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族构成
本区是多民族共居地区。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2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4071775人,占总人口的99.80%。回族为本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有7121人,占总人口的0.17%,占区内少数民族人口总数8154人的87.33%。此外,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民族有土家族265人;壮族248人;满族147人。人口在50至99人的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人口在10至49人的民族有彝族、侗族、蒙古族、藏族、高山族、田余族。人口在10人以下的民族有维吾尔族、朝鲜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水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毛南族、锡伯族、独龙族、赫哲族。二、城乡构成
1953年6月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2794354人。其中城镇人口149438人,占总人口的5.35%;乡村人口2644916人,占总人口的94.65%。1964年6月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2504622人。其中城镇人口129647人,占总人口的5.18%;乡村人口2374925人,占总人口的94.82%。1982年6月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3901164人。其中城镇人口226268人,占总人口的5.8%;乡村人口3674904人,占总人口的94.2%。1990年6月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4079929人。其中城镇人口885264人,占总人口的21.70%;乡村人口3194665人,占总人口的78.30%。
三、性别构成
建国后,区内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的变化趋势是男性人口比重略有降低。1953年“一普”时为100∶111.14,1964年“二普”时为100∶111.45,1982年“三普”时性别比为100∶109.14,1990年全区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人数为4079929人。其中男性占51.78%,女性占48.22%,性别比为100∶107.38,较全省100∶106.89高0.49。
1982年、1990年人口性别比

四、年龄构成
1990年本区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区老年人口比重略高于5%,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大低于40%,略高于25%。年龄中位数略低于30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本区年龄结构已属于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老少比为19.98。总抚养比为45.45%,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为37.88%,老年抚养比为7.57%。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总抚养比与少年儿童抚养比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抚养比则呈上升趋势。本区劳动力年龄组(男15至59岁、女15至54岁)人数达260.2万人,比“三普”时期增加3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三普”时的56.98%上升到63.63%,比全省比重高出2.28个百分点,反映出本区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本区育龄妇女(15至49岁)人数为112.7万人,比“三普”时期增加了20.5万人,占总人口数比例27.55%,比“三普”时期增加3.9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在育龄妇女中15至24岁女性人数为49.1万人,占43.57%。1990年全区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990年全区人口年龄状况

1990年全区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全区特殊年龄分组结构

五、文化构成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区共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224万人,占总人口54.91%;每万人拥有的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分别为大学(大专)50人,高中(中专)414人,初中1841人,小学3186人;全区12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32.54万人,占总人数的32.49%。1990年,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比1964年“二普”时提高30.42个百分点,比1982年“三普”时提高9.24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大学(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小学人数,均比“二普”、“三普”时多;12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比“二普”、“三普”时降低。但本区普通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仍比全国、全省都低,且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于全省、全国。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总人口比重

普通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与全省、全国比较表

六、行、职业构成
1990年,全区15周岁及其以上从事劳动并取得报酬的在业人口为249.7万人,在业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的95.96%。在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为210.77万人,占在业人口84.41%;从事工业人口为14.70万人,占在业人口5.89%;从事地质勘探为0.17万人,占在业人口0.07%;从事建筑业人口为3.06万人,占在业人口1.22%;从事交通运输与邮电事业人口为3.69万人,占在业人口1.48%;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人口为7.72万人,占在业人口3.09%;从事社会管理与公用事业人口为1.33万人,占在业人口0.53%;从事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事业人口为1.20万人,占在业人口0.48%;从事教育与文化事业人口为4.00万人,占在业人口1.60%;从事科学研究人口为0.04万人,占在业人口0.02%;从事金融保险业人口为0.54万人,占在业人口0.21%;机关团体人口为2.46万人,占在业人口0.99%;其他行业人口为0.0008万人,占在业人口0.01%。
1990年与1982年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比较表


1990年与1982年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比较表

七、婚姻家庭构成
1990年全区15岁及其以上人口中,未婚占28.97%,有配偶占63.92%,丧偶占6.61%,离婚占0.5%。与1982年相比,未婚人口比重下降,有配偶人口比重上升,丧偶、离婚人口的比重均略有下降,这反映了全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全区家庭数为981743户,其中单身户55307户,一对夫妻户58233户,二代户642778户,三代户160126户,四代户4757户,五代户1户,一代和其他亲属及非亲属户8470户,二代和其他亲属及非亲属户27218户,三代和其他亲属及非亲属户14479户,四代和其他亲属及非亲属户439户,其他户9935户。
1990年与1982年婚姻状况比较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