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作物构成与分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59.7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约占64.4%,商品率30%左右。主要有水稻、大麦、小麦、豆类、薯类、玉米,具有南北方粮食作物构成特点。经济作物36.6万亩,占22.9%,其他绿肥等20.5万亩,占12.7%。作物分布:水稻多集中在沿湖圩区;小麦、玉米、豆类、麻类多集中于巢北丘陵;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分布全市各地,花生、芝麻多集中在巢北丘陵;蔬菜集中垾在巢城郊区,其次是柘皋、中乡。冬季作物主要是大小麦(元麦)、蚕豌豆、油菜、绿肥。35年来,总的情况是,50年代、60年代油菜、夏粮比例大,绿肥比例小;70年代绿肥,油菜、小麦各占一半;80年代油菜比例最大,午粮次之,绿肥下降到20.4%。夏季作物除水稻、豆类、山芋等粮食作物外,还有棉花、瓜类等经济作物,秋季以晚稻、小秋粮为主。
二、耕作制度
本市耕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提高复种指数,改一熟为二熟,改二熟为三熟。包括旱改水,扩大水稻栽培面积;发展双季稻,单季稻改双季,间作改连作;改换水稻品种,高秆改矮秆,籼型改粳型,劣种改良种;水改旱,扩大冬季粮、油、绿肥作物面积,水田一熟改二熟,旱地发展间、套作,一熟棉田改麦、棉,油、棉二熟;发展豆科绿肥作物,由兼用绿肥发展为专用绿肥,由冬季绿肥发展为四季绿肥,由旱地绿肥发展为水生绿肥;形成以有机肥为主兼施无机速效化肥的施肥制度。
(一)稻田耕作制度
建国前,巢县主要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制。冬季绝大多数是冬晒或冬沤,只有少数稻田种值绿肥及大麦、蚕豆,油菜等兼用绿肥,旱年则收,涝年则沤,以此蓄水防旱,冬养夏用。保收的两熟田很少。由于品种陈旧,水肥不足,防虫无药,栽培技术低下,一季二、三百斤,两季五、六百斤,常年粮食亩产四、五百斤。
旱地基本无灌溉条件,冬闲或秋闲的农田多,丘陵、平原只有一年两熟,冬种麦、菜及豆类,产量不稳;夏种杂粮、小籽棉、油料,耕作粗放,常遇水旱灾害,产量低而不稳。主要种植方式是夏粮(油菜)——单季稻两熟制,常年亩产600斤左右。冬闲——旱粮(山芋、玉米、芝麻)一熟制。夏粮(小麦)——黄豆、山芋、花生二熟制。夏粮——玉米、黄豆,常年亩产300多斤。
上述耕作制度的缺点是土地、光、热资源利用率低。
建国后耕作制度有了很大变革:
第一阶段(1949~1955年)为原始固有栽培制度阶段。稻田轮作的初级形式,继续沿袭建国前一水(沤)—稻制度。基本上是以一季中稻为主的单一作物生态形式。
第二阶段(1956~1965年)双季稻发展初期阶段。1953年开始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三熟,实行套、间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扩大水稻面积。从50年代中期开始试种双季稻。
第三阶段(1966~1971年)双季稻发展阶段。由于绿肥面积的扩大,品种的改革(高杆改矮杆),到1970年,双季稻发展到8.2万多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粮食单产的提高使总产增加到4亿多斤。农民认识到改制的作用,并摸索了一点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双季稻生产提供了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
第四阶段(1972~1976年)1970年国务院召开北方农业会议以后,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深入展开,品种改良的完善,绿肥面积的扩大,双季稻发展进入高峰期。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38.45万亩,一般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5~70%,高的达80%,出现饱和现象。全年粮食总产达5.6亿多斤。少数地方由于肥、水、劳、畜力条件跟不上,出现减产。
第五阶段(1977~1980年)水稻布局调整阶段。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双季稻面积调整缩小,中、晚稻开始上升。四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86.34万亩,其中双季稻占37.5%,一季稻占62.5%。
巢县五个改制阶段的粮食产量变化表

本市稻田复种方式有:“一旱二水”制。即冬绿肥——早稻——晚稻一年两熟制,70年代分布最广,约占稻田面积50~60%,80年代缩小致16.7%;油菜——早稻——晚稻一年三熟制,约占稻田面积60%;豆(蚕、豌豆)——早稻——晚稻一年三熟制:马铃薯——早稻——晚稻一年三熟制。
“两旱一水”制。即油菜——瓜——晚稻一年三熟制;小麦——瓜——晚稻一年三熟制;油菜——早稻——番茄一年三熟度制;麦(大、元麦)——早稻——秋大豆(玉米)一年三熟制;油菜——早稻——秋旱粮(绿豆、荞麦、玉米)一年三熟制;麦——中稻——秋菜,大麦——旱大豆(秦兴黑豆、六月暴)——晚稻一年三熟制;麦——夏绿肥——秧田——晚稻,麦——瓜——豆一年三熟制。
“一旱一水”制。即大、小麦——单季晚稻或中稻一年两熟制;油菜——杂交稻或中粳稻;地膜花生—一季稻;花草留种田——一季稻;蔬菜—一季稻;早稻——荸荠;单季稻——蔬菜。
“水田两旱”制。即油菜——移栽棉花或油菜=棉花;绿肥(蚕豆)+大、小麦=棉花;麦+豆=棉花;油菜——甘蔗;棉花——大蒜;油菜——花生;西瓜——秋马铃薯。
“水田两水”制。即早稻秧苗——荸荠、藕;席草——一季稻。
旱地多熟制。即大小麦(油茶)=春玉米=山芋一年三熟;大小麦(油菜)——山芋+豆、瓜、菜类;小麦——芝麻,小麦——花生;大、小麦=豇豆;绿豆=山芋一年二熟制。
(二)棉田耕作制度
建国前棉田耕作以一年一熟单作为主。建国后,共进行了五种途径的改革;
改一熟制为两熟。从60年代中期起,改“冬闲——棉花”为“大麦——棉花”;
改革两熟套作棉田的冬作搭配和种植方式。总的发展趋势是大麦、蚕豆面积扩大,绿肥减少,高产迟熟品种取代早熟品种,棉田地力有所下降。为了解决用养矛盾,从60年代起改革套种方式,采取留预备行套种绿肥黄花苜蓿和蚕豆等养地作物;
在两熟套作的基础上,实行粮、棉套作复种制:
改两熟套作油(菜)、大麦和棉两熟连作,推广油菜、棉花育苗“两育两栽”技术;
从70年代初起,改旱地棉花连作制为年间稻棉水旱轮作,使棉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病虫草害减轻。
(三)旱地耕作制度
旱地耕作制度基本沿袭传统的一年一熟或两熟制,只是在人多地少和水利条件改善的前提下进行复种改制;如小麦(油菜)——玉米和油菜——山芋(花生)。少数由于坡田改梯田采用套种方法,将两熟改三熟;如小麦(蚕豆、豌豆或马铃薯)=春玉米=山芋(或者黄豆、秋玉米),既避开了夏旱而增产,又增加了一季晚秋作物。
(四)轮作方式
稻田普通复种轮作;
油菜——双季稻——大麦、豆类——双季稻——绿肥——双季稻、
大麦——双季稻——绿肥——双季稻。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
冬作物(麦、油菜、蚕豆、绿肥)年间轮换——夏秋水稻和旱作物年间轮换。
稻棉轮作:
蚕豆——双季稻——大小麦、油菜——棉花。
冬作物年间轮作和夏秋水旱作物复种并年间轮作:
大、小麦——早大豆——油菜——早稻——秋玉米、秋绿豆;
油菜——早稻——秋大豆——小麦——玉米——油菜。
旱地复种轮作种类:
稻、棉兼种区多采用大(元)麦(油菜)——棉花(2~3年)——蚕豆(或油菜)=棉花或育苗移栽(1年);
大麦=棉花(或育苗移栽)(2~3年)——油菜——棉花——蚕豆——棉花;
油菜+蚕豆=棉花——大麦——早玉米。
旱地粮食与工业原料作物复种轮作:
油菜——花生——甘蔗+豆类——甘蔗+豆类(2年);
花生——山芋——油菜——棉花。
旱地粮食作物轮作:
蚕、豌豆——玉米+黄豆——小麦——山芋;
小麦=玉米=黄豆——玉米——秋马铃薯。
农牧结合的复种和饲料轮作:
结合大田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共同组成大田复种轮作;
饲料大麦——早稻——秋玉米(秋萝卜)——油菜——早稻——晚稻。
组成专门饲料轮作:
巢湖市水田轮作周期表

巢湖市大田作物复种轮作的基本模式

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玉米——菜类——冬甘蓝。
(五)间套混作
本市间套混作面积5万亩以上。
间作:棉花与绿肥间作,玉米与山芋间作,玉米与豆类(黄豆、豇豆、赤豆、绿豆)间作,玉米与花生间作。
套作:麦棉套作,油菜与棉花套作,小麦与玉米套作,水稻与红花草套作,秧、藕(荸荠)套作。
混作:小麦与豌豆混作,油菜与花草冬菜混作,荞麦与萝卜混作,玉米、荞麦、萝卜混作,鱼、稻混作等。
(六)复种指数
50年代初,冬闲田面积大,一年一熟,粮食总产2.1亿斤。
50年代中期,进行单季改双季,发展双季稻,农作物年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复种指数略有上升。到1955年,耕地复种指数达20%。
60年代,平均每年作物播种面积156.38万亩,占耕地190.9%,复种指数147.6%。
70年代中期(1975年),双季稻大发展(平均35~40万亩),越冬作物面积扩大,三熟面积增加,复种指数上升,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7.49万亩,复种指数2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作物布局调整,双季稻面积缩小,但午季粮、油面积迅速扩大。到1981年,麦、油菜面积38.5万亩,占耕地48.8%,复种指数仍保持193%左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