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方面带领群众兴修水利,绿化造林,抗御自然灾害;一方面及时救济,帮助人民战胜灾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受灾群众安居乐业。
1954年,境内发生特大水灾,全县12个重点圩堤全溃,沿湖低洼地带一片汪洋,62个乡近10万名群众被水围困,田地被淹没20万亩,房屋损坏上万间,牲畜死亡、农具漂没甚多。各种农田水利设施均遭严重破坏,灾民中病疫流行日盛。在灾情发生之际,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灾区,转移灾民,妥善安排灾民生活。灾后又及时组织154名医务人员,会同北京、山东来援的医疗队,深入灾区民棚,为灾民治疗病伤,消除流疫。同时,积极帮助灾区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全县先后从外地调集各种杂粮798650公斤,大米12629250公斤,下拨救灾款811894元,救济寒衣7293件,以解决灾民的口粮、穿衣、住房等困难;并及时拨付以工代赈水利投资1271357元,发放生产贷款958016元,各种肥料789650公斤,耕牛430头,农具35204件,解决灾民生产中困难,使灾区生产很快得以恢复。
1972年4月中旬,县境遭受特大风暴、冰雹袭击,昭潭、官港、葛公、尧渡等区阵风为9级,东流、大渡口、张溪、香隅均在11级以上,农作物被毁50%,房屋损坏38805间,受灾群众达26800户,人畜伤亡惨重。灾情发生后,县委、县革委会立即召开紧急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救灾抢险工作,并成立慰问团,抽调县、区、乡241名干部和医务人员深入重灾区进行慰问检查,抢救伤员。同时下拨救灾款14.3万元,帮助灾民及时修复房屋,恢复生产。
1978年全县大旱,自6月下旬起,梅旱、伏旱加秋旱,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数月之久。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4万亩,成灾面积为22万亩,灾民近19万人。旱情一出现,县委、县革委会紧急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每天出动劳力8万余人,开动柴油机1815台,电动机226台,动用水车390部,灌溉田地26万亩,用于抗旱经费1457300元。当年下拨救灾款50余万元。发放棉衣2.5万件,棉被3000床,及时解决了灾民生活困难。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狠抓晚秋生产。截止年底,全县种花草18万亩,油菜11.6万亩,午粮作物11万亩,萝卜4000亩,以弥补灾害损失。
1983年7月,县内又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4、6、7月间阴雨不断,7月中旬开始连续降雨22天,导致山洪暴发,圩堤溃破,内河水泛滥成灾。全县105个圩口先后溃破64处(其中4000亩以上的17处),张溪、胜利、香隅部分乡、村变成一片汪洋。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32588亩,死亡耕牛158头、生猪404头、家禽2万余只;毁坏水堰、桥梁400余座,山塘46口,渠道、溢洪道、涵闸、渡槽164处;淹倒配电房3座,损坏机械30台,直接经济损失达7620万元。灾情严重,为历史所罕见。水灾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力量,奔赴灾区抢救、转移、安置灾民,共组织抢救队7个,船只123艘,竹筏130乘,安全转移被水围困灾民3050户,14921人;筹集木材19329根,搭棚1247个,安置1万多无房灾民,并组织医疗队11个,医生55人分赴灾区为灾民治病。灾后,省、地先后下拨救灾款240万元,县下拨救灾木材1400立方米,发放救灾衣物3756件。并广泛号召全县各级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及广大干部群众捐献粮款和物资支援灾区。全县捐款17893元,粮票37667斤,衣物1513件。灾区人民还收到省、地捐款7497元,粮票30780斤,衣物7529件。由于及时解决灾民吃粮、穿衣、住房等困难,安定了灾民生活,稳定了灾民情绪,从而避免了灾民外流、乞讨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狠抓晚秋生产和副业生产。县农行、粮食、农业、供销、商业、水产等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挖掘资源,解决灾民生产自救急需的贷款和化肥、种子、渔具、木材等物资,使灾区很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为了使有限的救灾款在生产自救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变死钱为活钱,1984年元月,在张溪乡进行救灾款发放改革,采取“无息有偿”的形式,扶持灾民发展农副业生产,增强抗灾救灾能力,达到生产自救的目的。后逐步向全县其他灾区推广,并利用有偿回收款层层建立救灾扶贫基金会,集资备荒。1984年到1987年,全县共投放无息有偿救灾款569809元,先后回收有偿款546269元,回收率达96%。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