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族
县境内有汉、回、藏、苗、彝、壮、侗、哈尼、满9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97.3%;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居首位,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85%,占人口总数2.66%;其他7个民族人口共43人。
寿地回族,相传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即有“胡人”经商来淮上,遇战乱而不得返。寿州白氏宗谱云:我族本籍天方国,唐时始入中原河南,发派九祖后,徙东淝河。朱氏家谱云:我祖,唐时由西方国随兵东征,助唐平叛,来时为运粮官,后定居山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从河南民权、开封迁支于舒城……寿州瓦埠。《清真指南》载:宋熙宁年间,阿思不哈喇国王索菲尔入贡京师,神宗封之为宁彝庆国公(卒赠朝奉王),索菲尔散其众于淮泗间垦种。索菲尔八世孙伯颜氏一支衍生为寿州闪姓回民宗系。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蒙古成吉思汗西征,入畏兀儿,至中亚细亚,大批信奉伊斯兰教者入于蒙古军,随来中国,后散居中原、两淮,“随处入社,与编民等”,即所谓“回回遍天下”。光绪《寿州志》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遣蒙兵二千屯田芍陂,其后增至一万四千八百八名。”据说其中有回族军、匠,后有落户者。明初,以江淮地旷人稀,兼处要冲,乃移民垦荒,调卫屯田,充实中都临濠(今凤阳),寿州为中都屏障,移民、调卫甚多,鲁豫等地均有回民徙此。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徙晋、冀等地部份回民以实江淮,落籍寿州者居多。
其他少数民族,人员甚少,大都来于近时,或因职业迁入,或因婚姻、戚属迁入。
汉族,人口最多,除土著外,客籍流寓者,或因官,或因商,或因从军,尤以明初移民、卫屯徙入者为多。
二、年龄
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记载:全县平均年龄为25.39岁。其中男性25.36岁,女25.42岁。顺序分档:1—6岁学龄前幼儿153082人,占总人口14.8%;7—12岁学龄儿童178245人,占17.2%;13—15岁学龄少年88174人,占8.5%;男16—59岁,女16—45岁劳动年龄人口532848人,占51.4%;65岁以上老龄者37988人,占3.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者4512人,内百岁以上者8人。
百岁寿星表

三、性比例
民国及其以前时期,社会上重男轻女,导致性比例失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寿州报省布政使司数,男244589人,女158959人,性比为1.6∶1。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统计,男426665人,女255501人,性比为1.67∶1。28年统计,男442192人,女310705人,性比为1.42∶1。35年统计,男352302人,女272822人,性比为1.24∶1。36年乡镇报县数,男340945人,女267492人,性比为1.27∶1。从数字看性比例矛盾,民国时期较清代有所缓和,但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因户口统计不实,丁壮者有匿漏,数字仍未能反映真实情况。
1949年,中共领导的民主县政府调查统计,全县人口为867589人,较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多出259152人;其中男性497752人,多出156820人,女369824人,多出102332人,性比为134.5∶100。这一系列数据,证实了国民党政权统治后期,寿县户口不实,性比失调情况的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性比例失调现象逐年减退。每10年审计数为:1958年男577594人,女448090人,性比为128.9∶100;1968年(瓦东4个区已划归长丰县)男410850人,女344362人,性比为119.3∶100;1978年,男524669人,女457821人,性比为114.6∶100。
1982年人口普查,内容较前广泛、详细(人口、性别、年龄分档统计见附表),全县平均性比为女100、男108.1,尚属正常;而35岁—49岁档次间性比为148.1∶100,如此严重失调,当属建国前遗留问题。应予注意者即民间“养儿防老”思想仍然存在。自1972年抓紧计划生育后,年龄不满10岁档次者,性比为114.9∶100,差距有所上升。65岁以上老龄人,男性则少于女性,越往上悬殊越大,90岁以上者,女性为男性的4.4倍,其中百岁以上者8人,全为女性。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