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党部
中国国民党寿县党部,始建于民国17年秋。“特派员”主持党务,首任为徐传典,机关设于县城福音堂内。因徐率众打砸城隍庙,遭市民激烈反对,群起捣毁党部,徐因此调离。次年,张则田出任县党部特派员,常有庆任副特派员,成立执行委员会,张则田、常有庆、郝毅民、黄景孟、洪俊霞、徐新吾为委员,毕树勋任秘书。县党部设宣传、组织、总务干事务1名,职员若干名。民国20年,朱仲熙任特派员;次年,孙以鼎接任,将党部由福音堂迁至西街文明坊奎星阁;22年,又迁至天后宫巷北侧忠义祠,时县党部委员、干事有袁觉民、靳兆勋、朱雪堂等人;23年,孙延生、袁觉民先后任特派员;次年,宋贵昌接任特派员,县党部始设“行动大队”(便衣武装),专事搜捕共产党员,王济川任行动大队长。25年,特派员改称书记长,首任为汪春熙,彭信贤、汪方才等为执行委员;次年春,郝毅民任书记长,蔡觉僧、黄克非、江晴初、杨新三等为执委。27—28年,日本侵略军两度侵扰县城,县党部暂迁戈店一带;29年4月,日本侵略军第三次侵入县城,并建立汪伪政权,县党部迁驻保义集;30年,杨紫玖出任书记长,王仲英、桂硕甫、顾仁甫、孙南洲、黄光亚为执委。34年8月,抗战胜利,县城光复,县党部迁回县城,驻北大街,郝毅民复任书记长,县党部除原置组、宣、总务三干事外,复设调查统计室(属中统组织),其任务为收集情报,策反肃反,以摧毁中共,王济川任室主任兼行动大队长。同时建立“党网”,各区党部、联防区设中心组,在区分部、机关、学校、地方部队中择可靠党员为党网成员,随时向所在组织报告本地区、本单位“异党”活动情况与疑似的人和事。
自民国17年建立县党部以来,历任特派员、书记长除徐传典、汪春熙二人外,其余均为寿县籍人;执委、干事、职员,全部是寿县人,其中宋贵昌、王济川原系中共党员,叛变后加入国民党,成为反共骨干分子。
《寿光报》系县党部主办,创刊于抗战时期,为四开油印版,蔡觉僧兼任编辑,黄克非、江晴初等为记者。民国36年停刊。
县党部的经费,由上级党部直拨,临时费(含员工生活补助粮款、非常支出)由地方财政供给。民国36年经县参议会议决,将城西湖学田1000亩划交县党部办“民生农场”(实为招佃耕种),以其收入作为“党务基金”;又将双庙乡霄霈寺公田产360亩的租课收入,划交县党部作为补充经费。
二、区党部
县党部以下为区党部、区分部、小组,系按党员分布情况设置,与行政区划不一,抗日战争时期,下辖区党部3个,区分部10个,共有党员82名。37年,三青团并入国民党后,有区党部8个,区分部37个,小组114个,党员1771名。 29年春,安徽省第十一临时中学自定远县吴圩迁来寿县隐贤集,该校国民党组织隶于省党部,为直属区分部,校长孙秉南兼任书记。抗战胜利后,该校迁至县城,改称省立寿县中学,其党组织改为县党部所属区分部之一。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
三青团寿县分团成立于民国30年(公元1941年)春,时值抗战,分团部驻保义集,张善俊任主任,置总干事1名。分团以下为区队、分队,各置正副队长。34年秋,分团部迁驻县城后,倪德林、孙多植先后任主任。三青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主要为县立中学、简易师范青年学生,在较大机关单位工作的青年亦为发展对象,多采取集体参加形式。
民国30年9月,安徽省第十一临时中学成立第十一临时分团,隶于省团部,校长孙秉南兼主任,置干事1名。10月起,高、初中学生分批入团;高中部、初中部各成立区队,以班为单位设分队。35年春,该校易名迁县城后,三青团组织改为区队,隶于寿县分团。
民国37年秋,国民党中央决定,将三青团并入国民党,所有三青团员一律重新登记。登记入册后即承认其为国民党员,不登记者即不在其列。此后,三青团即不复存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