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病虫害草害鼠害
(一)病虫害
本市已知的虫害有123种之多,病害92种。
粮食作物病虫害有40种以上,其中水稻17种、麦类5种、豆类8种、玉米等旱粮3种、储粮虫害7种。对水稻危害严重的有稻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苞虫、稻负泥虫和白叶枯病、稻瘟病、稻菌核病、稻赤枯病、稻苗绵腐病,以及近年发生的稻曲病、病毒病、稻叶鞘腐败病、水稻烂秧病。对麦类危害严重的主要有麦蚜、麦红蜘蛛、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赤霉病、线虫病;大麦条纹病、毒麦。山芋有天蛾、黑斑病、软腐病。豆类危害严重的有豆青虫、豆芜菁、虫荚螟、蚕豆锈病、赤斑病、灰霉病。玉米危害严重的有玉米螟、黑粉病。储粮害虫主要有蚕豆象、豌豆象、米象。
经济作物病虫害。棉花有小地老虎、棉蚜、棉蓟马、棉红蜘蛛、叶跳虫、红铃虫、金钢钻、棉铃虫、玉米螟、小造桥虫、棉盲椿象、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枯萎病、油菜有潜叶蝇、菌核病。芝麻有天蛾、青枯病。花生有蛴螬(白土蚕)、青枯病、线虫病。瓜类有霜霉病、软腐病、炭疽病、青枯病等。甘蔗有蔗螟、赤腐病。
麻类虫害主要有苎麻夜蛾、苎麻天牛。
绿肥、蔬菜作物病虫害。绿肥主要有蚜虫、潜叶蝇、萍螟、萍灰螟、萍象钾、椎实螺、小地老虎、花草菌核病、白粉病、红萍霉腐病。蔬菜主要有菜青虫、蚜虫、蚜螟、黄瓜守、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等。
果、茶、桑病虫害。柑桔有黄蜘蛛、天牛、介壳虫、疮痂病。桃有蛀螟、桃蚜。梨有星毛虫、梨小食心虫、梨锈病。茶有茶毛虫。桑有尺蠼、桑天牛、桑白粉病、萎缩病等。
从分布来看,稻瘟病多见于巢南槐林一带。1953年,以小红稻、淮河糯等品种发病受害最重。1958年发病面积1.5万亩,一般减产5~6成。1980年稻叶瘟在秧田暴发流行,受害面积1.05万亩。1982年,柘皋区1.57万亩迟熟早稻江矮早株发病率达到63%,致1000多亩农田颗粒无收。
水稻白叶枯病,60年代初集中于夏阁、槐林、黄山区,以常规中稻受害为重。70年代以来,通过种子、稻草媒介蔓延扩大,80年代流行全市,成为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74年海如乡发病面积7530亩,占当年水稻面积的59%,损失稻谷150万斤。1975年、1982年两次大流行,全县受害面积平均13万亩以上,损失稻谷1000万斤之多。
杆锈病1956年大流行,全县发病面积18.18万亩,减产5~7成,其中无收田块1.7万亩。1958年叶锈流行病害16万亩。1959、1960年小麦叶锈、杆锈病严重发生,普遍率分别为20~60%,15~20%,严重度5~8,以碧玛一号最重。
1956年水稻三化螟重发,受害面积10万亩以上,螟害率3.4~3.8%,重发7.8%,重阳糯等易害品种为5~10%。1961年大发生,受害面积18.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早、中稻白穗率2%,一般减产2成,防治不及时的减产5~8成。
1975年稻飞虱四代大发生,受害面积19.3万亩,损失稻谷1259.9万斤。1980年三、四、五代重发,百丛稻株虫量达万只以上。1973年稻纵卷叶螟四代暴发,受害面积2.6万亩,卷叶株率25%。1972年红铃虫二、三代重发,受害面积11万亩,平均铃害率75.5%。1973年三代重发平均铃害率78.2%。从70年代中期以后,病虫的演变趋势及威胁程度由虫害为主转变上升为病害为主,原来常发生的螟虫、棉铃虫等降为次要地位,水稻的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小球菌核病,小麦赤霉白粉病,逐年加重。1980年水稻白叶枯病大流行,槐林、黄山、城郊等区的早、中、晚稻受害面积11.4万亩,损失稻谷1100万斤。1983年早稻纹枯病大发生,损失稻谷1780万斤。1985年油菜菌核病流行,发生面积24万亩,占油菜面积的63.72%,杆发病为15.5~30%,病指5.17~11.23,减产720万斤。1977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7.2万亩,病穗率一般为46.1%,重达61.3%,减产300多万斤。
(二)草害鼠害
毒麦1964年零星发生,在环城乡、峏山乡调查,混杂率达25%。1975年普查发生面积1.69万亩,占调查面积的52%;平均混杂率为19%,最高达29%。1984年毒麦发生面积5.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1.5%;以长芒麦为主,占90%以上,田毒麦占10%以下;其中蒙丰8号、宁麦6号混杂率最高,分别为22~32%。
杂草水田有98种,旱地212种,其中水稻田以水生和水旱生杂草为主,主要有牛毛毡、脚子芽、水三棱、瓜皮草、野荸荠、四叶萍、节节草、稗草、水花生、水绵、水苋菜、珍珠菜、水芹、水蓼、鸭舌草等。
麦田以喜温杂草为主。有看麦娘、兰草、棒锤草、磷草、繁缕、雀舌草等。
水旱轮作区以旱生和喜湿杂草为主。棉田有狗尾、马唐、牛劲草、马齿苋、藜、画眉草等。麦地有巢菜、繁缕、早熟禾、看麦娘、泽漆、毒麦、鱼腥草等。稻田有稗、鸭舌草、千金子、水苋菜等。
80年代以来,由于免耕栽培面积扩大,麦、油菜田杂草覆盖度达80%以上。
鼠害建国后,田鼠繁衍为害日趋加重。80年代初,始见于黄豆、花生、山芋等作物为零星受害;1982年暴发双晚稻秧苗普遍受害,有的田地鼠害缺苗率达30%以上。1984年调查,小麦、花生点播面积受害缺宕5%,单晚腊熟期穗大多被咬断蚕食。经1983、1984两年调查,我市田鼠种类主要有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大家鼠等,其中以白小家鼠、黑线姬鼠为主。
二、防治
1955年前“以人工防治为主,化防为铺”,采取“治早、治小、治了”的策略,主要防治危险性的病虫蔓延。1958年“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1960年为“土洋并举,以防为主”。1970年为“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由于对病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未加考虑,因而增加了防治成本,杀死有益天敌,使不少害虫产生抗药性。1975年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采取化学、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50年代防治对象以蝗虫、稻苞虫、麦粘虫、蟋蟀、小地老虎、麦锈病、山芋黑斑病为主。
60~70年代以三化螟、二化螟、红蜘珠、棉小造桥虫、叶跳虫、小地老虎、棉蓟马、红铃虫、棉蚜、稻瘟病、白叶枯病、棉炭疽病为主。
70~80年代主要防治对象为三化螟、稻纵卷叶虫、稻苞虫、稻蓟马、稻飞虱、黑尾叶螟、稻白叶枯病、稻瘟、纹枯病、小地老虎、棉蚜、棉红铃虫、红蜘蛛、棉红叶茎枯、油菜菌核病,同时重视对鼠害、草害及茶、果、菜等园艺作物病害的防治。
防治措施主要有:
建立测报网点建国前无专门植保机构,从1958年开始,分别在亚父乡沈家圩和黄麓区农技站设立水稻和棉虫测报点。1961年分别在望城乡和炯炀农科所增设螟虫和棉虫测报点。1963年2月正式成立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同时在全县建立25个测报防治示范点。1972年2月建立植保站。1974年12月在环城、炯炀乡设立稻虫棉虫测报基点;在黄麓、高林、峏山、环城设立四个粮棉病虫测报联络点,同时在8个区农技站设立测报点。至1975年直接与县站联络的测报点15个。1978年每乡配一名兼职或专职植保员。1979年有大队植保员400余人,生产队植保员1.35万人。1982年于8个区站16个乡建立了定期工作联系制度。1985年3月在东方红乡增设了蔬菜病虫测报点。
培训技术力量从50年代起,县、区、乡采取讲课、编印材料、开现场会等形式普及安全使用农药、农械等植保知识,受训人数达15万人次、编印各种技术资料3万份册。
推广作物抗病品种50年代推广抗条锈病和吸浆虫的南大2419小麦品种,解决了小麦吸浆虫危害。60年代推广较为抗锈的小麦品种吉利麦、阿夫、阿勃,晚稻品种衣垦58、有芒早粳、浙大生青;油菜抗病毒病品种胜利油菜。1976年后推广杂交稻,使白叶枯病在流行区大为减轻。
开展群众群治主要是人工捕捉,采卵块,点灯诱蛾,拔除病株等。1952年发动5.78万人梳捕稻苞虫7608亩,2.40万人扑打蝗蛹1280斤。1958年,斜纹夜蛾暴发,全县发动万人,防治面积2.13万亩。1972年发动群众捉小地老虎4万亩,采三化螟卵块5.5万亩,捉稻苞虫2万亩,点三化螟诱蛾灯654万盏。1973年放糖醋缸3.2万盏诱蛾。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50年代推广人工捕打,跟犁拾虫,冬季铲田埂、拾稻根,灌水冬沤,推广山芋火炕育苗、二次剪苗等方法以减少病虫转株寄生、降低虫口越冬密度;以及采用水旱轮作,控制为害旱作的小地老虎、稻螟、食根叶甲,以及土壤传病的花生青枯病、山芋瘟病。60年代推广抗病品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用浅水勤灌,中期烤田,后期节氮来控制。70年代推广灯光诱杀成虫,对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推行清沟沥水,防止湿害;对棉花、花生、油菜,推行轮作换茬。1972年从黄麓公社跃进大队开始实行稻棉轮作,后推广全县,使棉花红叶茎枯病很快得到控制。
种子处理水稻,小麦种子普遍采用泥(盐)水选种,清除稻秕、虫瘿,对患有白叶枯病水稻及黑穗病的小麦种子采用1%石灰水浸种;对棉花采用温汤浸种,“呋喃丹”、“3911”拌种。50年代对蚕、豌豆象和红铃。虫采用开水烫种和氯化钴熏蒸。
物理防治50~60年代推广泥(盐)水选种,温汤烫种,防治山芋黑斑病、小麦黑材病,消灭蚕、豌豆象,点灯诱杀稻螟成虫。70年代推广黑光灯、糖醋盆、草把、金属卤灯,防治螟虫、小地老虎、小麦粘病、稻叶蝉、飞虱等。化学防治建国前使用的农药是石灰、草木灰、鱼藤精、烟草、煤油等。1955年开始使用“1605”、“1059”等化学农药。
三、药械
1955~1959年,巢县平均每年使用各种农药约24.79万公斤。其中杀虫剂主要有棉油皂、666、223、1605、1059、溴甲烷;杀菌剂有硫磺粉、硫酸铜、西力生。使用比例杀虫剂占73.2%,杀菌剂占26.8%;有机氯类占72.1%,有机磷类占1.1%,有机汞类占0.37%,其它类占26.4%。
60年代在杀虫剂中又增加889、氯丹、三氯杀螨砜、敌百虫、蚜螨豆死、杀螟松、苏化203、3911、敌敌畏、三硫磷、鱼藤精、烟草等,约占95.36%。杀菌剂中增加了敌锈钠、稻脚青、401、退菌特、代森锌、甲基砷酸钠等,占4.71%。年平均用药量457.6吨,其中杀虫剂占95.4%,杀菌剂占4.2%,除草剂0.47%;有机氯农药占药用总量的87.47%,有机磷占8.11%,有机汞占0.18%,无机类占4.24%。
70年代杀虫剂中增添了杀螨脂、毒杀酚、马拉松、亚胺硫磷、磷胺、杀虫脒(1975年引进)、叶蝉散(1978年引进)、西维因、呋喃丹(1979年引进);杀菌剂有杀螟杆菌、7216、氟化钠、666混合粉、富民隆、稻瘟净、托布津、多菌灵、五氧酚嗪、福美双;除草剂有敌稗、五氧酚钠,除草醚(1970年引进)、2—4丁酯,植物调节剂有矮壮素(1972年用)。此期内年平均用药量944.09吨,其中杀虫剂占92.9%,杀菌剂占6.93%,除草剂、生长调节剂占0.21%,有机氯农药占息量80,12%,有机磷占11.4%,氨基甲酸脂类占3.65%,无机植物和微生物类占4.71%,无机汞占0.18%,从1977年起基本停止使用。
80年代杀虫剂中引进的新品种有锌硫磷、乙酰甲胺磷、达嗪硫磷、杀虫双、杀灭菊脂、溴氰菊脂、井岗霉素、富士一号、三环唑;除草剂有拉索、杀草丹、禾大壮,植物调节剂有乙烯利(1985年)、“九二○”。此期内平均用药量517.3吨,其中杀菌剂占97.1%,杀菌剂占2.6%,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0.4%;有机氯类占30.6%、有机磷37.8%,氨基甲酸醋类27.8%。除虫菊酯类0.54%,无机抗菌素类3.24%。
农药械使用情况表
单位:台

建国前,无植保工具,“蝗虫打,结虫(稻草虫)梳”,点灯诱蛾,人工捕捉幼虫,或用草把沾药甩洒。1953年引进压缩喷雾器,农村开始使用机械治虫防病。1955年开始使用55型单管喷雾器。1971年使用手摇丰收—5型喷粉器。1975年引进手持式直流电动喷雾器。1976年使用工农36型机动喷雾器。
四、植物检疫
本市的检疫工作是从1958年开始的,现有八个区农技站各配一名兼职检疫员。
检疫对象1972年国内植检对象由1957年国家规定的32种增加为33种,其中病害19种,害虫12种,杂草2种。
对外重点检疫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黄萎病、棉花枯萎病、甘蔗瘟病、马铃薯癌肿病、柑桔黄龙病、小麦一号病、小麦黑森瘿纹、美国白蛾、葡萄根瘤蚜、苹果蛀蛾、苹果绵蚜、柑桔犬宽蝇、毒麦、柑桔溃疡病、各斑皮蛀。
对内检疫有小麦腥黑穗病、水稻粒黑粉病、甘薯线虫病、豚草、花生根结线虫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桑树萎缩病、红麻炭疽病、四纹豆象、马铃薯坏腐病、高梁廖纹、桑蟥。
检疫手段及效果:
田间普查1955年5月,普查3.24万亩麦田;毒麦发生1.69万亩,占52%;平均混杂率19%,高达29%。1978年5月,对黄麓、炯炀棉区棉花枯萎病进行普查,两区发病面积171.5亩,病株3977棵;1981年查发病面积182.6亩。1979年5月,对全市小麦进行普查,发现334.5亩麦田发生腥黑穗病,品种系从江苏扬州地区引进的扬麦1号及吉利麦。1983年5月,普查棉枯萎病,全市发病面积1928.3亩,占棉田面积1.75%,并绘制分布图;后经过改种、轮作、换种、氨水浇灌等技术处理,基本控制。1984年普查毒麦,全市发病面积5.6万亩,占种值面积的31.5%,平均混杂率0.2~1%,最高32%。其中长芒毒麦占90%以上,田毒麦不到10%,品种主要是蒙丰8号和宁麦。同年对槐林区930万亩柑桔进行普查,未发生检疫病虫害;此外对岱山、黄山乡的桑园进行普查,未发现枯萎病。
基地建设1980年9月,安徽省值保总站和巢湖行署植保站在炯炀山桥政村建立棉花良种产地495亩,检疫基地收获无枯黄萎病良种1.5万公斤。1983~1984年,在独山乡棉花原种场建立棉种基地630亩,生产无枯黄萎病种6.3万公斤。1984年3月在庙集乡建立水稻良种基地410亩,收获早籼二九青良种16.81万公斤。
苗木检疫调运1985年2月,通过检疫,允许调出水稻良种1868公斤,花卉树苗2.37万株,果树种子120公斤,蔬菜种子801公斤;从外地调进柑桔苗18万株,水稻良种4.2万公斤,西瓜种子250公斤。

下一篇:第七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