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变动
寿地户口,周秦以前无考。自汉至明,史乘虽有记载,然多是郡、府总数。《汉书·地理志》:“武帝元狩元年(注:公元前122年),九江郡治寿春,户十五万五千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后汉书·郡国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江郡十四城,户八万九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二十六”。《晋书·地理志》: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淮南郡(治寿春)“统县十六,户三万三千四百”。自汉至晋初,近400年户口有减无增,尤以三国时期为甚。户口减少原因,除区划变更外,主要为战争。汉末袁术称帝于寿春,暴政虐民,其后吴魏交兵于此,60余年间,几乎年年有战争。曹操诗《蒿里行》云:“淮南弟称号(注:指袁术),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当是真实写照。战争中人民丧家亡命,为牺牲品,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权遣全琮略淮南,破芍陂,大掠民间;五凤二年(公元255年)文钦降吴,驱淮南民数万至江东。
降至唐,自贞观迄天宝百余年间,太平日久,丁口滋生。(唐代州和道)载:“开元、天宝年间(注:公元713—755年),寿州增至户三万五千五百八十二,口一十八万七千五百八十七”。当时寿州辖今寿县、六安、霍山、霍邱、长丰县等地。五代中,人口有所减少,及宋复增。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寿州治下蔡,领下蔡(凤台)、寿春、安丰、霍邱、六安5县,“户五万六十三,客(户)七万二千七百五”。元末,寿州为兵冲,户口锐减。明初,移民使就田,“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又置卫所为军屯,寓戍于农,充实复滋生,户口大增。《嘉靖寿州志·食货》载:二十年(公元1541年)“州户八千二百四十五,丁口一十万四千六百四十三”。州之辖境,含今寿县、凤台与长丰县一部分。
清代,朝廷以丁口繁衍标榜盛世。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诏谕天下:“续生人丁,永不加赋”,经历百数十年太平岁月,户口增长较快。光绪《寿州志》载,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上报户部:“民户口三十七万三千三十一,屯户口三万二千七百二十六,总四十万五千七百五十七”。咸丰、同治年间,寿州兵连祸结凡十余年,人民死亡流离,户口顿减。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实有户六万六千九百八十三,口三十七万九千六百六十三。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增至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五,口四十万三千五百四十八,犹未超过道光年间数,当时寿州辖地含今寿县与长丰县一部分(民国同)。
民国前期,寿县无大战乱,户口持续增长。17年(公元1928年)户为84237,口682166;28年户为81773,口752897。29年,县城及县东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部分居民逃难他乡,人口减至421457。日本侵略军投降后,沦陷区收复,35年统计户84336,口625124。后外流者陆续回来,人口渐增,但保、甲要求减少抽丁派夫与摊捐输物竞相匿报,故户口难以核实。
新中国诞生后,加强户口管理,统计日益精确。1949年调查登记,全县户为186492,口867589。1951年土地改革时统计为户194862,口900746。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至1958年为户229887,口1025684。讵料天灾频仍,加之以工作失误,出现三年困难,人口死亡率上升,复有外流者,至1960年末为户221992,口900886。1961年4月,实行“责任田”,农副业生产恢复发展迅速,困难逐步缓解。1962年人口开始回升,1963年末统计为户223659,口921962。1965年7月,瓦东4区(户69714,口288520)划属长丰县后,寿县尚有户158718,口668380。“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生育松弛,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有户223581,口1036685,17年间人口净增374031。1987年末统计为户286660,口1094058,按可比口径计,较之1949年人口净增517860。
二、人口分布
1949年全县人口为867589人,总面积449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为193人;1970年全县人口为807275人,总面积为298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270人,比1949年增长77人;1980年总人口101597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40人,比1970年增加70人;1985年总人口10724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57.5人,比1980年增加17.5人;1987年总人口1094058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66人,比1985年增加8.5人。
寿县除城镇外,瓦西地区人口较稠密,双桥区每平方公里人口为446人;迎河区为472人。瓦东地区人口较稀,瓦埠区每平方公里为304.6人;炎刘区为235.7人。县南部丘岗地带三觉区每平方公里平均为288.4人。
寿县各民族分布地区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