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初期,政府对农村一部分人口多、劳力少或遇大灾人祸而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户,主要通过集体照顾和发动群众互助互济,帮助发展农、副业生产,增加收入,并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救济,解决他们生活困难。农业合作化后,对贫困户的扶持,主要通过集体从安排生产着手,在分工分业上照顾轻活或工分比较固定的农活,使他们多做工分,并支持搞好家庭副业,增加收入。通过集体照顾而收入仍不足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其差额部分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1960年,全县共发放救济款86952元,棉衣14158件,棉被1630床,解决了11504户,20332人的生活困难。1977年,全县下拨社会救济款56216元,救济布票2.7万尺,棉绒1万斤,解决农村贫困户的生活困难。
1980年开始,全县积极开展规划扶贫工作,并以洋湖公社青峰大队为试点,总结了“通过国家、集体、社会三方面力量,从资金、物资、技术上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的扶贫经验,1981年又总结了新丰公社各部门各方面支持扶贫具体方法和措施。1983年,规划扶贫工作在全县41个乡、3镇、366个村中全面铺开。当年扶持贫困户2869户。除集体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予以扶持外,各有关部门共筹集扶贫资金11万元,发放贷款15万元,照顾电费6766元,免去医疗挂号费498元,免去扶贫户子女人学费4.5万元;支持贫困户化肥(尿素)240吨,精饲料402250公斤。截止年底,全县扶持脱贫的有250户。1984年,许多乡、材实行了干部包干扶贫工作,效果显著。当年扶持贫困户2753户,其中干部包干的1563户,占扶贫户总数的56%。全年脱贫有825户,脱贫率达30%。
1985年,扶贫工作由单户扶持发展为联户扶持和办、民政经济实体安排贫困户就业等形式。1986年底,全县民政经济实体发展27个,共安排扶贫户就业201户、326人。县、区、乡建立了“救灾、扶贫基金会”,广泛筹集资金,结合救灾做好扶贫工作。接着又在白笏乡进行村办互助储金会的试点工作。1988年6月,全面开展村级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组建工作,到7月上旬止,历时40余天,36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储金会”,入会农户76368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7.3%,筹集资金946416元,其中会员个人集资516212元,集体集资377802元,其他52402元。各村储金会在是年8月洪涝灾害中,发挥了救灾救荒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