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镇市建设经历了不同时期。1949—1958年为第一发展期,其后三年困难,十年动乱,在极左路线干扰下,为停滞阶段,进步不大。1978年起拨乱反正,至1987年,凡10年,为大发展时期,其建设速度与成果,数倍于前20年。
一、正阳镇
正阳镇古为寿州大镇,舟运四达,商业繁荣,市区建设规模拟于州城。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鏖战于此,数进数出,“室庐燔毁殆尽”。中外通商后,镇市复兴,尤盛于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始盛而终衰。1949年1月,正阳为县辖镇。1950年3月,一度改建制称市,旋复为区级镇。
1954年遭受特大洪水,全镇没于水,房屋损毁甚多。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与支持下,全镇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斯镇。1955年底,修复水毁房屋4000余间。1958年前后,国家拨款与各部门投资,兴建了一批公用新式楼房与学校、医院、影剧院、航运码头等公共建筑。1978年以来,建房数量迅速增加,全镇现有公用楼房(二层以上)70余幢,建筑面积逾8000平方米;居民住房8920间,大都是砖混结构平房与二层楼房,人均使用面积9.13平方米,超过县城三分之一。原有土草房仅剩数十余间,散布于后街僻巷。
1964年将蔡寿输电线路延伸至正阳,又在镇东建变电所,装置35千伏安变电设备,随着供电量逐步增加,总负荷量已达1.2万千瓦,全镇用电覆盖率达到95%以上。
1977年以自筹资金为主,兴建自来水厂,次年竣工投产供水。现已铺设主管道3100米(分支管道由用户自费),并设供水站15个,向未接通的安装户供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
1981年后,国家投资与地方自筹资金253.5万元,改造旧街道。原市街与主要巷道宽度仅2.5—5米,现拓为5—10米,已改建长度为2142米;原路面为条石、泥土,现改为混凝土。在改建街道的同时,新建下水道2432米,改善了环境卫生。
二、双桥镇
1985年,双桥镇改为区辖镇。民国时为乡集,东西向一字街,长约300米,宽5米左右,土路。街两侧有土草房600余间,其中市肆门面约80间。
1954年大水,庐舍荡然无存。其后西移里许高阜地面重建,街道加宽至8米。
1958年春,双桥区公所移驻此地,部门单位相继迁来,商业网点逐渐增加,市面始渐繁荣。于是在旧街之西,辟南北向新街,即南新街,北接寿正公路,长350米,宽25—30米;始为碎石泥结路面,1976年,改为沥青路面。1978年后,新街继续向南延伸,分为育红街、变电所路,长260米、300米,宽20米、6米,均为砂石路面。1987年,南新街与育红街先后改为混凝土路面。
1964年冬,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双桥区为中共安徽省委的试点,始接电于寿正输电线路供照明用,后扩大输、变电容量,镇属街道、行政村用电普及率达98%。
1978年以来,基本建设发展迅速,新建钢混砖瓦结构学校、医院、影剧院与机关办公大楼等相继落成;群众新建砖混、砖瓦二层楼与平房大量增加,原有土木结构的草房已不多见。至1987年,全镇有房屋5924间,建筑面积88860平方米。其中公用、营业用房屋占30%,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达20平方米。
三、迎河镇
迎河镇原名迎河集,民国时为建制镇。人民政权建立后,一直是迎河区公所驻地。
迎河集原濒淠河东岸,傍水为市,南北主街长1300米,宽5米;有5巷,宽3米;街巷皆条石路面。街区有砖瓦、土木结构房屋约3500间,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商家店面约占20%。抗日战争时期,此地属安全地带,以水运方便,沦陷区商贾多有迁来营业者,一时颇为繁荣。
1954年特大洪灾,镇上水深2—3米,风摧浪击,房屋大部倒塌。水退后,在党和人民政府支持下,移镇于东1公里处的岗地,重建新市。初为十字街,后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井字形街。继而在镇北又新辟大街一条。至1987年,街道总长达4520米,均为砂石路面。新镇初建时,占地不过10余万平方米,今已扩至75余万平方米,其中机关单位、工商企业占地28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占地12万平方米,街道与其他占地约35万平方米。
房屋建设,初以土木草结构为多,后集体兴建砖瓦窑厂,运输条件改善,砖瓦平房、砖混楼房逐渐增多。就群众住房而言(不含机关单位公职人员),人均住房4平方米左右。
1972年开始供电,用电普及率为95%。
四、隐贤镇
隐贤镇原名隐贤集。明代时即为寿州大镇,濒临淠河东岸。因水运方便,为南北货贸易转输集散地,商业繁荣,有5街、6巷,皆石板路面,南北大街长750米,为主街。西街之尾为淠河,东街之梢有短横街一截,因其状而称为榔头街。1950年6月,调整行政区划,以隐贤集为区辖镇。
1976年秋,恢复集市贸易后,镇东部新辟农贸街,长440米,宽27米,碎石砂浆路面。
从前无下水道,阴雨时街巷污水横流。今主要街巷,均已修筑排水暗沟。
房屋建设,1980年起,进入更新时期,新建房屋皆砖瓦、砖混平房或二层小楼;原有土木结构草房多改建为砖瓦房。全镇市民现有住房4317间,建筑面积73906平方米,每人平均10.9平方米。
1975年,始由瓦西变电所供电,用电普及率为100%。
用水,原以淠河水为主,有担售河水专业户;自淠河断流后,改用井水。
五、板桥镇
板桥镇原名板桥集。1985年4月由乡改为区辖镇。旧街于1954年被洪水淹没,房屋尽毁。当年冬,在旧街南里许营建新集。初时,纵横不过200米。1976年秋,恢复集市贸易后,草席编织业蔚然兴起,农副产品上市量日益丰盛,市政建设速度加快。新集占地1平方公里,南北街长1100米,东西街长800米,均宽14米,皆砂石路面。
近几年来,国家机关、学校、全民与集体企事业单位楼瓦房成片兴建,个人建房大量增加,镇上居民住房现有2400余间,其中5%为砖瓦、砖混平房、楼房,人均使用面积约12平方米。
用电普及率逾90%;用水以渠水(来自安丰塘竹丝门支渠)与井水为主。
六、堰口镇
堰口镇原名堰口集。1985年春,改为区辖镇。1949年2月至1987年为堰口区公所驻地。
民国时,南北向主街长200米,西北侧有新街,长数十米,商业集中于主街中段。另有小巷4条。街巷皆土路,雨天泥浆可没踝。1960年以后,关闭集贸市场,市民下放农村,集上仅有房屋450间,其中70%为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14.5平方米。 1978年,市场开放后,商品流通量激增,市面日益繁荣。原南北向老街延伸百余米,新辟东西两街,东街长157米,西街长510米,宽20—24米。新增街巷4条,宽6米(与老街同)。而集东之寿六路一段,长1000余米,也形成了市街。东西新街为混凝土路面,其余各街(含老街)与主要巷道,均为砂石路面,无复泥泞之苦。
机关、学校、国营商业与其他全民、集体单位,大都为新建砖混结构平楼房,市民中的30%也盖起了砖瓦楼、平房,这与后街残存的旧土草房形成鲜明对照。
用电普及率为100%;用水,以井水为主,间用堰口分干渠(安丰塘)水。
七、保义镇 保义镇原名保义集,1985年春,改为区辖镇。民国29—34年曾为国民党县政府驻地。1949年2月—1958年1月,为保义区公所驻地。 原保义集仅南北向街一条,长500米,宽4—5米,土路。近十年来,迅猛发展,原南北大街已延伸至1000米,并拓宽为18米,修成混凝土路面。而集东300米外的寿六公路,北起中学向南延伸,长约1000余米,亦成为市街,并有中长街与各东西向之巷道与老街相通。 市区现有房屋8000余间,新建砖瓦楼房在三分之一以上。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6.48平方米。
镇设变电所,用电普及率为100%。
因海拔较高,地表水贮藏量甚少,且难以挖渠引水,地下水资源亦不丰富,故镇上用水相当困难,干旱季节,须往返奔数里外取水。人民政府已数次拨款开凿深井数口,并注意保护地表水不受污染与减少渗漏损失。
八、石集镇
石集镇原石家集,在今镇南1.2公里处(寿六公路东侧),市街约长200米,宽5米,土路;旧时为寿县至三觉寺必经之处。
1958年秋,经国务院批准,建置安丰县,征用前石集乡土楼村部分土地建立县治,当即开始规划并投资兴建。至1959年夏中央通知撤销安丰县建置时,汽车站、电影院、医院、旅社、中学、卷烟厂、国营商店与政府机关等建筑已基本竣工。1961年,设置安丰区,即以此处为区公所驻地,于是各部门下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建立。原老集商业、服务行业也先后迁来,从而形成市区,原石集则成为农家村落。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尤为迅速。寿六公路自北向南,纵贯市区,与东西向安丰路构成十字形。安丰路全长3000米,宽29米,其东段1900米为沥青路面,西段为砂石路面。
近几年来新建房屋多为砖混、砖瓦结构楼房、平房。市区现有房屋总建筑面积为86504平方米,居民住宅人均使用面积约12平方米。用电普及率街区为100%。
此地原为农田,虽地势较高,但沟塘较多,用水以地表天然水为主。1970年以后,引瓦西干渠水上岗,补充地表水,但不能保证常年供水。地下水,因岩层较深,一般需下凿50米左右始能汲水,现已凿成多口深井,并有公共水井,供市民饮食用水。
1985年春,改石集乡为建制镇。
九、众兴镇
众兴镇原名众兴集。1949年2月—1963年6月,为众兴区公所驻地,1985年4月,改为区辖镇。
原众兴集市街,在寿六公路、淠东干渠西侧,街长600余米,宽6—7米,东西各有巷道1条,长为60米、70米,宽为3米、4米,街巷皆土路,集上有土木草结构民房约1500间。
改革开放10年来,市街已越过干渠、公路,成为河路纵贯中心的市镇。南北向骑路集街长2000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滚水坝东西向新街长300米,宽50米;重修老街旧巷,敷以水泥行道。
新街所建房屋,大都是混砖、砖瓦结构的2—3层楼房、平房。镇上现有民用房屋建筑面积28891平方米。其中:工商业用房10111平方米;居民住宅18780平方米,人均占用面积为8.5平方米。
用电,由瓦西变电所输送,普及率为100%。
用水,主要取自淠东干渠,次为井水。
十、三觉镇
三觉镇因三觉寺而得名。1950年8月,始为三觉区公所治所,次年以街区建置三觉镇。
原集市南北向主街长约600米,宽5米,条石路面,另有3条巷道,其中大巷长百余米,宽4.5米。街巷共有房屋1300余间,以土木草房为主,商业集中于中段。
1976年,寿县至三觉镇公路接通后,市街向北延伸;又将大巷扩为市街,并先后将街巷修成沥青与混凝土路面。为便利交通,镇人民政府集资重建、改建街道外围桥梁4座。其中权桥长12米宽4米,庙桥、石坝桥各长20米宽7米,三流堰桥长20米,宽10米,均为钢筋混凝土重力桥。
街道市民住宅约4000余间,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为12.5平方米。
电,由瓦西变电所输入,经本镇变电所输送各用户,普及率为100%。
水,居民饮水以井水为主。
十一、炎刘镇
炎刘镇因炎刘庙而得名。1961年4月为炎刘区公所驻地,1985年改乡为镇,仍是区治所在。
原炎刘集仅有东西向街1条,长约200米,宽4.5米。为区治后,机关单位、商业门市增多,市街两端向外延伸100余米,街西头又有岔街一条向北延伸,长约100米。各街均为泥土路面。近十年来,交通状况改善,公路直通合肥、寿县、瓦埠等地。商贸业务日增,市街又有延伸,原岔街,现称北新街,长逾500米,宽17米。其中300米已修成混凝土路面,并与北行公路相连接,原主街续有延伸,部分已拓宽改为水泥路面,新辟岔街已与南行公路相连接。市场经济文化较繁荣。
老街旧屋以土木草房为主,部分已改建为砖瓦、钢筋混凝土平房或二层楼房。市区现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
用电,引自镇东七里杠瓦东管理所,覆盖率为100%。
用水,以井水为主,多深井。 十二、小甸镇
小甸镇原名小甸集。1976年瓦埠区革命领导组迁此后,区属部门机构、国营企业相继迁来或设立,市区逐渐扩大,市面日趋繁荣。1985年,改建制为区辖镇。
原集为南北向一字街,长170米,宽6米左右,泥土路面,现改以街西合(肥)瓦(埠)公路拓宽为主街,长1569米,宽20米;又辟东西向新街,横穿新旧大街。新街北段长300米,南段长210米,均宽20米。各街均为砂石路面。旧街北首小甸小学校为1923年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所在地,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碑记。
镇设供电所,用电普及率为100%。
用水,以井水为主。除公用凿井外,居民家多有简易塑料管压力井。
十三、瓦埠镇
瓦埠镇原名瓦埠街。民国时,曾为中共寿县县委、瓦埠区委驻地。1949年1月至1976年为瓦埠区公所驻地。
镇上原有大街4条,呈十字形。南街长约600米,宽6米;东街长约700米,宽5米;北街长约400米,宽4.5米;西街宽4米,为取水之道,旧时甚长,因被瓦埠湖浪涛冲蚀,今长百米左右。各街均为条石路面。
从前以水运为主,瓦埠为淝淮航船必经之处,商贾云集,市场久盛不衰。后东淝河上游淤塞,遂日趋萧条。人民公社时期,集贸市场关闭,此地三面临水,更无商旅问津。
1978年后,改革开放,凭藉发展渔业与利用水陆联运的优势,生机再现。镇东南已辟商业新区,新街的北端与东街头相接连,为农贸市场。
镇上民居,砖木小瓦房与土草房相间,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左右。
用电,普及率为95%。
饮食用水,以瓦埠湖水为主,井水次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