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初期,城区四条大街宽度一般为5—6米。房屋除衙署、官绅公馆与富商豪门外,普通民房以草房居多,矮小、阴暗、潮湿,且常有霉味;饮用水以井水为主,茶馆与大户人家则购用零担河水;无公共照明设施,入夜通城漆黑,唯市肆可见门缝露出一丝灯光;霪雨时,大街小巷泥泞油滑,而污水潴留巷尾洼地,腥臭污秽,令人掩鼻。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党和政府加强了市政建设。1958年,成立寿县城市建设委员会,对县城建设作了初步规划;尔后三年经济困难,十年动乱时期,严重地影响了建设进程。虽然困难重重,资金不足,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城建领导力量,完成了城区全面测绘,重新制定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
一、拓宽街道
全城4条大街,总长3915米(东街从十字街口至宾阳门1005米,南街从十字街口至南城门680米,西街从十字街口至西城门1025米,北街从十字街口至北城门1205米),1958年起分段拓宽改建,1987年已完成3367米。由原宽6米左右拓为14—18米,将条石路面先改为碎石泥结路面,1978年以后,又改为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尚余北门内548米待拆迁拓宽重建。在拓修大街的同时,对79条巷道也普遍进行了整修,其中44条主要连街巷道,先后由条石路面、土路改为混凝土或碎石泥结路面。此间,商业网点迅速增加,集贸市场蓬勃兴起,南关与北关已形成新市区,新辟商业街道不断增加与延伸。出城南门向南延伸950米,为寿春路;从寿春路北段大桥南向东延伸520米,为寿蔡路;从城北凤凰山西麓向东延伸至化肥厂,长约3000米,为北关路。为沟通县城南北与加强城乡货运,从城南门口经西门口至北门口筑成环城路,沥青路面,长3700余米;从北门口至北关(沿通济桥东侧)筑成沥青路,长约2000米,此路未命名,群众称之为北外路。
二、桥梁建设
1.南门桥
南门桥旧称通淝桥、安良桥。明万历年间,改木桥为石桥,清代数次维修。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县城时,桥被炸毁,后以钢轨接连两端,铺木板供人行。1950年夏汛,被水冲毁,暂设渡船维持交通。1951年仿古赵州桥式,建钢筋混凝土拱桥;1983年拓宽加长,跨21米,宽29.4米,长42米,承重15吨。
2.南门二道桥
南门二道桥未正式命名,群众多称之以“二道”。位于南门桥南200米。1978年10月兴工,历2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式拱桥,9孔,主孔跨25米,全长60米,宽17米,承重18.4吨。
3.东门桥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署庐凤道金光筋为防御太平军,下令断毁东门桥,后修复为木板铁索吊桥(便于外河航船入泊南门),民国时续予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建为固定木桥,又在桥南就城濠建红领巾水库,于是船舶不复南行。1985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面两孔重力桥,长16米,宽7米。
4.北门桥
北门桥旧名通济桥。跨越东淝河,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嘉靖时重修并扩之,连同堤长2里许,中有4孔流水,被称为淮南第一桥,其后数经维修。清咸丰年间,因战争断桥,同治时修复。其南端近北门跨东淝河主河道者为石拱桥,桥堍立4石狮,为水位标志(旧制“水漫狮子头,水从孤山流”。石狮示寿州应承受洪汛之最高水位。孤山在淮河北岸凤台县境。此制今废)。1951年,为利于排除瓦埠湖涝水,在东淝河北70米处,开挖新河道为主河道,建7孔石拱桥,名曰“北新”。桥长74米,跨37米,宽6米。1958年“大跃进”,县于北山大办工业,自北门始,越新老二桥,沿旧通济桥东侧修筑公路,直抵凤凰山下。1983年,因二桥迭遭水损,且面窄拱低,不利水陆交通,复在二桥西侧,再建大桥,名曰“靖淮”,长115米,宽14米,高27米,3孔,每孔跨25.2米,1987年建成。
5.东津桥
东津桥古称长濑津桥。明代称淝桥,后倾圮。清顺治年间再建,光绪时重修。民国时毁于兵燹,乃设渡船。1951年,寿县人民政府重建石墩混凝土路面平桥,长20米,宽5米;水低从桥行,水涨以舟济,船从桥下过,须免桅。后以此处为公路干线通道,汽运繁忙,1974年5月,由省交通厅投资,淮南市有关部门主持,重建新桥,为钢筋混凝土平面桥,长272.4米,宽7米,6孔,每孔跨18米,其东端为淮南市,西端为寿县。
三、排水排污
旧时,城中四隅有大小陂塘10口,容纳废水、涝水,由东北、西北两城角之涵洞泄出。新中国诞生后,城区人口日增,工业兴起,涝水不减,废水增多,大部分陂塘被填平或淤积。除尽量用旧有排泄系统设施外,一方面重建街巷下水道,一方面增筑引污水出城之孔道。1985年以来,越东门建地下砖砌暗沟,长250米,引废水入东护城河;越南门建下水道引废水入南护城河;并在城西门内南北两方筑宽2米,长约1500米的退水渠;与北大街北段向西行,长约1000米的排水沟,引两路废水从城西北角涵洞出城入于城西湖。复鉴于汛期城外水位高,内水不能自然排出,而在北门两侧设抽水泵2组,每小时排水量4600立方米,保证城内无涝害。至1987年,已完成主要街巷下水道的铺设,总长1.2万米。
因城区人口倍增,垃圾污染日益严重。处理垃圾办法有二:一是填塞洼地,作建房基地;二是供城郊农民作土肥。
四、供电
民间照明,原用植物油灯,民国时期,城镇多用煤油灯。县城使用电力照明,最早在民国20年,安徽省立第六中等职业学校自备机动发电机发电,供校内照明;民国36年,寿县久福烟厂以柴油机、发电机配套发电,供厂内照明。1951年10月,开始架设淮南市蔡家岗至寿县输电线路,次年6月向城区送电。随着供电量逐年增加,从机关到居民,由居民照明到工业用电,1960年前后,即普及城区。1987年,全城用电量为54678千瓦时。其中照明用电5188千瓦时。城内主要街巷,均已装照明路灯。 五、用水
古代城区,开渎修渠,引入芍陂水、淝水供用。后城区日蹙,城垣重固,外水不入,始凿井汲水,今城内有井179口。1958年,始有市民打简易压力井提取地下水。1970年5月,县财政投资在东门外兴建自来水厂,1974年8月竣工投产,向机关学校供水,并在街头、巷口设供水站10处,每日定时向群众供水。当时供水量约为需水量的三分之一。其后,一再增加投资(分支管道由用水单位自费),以提高供水量,改善水质。1987年时,日供水量为3500立方米,城区(含南关)居民85%用上了自来水。由于水源来自东门外护城河,水质不佳,虽经消毒净化,每逢干旱或霪雨时,常不能达到部颁卫生标准。为了人民的健康,县人民政府已拟定从东津渡引水入城规划。
六、改善民居 昔日城区,只少数官绅地主富商拥有楼瓦房、重门院,一般民居以土草房为主。据1952年调查统计,全城各类房屋有14933间,2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7.53平方米。土草房虽说是冬暖夏凉,但狭窄阴暗,很不利于健康。在人民经济收入与物资供应尚未有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还难以改善居住条件。1958年至1978年,以建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办公、教学、营业等公用房屋为主,改建、新建生活用房为数不多,大都是砖木结构平瓦房。私人建瓦房者至为罕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调增了建造住房的投资比例,并鼓励、支持个人建房,由是改建、新建住房进入黄金时代。1982年以来,县房地产管理公司投资兴建了商品楼房群体两处,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230套、户);县开发一公司投资建筑了商品住宅楼2幢,面积2100平方米(50套、户);各机关、单位建筑职工宿舍楼亦日益增多。市民个人建房,始兴于1984年,以个体工商户居多,在原有宅基上改建的两层平楼比比皆是,有的还盖了临街营业楼。新建住房,采光通风好,水、电、路三通,装饰新颖美观,厨房、卫生间配套齐全。据初步统计,1987年城关住宅用房建筑面积已达43.1万平方米,因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迁入),人均使用面积仅为6.88平方米。1987年,城区公私建房投资总金额为703万元,个体户(私人)292万元,建筑总面积52761平方米,其中住宅22790平方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