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及民国时,虽有推广农业的机构设置,但科技水平尚低,且时局不宁,常有战乱,所谓提高农业生产,大都停留于议论与文牍中。虽或有实验,但未能推广,效益不显。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以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提倡科学种田,农民对农业科技由无知到有所知,到知之较多。近几年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已为全社会所公认,今即目不识丁的老农话及种田科技,亦头头是道,令人叹服。
一、寿州课桑局
寿州课桑局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正月,系官方开办,坐落于州城西南隅,民国时废。
民国17年(公元1928年)7月,邑人王荣懋(即王松斋)曾上书县府,在《提倡森林蚕桑》一节中陈述:“寿县农会地址,系原有课桑局设置,园内有桑数百棵,向出丝品,成绩尚嘉。兹欲振兴林业,仍请恢复该局,以资发展。”
二、寿县农业推广所
寿县农业推广所建于民国23年2月,隶于县府建设局(建设主任办事处),址在县城西南隅,以推广农业技术为主要业务。27年,日本侵略军侵扰县城,该所工作中断;日本侵略军撤退后于次年恢复。29年,县城第三次沦陷,迁所于安丰塘东南方;31年县森林施业所并入该所。33年9月所撤,业务由县农林场接管。35年6月农林场撤,复为农业推广所,并扩大编制,职工22人(其中技士2人属县府建设科编制),房舍8间,耕地、苗圃、园畦共61亩;有耕牛1头,大小农具18件。当年事业经费法币10万元,临时费不计。
1949年初,由寿县民主政府接管,1950年10月撤销。其地最终成为皖北寿县八公山林场苗圃。
三、寿县农林场
寿县农林场建于民国33年,隶于县府建设科,场址在窑口乡东北庙庄(公田),负责全县农林作物栽培试验。有房5间,耕地55亩,另有苗圃20亩(系青莲寺公田)。34年秋,日本侵略军投降,县城光复后,迁至城南校场营(今县农业示范场附近),有耕地36亩,另苗圃20亩。场部在县城西街北侧,有农舍数间,花厅3间,园畦5亩。35年6月场撤,改组复为农业推广所。
四、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建于1954年4月。站址在县城西南隅戴家台子(今县卫生防疫站)。有职工20余人,设农艺、畜牧、特产、农具、兽医各组,负责推广农业耕作新技术、优良品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牲畜免疫与病症治疗等。次年4月,与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农业组合并后,改组成立寿县农业局。
五、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983年,寿县被列为全国6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中共寿县县委、寿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县城南郊1.5公里处,建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年冬破土动工,1985年10月建成。总投资人民币1376万元,其中用于农业建设331万元(含县农技推广中心、区农技站、良种繁育推广机构等基本建设),用于水利建设916万元,用于扶持农村商品生产126万元。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新建农业科技实验培训中心,面积为5538.86平方米,其中生产设施建筑4264平方米,生活性建筑1275平方米,购置仪器905台,植物保护器械500台,机动车2辆;扩建7个区农技服务站,新增建筑面积3995平方米,添置各种仪器、设备49台。
2.良种繁育、供应体系扩建良种繁育基地(场、站)库房200平方米,晒场1500平方米,添置各种农业机械、仪器设备12台。扩建县种子公司库房1810平方米,晒场700平方米,购置良种精选、提纯加工流水作业线机械及配套仪器设备14台;新建与扩建7个区种子公司库房、晒场2910平方米。
3.扶持农村商品生产
扶持农村商品生产的资金,除用于推广畜禽优良品种与畜禽疫病防治购销经营外,并兴办乡村小型混、配合饲料加工厂、粮油、食品加工厂35个,年生产总量35000吨。
4.水利电力建设
新建电力排灌站21座,装机24台7940千瓦,其中迎河区35千伏安变电所1处,装机2台2050千瓦。新建35.1千伏输变电线路69.8千米。完成11条总长141.8千米支渠配套工程,做涵、闸等建筑物1076座;修复小型水库工程设施17处,增加库容19万立方米;扩建防洪工程2处,总长1829米,做土石砌体31.4万立方米。
六、寿县农业示范场
寿县农业示范场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验基地。其前身始为皖北寿县八公山林场苗圃。1953年冬改为寿县农场城南分场。1956年10月,又改为寿县农业试验场,当时有耕地155亩。1959年底,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为一体,挂两衔牌。1963年,撤销试验场与科研所,就址改建为寿县良种繁殖示范农场城南分场;次年春,改为寿县棉花良(原)种场城南分场;1968年,又改为寿县农业试验场;1972年2月,场撤,改为寿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82年,再改为寿县农技推广所。寿县农技推广中心建立后,1984年6月,撤销农技推广所,建立寿县农业示范场。
示范场现有耕地120亩,职工38人。自1972年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来,即承担省、地农业科研任务20余项目,并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选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作物良种,年产粮食5万公斤以上,可提供水稻、小麦良种3.5万公斤左右。1977年起,先后荣获地区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奖项目有:杂交水稻需肥量与适播期的研究、土壤传播小麦花叶病毒的研究、水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治的研究、小麦高产稳产新品种寿麦1号、2号等。
七、区农技服务站
各区农技站始建于1955年4月,受区人民政府(区公所)与县农业局双重领导。1957年改称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1958年6月更名为区农业技术服务站。尽管县内行政区划时有变动,始终保持一区一站。1960年初撤区并社中,各区农技服务站被撤销,其业务并入大公社农业生产部;1961年恢复行政区建制,各区农技服务站同时恢复。1965年7月,县东部4个区划交长丰县后,寿县尚有双桥、迎河、堰口、安丰、三觉、炎刘、瓦埠7个区站。现各区农技服务站业务受县农技推广中心督导,成为推广中心的分支机构。 八、寿县棉花原种场
棉花原种场的前身为寿县农场。县农场建于1951年初,场部原在县城西北隅,西门外有耕地近千亩(后归省属寿西湖农场)。1952年春,县农场场部迁至堰口集南王新圩,接管原堰口区办农场。该处有耕地640亩,又拨入附近公田300亩。1953年冬,增辖城南分场;1956年,接管苏王、三觉、下塘、保义、双庙5个区办农场,改为分场。1959年冬,各区分场就地并入人民公社,撤销县农场,其职工、场舍、耕地、牲畜等由寿县第一农业学校接管。1963年5月,撤销第一农校,改建为寿县良种繁殖示范农场,仍辖城南分场;次年,良种繁殖示范农场一分为二:一为寿县水稻良种场,一为寿县棉花原种场,并在附近另建场部,复划入堰口集东4公里的公有荒地600余亩,建立东大荒分场,以扩大生产。1968年,划出所属城南分场,改为寿县农业试验场。1970年3月,将所属东大荒分场移交中国科技大学作生产基地,科大场撤后,改建为寿县知青农场。1971年2月,寿县水稻良种场迁至石集附近,其耕地70亩及房舍均入棉花原种场。1981年3月,寿县水稻良种场再迁至堰口东大荒,其在石集的耕地200余亩及房舍由棉花原种场接管,建立安丰分场。至198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安丰分场移交公安部门,改建为劳教农场。
寿县棉花原种场1987年有职工143名,耕地876亩。1987年提供商品棉(皮)3万公斤,向县内外提供零代优良棉种(原种)与一代种3.6万公斤;另产粮食18.4万公斤,提供商品粮15万公斤。
九、寿县水稻良种场
水稻良种场始建于1964年,与棉花良(原)种场同在堰口集南。当时仅有耕地(水田)70亩。1971年2月,为扩大水稻良种繁殖,析寿县石集园艺场地217亩,房舍13间,为寿县水稻良种场新址,其在堰口原有田、房移交棉花原种场。
1981年3月,县水稻良种场再迁至堰口集东大荒(该处原为棉花原种场分场,先后为中国科大生产基地、县知青农场,时知青农场已撤销)。寿县水稻良种场现有职工56名,耕地580亩,场房231间(大都是科大、知青农场所建)。1987年收获稻谷27.9万斤,提供优良原种、杂交稻种20万公斤。其所培育的“安选4号”籼稻,系安徽农学院试种的优良中熟品种。
十、寿县麦、豆原种场
寿县麦、豆原种场建于1985年10月,场址在石集北(即水稻良种场旧地,后为棉花原种场分场、劳教农场,时劳教农场已撤)。1987年有职工62人,耕地400亩(原为200余亩,建场时复由石集园艺场划入部分耕地),因起步较晚,尚在建设中。 十一、寿县种畜场
寿县种畜场原为1956年建立的良种猪、良种牛配种站,1968年改为畜禽场,1984年改称种畜场,以繁殖良种猪,向附近农家提供种猪为主业。现有职工21人,饲料地20亩。1987年提供良种商品猪640头,年末存栏114头。
十二、寿县蚕种场
寿县蚕种场1956年建立,场址在南门外西侧,以育制蓖麻蚕种为主,兼育桑蚕种。当时有职工16人,利用场周隙地种植蓖麻、臭椿、桑树。年产蚕种400张左右。1972年以后,因蚕种滞销,每年销剩蚕种不得不忍痛毁弃。因安徽省仅此一家,未便骤撤,靠财政补贴维持至1985年秋予以撤销。次年,寿县农业局即其址建立家禽场。
1963—1965年间,寿县农家饲养蓖麻蚕者甚多,蚕种场曾办有专业学校(寿县蚕校),教农村知识青年学习养蚕取丝技术。
寿县农作物产量概况表

寿县农作物产量概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