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分布状况
寿县属长江流域江淮平原区,按自然植被类型划分为三大区;即淮淠平原区、中部平原区、南部岗地区,在三大区划中,又按作物分布状况,划为7个农业区。
1.淮淠平原区
淮淠平原区位于县境西部、西南部,淮河南岸与淠河东岸的湖湾地。耕地面积占全县总耕地10.8%。该区人多,地少,劳、畜力强,经营条件较好,根据分异规律划为两个二级区。
①沿淮区。地含双桥区中部、北部与城关镇所属各乡,耕地面积10.7万亩,每人平均1.54亩,每劳力平均3.83亩,每役牛平均25.2亩。主产小麦、大豆、薯类,兼产稻谷。其中小麦收获量为全县小麦总产27%,大豆占总产量的40%。
②沿淠区。地含迎河、安丰两区淠河东岸各乡,耕地面积9.3万亩,每人平均1.25亩,每劳力平均3.17亩,每役牛平均35.8亩。主产稻谷、小麦、玉米;为县内花生、黑瓜子生产基地;麻类产量为全县之冠,占总产近50%。
2.中部平原区
中部平原区位于县境中部,瓦埠湖以西,耕地面积占全县总耕地46.3%。土壤结构复杂,肥瘠殊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按分异规律,划为两个二级区。
①中北部平原区。地含堰口区大部分与双桥区南部,迎河区东北部各乡村。耕地面积61.5万亩,每人平均1.82亩,每劳力平均4.44亩,每役牛平均34亩。因擅芍陂之利,主产稻谷,兼产小麦、薯、豆;为县内商品棉主要生产基地,植棉面积占全县棉田50%,棉产量占全县60%以上,商品率高达95%,平均每亩棉田向国家交售皮棉逾30公斤。
②中南部平原区。地含安丰区大部与堰口区南部、迎河区东南部。耕地面积23.3万亩,每人平均1.75亩,每劳力平均4.17亩,每役牛平均38.9亩。主产稻谷,兼产小麦、油菜籽、棉花,粮食商品率年均32.3%。
3.南部岗地区
南部岗地区位于县境南部与瓦埠湖以东。地貌复杂,多岗、塝、坎、冲(两岗间的谷地谓“冲”;岗周坡地谓“塝”;岗边陡坡谓“坎”),起伏断续。耕地占全县总数42.9%。该区土质大部分瘠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惟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他区,有较大生产潜力。按分异规律,划分为3个2级区。
①东部低岗区。位于瓦埠湖东岸,殆为瓦埠区全境。耕地面积27.4万亩,每人平均2.2亩,每劳力平均5.85亩,每役牛平均40亩,土质劣多优少。主种小麦、稻谷、旱杂粮,兼植棉花。
②东南部高岗区。地含炎刘区东半部与瓦埠东部一隅,为县内自然经营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最差地区。耕地面积14.5万亩,每人平均3.19亩,每劳力平均7.77亩,每役牛平均49.6亩。农作物以小麦、旱杂粮、薯类为主,冲田可种稻谷。近10年来,对大片硗瘠土地实行“一草(绿肥)一粮”,转茬休闲,以改良土壤。
③南部岗原区。地含三觉区全境与炎刘区之西半部,地势较高,岗原相间。耕地面积36.4万亩,每人平均2.2亩,每劳力平均5.37亩,每役牛平均42.1亩。为县内稻谷、油菜籽主产区。1987年产稻谷6700余万公斤,商品率40%;产油菜籽1000万公斤,商品率65%。
二、品种
民国及其以前,寿地农作物种籽悉由农户自选自用,积年累代低产低质,既不能提纯复壮,亦难以引进新优品种,混杂蜕化,殊难增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寿地农作物种籽仍以旧品种为主。稻谷为川稻、大白稻、长粒籼、麻虾晚等;小麦为三月黄、火油子、葫芦头、五花头等,抗战胜利后始引进美国“白玉皮”;大豆为燥子黄、寒豆、青豆等;红薯为红白燥、南瓜黄等;油菜籽为山腊花、黄鳝子、大乌子等;花生为一窠青(站秧)、顺地溜(睡秧);棉花为小花、紫花(絮呈浅棕黄色),抗战胜利后始有种植改良棉者(原产美国,农民称之为“大花”),因栽培不得法,出苗率低,多病虫害,而未能推广;麻类,大麻为火球子,苘麻为青白皮。
1952年起,各种农作物良种先后引进,加以培育繁殖新种,使种籽不断更新换代,一期胜过一期。1985年,县农业部门对1949年以来各种作物品种进行普查,全县共计344个品种,其中稻谷135种,小麦49种,大麦14种,玉米4种,高梁7种,花生6种,芝麻7种,麻类3种,棉花5种,西瓜5种,大豆25种,豇菉小杂豆17种,红薯10种,油菜籽11种,其他36种。现用品种内,每种作物都有适合当地水土、耕作条件的若干个当家品种,而旧时的稻、麦、油菜、棉花品种大都已被淘汰。
1.稻谷
水稻品种更新大体已经历三期,每换一代,产量上一新台阶。1952—1963年,去陈布新,推广胜利、中农4号、南京1号(399)、蜜蜂球、乌嘴川等高杆品种,平均每亩产量由原80公斤提高到124公斤,因推广种植绿肥(紫云英)与普遍使用化肥,夏季多暴风雨,高杆品种不耐肥,长势猛,易致倒伏造成减产。1964—1983年,以矮代高,选用植株矮,耐肥品种如矮脚南特、团粒矮、二九矮、广场矮、珍珠矮等,平均亩产递增至230公斤,丰产田可达400公斤。1983年起,取杂舍矮,县在各地推广种植杂交组合品种11000余亩,平均亩产逾500公斤,这一成功,引起农民极大兴趣。此后,杂交稻面积逐年扩大,1987年全县增至54.3万亩,占水稻总面积44.8%,平均亩产416公斤,丰产田亩产达600公斤以上,全县杂交稻总产达2.26亿公斤,占稻总产55.3%。全县现有杂交稻7个组合品种,当家品种为汕优六号,种植面积占55.2%的矮籼稻与少量粳糯稻,当家品种为南京11号、桂潮2号、淮河糯等,平均亩产仅274公斤,产量占稻总产44.7%。现存问题是杂交组合稻种供不应求,目前县内尚不能批量自繁,主要购自华南各省和在海南借地繁育。
2.小麦
小麦品种换代已经历四期。1956年起先后引进丰产3号、南大2419、矮粒多等抗病虫害品种,至1965年时,小麦平均亩产由原43.5公斤提高到62公斤。1965年前后,陆续引进华东6号、万年2号与意大利的阿夫、吉利矮杆红等早熟抗锈品种,至1975年时,平均亩产增至96.5公斤。1975年前后,又引进早红、早白、钟山6号、郑引1号、欧柔、博爱7422等早熟、高产、耐肥、抗病良种,至1980年,平均亩产递升至128公斤。1981年起,又先后引进扬麦5号、马场2号、偃师9号、徐州21、泗汤936、宿育1号、陕农7859等新优品种,1987年平均亩产已达166公斤,丰产田超250公斤。
3.大豆
1956年前后,推广大白花、紫茶豆、南农4931等大豆优良品种。1970年后,引进徐州1号、2号、脐黄、陈州1号、大白荚等新品种。1980年以来,跃进5号、诱变30、鲁—2、豫—2等更新品种为农民所乐用。1987年寿县大豆平均亩产93公斤,为1949年的2.3倍,双桥区九龙乡亩产达158公斤。
4.油菜籽
1955年前后,引进胜利油菜为当家品种。1963年起,推广芜湖104。1970年后,以种植武油—1、淮油—6、皖西1307为主。1981年以来,新种821优势逐渐扩大,成为当家品种。1987年全县油菜籽平均亩产66.3公斤,为1949年的2.65倍。
5.棉花
1956年,岱字15号良种棉在寿县试种成功,1958年普及全县,平均亩产皮棉18公斤,为1949年的2.2倍。县棉花原种场每年对缺种队保证供应岱字棉零代种(原种)与一代种。1975年前后,县内陆续引进徐州142、沪棉749等良种。1980年,为解决一年两熟接茬棉种问题,引进了中棉所10号接种油菜茬或早麦茬。同时,县棉种场育成岱字16号新种,并引入泗棉2号。1987年,岱字棉、中棉所10号为当家品种,全县平均亩产皮棉34公斤。
其它杂粮、油料、经济作物品种表

三、栽培
1.稻谷
稻种催芽原在清明、谷雨间,冷水浸种,打堆盖草焐芽。1970年后推广温汤浸淋,地窖催芽,时间稍有提前。
①育秧。原为宽畦密撒,大浸水,小烤土不见缝,足月移栽。1953年推广合式秧畦,播芽“落谷稀”,中烤土见细缝,秧期25天;1968年推广小苗(二叶一针)带土移栽,育秧期缩短至20天;1974年始,先后推广温床(塑料覆盖)育秧,温室无土育秧;1983年对杂交稻种采用两段育秧法,密播稀育。
②栽插。原为大株稀栽,一撮十余苗,五七见方;1960年前后,推广小株密植,一撮六、七苗,三五见方。部分地区搞形式、瞎指挥,认为越密越好,株行距要求绝对符合标准,使用拉线,指示器,既延误季节,且不利通风光照,导致病虫害孳生。1980年后,推广宽行窄株,行距6—7市寸,株距4—5市寸,视田力、不同品种分孽力而定;杂交组合稻分孽力强,多系单株栽插五七见方。
③灌溉。原为长期存水,仅返青时轻烤,南部地区沤水田甚至不烤田;1960年后,推广浅水勤灌,适度烤田;1980年以来,实行间歇灌溉,以湿为主,湿润至熟,返青时、孕穗前两度烤田,以利发根。
④施肥。1970年后改进方法,除施足基肥外,栽插前耖田时随施耖口肥,栽插时对一些冷浸田、薄板田将秧根沾磷肥;分孽期重施追肥,见穗(扬花前)时视苗情补肥。
2.小麦
旧时,小麦宽畦浅沟,多撒播,一般重施基肥(农民称小麦增产须“胎里富”)。今则小畦深沟,整地前施足基肥,播种时带耖口肥,改撒播为条播、穴播,分孽期(大寒前后)重施追肥,惊蛰前后起身时中耕,视苗情补肥。小麦追补肥,在雨雪前最佳。
1960年以前,县内常见小麦与豌豆(麦八豆二)混种者,豆根瘤菌可以增氮肥麦,麦秆可以扶直豆茎,使之通风沐日,两者互补共济,而今已鲜见。
3.玉米
玉米大多采取顺犁沟点播,足踏复土法,使下实上松,以利出苗。追肥分三期:攻苗、攻秆、攻穗。隔株去雄(天花),使异株受粉,保持种籽纯壮;或人工授粉,提高结籽率;不同品种间通过人工授粉,或可得杂交新种。
4.山芋(红薯)
旧时,山芋立夏育苗,施重肥,其上封泥即所谓“地拍子”;夏至前后一次剪苗,窄垅单行栽插,立秋前后翻藤1—2次。今则提前半个月温床育苗,施足基肥,不时补充液肥,二次高剪苗,宽垅双行合理密植,栽插前施肥(以磷肥为主)。薯块形成初期,就地缝追施液肥,中耕,提蔓2—3次,断其茎根。1970年前后,曾推广早期育苗,栽种春薯,亩产高于秋薯,但年获一季,收益低于麦薯连作。
5.油菜籽
旧时,油菜籽多大畦撒播,今则多窄畦带肥点播,或育苗移栽。抽苔初花时追肥,其后视花情补肥,见荚酌施硼肥,以提高产量。
6.花生
旧时,花生管理粗放,开花落花听其自然。今推广清棵蹲苗法,萌发后,每穴留2苗,清理根边土,使子叶早见光,避免出现长脖子苗,促其早分枝。开花时,结合中耕,以细土围根周,提升土面高度,利于果箭入土,谓之壅土迎针,可提高结果、饱果率。
7.棉花
棉花原皆大畦浅沟撒播,听其自然生长,故产量甚低。1955年起,改变旧生产习惯,惊蛰后整墒作垅,垅宽约80厘米,经雨水淋透后,谓之二板茬,谷雨前种墒土棉最好。每垅双行,株距40—50厘米;草木灰拌种,干湿种混播,或采取营养钵育苗与方块育苗移栽,或催芽带水浅播覆脊,做到一播全苗、壮苗。生长期间,适时去底叶(脱裤腿)、抹芽、除公枝、去边心、摘顶心、打老叶;就根侧逐株追施花铃肥,增蕾护铃,通风保墒,稳定植株,抑止疯长。
四、产量
寿地滨淮,自然灾害频繁。旧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生产水平甚低,农民广种薄收,听天由命。
1.粮食
民国22年(公元1933年),时局尚称太平,粮食亩产平均为62.5公斤(见《安徽通志》);32年,战乱岁月,县境半壁沦陷,亩产平均竟不足50公斤。1949年建立民主政权,时局趋稳,民心渐安,平均亩产粮食79.4公斤。1952年土地改革后,产量逐年有所增加。1957年平均亩产为116.4公斤。人民公社化后,“共产风”起,生产瞎指挥,1960年亩产降至54.8公斤。后推行责任田,始渐回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极左路线下,批判“唯生产力论”、“割资本主义尾巴”,农业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平均亩产多年徘徊于145公斤上下。1970年后略见增长,1975年时,平均亩产为223公斤。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党和政府重视并支持发展农业,至1980年数年间,平均亩产稳定在250公斤上下。1981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平均亩产跃升至357公斤,至1987年已增至434公斤。
1972年,为提高粮食产量,大力推广双季稻连作,春栽矮脚南特,立秋前以二九矮、广场矮等品种接茬。实践证明,在不具备气候条件情况下,其收益常低于麦(或油菜)稻连作,甚至低于单季稻。生产队多在路口、村头栽插数蚯,以应付上级检查。1980年后,双季稻连作不存。
2.棉花
1949—1955年,寿地仍以种植旧品种小花棉为主,亩产皮棉平均7—8公斤。推广良种棉岱字15号,始于1956年,普及于1965年,平均亩产皮棉上升至27.5公斤。1968年下降至13.5公斤,1976年回升至33公斤,1981年再增至51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因国家调整计划,减少收购量,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浮,植棉工本增高,同时,县内推广粮、棉连作,引进接茬棉新种,农户多以油菜茬、早麦茬种棉,或间作套种,是以亩产回落。
3.油料
油料含油菜籽、花生、芝麻。旧时,种植面积不大,芝麻多间套种。1949年油料种植面积为9.8万亩,平均亩产35公斤。花生居多,亩产85公斤。次为油菜籽、芝麻,亩产分别为25、20公斤。1954年起,先后引进油菜籽、花生良种,并扩大种植面积,1958年油料平均亩产上升至72.5公斤。1960年在“五风”干扰下,下降至36.6公斤。1961—1965年,平均亩产逐步回升至68公斤。“文化大革命”十年,亩产徘徊于40—50公斤间。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的1983年,平均亩产上升至80.5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1987年严均亩产为67公斤,油菜籽亩产86公斤。
4.麻类
民国时期,寿地农家多利用地角、滩埂种植苘麻,以自用为主,仅迎河集南北沿淠河一带,间有种植大麻者。1949年县内种麻2.1万亩,平均亩产16公斤。其后,大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苘麻有所减少。1959年全县种麻1.4万亩,平均亩产22.5公斤,其中大麻亩产37.6公斤。1969年为增加商品麻生产,引进黄麻,一般亩产熟皮100公斤。1972年,复引进红麻(青皮3号),一般亩产250公斤,大受农民欢迎。经数年推广,1977年全县种植面积为3.15万亩。1985年因宣传有失误,种植面积竟达25万亩,苘麻、黄麻已逐渐减少。次年压缩种植面积。1987年实种4.46万余亩,平均亩产172公斤。
5.杂粮
1957年以前杂粮种植面积较大,随着水利灌溉条件的改善,水稻面积逐年上升,而杂粮则日益减少。
6.薯类
薯类产量按5市斤折原粮1市斤计入粮食总产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