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航道
霍邱濒临淮河,境内有城西湖、城东湖“两湖”,汲河、沣河、淠河、史河、淮河“五条河”和人工开挖的沣东、沣西、汲东“3条干渠”,航道总长638公里;其中常年通航航道268公里,季节性通航航道149公里,不通航的221公里。
淮河航道本县境内91公里,上自杜母(对岸是淮滨县三河尖)下至淠河口,常年通航100吨位挂机船和120匹马力机动船。
淠河航道六安至正阳关103公里,本县境内55公里,上自六安,下入淮河,可常年通行排筏、舢扁船、对联划、竹木撬排等,其中马头集至迎河集河道可通航50吨位木帆船。1958至1960年,因兴修淠史杭灌溉工程,水源截断,仅大店岗至正阳关15公里航道,季节性通航木帆船。
史河航道自红石嘴至三河尖,长138公里,境内126公里。河道上段只放排筏,中下段适于航运,可通航40吨位船舶。1954年,上游建梅山水库,水源堵截,只能季节性通航。1959年,先后建红石嘴、黎集滚水坝,造成断航。
城西湖及其支流沣河航道建国前,城西湖季节性通航木帆船。1950年,兴建润河集分洪闸和船闸,航道改从万民闸翻坝。沿岗河挖通后,城西湖水运物资,经临淮岗船闸至老坝头直入淮河,年运量15至20万吨以上。支流沣河,上起河口镇,下至沣河桥,1960年以前常年通航15至20吨位船只,1977年河淤航断。
城东湖及其支流汲河航道东湖及支流汲河,是本县东部、六安西部的主要水运航道,自洪集经东湖入淮河,航道长218公里。
1957年兴建东湖闸,航道受阻,洪集至固镇55公里常年枯水,固镇至三流集46公里季节性通航10至15吨位木船,老三流集至东湖闸67公里季节性通航30吨位以下船舶,其中刘台子至四马套有浅滩约10公里,枯水季节不能通航。
人工航道本县开挖的史河总干渠,可通航57公里,上起红石嘴,下至众兴集,可通航20吨位以下船舶,1967年断航。
1966年围垦城西湖,开挖沿岗河,临淮岗到逸桥通航56公里:其中周集至沣河桥36公里,季节性通航30吨位以下船舶;沣河桥至临淮岗20公里,常年通航30吨位船舶;临淮岗至老坝头,可通航50吨位船舶。
二、码头、渡口
(一)码头
为进行淮、史、沣、汲、淠诸河及城东湖、城西湖航运,历代在以上河湖岸边建立了一些码头。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汲河的固县寺(今六安县固镇)、砖洪集、三流集,城西湖的高塘集,东湖的泥泊渡(今东湖闸),沣河的河口集,淮河的汪照集、任家沟(万民闸),史河的叶集、临水集等地就有码头。这些码头,当时皆利用自然岸坡,由于洪水造成水位变化,码头不够固定。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因湖、河有所整治,码头得以固定,并进行一些简易修建。
固县寺码头位于汲河航运线起点,系自然斜坡码头,前沿水线1.5至2米,能停靠5至10吨位船6至8只,平均每天渡运500多人次,装卸货物25至50吨。
1952年,县航运站在固县寺建立航运工作组,整顿码头秩序。1955年改为固县寺航运分站。1959年省航运局将该码头划交六安航运站管理。
河口集码头民国26年(1937)至34年(1945),河口集从南到北,有椿树店、陡淋子、大叉子、土地庙、大堰头、小台子等货运码头。按方位南、中、北有3道渡口码头,自上至下有2个水运码头。码头前沿水深2至2.5米,每个码头可停靠5至15吨位木船4至5只。平均每天可装粮食200至250吨,卸盐25至30吨、百杂货等20至25吨,月吞吐量8000至1万吨,每晚停泊200至300只货船。1954年6月中旬,罕见的洪水淹没了河口集,冬季沿集四周筑起环堤,码头随之迁移到集镇北梢圩堤之下,仍为斜坡式自然码头。1966年10月至1977年,军垦城西湖,引水入淮,从此沣河淤塞,河口码头萧条。
城关码头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重建霍邱城防,建成石砌直立式岸壁码头,长1000米,宽15米,高6米。码头前沿水深4米,货物在南、中、北3处水运码头装卸。西门南侧设柴草、瓜果码头;南门北侧设货运,水产码头。西门筑成长达50米石阶小道1条,在两侧立式壁上安装铁索,供行人手扶攀登。民国23年(1934),在四百丈(今新店镇老坝头)建城西湖泄水闸1座。民国28年,拆除城墙,立式码头废弃。西湖水来成湖,水去成滩,城关码头也所剩无几。
1952年,县人民政府组织船民在西门口南侧开挖约50米长的引河1条,平整场地作为装卸码头,沿城墙修1条长达30米的斜坡式运输道,其两侧为装卸码头。1969年11月,六安交通支队和航运大队拨款3万元,修建客、货运码头各1座和船塘。
客运码头建于县城西门口,为浆砌块石直立式挡土墙码头,1971年底竣工交付使用。有三层台阶,前沿设高2.5米、宽3米、长60米的小平台,中间20米处有11级踏阶供旅客上下船。船塘长35米,宽60米,可同时停靠客轮4艘。第二层立式墙高1.2米,两侧各长28.5米,宽22米,场地平整,供堆存货物和接送旅客。第三层台阶与第二层结构相同。紧接西门,建有踏步阶74级至36级处,修有3.5米宽的停步阶,供旅客歇肩、歇脚。
1976年8月23日,六安地区航运局拨款0.12万元安装码头照明设备。1981年7月,在第三层台阶北侧建80平方砖木结构售票房。
货运码头建于煤炭公司西侧,为浆砌块石挡土墙码头,1971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码头为三层台阶式,前沿高2.5米,宽3米,长160米,前沿水深1.5至2米,可停靠50至100吨位船15至20艘。第二层台阶的立式挡土墙高1米,作业区长60米、宽30米,水泥混凝土结构,四周修有排水沟。第三层台阶的立式挡土墙高0.55米,作业区长60米,宽25米,土面,四周修有排水沟和汽车运输道,是煤炭堆存场地。
1978年1月,省港航工程处、省航运局、六安地区航运局派工程技术人员来县勘察设计港口码头,全部工程造价28.86万元,项目有开挖引河、船塘,修建桥涵、码头、货场、仓库。至1982年底,开挖引河120米,宽20米,边坡坡度1∶1.3。船塘长270米,宽80米,河底标高15米,河面宽35米,深5米,边坡坡度1∶2.5。货场4000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涵长150米,宽5米。用款8.6万元。
1960至1977年,投资14.5万元,计建航运办公室、仓库、调度室、候船室1104平方米。
吞吐量民国26年(1937)至1964年,汲河固县寺(今名固镇)、沣河河口集、淮河万民闸3个码头,平均每年总吞吐量约10万吨。
1966年10月,军垦城西湖,人工开挖1条沿岗河,城关港口也随之得到发展。1975年,全县港口吞吐量21万吨,其中城关16.5万吨,占70%。1982年,全县港口吞吐量37.6万吨,城关30万吨,占80%。
城关码头吞入物资是煤碳、石油、食盐、化肥、矿建材料及百货日用品等。1951年吞入煤碳732吨、石油107吨、矿建材料1189吨、化肥479吨、食盐291吨、日用品505吨。1961年吞入煤碳5404吨、石油621吨、矿建材料25545吨、化肥3732吨、食盐2001吨、日用品33971吨。1981年吞入煤碳60434吨、石油7140吨、矿建材料50374吨、化肥31360吨、食盐6132吨、日用品11630吨。
从城关码头吐出。主要是粮食、黄沙、木材、农副产品以及柳编等外贸物资。1951年,城关港口吐出粮食3084吨、黄沙2084吨、木材81吨、农副产品245吨、其他物资1134吨。1961年,吐出粮食39840吨、黄沙30074吨、木材65吨、农副产品35371吨,其他物资19847吨。1981年,吐出粮食40629吨、黄沙96906吨、木材535吨、农副产品31883吨、其他物资10403吨。
从1955年起,本县担负阜阳地区和淮南等地的粮食供应任务,城关码头既是内河水系联接点,又是水陆运输的重要枢纽,港口的输出量大于吞入量。1982年底,沿岗河岸4.5公里斜坡上,除航运系统投资兴建的一座客货两用码头外,另有县化肥厂、县建材预制厂、县粮食局、83125部队、县棉麻公司,以及县燃料公司等单位自筹资金修建的专用货运码头,缓解了城关码头紧张局面。
(二)渡口
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县志载:本县有50多道渡口。1981年,县交通局渡口普查,全县有132道渡口。1985年,县交通局再次对渡口进行普查,原渡口除少数因河道变迁废除或修建桥梁外,大部分仍在使用。
淮河渡口淮河流经霍邱县境,西起杜母,东至溜子口,全长91公里,除省公路局在迎水寺设一轮渡外,还设有民间渡口31道,其中除润河集渡口属乡办外,其余皆系个体经营。分别是小店、傅台、赵台、陈村、杨台、南照集、王截流、闸上、闸下、鹦哥窝、陈郢、南滩、朱张、曾王、汪集、陈大湾、陈嘴、王台子、新河口、东岭子、万民闸、刘台、庙台集、上姜台、下姜台、张台、老坝头、新渡口、东岳庙、新庄、溜子口等渡口。
南照集渡口位于周集区朱港乡,距县城80公里,1982年省公路局在此处设一轮渡,供机动车过渡,民渡由颍上渡运社经营。
闸上渡口位于周集区王截流乡闸上村闸上队,有8匹马力16吨位铁质渡船1只,定额64人,渡工7人。
闸下渡口位于周集区陈郢乡闸下村闸下队,现有8匹马力的铁质渡船3只,其中2只9.5吨位的渡船,定额36人,渡工各4人;1只20吨位的船只,定额80人,渡工6人,有时可渡小型机动车。
汪集渡口位于城郊区陈嘴乡汪集村,有5吨位木质渡船1只,定额20人,渡工2人;8匹马力28吨铁质船1只,定额112人,渡工4人。
东岭子渡口位于城郊区陈嘴乡东岭村东岭子队,有25吨位水泥渡船1只,12匹马力挂机,定额100人,渡工12人。
万民闸渡口位于城郊区姜家湖乡万民村,有9.5吨位8匹马力的木质渡船1只,定额38人,渡工2人。
庙台集渡口位于城郊区姜家湖乡刘台村刘台子队,有8匹马力木质渡船2只;1只7吨位,定额28人;1只10吨位,定额40人;渡工各2人。
上姜台渡口在城郊区姜家湖乡上姜台村上姜台子队,有10吨位木质渡船1只、8匹马力,定额40人,渡工2人。
老坝头下渡口位于城郊区新店镇曹郢村老坝头队,有水泥船和木质船各1只。水泥船20吨位、8匹马力,定额80人,渡工3人。本质船2.4吨位,定额12人,渡工1人。
淠河渡口淠河是霍邱与寿县、六安两县的界河,县境南起隐贤乡北至左王乡,全长55公里,设渡口15道,分别是后滩、赵圩、隐贤、谢台、前郢、郝庙、冯集、大桥、上渡口、三里桥、秦台、马台、汤大湾、桑家湾、矿南等渡口。
隐贤渡口在孟集区隐贤乡隐贤村,有6吨位水泥船1只,定额24人,渡工2人。
汲河渡口汲河在县境内全长80公里,设有渡口9道,分别是洪集、砖洪集、小街、三流、圆觉寺、双河、下嘴、五里超等渡口。
沿岗河渡口沿岗河在县境内全长53公里,设有渡口28道,除沣河桥头渡口系大集体专业渡口外,其余均系农用渡口,有薛集、上塘、袁嘴、老龙头、后楼、东庄、南圩、龙王庙、井岗、余家湾、古堆、学庄、椿树园、大塘、高台、均庄、迎水、柳塘、老街、龙桥、龙塘、仓房、桥头、二里涧、西门口、大兴村、黄家庙等渡口。
溜子口至东湖闸河段有礁石头、李家沟2个渡口。
城东湖渡口城东湖系汲河下游,位于县城东部,南起王圩乡的薛岗,北至左王乡的东湖闸,湖长25公里,水面平均宽4公里,深1至2米;除泥泊渡由原渡口修建东湖闸桥面代替外,还有5道渡口,分别是薛岗、姚园、陈塔寺、王圩、黄泊渡等渡口。
牛角河渡口牛角河系沣河的支流,全长33公里,有渡口8道,均系民间个体户经营,分别是:潘嘴、楼湾、刘集、白莲塔、流洲、牛角河、西河、王家楼等渡口。
沣河渡口有三叉河、众兴石河、镇中、张集、沣河等渡口。清同治八年《霍邱县志》载:“沣河渡,县西十里,旧有桥,今圮改渡”。1987年有渡船3只,其中挂浆机船2只,27吨位。
三、水运工具
民国29年(1940年)《安徽统计年鉴》载:霍邱民间有木船108只。本县水上运输船舶,有铺梢子、对联划子、官驳子、舢扁子、敞口船、驳子船等,行驶在河湖流域,往返于淮河沿岸码头。
排筏是在本县叶集史河山区一带从事水上运输的工具。1951年,有排筏120只、500吨位。1962年底,被淘汰。
木帆船1950年,县航管所统计有木帆船76艘、773吨位,大多数是10吨位左右的小船。1956年,成立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入社木帆船468艘、3612吨位。此后,除1958、1959年木帆船有增加外,以后逐年减少。1974年,开始试制钢筋水泥船,木帆船逐年被水泥船代替。1982年底,木帆船全部淘汰。
机动船1973年,县航运公司从蚌埠造船厂购进1艘135匹马力的钢筋水泥拖轮,名“航六25号”。同年,县航运公司造船厂生产拖船1000吨位,开始实现拖带化运输。
1977年省交通局要求,在全省实现水上运输机械化、航运公司造船厂制造了10艘15吨位的小型货驳,同时由天长县交机厂购回10台挂桨机,首次为自航船配备动力,结束了过去单船生产靠风帆、背纤、摇橹的历史(见表8-4)。
四、水路营运
货运建国前货物以水上运输为主,多是私人分散经营。
表8-4本县1975年至1987年全民、集体水运工具发展情况表

1950年4月11日,成立霍邱县航务管理所,把船民组成36个帮,拥有木帆船76只、773吨位。1950至1958年,按船只大小、性能、籍贯,由航管部门组织成帮(即互助组),从事个体运输,船民自找货源,自劳自得。1958至1967年,组织集体运输,统一领导,统一分配,实行分队管理,产权属于集体(水运社)。其中“文化大革命”10年吃“大锅饭”,平均年货运量16.34万吨,周转量817.29万吨公里,营运收入51.5万元。1977年起,船民集资添制船舶,统一领导,分队管理,以队核算,自负盈亏,并实行联产承包,自找货源,自签合同,自行调度,自结运费。1978年以后,运输市场放开搞活,向县外扩大运输航线,至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和上海等省市,船舶常年行驶在淮河、大运河、长江、洪泽湖等江河湖舶上。1987年,货运量26.22万吨,周转量7513.8万吨公里。
客运建国前,本县没有专门的水上客运,只有少数货船带客。
50年代,开始于城西湖办理短途客运,开通沣河桥头渡口(也称八里河)往返航线,由集体性质的渡运组用木船承运。60年代,增加了县城至万民闸、汪集航线,由城关水运社承运、使用木质机动客轮。70年代,县轮船队购进3艘客轮,开辟了县城至临淮岗、县城至高塘集2条航线。1973年城关建候船室3间75平方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砖瓦结构。
1982年,始有个体户参与水上客运。县轮船队新开辟了县城至坎山刘集、县城至夹洲子航线。1987年,形成了由国营、集体、个体共建的水上客运网,有大小客运机动船25艘、1100多个客位。
客运航线及班次:霍邱至临淮岗15公里,日开6班次,日客流量250人次;霍邱至高塘集26公里,日开2班次,日客流量150人次;霍邱至坎山刘集21公里,日开3班次,日客流量200人次;霍邱至军台子15公里,日开2班次,日客流量55人次;霍邱至夹洲子18公里,日开2班次,日客流量80人次;霍邱至沣河桥头5公里,日开8班次,日客流量250人次(见表8-5)。
表8-5本县几个年份水路运输量统计表

营运企业1956年3月6日,成立沣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有木帆船462艘、3112吨位,2762名船工。1958年9月1日,将城关人民公社改建为水上运输营,有木帆船457艘、3711吨位,2903人,业务属县航运站。1959年7月16日,水上运输营划属航运站,改为木帆船运输大队,行政隶属县委工交部,业务属航运站领导。1961年10月,木帆船运输大队改为水上运输合作社。
1963年,成立平岗水上运输合作社,辖2个水运大队,有438人,79艘木帆船、745吨位。1974年,入淮河运输。1976年11月,县水运社与平岗水运社合署办公。1982年8月19日,两社合并,成立县水上运输公司,有1900人,390艘船舶、12392吨位,行政属交通局,业务属县航运站。1984年,改称安徽省霍邱航运公司。
县航运公司、集体企业,隶属县航运站。位于城内西关,占地37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下辖6个水运大队,1个直属拖船队,以及船舶修造厂、知青水泥预制件厂、沙石场、农副业生产队、驻淮南运输业务点。全公司3482人,其中水上从业人员2387人,船舶修造厂113人,副业、码头、客货运493人,行管52人。
1987年,拥有船舶856艘、58511吨位、18654匹马力;其中拖轮3艘、410匹马力,钢质货驳9艘、950吨位,水泥挂机船843艘、57501吨位、18164匹马力,机驳船1艘、80匹马力、60吨位。该年货运量18万吨,周转量6003万吨公里。
县轮船队:国营企业、隶属交通局,财产属财政局,位于城关华陀巷西端,占地397平方米,建筑面积149平方米(砖瓦结构房3间、草房5间)。1969年9月成立时,六安地区航运局调配卫东1、2号客轮2艘,共160匹马力、229个客位。1971年5月,自造1艘50吨位拖驳,由客轮拖带经营内河货运。1972年1月,自造1艘150匹马力木质拖船,购置6只对联划子,1只钢筋水泥驳船、45吨位。1978年,建造钢筋水泥客轮2艘、65匹马力、130个客位,初编号支农一、二号,1981年改名浅客一、二号。同年,2艘客轮报废。1985年,客运量1.34万人次,周转量232.6万人公里;货运量5.01万吨,周转量399.23万吨公里。
1987年,有120匹马力拖轮1艘、货驳8只512吨位;客运量8.22万人次,周转量18万人公里;货运量2.66万吨,周转量206.5万吨公里。同年,全队有职工58人,其中从事客运19人,货运29人,行管10人。
城关航运公司:乡镇企业,隶属城关镇水上乡,在乡政府内。1984年2月27日,成立水上乡运输公司。1986年7月28日,更名城关航运公司。1987年,有水泥挂机船148艘、7300吨位,764人,分3个水运大队。当年货运量2.9万吨,周转量246.2万吨公里。
新店镇船队:乡镇企业,1976年1月成立,有木帆船33只,350吨位,198人,货运量3.5万吨,周转量178.5万吨公里。1981年,将木帆船更新为水泥挂机船,共39艘、1500吨位,年货运量14.5万吨,周转量261万吨公里。1982至1987年,自筹资金74万元,购置钢筋船37艘,水泥挂机船增至70艘,4000吨位。1987年,货运量31.5万吨,周转量283.5万吨公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