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清代寿州财政收支
岁入:户部额定数为赋税正耗银52818.79两,漕粮正耗米、麦3805.58石(每石约280斤)。 赋税正耗银内包括:民田地丁赋39061.68两,卫田地丁赋7845.36两,卫田津贴银4065.01两,安丰塘田租银877.56两,学田租银3.34两,牧马草场租银186.04两,商税419.72两,牙税174.6两,牲畜税42.75两,当税45两;契税无定额,尽征尽解。
岁出:户部额定数为银3504.64两,漕粮(米、麦)537.76石。其中:
动支民田地丁赋正银2318.78两,用于本州文武官员知州、州同、吏目、巡检、学正各1员,年俸银398.88两;官员役使轿、马、伞、扇夫共14名,年支工食银84两;州署、州同署、吏目署的差役门子、库子、马快、皂隶、禁卒、走递皂隶共64名,年支工食银384两;州署民壮42名岁支工食银252两;州学差役门斗、斋生各2名,岁支工食银38.4两;州学廪生18名,岁支廪粮银72两;巡检司(驻正阳关)弓兵10名,皂隶2名,岁支工食银共72两;州粮仓廒斗级10名,岁支工食银60两;民壮器械、监狱与库房维修、马草料银147.21两;乡饮酒礼银6.87两;庙坛祭祀银134.93两;坝堤费用银13.72两;铺兵95名,岁支工食银610.2两;孤贫布花口粮银49.58两。
动支卫田津贴银6.66两,用于书办纸张费用补贴。
动支卫田地丁赋正银98.13两,用于门军月粮银岁支71.8两,厂军口粮银岁支26.33两。
动支民田地丁赋耗银980两,用于支付州官养廉银,计知州800两,州同、吏目、巡检各60两。
动支学田租收入银3.34两,交州学使用。
动支漕粮正耗米麦537.76石,用于拨付寿春营兵月粮,岁支米162.88石、麦201.91石;办漕经费米162.88石;维修漕粮仓廒、铺垫材料麦10.09石。
又,随漕粮带征车脚钱97728文,用于支付兑运漕粮脚力费用。
岁出除上述各款外,尚有从民田地丁赋正银项下活拨(坐支抵解)额银606.16两,其中用于文昌春秋加祭费用45两;驿站夫马工食草料费用440.8两;孤贫布花口粮不敷银120.36两。此外,圣旨旌表忠孝节义赐匾建坊费用,准实报实销,不在留用定额内。
上述岁入岁出定额,厘定于康熙、乾隆之际,累年不变。所谓“活拨”款项,系追加经费。一应钱粮收入,除去留支定额,其余一律上解省布政使司(藩司)或督粮道。钱粮收入能否足额完成,为考核政绩主要项目之一。
二、民国时期财政收支
民国前期,军阀割据,省督各自为政,官吏更迭频繁,寿县财政收支无案可稽。民国24年建立预算,亦仅列县以下地方自治经费收支款项,而县级行政经费尚属省财政统收统支范围,乡保经费系自筹自给,均不在该预算数之内。
民国30年实行新县制,县为一级财政,始有收支核算;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县财政收支相当混乱,预、决算制度不能认真执行;因法币持续急剧贬值,县财政收支数额每年以数十、百倍乃至千倍的速度递增,预算额与决算额的差距,逐年增大,无法控制。民国37年4月份,制订的全年收支平衡预算数为法币2031.56亿元,尚不包括预算外收支与乡镇保级自筹自用的经费,此预算执行至7月份即已突破。县政府、县参议会、县财政税务部门竭尽全力为上下5800余名公教员工的薪俸工饷与6000余名自卫队官兵的给养装备而疲于奔命,虽计绝技穷而于事无补。为增发公教员工的生活补助费、补助米,县政府于4月份送交参议会审议方案序云:“物价飞涨,一日千里,本县各级公教人员待遇,个人尚难温饱,遑论赡家养廉,常川如此,又焉能研究行政效率?”是年7月,行政院再次发布调整公教人员薪俸待遇办法,其计算公式如下(生活指数由4月份的65000倍调整为240000倍):
县级一般公教人员平均底薪为:80元(原为50元,民国30年时人均加薪30元),依上述公式计算,应领月薪为840万元,连同县增发的生活补助费500万元,补助米一市石(200市斤)折款3600万元,合计为4940万元,实际收入水平尚不及抗战前的三分之一。12月,淮海战役胜负已决,普通员工已连月领不到应得薪饷,而望灶兴叹,正是“四面楚歌垓下兵,半轮月照散离情”。
预算外资金,系指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体系,而由地方自筹自用的资金。
寿县财政的有预算外收支项目,始见于民国34年,当时因法币贬值,物价剧涨,行政费用激增,正项收入不足以维持开支,乃将地方摊派征收的“乡镇临时准备金”调县一部分作为预算外临时补助费用支出;此项收支由县府提出概算,经县参议会审议通过即行(按:省府有训令云“毋庸报省府核定”)。嗣后二三年,数额递增不已。民国37年,寿县设“特别概算”,亦属预算外收支性质,凡未经报呈省府核准支出的各款,包括地方军政临时费与公教员工补助粮款,均列入“特别概算”,其资金来源为地方摊征上解县府的“绥靖临时费”,收支业务由县府地方经费收支管理委员会与县金库共同办理。
民国24年度寿县地方财政预算(岁入)表

民国24年度寿县地方财政预算(岁出)表
民国31年度寿县财政收支实数表

民国35年度寿县县级财预算、决算表(一)

民国35年度寿县级财政预算、决算表(二)

民国时期的预算外资金概算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财政收支
1949年初,寿县建立民主政权。当时财政收入,仅有烟酒产销税、屠宰税、营业税、牙税等,全额上解;及秋,始开征公粮(即农业税),亦全额上解。财政支出,实行向省(初为皖北行署)领报制度,仅限于党政机关、事业部门工作人员个人生活供给与少量办公费,对公立中、小学教师实行低工资制。
1951年7月,原属中央统收统支范围的乡镇级经费交县统筹管理,相应将部分地方税附加及其他杂项收入划交县财政。次年春,皖北行署公布《城乡政教事业费收支保管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乡镇级经费收支范围。
1953年,县为一级财政,始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乡镇经费亦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
1954年夏季,寿县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被灾面超过三分之二,230余万亩早中秋农作物颗粒无收,给县财政带来了极大困难。赖中央、省多方支持,使70余万灾民迅速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县级财政收支情况亦随之好转。
1959—1961年,因“大跃进”失误与“五风”影响,导致国民经济形势逆转,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支出相应紧缩。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至1965年,经济稳定增长,县财政收支始恢复正常。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至1969年动乱高潮期间,经济形势再度逆转,县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幸赖农村政治经济形势尚称稳定,农村税收(主要是农业税)成为维持财政支出的可靠财源。
1969年以后,国营工业企业亏损仍相当严重;1975年进行整顿、调整,经营状况始逐步好转,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推动整个经济领域体制改革,使经济效益连年以较大幅度增长。自1982年以来,寿县城乡人民平均收入增加一倍以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县财政收支总额亦相应迅速扩大。
1980年,为适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县财政设立“支农周转金”至1987年,投放余额已达200余万元。
行政事业经费,历来均按定员定额计算,定员不得超编,定额不得突破,开支范围不得任意扩大。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按国家规定类别标准发给;随基本工资发给个人的补贴,1985年工资改革中部分取消(如1956年起实行的粮差补贴,人均月0.5元,后改为0.9元;1978年起实行的副食品补贴,人均月5元,后增至17元等);现在仍实行的补贴为1983年起人均月洗理费2元,1984年起人均月书报费4元。公用经费亦按人定额,其中办公费人月2.30元(1978年以前为1.80元);差旅费车船住宿费按享受范围等级实报实销,途中伙食补助费每人每天1.20元;出差住勤费县内每人每天0.60元,省内1.10元,省外视地区类别另计;公费医疗与福利费每人每月各2.50元(集中使用);冬季取暖费每人每年4.50元与小伙食补助(适用于人员较少无食堂的单位)每人每月1.50元(原则上集中使用,非特殊情况不发给个人)。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人员工资及补贴,年初由县财政局按在册人员定额综合核定全年“人头经费”,一般单位全年人均900元左右,按月拨款,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各单位的专项业务费,如电讯、燃油料、印刷、资料、图表、簿册、调查研究、会议等费用,由财政局视具体情况核定金额,列入预算,分期或一次性拨款。
建国初期,在中央统筹统支情况下,县财政无预算外资金项目。1955年,始将城乡自筹资金作为县财政预算外收支管理。1957年起,对预算外资金收支于年初另立预算,年终进行决算,预、决算均须专项报省财政厅备查。当时的管理方式,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如农业税地方附加,工商各税附加,水利集资粮款等一律由县财政局实行“集中代管,专户储存”,并对其资金来源与使用方向负责统筹安排与监督指导。
1973年起,将县级国营工业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由县财政集中30%统一安排使用,列入预算外资金管理。1979年时,将国营工业企业上缴利润给县留成50%(次年改留20%),亦列入县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1985年起,为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将上述两项集中与留成,分别移交各该主管部门掌握安排使用。迄1987年,县财政直接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主要是农业税附加与部分工商税附加。
有关县财政收支数据、金额分别择要列表如下:
1949—1956年党政机关经费供给标准表

城乡政教事业费收支范围表

城乡政教事业费支出标准表

寿县财政收支概况表

寿县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概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