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一)播种面积
本市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一般在百万亩左右,约占总播种面积的72.4%。按绝对量计算,1956年播种面积最多,达191.7万亩,种植面积比重占85%以上。1980年以来,下降明显,1981年比1979年减少11.97万亩,下降11%。从播种面积看,水稻平均为89.8776万亩,约占总播面积的57%,占粮食播种面积88.6%;小麦12.7922万亩,约占总播面积的8.1%,占粮食播种面积12.6%;旱杂粮约占总播面积的3.5%,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5%。
(二)生产水平
1949~1957年,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663万斤,增长幅度为71.1%,递增6.2%,平均单产259斤。1958~1962年,平均每年减产1357万斤,减少幅度为22%,平均单产237斤。1963~1965年,平均每年增长323万斤,增长0.42%。1966~1976年,平均每年增长1034万斤,增长14.8%,递增2.8%。1971~1975年粮食连续四年超5亿斤,平均单产468斤。
六五”时期粮食总产年均5.59亿斤。最高的1984年达6.0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单产582斤。
全市粮食平均单产高低相比,作物间:水稻相差29.5%,夏粮相差50%。地区间:1985年黄麓区平均单产698斤,比柘皋区552斤高146斤。
年际变化,从1949~1985年35年间,粮食总产比上年增产的总计20年,占57.1%;减产的计15年,占42.9%,其中1亿斤以上的两年(1969、1980年),最高与最低年相差3.9亿斤。夏粮波动大,其次是双晚。早稻比较稳定。
(三)总体布局和技术改革
以秋粮为主,夏粮为辅,以夏促秋,扩大面积和提高单产相结合。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78年比1949年增加32.2%,粮食总产共增加2.84亿斤。其中因增加面积,增加总产的占20%,提高单产的占80%。1982年粮作物面积比1978年少4.9%,单产提高20.9%,总产增加4.9%。
1.水稻
建国前稻谷总产量只有1.83亿斤,亩产只有343斤。
建国后,1949~1952年三年恢复时期,水稻面积比1949年增长36%。从1955年中期开始,在水稻栽培制度上进行了单改双、间改连、旱改水等重大改革。到1957年,水稻播种面积比1952年增长2.8%,单产增长17.6%,总产增长20.9%。
“一五”时期,水稻平均播种面积85.26万亩,单产346斤,平均总产2.9503亿斤。
三年调整时期,水稻平均播种面积58.38万亩,平均总产2.3827亿斤。
“三五”、“四五”期间,由于改沤种绿,种油面积扩大,肥水条件改善,双季稻面积扩大,水稻生产进入高峰期。平均每年种植面积75.82万亩,占粮作物面积的76%,总产3.76亿斤,占粮食总产的87.7%。
“五五”、“六五”时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左右,总产保持在5亿斤上下。
建国初至50年代中期,以中稻生产为主,水稻总体布局发展演变成单双并举,早、中、晚搭配。1985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76.06万亩,其中:
早稻30.1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9.7%,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1.2%。总产2.0758亿斤,占水稻总产的39.3%,占粮食总产的34.9%;
中稻12.81万亩,占水稻面积的16.8%,占粮作物面积的13.3%。总产1.0796亿斤,占水稻总产的20.4%,占粮食总产的18.2%;
单季稻7.7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10.2%,占粮作物面积的8%。总产6722万斤,占水稻总产12.7%,占粮食总产的11.3%;
双季稻25.31万亩,占水稻面积的33.3%,占粮作物面积的26.2%。总产1.4542亿斤,占水稻总产27.5%,占粮食总产24.5%。
巢湖市年各季作物茬口类型表

稻田作物品种搭配形式

巢湖市水稻种植时间表

2.大麦小麦
大麦、小麦是本市重要的夏粮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作物面积的15~20%,总产约占粮食产量的8~20%。主要集中在巢北丘陵区,约占总播面积的65%左右。
历史上群众把午粮作为“接口粮”、“小熟”,生产不大重视,产量低,发展速度很慢。建国初期,播种面积18.34万亩,单产82斤,总产1504万斤。50年代,平均播种面积34.96万亩,年平均总产3758万斤,10年平均增长59.5万斤。60年代,播种面积23.93万亩,年总产2811万斤,单产117斤。进入70年代,由于水改旱和旱改水的面积扩大,稻田复种指数提高,午粮面积缩小,年平均种植面积14.44万亩,总产2886万斤。1970~1979年平均亩产200斤。80年代的前5年,由于价格政策影响,1982年亩产第一次超过300斤,总产突破5378万斤。在司集、书桥等地,并出现百亩600斤以上的丰产片和接近800斤的高产田。全市不平衡单产高低相差50%以上。
种植面积。70年代中期,小麦和大麦比例为70∶30。由于大麦成熟期较早,较耐迟播,耐瘠,又可同粮、棉套种和接茬早稻,提供畜禽业饲料和酿酒工业原料,近几年发展较快,平均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占大、小麦总面积的40%。
从70年代起,学习推广江苏“七改”技术,即改窄墒(4~5尺)为宽墒(6~8尺),改宽沟(1尺以上)为窄沟(8寸),改稀植为密植,改浅耕为深耕,改迟播为早播,改劣种为良种,改不施基肥为施足基肥。
3.旱粮
本市旱粮主要有山芋、玉米、豆类等,其中以山芋为主,分布在丘陵、岗坡旱地。旱杂粮生产远远落后于稻、麦生产。从建国初到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10.7万亩。进入70年代后,曲线下降。1985年全市种植面积5.32万亩,占粮作物面积的5.5%;总产1699万斤,占粮食总产的2.9%。从产量的增长速度来看,1979与1949年相比,粮食生产增长41%;其中稻谷增长为57%,小麦增长49%,旱粮下降1%。旱粮小宗作物缩减,给人民生活、工业原料及多种经营均带来不利。
巢湖市粮食作物产置指数表

巢湖市不同历史时期耕地与粮田的利用程度
单位:亩、斤、万斤、元

巢湖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表
单位:万亩、斤、万斤

巢湖市各个时期粮食产量构成变化情况
单位:万斤

巢湖市粮油作物种植时间

二、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茶叶、麻类、花生、芝麻、蚕桑、糖料、瓜菜、水果、药材等。
1949年播种面积8万亩,占耕作面积9.4%。50年代种植面积占11.1%。60年代古13.1%。70年代上升为15%,特别是1976年以后,以油菜为主体急剧上升。1985年油菜播种面积37.4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5%。出现了“以油挤粮”、“以油代肥”的现象。
(一)油料
结构与分布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和零星油茶。其中以油菜为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油料面积和总产的87.4%、84.2%。油菜分布全境,花生、芝麻主要集中于巢北丘陵山岗地。
轮作类型沿湖双季稻晚茬晚油区,以油——稻——稻三熟制为主。夏阁、柘皋、黄麓油稻混栽,以油——稻二熟为主,搭配三熟早油区。炯炀、黄麓油棉种植区,以油——棉、油——稻——稻二熟与三熟并举。
产量50年代为油菜生产上升时期,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4.9万亩,上升到1955年的12.9万亩,增长164%;总产由365万斤,增加到1797万斤,增长392.3%。60年代初为下降时期,平均每年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最少的1961年,只有2.87万亩,总产122.5万斤。从60年代中期起,随着沤田面积扩大,面积开始回升,到1979年面积达16.45万亩,总产2310万斤。1949~1977年的29年间,历年平均亩产没有超过150斤。大丰收的1975年,平均亩产也只有143斤。1977年由于秋旱春涝,又下降到84斤,芝麻不过80斤,花生不过200斤。1976年以后,进入“六五期间”,油料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6.2万亩,猛增到1985年的42.8万亩,总产7967万斤,其中油菜37.4万亩,总产67.12万斤。单产从1982年起突破200斤;花生、芝麻面积都有明显扩大,1985年花生面积4.39万亩,总产11.1032万担;芝麻1万亩,总产1.4374万担。
巢湖市不同历史时期油料生产情况

(二)棉花
布局全市原有11万亩,分布在31个乡(镇)、274个大队、2858个生产队,棉田占耕地面积30%以上的只有10个乡(镇),总面积5.8550万亩,另有5.14万亩分散在21个乡(镇),其中有4个乡59个大队1100个生产队值棉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10%。如半汤乡耕地1.8527万亩,植棉1300亩,仅占耕地的7%。
1985年,把原31个产棉乡(镇)调减为22个产棉乡,面积由11万亩调减为8万亩,其中有10个乡(镇)棉田占耕地30%以上。
巢湖市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时间

产量本市植棉历史悠久,早在宋、元年间即有种植。据1911年安徽60县产业调查,当时巢县植棉面积2万亩,总产2.2万担(折皮棉6600担)。1949年植棉2.84万亩,品种为中棉(群众叫小籽棉),纤维短,品质差。
建国后,人民政府颁布“粮棉比价,优质优价”政策,鼓励群众多种棉。1952年植棉面积增加到4.29万亩。1954年在炯炀、黄麓两区引进推广“岱字15”(群众叫大籽棉)良种。1955年全部更新为岱字棉,面积上升到7.59万亩,单产23斤,总产1.78万担。1957年发展到9.5万亩,平均单产43斤,总产4.08万担。1959年扩大到13.5万亩,平均单产43斤,总产5.8万担。10年平均单产提高了6.1倍,总产增长28倍,年平均递增45.4%。1959~1962年,面积与产量大幅度下降。1962年植棉7万亩,平均单产30斤,总产2.1万担,比11959年分别减少48.8%、30%和64.8%。三年调整期间(1963~1965年),逐步恢复发展。到1965年面积矿大到13.74万亩,年均单产上升到103斤,第一次超百斤,总产达14.1万担。1966~1978年12年间面积一直稳定在11~12万亩之间,平均单产徘徊在60~90斤(皮棉)之间,其中1974年101斤,第二次过百斤。1978年以后一直保持11万亩,平均单产却逐年下降,1980年仅44斤。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斤棉斤粮,标氮2斤,超购奖励大米2斤,标氮1斤”的政策,农民又乐意植棉。1982年单产65斤,总产7.27万担。1983年虽遇罕见的洪涝,全县收获面积11.1万亩,总产9.684万担,平均单产87斤。1985年据区划及种植结构调整,要求面积进一步调减至8万亩,由于伏秋受干旱影响,平均单产90斤。1985年前后,由于生产资料涨价,粮棉生产成本高效益低(1∶5),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再次下降,种少报多,总产不稳。
植棉技术1954年引进“岱字15号”,1956年普及代替中棉(小籽棉)。60年代中期,先后从湖北、湖南引进“鄂光棉”、“洞庭一号”。1974年从江苏武进引进推广“岱字15”原种三代。1979~1981年先后引进“沪棉204”和“沪棉479”,以及少量的“鲁棉1号”、“中棉所10号”、“徐棉514”、“山东792”,其中以“沪棉479”为主。1982年开始,在县推广所建30亩“两圃”(株行株系圃),定期进行主要品种的更新换代。
50年代改宽行为宽窄行(宽行2~2.2尺)、窄行(1.4~1.6尺),每亩密度增加到4000株以上。到60年代中期推行麦棉、油棉作套种的二熟制,使土地利用率和棉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从1956年始,对晚茬棉田直播改为营养钵、方块育苗,尼龙育苗移栽,面积占总面积35%以上,使晚茬不晚苗,早棉比重增加20%。从1975年起,推行稻棉、油棉轮作,减轻病虫草害,提高了棉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麻类
麻类作物主要是苎麻,本市栽培历史约300年,为安徽省重点产麻县(市)之一。
苎麻初从江南青阳引进,主要分植在黄山、秀芙、银屏、岱山等乡,现已发展到黄山、司集、苏湾、板桥、独山、下汤、秀芙、钓鱼、散兵、银屏、黄麓等11个乡(镇),栽培面积9000多亩。
苎麻品种以“大黄皮”、“黑杆腿”为主,另有少量的“江西白”。纤维品质以“江西白”最佳,原麻含胶量少,单纤维支数1500支以上;“大黄皮”柔软度好,单纤维1200~1500支;“黑杆腿”最差,单纤维支数1100~1200支。“黑杆腿”亩产150~200斤,“大黄皮”150斤,“江西白”120~130斤。
1983~1984年,开始从湖南引进优良种“芦竹青”。
1949~1950年栽培面积2600亩,平均亩产74斤,总产1900担。“一五”时期末上升到1.38万亩,平均单产120.8斤,总产7.6494万担,平均单产比建国初增长39.3%。1958~1962年栽培面积徘徊不前,平均单产由1958年的110斤,下降到1961年的67斤,下降39.1%。1965~1983年的18年间,毁麻种粮,使苎麻生产面积由1.32万亩减少到8566亩,平均单产由113斤下降到73斤。1984年,在全国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加上价格政策和市场销路好,苎麻生产开始回升,全市种植面积8613亩,总产7627担。1985年后价格下跌,销路不好,生产又进入下降徘徊阶段。
(四)茶叶
茶叶是本地的传统特产。清康熙《巢县志》记载,当时年产茶叶约70担,细茶60担,芽茶10担,集中于巢南银屏山区和槐林区猪头山一带。
1949年茶林面积200亩,年产36担。1957年面积450亩,年产589担。1962年面积650亩,年产810担。1965年面积800亩,年产666担,1975年进入了发展最快阶段,面积4150亩,年产1274担。1984年4610亩,年产1364担。
茶叶产区主要分布于中部银屏山和北部黄山低山区,产量占全市的90%,其次是国营、集体场圃,共有12个乡(镇)出产茶叶。银屏山区是本市优质茶的主要产地,坝镇乡也产优质茶。丘陵区宜茶条件不如山区,茶叶品质较次。
茶类主要是绿茶,在坝镇每年亦产部分花茶。产量的比重以春茶为主约占60%,夏茶占40%。
巢湖市茶时分布情况

(五)糖料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60年代曾种植少量的甜莱,分布在中垾、夏阁一带。
建国以来,糖料生产时起时伏。1950年种植面积1590亩,总产7.632万担。1957年开始下降,到1966年,面积减少到300亩左右,总产下降到4000担。1966~1970年在“以粮为纲”的冲击下,糖料生产几乎绝迹。1971年开始回升。为了做到食糖自给,根据安徽省革委会指示精神,把庙集、歧阳乡划为糖料生产基地,开辟专业生产基地3000亩,并建立一个小糖厂。由于生产技术设备简陋,到1975年停产。1976年后糖料生产又有回升,但品种不对路,单产不高,品质不好。
(六)烤烟药材蚕桑
烤烟1952年开始示范栽培50亩,“一五”期间保持100亩左右,总产130担。后间断生产,到1964年,因生态条件不宜则不再种植。
药材人工栽培药材始于1961年,示范面积126亩。半汤汤山园艺场曾列为省药材生产基地,面积500多亩。主要品种有安徽贝母、桔梗、南沙参、丹参、杜仲、红花、菊花、明党参、麦门冬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76~1977年平均种植面积300亩。1979年后,不再种植,群众以采集野生药材为主,1985年从事专业和业余采集人员1.2万人,全市收购量4000担以上,收购总额21万元。
巢湖市几个年份棉花生产情况

巢湖市茶麻桑果糖构成

蚕桑栽桑养蚕是本市山区群众传统的副业,主要分布在银屏、黄山两个山区,历史上只有零星实生乔桑。建国后,人民政府调拨专款购买苗木,鼓励和扶持山区群众利用山坡地、沟渠库堤塘埂栽桑养蚕。平均每年养发种量200张左右,年产蚕茧100担上下。
三、园艺作物
(一)水果
果树种类分布本市栽培果树二类10科、18种:其中蔷薇科有桃、梨、杏、花红、苹果、李、枇杷、樱桃、梅9种;石榴科有石榴,杏科有柑桔;葡萄科有葡萄;柿树科有柿;鼠李科有枣;壳斗科有板栗;核桃科有核桃;桑科有无花果;银杏科有银杏等。其中桃、李、杏、柿分布全市各地,柑桔、枇杷集中于巢湖沿岸的高林、槐林和巢湖中的姥山岛山间开阔地及向阳坡地,石榴、枣、板栗、核桃、银杏集中在巢南山区,苹果主要在巢南园艺场。作为庭院经济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无花果、石榴、葡萄、柑桔、花红、柿等。
栽培历史本市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清康熙《巢县志》物产部分就有白桃、红杏、青梅、石榴、樱桃、银杏、早稻梨、酥枣、毛栗、葡萄的记载。清光绪年间就有“三月鲥鱼九月桔”诗句,可见300年前本地就开始种桔。花红于明嘉靖年间引进。苹果1958年引种。其他果树均有百年以上历史。建国初期,本市果树面积2100亩,年产水果3.1万担。到1984年面积虽发展到5930亩,但总产量只有1.66万担,反比建国初下降46.4%。近年发展较快,全市果树面积达2万亩。干鲜果收购总额达300万元。
名特果水晶石榴又名白石榴,在本市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高林乡姥山大队姥山怀、散兵乡向阳行政村、银屏山区秀芙乡的张山、芙蓉、节塘行政村等地。尤以高林乡姥山怀的水晶石榴历史最长,质量最佳,享有盛誉,与怀远滩绥石榴并列为安徽省三大石榴主产区,建国前就畅销于上海、南京、芜湖等地。50年代末,全市栽培面积4484亩,其中结果面积1419亩,年产石榴85万斤。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毁林种粮,幸存的石榴园也弃营荒芜,收获无几。1979年后,果树分到户,整修更新,恢复生机。1985年全市石榴栽培面积1260亩,年产石榴50余万斤。石榴主要品种有水晶石榴(白石榴)、大青皮、小黄皮、海红、铁石榴(麻石榴);其中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品种为大青皮、小黄皮、海红,品质最佳的是水晶石榴。
柑桔分布于巢南姥山怀一带。建国初期,成片桔园约300亩,年产15万斤左右,品种为米红桔。50年代中期,桔园收归集体,管理放松,桔树锐减,产量下降。1958年从浙江引种5万株“林南丰密桔”和黄岩桔,于黄山、夏阁、银屏三区栽培,因生态不适宜,成活很少。后因毁桔种粮,到70年代初仅存10余亩,年产150担左右。1977年后,从浙江温州地区引进抗寒品种“温州蜜桔”植于高林姥山怀、中庙姥山岛以及岱山乡黄冲等地,获得成功。并根据农业区划要求,确定姥山怀、大王、老张卜庙和槐林乡的高塘、三山等行政村重点培植。1985年全市栽培面积3000多亩,其中高林乡姥山怀林场1984年亩产2200斤,最高单株挂果82斤。经过更新的老桔树生长良好,最高单株结果量200余斤。
1985年本市桔园面积,高林乡姥山怀行政村928亩、老张行政村300亩、大王行政村200亩、卜庙行政村100亩、马厂行政村50亩,中庙乡姥山行政村50亩,岱山乡黄冲行政村30亩,其他零星分布7亩,总计1715亩,此为温州蜜桔。此外,姥山怀行政村另有2亩,其他零星分布3亩红桔。
花红亦名“沙果”、“小苹果”。相传明代嘉靖年间,一位姓叶的邑人从外地引进,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前主要分布于巢城和秀芙乡的白牡、芙蓉以及张山一带,仅城关一处年产五、六千担。抗日战争时期毁坏严重,到解放前夕,巢城花红所剩无几。建国初,一度恢复,后因市政建设又减少。目前只有秀芙乡的张山、白牡、芙蓉一带有所发展。现有面积50多亩,年产1万余斤,单株挂果20~30斤,高的达100市斤。
滩梨相传为清光绪年间由山东一逃荒人带到炯炀河陆家滩栽植,已有近百年历史。抗日战争前全村栽植60余亩,年产10万余斤,远销芜湖、南京、上海。抗日战争期间,几乎全部砍光。建国后,一度恢复发展,并传播至巢南、六安、合肥一带。1984年炯炀河陆家滩一带又发展新梨园110亩。
(二)蔬菜
建国前,蔬菜生产无基地,群众种菜随行就市,产销自由,面积很小。建国后,人民政府根据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57年成立专业蔬菜队,1971年把东方红乡划为专业蔬菜乡,1982、1984两年又增辟了东方红官圩行政村、望城乡的红星行政村以及半汤镇三个蔬菜专业队。1985年全市专业蔬菜基地3331亩,城市人口人均占有菜地0.042亩;其中新兴菜地2298亩,占基地的69%,但产量低,仅为老菜地的50%。1983年与1976年相比,专业菜地扩大1.04倍。平均单产5250斤,总产17.5万担,人均175斤,产值9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5%。
从1981年10月起,蔬菜产销方式由计划种植,蔬菜公司包购包销改为菜农自产自销,“产销一体化”。在生产布局上,由零星种植向区域化种植发展;在巩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向柘皋、板桥、中、半汤等地发展,建立3000亩二、三级蔬菜基地,形成远、中垾、近结合的布局。
1985年全市划分为三个菜区:
近郊多次作菜区东方红乡的官圩、黎明、向阳三行政村和农科队,共有专业菜地1097亩,人均0.19亩,多系老菜地。1983年平均亩产7500斤,亩均纯收入410元左右;
郊区三主作或二主作菜区东方红乡的东风、光明,望城乡的红星,半汤办事处的杨马村,共有专业菜地2234亩,占总面积67%;其中三年以上老菜地690亩,人均菜地0.37亩。1983年平均亩产4000斤,亩均纯收入410元左右;
集镇季节性菜区柘皋镇、中垾乡的8个粮菜兼作村,共有专业菜地60亩,常年性菜地1300亩,季节性菜地1500亩,全区年产量1400~2000万斤;其中流向巢城600万斤,余下销往合肥、南京等地。蔬菜植被区域化促进了专业化发展,已出现了菜籽、育苗、推销等专业化。
在品种布局上,由普遍的白菜、萝卜、马铃薯“数量型”向韭菜、芹菜、蕃茄、早黄瓜、早花香藕、香菇等高档“质量型”转化。
在生产技术上,引进良种,改革栽培方式,推广电热线温床育苗,提高复种指数。
在产品类别和经营上,由冬储莱向冬鲜莱发展,由出售原料向加工制品发展,由分散销售向联合销售发展。
瓜类近年种植2万亩,收入100万元以上。
(三)花卉
花卉是近年新兴种植业,以庭院生产为主,观赏为主。银屏凌家山26户从事花卉苗木生产,全村收入达13万元之多。
花卉品种有木本、藤本和球本三类:
木本有梅花、桃花、石榴、三角枫、黄金条、木榆、雀梅、紫薇、紫荆、枸杞、枸桔、枸骨、桂花、银杏、枇杷、花红、迎春、六月雪、虎刺、翠芒松、玉兰、茶花、玫瑰、夹竹桃、棕榈、月季、茉莉等;
藤本有三角花、牡丹、扶桑,凤尾草、天竹、海棠、毛亩花、荫绣球、凌霄、龙虾、杜鹃、玻璃球、文竹、天竹葵、麦冬、炮竹花、仙人黄杨、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树、仙人鞭、仙人元宝、仙人棒、龙芽、鸡冠、芍药、石荷、菊、美人蕉、马齿苋、含羞草、紫藤、荷花、凤仙花;
球本有白莲、马蹄莲、虎耳兰、兔儿花等。

上一篇:第二节 种植业
下一篇:第四节 种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