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6年7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配专业人员6人。1965年由县文教卫生科业务组负责卫生防疫工作。1967年恢复建站,1969年并入县医院。1970年在县卫生局内设防疫组。1973年设立县防疫保健站,下设防疫和妇幼保健两组。1981年单设县防疫站,1984年站内设防疫、地方病、食品卫生、检验4科,有专业人员15人。
1.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全县人民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1954年,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全县人民大搞室内外卫生,消灭“五毒”(蝇、蚊、蚤、虱、鼠),家家订立爱国卫生公约。1956年至1958年,全县开展以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此后,每年结合防病治病,持续开展卫生运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使县内环境卫生有了初步改观,广大群众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970年冬,全县发动群众,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过冬蚊蝇,同时提倡打井,改善饮水条件。从1974年起,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突击月活动。从1981年起,县内环境卫生工作与“五讲四美”活动相结合,县城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农村也涌现出不少“文明村”。1983年县城建环保局,选配合同制清洁工10名,负责街道卫生,以保持市容整洁。1984年县成立灭鼠领导小组,与爱国卫生运动办公室合署办公,指导全县的灭鼠工作。
1950年以来,农村结合卫生运动还开展了管粪、管水的“两管”工作,至1958年底,全县共建三坑制厕所21个、储粪坑308个、打水井52口、修沙滤池18处、清洁池30个,并对粪管效果作了测定。1970年,《安徽日报》介绍了占大公社东山队“两管”(粪管、水管)、“五改”、(改厕所、改水、改畜圈、改锅灶、改造环境)的典型经验。1974年至1976年,全县增建无害化厕所269个,增建沙滤池和水井35处。通过“两管五改”工作,广大农村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2.饮食卫生
1956年始,县卫生防疫部门开展食品检查和对饮食从业人员体检。1977年,县防疫保健站组织人员进行粉尘及辐射热的测定,并对冰棒、酒、酱油等食品作了多次检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限期改进。1979年,商业、供销、卫生等部门联合检查了有关单位食品卫生情况,同时选择丁香、莘田两地的代表性水源(井、河、沟、塘、池),分别作了水质检验。是年对全县饮食服务人员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查。1981年复检114人,对健康者发给“健康合格证”。1983年《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先后举办6期学习班,有170余人参加学习,使这一法规得到贯彻执行。
3.传染病防治
天花建国前,本县时有大花流行,民间医生多采用自制痘苗预防天花。民国23年(1934),牛痘传入,县内施种牛痘1082人。是年,天花患者20人,死亡5人。
建国初期,天花病仍有发生,1950年县人民卫生院组织种痘120人。嗣后,每年开展预防接种工作。1951年,全县种痘631人。据统计,1950年至1957年,共施种牛痘64628人。其间只1951年有天花患者2人,死亡1人。1952年以来,未发现天花病人。
麻疹此病历年均有发生,民间称“过麻子”。建国后,县内广泛接种麻疹疫苗,死亡者甚少。1950年至1955年发病557人,死亡4人。1956年发病1120人,死亡14人,是发病率最高的一年。1977年始用麻疹活菌苗作预防注射,之后麻疹发病率趋于下降。1984年,接种麻疹疫苗3835人,县内发病319人,均及时治愈。
脊髓灰质炎1951年至1954年共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人3人,死亡3人。此后,时有少数病例出现。1967年应用减毒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小儿麻痹糖丸)Ⅰ、Ⅱ型,1972年加用Ⅳ型,之后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预防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4841人份。本县自1974年以来未见此病发生。
伤寒、副伤寒建国前,伤寒、副伤寒病症无特殊预防办法,患者只能“听天由命”。民国23年(1934),县内患伤寒、斑疹伤寒病人54人,死亡9人。1951年至1956年,全县共发病15人,经治疗未发生死亡。1952年,县卫生防疫部门开始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病菌苗,以后年年接种预防,取得明显效果。1957年后发病率渐降,近年来未见发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民国29年(1940)至30年,本县发病29人。1955年发生1例。1957年,乙脑疫苗使用后,县内发病极少。1982年和1984年,全县共接种乙脑疫苗12149人份。1980年至1985年,县内共发病5例,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均痊愈。
病毒性肝炎此病尚无特别预防药品。旧时,民间多采用土方土法治疗,死亡率较高。建国后,随着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者甚少。1978年至1985年共发病612例,由于治疗及时,无有死亡。
白喉建国初,县内即开始接种白喉类毒素,之后亦采用百、白、破制剂进行接种。1952年至1956年。全县共发病8例,死亡1人。1971年8月至10月,莘田公社先后发现患者24例,死亡4人。这次白喉流行的原因是,公社内1917名6个月至12岁儿童因当时疫苗不足,接种的只1190人,占62%,加上莘田公社与当时白喉疫情最严重的流行区东至县毗连,民间往来多,疾病传染快。疫情发生后,县卫生防疫部门及时配制中草药(即千里光、野菊花、金银藤、鹅不食草、土牛膝等)给当地居民服药预防,同时对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迅速控制了疫情。1975年8月至9月,六都公社发生7例,死亡1人。是年,在莘田、广阳两地,对3个月至10岁儿童进行锡克氏测定。之后,又加强了预防接种工作,使白喉病在县内未再发生流行。1982年和1984年分别接种白喉类毒素4807和3913人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旧时此病多用土法治疗。民国23年(1934),县内发病35例,死亡3人。1951年至1954年,县内发病7人,死亡3人。1966年,县内曾有流脑发生。1974年,始用活菌苗作预防注射。此后,“流脑”患者仍时有发现。1977年,“流脑”患者88人,死亡6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发病数的94.2%。1978年,“流脑”发病130例,死亡8人。1979年,“流脑”发病101例,县防疫部门在交通要道设立防疫点开展预防工作。患者因得到及时治疗,未发生死亡。1980年至1984年在流行期加强了预防工作,5年中仅发病21例,均已治愈。
霍乱民国23年(1934)县内发病24例,死亡2人。建国后,未见病例。1952年始,预防接种霍乱伤寒混合疫苗17739人份、以后年年接种。
1979年4月,县卫生防疫部门培训防疫医生17人,乡村医生39人,同时在县医院及各中心卫生院开设肠道门诊。1981年县成立防治霍乱病领导小组。1982年始,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地防治了霍乱病的传入。
菌痢民国23年(1934),县内发生赤痢病人28人,死亡6人,死亡率为21.4%。
1950年至1956年,县内共发病1368例,死亡3人。1956年,县内曾接种痢疾噬菌体(口服)681人份。1975年发病1995例;1980年至1982年发病7746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未发生死亡。
百日咳自1950年始,年年接种百日咳菌苗。之后,也采用百、白、破联合制剂进行接种,县内一直未发生大流行。1984年,全县接种百白破制剂1983人份。是年,县内发病1425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痊愈。
流行性出血热1976年至1985年,县内共发病8例,死亡3例。其中,1985年发病2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狂犬病建国前,县内时有狂犬病发生。建国后,此病多年未发生。1982年7月5日,矶滩公社和城关镇先后有15人被1只雄性疯狼咬伤。7月8日,七里公社三增大队又有2人被1只雌性疯狼咬伤。8月12日,小河、丁香、七里等公社有8人分别被5条狂犬咬伤,时全县被疯狼、狂犬咬伤25人,咬伤家畜39头。疯狼和狂犬被群众当场消灭。病情发生后,县党政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发布了《关于防治狂犬病流行的通告》、《关于灭狗预防狂大病的通告》和《关于防止狂狼狂犬咬伤的猪进入市场的几点措施》;县成立“防病灭狗指挥部”,组织群众灭狗5892条,占全县总犬数的98.8%。县医疗部门对被咬伤人员进行了及时治疗,其中6人因医疗无效死亡。
其他传染病猩红热:1953年至1956年,县内共发生5例,无死亡,此后未见发病,流行性感冒,年年都有发病,但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未发生死亡;斑疹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炭疽病、砂眼等传染病,自建国以来至1985年很少发生;钩端螺旋体病:1972年丁香公社库山大队发病9例,因及时抢救,未发生死亡。1983年至1985年,又发现患者3人,均及时治愈。

下一篇:(六)卫生保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