外可治皮肤湿疹、疥、癣等。古人誉为“九福”之地。
早在秦汉时期,乡人即以石砌池,引注泉水,供人沐浴。民国初年,地方热心人士集资构屋于池上。池周砌有石凳,池外以块石圈成院落。院门上端,嵌有清康熙五年邑侯聂公作的石刻“无垢”匾额,门旁竖有唐诗人罗隐的石刻对联:“游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
民国25年(1936年),冯玉祥将军捐资扩建,从此分男、女浴池。
1953年,省医疗科学工作者来此勘察,查明半汤矿泉水泥中含30多种活性元素,并含有大量的氡气,泉水可以治疗“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皮肤方面的疾病共50多种。自此以后,建起了干部、工人、空军、地质4所疗养院,接待全国患者来此疗养。
1983年起,为了繁荣半汤疗养区,改半汤为镇,现已成为游览、疗养胜地。
七、仙人洞府
八仙山的仙人洞,据传乃神仙崔自然修炼之所,故又称崔仙洞;因洞口朝阳,又称朝阳洞。
洞分黑、亮二洞,宽深曲邃,长达数华里。旧碑文记载:“亮黑二洞,能屯百万雄师。”洞口一道清泉,穿过石层,流入洞底。洞外碑碣,记载洞之由来及峭壁奇花的传说。洞中钟乳石,造形别致,自然成景。
亮洞口,有座“安乐寺”古庙。昔日庙内铸有佛骨铁塔,大殿上,供有佛像多尊,朝暮香烟缭绕,清磐佛号频传,游人四壁留诗,赞颂幽谷神奇。由于沧桑之变,景物已非原貌。
进入洞天仙府,登上天台,见溶洞顶岩,绽一裂缝,在此可以窥视蓝天,游人称之为“一线天”。从天台而下,向里走,此间石道险窄,泥泞路滑,这块地形,巧如鱼背,故名“鱼背石”。穿过鱼背石,便是“石云岩”。洞壁石云层层,云层中现出一幅“云马图”,见一马于红云中飞驰,后腿穿云露蹄,人谓:“红云露马蹄”,形象逼真。向左转,洞底垒有两座石山:一山湿润光滑,名叫“滑油山”;一山尖石参差,犬牙交错,形似尖刀,故名“尖刀山”。再往里走,便是出洞口。
黑洞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游人进洞,必须打着火把。现在为了方便游客,洞之两壁已经安装电灯,熠熠灯光,交相辉映。洞口有一巨石,形如猛狮,势欲阻人入洞,游人谓它是:“狮子把龙门”。再向里看,便是钟乳石群,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石埂盘曲如龙,两龙之间,夹一圆珠,恰似“二龙戏珠”。“仙人鼓”、“仙人钟”,敲击钟鼓之声可闻。迎面石壁,有“倒挂金狮”之景,毛骨隐现,神态诱人。再看,一片陡壁如空,繁星点点,人们誉为“半壁天”。下坎有石搭小桥,过侨便是“仙人府”,府内存“仙人井”、“仙人灶”、“仙人田”、“仙人床”,以及所谓的“金山”、“银山”,异态纷呈,维妙维肖。洞深不可测,无人走到尽头。
太平军抗清,新四军抗日,都曾利用仙人洞有利地势,抗击敌人。地方文献,均有记载。(参见“银屏壮丹”)
八、大秀山
大秀山,在今巢南岱山乡,该处群山起伏,婉蜒绵亘之中,独大秀一峰昂然高耸,凌接云霄。每当好雨初晴,常有白云萦绕山腰,好似仙子,身披轻绡,妩媚多姿,傲睨人世。宋杨杰有诗云:“水带平湖千里远,山横大秀一峰高。”以描绘岫峰之高。
隆冬,雪压群山,玉琢银镶,晶莹洁白,大秀领袖群峦,好似一条妖娆白龙翘首东游。
仲夏,暴雨洗尘,山峦泼翠,蝉鸣高树,小鸟啁啾,习习熏风,清凉气爽。
秋雨方晴,云彩多变,时而束住山腰,时而戴帽遮面,岫峰真面或隐或现,或淡或浓。
春日融和,登巅四眺,左挹长江,右瞰巢湖,风光宜人,美不胜收。
山顶有古寺“南圣宫”,虽历经厄运,庙容苍老,由于风物之胜,仍为巢湖一带名刹之一。
庙右“龙井泉”,清澈见底,以此泉烹煮“大秀云雾茶”,其味特佳。庙后最高峰为“占雨台”,里人常观其云层变化,以验晴雨。庙前约百米处便是“龙胡子”,险壁陡峭,乃一座天然的观赏台。历代《巢县志》中,载有大秀风光的佳作甚多。
九、浮丘钓台
浮丘钓台,位于巢南30里钓鱼乡濡须河畔(现名裕溪河)。是一座巨大石崖,嶙峋森列,形如棋枰,延伸河中。浮丘垂钓足迹和放置鱼竿遗痕,今仍清晰可见。宋人曾于崖上镌刻“浮丘钓台”四字,跋曰“苏翁题”。岁久,字痕为急湍荡磨已不清楚。此地环境幽静,山水宜人。昔日,台前贾帆渔舸往来不绝。台后村烟,古木环绕。望夫、七宝诸峰拊其背,亚父、旗鼓诸山当其面,委折而下有龟山寺,溯流而上有慈云阁,皆与此台遥相辉映。
据康熙《巢县志》记载:“浮丘公伴随周灵王太子乔(字子晋)云游各地,适至居巢,王于乔慕其北‘紫薇洞’,居洞种药炼丹,浮丘爱其南濡须水,至此垂钓。”故后人称此地名为“钩鱼台”。(据《列仙传》载:王子乔、浮丘公乃神话人物)
台崖下有一石洞,长年淹没水下,惟逢特大干旱年,河水干涸。游人方可进入。当地长者称:此洞很长,后洞通往大秀山、鱼伏洞。
又传:“范增归里,亦曾在此垂钓。”古人为范增在此垂钓留诗云:“故里怀前哲,遗迹曲水滨……千秋同一钓,只合老垂纶。”此台,为古巢十景之一。
十、金庭曲水
“金庭曲水”乃古巢十景之一,位于城北马脊山麓。此泉名为“杏花泉”,又叫“金庭洞”,泉水清澈见底,味甘爽口。泉水长流,一昼夜自流量约200立方米。乱石溪中,产石蟹、活石(即几块小石子凑合一起成小块花石状,内有小虫,虫动石移,故名活石)。洞西,昔日建有古庙1座,庙舍5间,朱漆大门,雕梁画栋,内供佛像多尊,朝圣者络绎不绝。年年春季,游人常于庙前溪中抓蟹捉石,戏水濯缨,休憩品泉,咏诗作赋,饶有佳趣。游人留诗云:“云覆金庭古洞荒,长流水带杏花香,空山日暮游人去,犹有钟声恋夕阳。”
据康熙《巢县志》记载:“天下三十六洞,金庭在焉。”(道教传说,神仙所居的名山胜境,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见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又传,此处乃红岩道长修炼成仙之地,后人誉为“金庭福地”。
世事沧桑,当年“洞天福地”的修道胜地,今已改为社会福利院。建国后,民政部门增建房舍105间,收养了许多社会上生活无着的鳏寡孤独,使他们生有养,病有医,死有葬,学习有教师,娱乐有场所。1984年,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该院全部房屋转让给省维尼纶厂做职工宿舍。院址迁至小山前公路旁。
十一、双井洞
双井洞,位于本市金庭山上。两洞相距约80米左右。其一俗称“小井”,洞口呈圆形,井底离井口13米,另一处俗称“扁井”,洞口呈椭圆形,距井底32米。
此洞是古老的天然溶洞,据清道光《巢县志》记载:“中有石罅,俗名一线天,相传有人穷其底,深三里许。”抗日战争初期与解放前夕,村人曾在洞内避兵燹,誉称世外桃源。
据探测,由小井底人口处前行375米为第一层;再由此处高台暗井下降20米后,一直到有水处为第二层。每层甬道内部均呈多层次结构,高低跌宕起伏不平。有些地方同时出现上下两条通道,不少段落忽高忽低;最高处需攀援而上30余米,下降时,少则几米,多则几十米。
主通道顶端高约10~25米,其中少数段落则不足1米,需弯腰匍匐前进。一般宽度2~4米,窄处仅容一人侧身,宽可数人并行。主通道两侧,共有17个大小不等的开阔厅,面积
从30平方米至130平方米不等,有的呈圆形,有的呈长方形,恰似一根藤上结了许多瓜。整个雨道弯弯曲曲,蜿蜒曲折,有些段落看起来笔直向前,走至前方却突然来了个大回弯,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有的呈九十度直角,有的则转个四分之三的圆弧,还有些段落好象走进了死胡同,不料到尽头,通过石罅隙又可继续前进。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洞内还有许多岔洞,较大的有七处,有的长约几米,几十米,有的不知尽头。其中部分岔洞系死洞,另一些七弯八拐又折回主洞。
洞内坎坷不平。两侧石壁间,有的怪石嶙峋,犬牙交错,有的片石凌空,参差不齐。景物之奇,尤以第二层即三百七十二米以后的深处为最。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仙境。天窗、天桥、石城、石门、楼台、亭阁、暗井、石罅等到处可见。怪石如龙头,如鹰嘴,如龟蜣,如鸡冠……沿途星罗棋布的钟乳石,有的酷似妙龄少女,有的仿佛南极寿翁,有的形若擎天玉柱,有的状若玉米倒垂,有的象众星聚会的庙堂神殿,有的如笋乳林立的蓬莱仙境,千姿百态,不可名状。
洞内地下泉水,清澈见底,许多地方须涉水而过,浅及脚面,深可没膝,水凉刺骨。洞内仅发现蝙蝠、灶马、小虾三种动物。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