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血吸虫病防治
血防站1953年8月建立县血吸虫病防治站,1959初年并入太平县。1965年重建血防机构,1969年初,血防站并入县人民卫生站。1974年恢复县血防站。1981年分片建立横渡、大演、占大、七里、丁香、小河6个血防组。1985年,血防站(组)有工作人员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人。
疫区疫情血吸虫病,俗称“蛊胀病”、“大肚子病”,是县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地方病。早在清康熙年间,琅田、城安(今属祁门)一带已发现病患者。清代中期病症逐渐流行,至清末、民国年间疫情迅速扩散,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都镇老庄(今属三甲村)何双美在一年内亲手埋葬过12名死于“大肚子病”患者。民国19年(1930),占大镇东山村死于此病者120人,时传有“东山村,败村堂,墙倒屋塌好凄凉,大田大地没人种,有女不嫁东山庄”的民谣。珂田乡幸福村(原名珂田村)和七都镇老庄村在清末各有人口730人和141人,至建国前夕,死于“大肚子病”者分别为500余人和130余人,老庄村只有8名寡妇,珂田村尚剩的居民中,有寡妇84人,故称为“寡妇村”,村内断墙残垣、土地荒芜,景况之惨令人寒惊。时全县除七井、河口两乡外,疫情都存不同程度地存在。
建国后,经多次调查确认,疫病流行于境内舒溪河、秋浦河、黄湓河(后河)三大水系的5镇、9乡、87村(按1984年乡村建制划分),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1%。

据1981年查病资料统计,三条水系疫病流行区总人口达679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5.86%。建国后历年累计血吸虫病患者12942人,其中舒溪河水系疫区558人,占患者总数的4.3%,居民感染率10.98%(根据历年累计数计算);秋浦河水系疫区5842人,占患者总数的45%,居民感染率14.6%;黄湓河水系疫区6562人,占患者总数的50.7%,居民感染率28.46%。由于多年来开展血防工作,到1981年,血吸虫病患者明显减少,是年,舒溪河、秋浦河、黄湓河三条水系疫区的粪检阳性率分别降至0.15%、0.83%和5%。
疫病防治1952年皖南第一血吸虫病防治所派员抵县,在龙岩、横渡两区开展查病工作。翌年,县人民政府颁布防治血吸虫病布告,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开始对疫区采取灭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952年至1956年,血防工作的重点是调查疫区的患病率和钉螺感染率,掌握钉螺分布情况,结合生产、动员群众、全面预防、重点防治、控制发展。灭螺采取人工捕捉、火烧、铲田埂、沤绿肥、高温灭杀、填沟渠、夯实窒杀及利用亚吡酸钙药物等方法。查病采取粪检。1953年至1956年,共查出患者1666人,治疗1128人。
1957年至1958年,县内组织灭螺大会战,掀起第一次灭螺高潮。全县投工10.82万多个,部分地区开始使用“五氯酚钠”药杀,共消灭有螺面积17.2万平方米,基本消灭有螺面积494.3万平方米,比原有螺面积下降了61.9%。1958年查病采用粪便沉淀镜检加孵化的方法,并推广应用简易毛蚴孵化观察镜,是年共检查3.5万余人次。
1959年至1964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加上虚报成绩,不切实际地认为境内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基层血防机构大多撤并,仅存香口公社掘珠血防点,境内有螺面积出现回升,血防工作仅限于少数村队开展,其中珂田村防治工作较有成效,昔日“山村破落炊烟断,田间荒芜垒新墓”的惨景已不复存在。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了珂田《寡妇村变成了幸福村》的报道。
1965年建县后,血防站在防治工作上采取了分期分批、查灭结合的方式。是年检查17836人次,查出病人2504人次,阳性率占14%,其中莘田乡检查4892人,患者1397人,阳性率为28.6%。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血防机构瘫痪,专业人员下放,查病灭螺工作一度中止。1970年提出血防工作要“大打人民战争”的口号,疫区全面开展突击查灭螺工作,掀起了第二次灭螺高潮。至1974年全县共投120万人次,反复灭螺面积3224万平方米,消灭钉螺面积828万平方米,使有螺面积下降了71.34%。1975年至1976年,灭螺工作与围滩造田、兴修水利相结合,两年围滩灭螺18.76万平方米,改造河道4条、灭螺5.26万平方米,但在兴修小河石岭、丁香张田等水库时,对库内及上游钉螺未作药灭,导致有螺面积新的蔓延扩大。
1978年,为开展经常性的灭螺工作,全县有50个大队(村)组成319人的常年灭螺队,在劳动少、钉螺分布面广的地区,采取山、水、田综合治理和药杀等,取得较好的成效。1980年,根据中央调整的方针,重建占大、横渡、丁香、小河、大演、七里6个血防组。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进行灭螺工作,以利巩固、扩大成果。翌年,中共徽州地委组织7县1市102名血防医务人员进驻本县7个重点流行乡镇开展血防工作。是年,全县发动19898人次,抽调49台灭螺机,用药112吨,反复灭螺面积898.44万平方米。同时抽调近200名技术人员组成26个查病组,采取粪检以沉淀、孵化法为主,以皮试、环卵免疫诊断法为辅的方法,共检查39601人,查出病人1289人,阳性率3%,治疗病人1266人。此外,在上海农科院血防研究所的指导下,组织48名血防医务人员,对耕畜进行了防治。
1983年起,农村恢复建立30个查灭螺专业队,实行血防工作责任制。在坚持经常性灭螺工作的同时,每年均开展1至2次小规模的群众性复查复灭工作。翌年,对以往漏查和改河造田的区域进行补查,全县查出有螺面积计248.52万平方米,对其反复进行了灭杀。

自1953年开展疫病防治以来,至1985年止,本县(指现有区域)三条水系疫区累计有螺面积1872.07万平方米,已灭有螺面积1678.51万平方米,下降率为89.66%;累计患者14572人,其中收治患者21239人次(累计治疗人数14522人),其间,共耗用血防经费245万元。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本县已基本摸清螺情,压缩了流行范围,降低了钉螺密度,减轻了危害程度,钉螺平均密度由1980年的每平方市尺23只,降至1985年的0.164只。1985年全县血吸虫病患者已减至321人(其中晚期35人),治疗病人300人。
2.其他地方病防治
血丝虫病1982年县专设血丝虫病(俗称“粗腿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一面发动群众广泛灭蚊,一面组织医务小分队进行普查普治。是年,血检20341人,其中,查出微丝蚴阳性病人142人(均为马来丝虫)、休症病人33人,对病人均进行了全程系统治疗。至1984年,经省、地验收,本县已基本消灭了血丝虫病。
疟疾称俗“打摆子”,流行历史久、范围广,尤以稻产区为最多。民国时期,民间多用土法治疗,亦有内服“唐拾义”药丸控制现疟发作的。
建国后,县卫生部门即开始进行疟疾的防治工作,自1950年至1955年共治疗4299人。1971年,对前3年患过疟疾的病人登记造册,进行首次休根工作。1972年,对1970年发病率在30%以上的村队,采用全面预防服药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病情流行。1973年县举办1次镜检学习班,1974年摸底发病数为6321人,休根服药5285人。1977年全县发病1468人,发病率减至1.46%。是年,全县休根服药14612人,经过连续几年的疟疾休根工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至1984年全县发病166人,发病率降为0.15%。
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葫芦颈”,简称“地甲病”。本县于1954年开始调查和治疗。是年,卫生部门重点调查了贡溪乡1652人,患病686人;前井乡350人,患病70人;后井乡1171人,患病39人。1955年普查6320人,患者969人。采取服用碘化钾片治疗后,均有好转。1957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免费发药给患者治疗。1965年后,县内全部供应加碘食盐。1982年县防疫站开展“地甲”病普查。调查组检查7—14岁在校中、小学生15922人,查出患生理性甲状腺肿大3194人,Ⅰ°—Ⅳ°“地甲”病人1059人,肿大率和发病率分别为26.36%和6.3%;检查城镇居民14407人,查出患生理性甲状腺肿大926人,Ⅰ°—Ⅳ°“地甲”病人1764人,肿大率和发病率分别为6.43%和12.24%。采取边查边治、送药上门的办法对患者进行全面治疗。现已控制了地甲病的发展。
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群众称“呆子”。是由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病人大多身材矮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1970年县地方病调查组以七井公社为点进行调查研究,全公社2519人,调查出患者95人,其中部分属甲状腺肿痴呆症,部分为非甲状腺肿痴呆症。近亲通婚也是造成痴呆症的重要原因之一。1982年进行地方性克汀病的普查工作,全县调查14471人,查出“地克”病人246人(男162人、女84人),患病率占1.7%。现已控制了“地克病”的发展。
头癣俗称“癫痢头”。1976年,县内开始普查普治工作。1979年县成立头癣病防治领导小组,各公社成立防治小分队。是年,共普查66541人,查出患头癣588人,患病率0.88%。治疗567人,治愈525人,治愈率92.5%。1980年检查验收只发现新患者2人。1981、1982年连续两年对患者进行复查复治,头癣患者已明显减少。1983年,经省、地卫生部门检查,本县已基本消灭头癣病。
上一篇:(三)医疗
下一篇:(五)卫生防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