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站点
本县历来缺粮,下符桥区虽略有余粮,但不足全县平衡,全县年均缺粮5000吨左右。解放前,农民、商贩从六安张家店贩运粮食来县销售。粮食市场分布在城关、下符桥、与儿街、三里店、管驾渡、戴家河、黑石渡、诸佛庵等18个集镇,100余家私营粮行经营。私营粮行为过载行贸易,买卖双方对口成交,粮行收取佣金。落市粮食,粮商低价收进,囤积居奇,操纵粮价。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设粮食局,负责征集公粮,拨付军粮和财政用粮。国营霍山贸易公司(后改为裕民商店)经营百货、粮食,因粮源不足,难以限制私商投机活动。1950年5月,中国粮食公司成立霍山办事处,立即调运粮食投放市场,并根据省内行情制定合理价格,明码标价,挂牌购销。1951年秋,委托基层供销社和部分粮行代销。1952年10月,霍山办事处并入粮食局(1984年改称粮油食品局),统一办理接收公粮和粮食购销、调存、加工等业务,并在农村小集市委托供销社代办粮食购销。1953年冬,国家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私营粮油商停业,供销社代购代销,粮油站点并入国营粮油系统,全县有110余站点。历年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和为方便群众生活,多次调整站点。80年代,全县稳定为50处。
二收购
(一)粮食统购
1953年11月开始实行,省分配任务到县,县分配到乡,同自下而上的民主评议相结合,核定每个余粮农户应售粮数额,按期送达指定点出售。]955年推行“三定”(定产、定购、定销)。50年代普遍存在评产过高现象,购了一些过头粮,1958——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更为严重。1959年,全县粮食总产4.563万吨,统购]965万公斤,商品率达43%,收购后的余粮人均130.5公斤。60年代初期,改变粮食大购大销做法,年统购量稳定在1万吨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工作受干扰,1967年统购粮食3360吨,是统购粮最少的一年。为使农民休养生息,统购任务几经调整,1961年为 1.022万吨,1980年调减为4630吨。统购任务含国家公粮(农业税,即征购合一)。公粮由财政部门依率计征,粮食部门代收入库,凭公粮入库单,按统购价格结算金额,逐级解缴县财政部门。
奖售工业品1962年,在完成粮食统购任务后,实行超产超购奖售工业品的办法,即生产队向国家每出售750公斤粮食奖售布票5米、胶鞋1双和相当于2市尺布票的针织品。社员个人出售超产粮,同样奖售工业品。多少年来,奖售物资都以布票为主,辅以其它多种紧俏商品。
(二)粮食超购1971年,超购粮食取消物资奖售,实行超购加价30%的办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粮油超购加价幅度统一提高到50%,超购粮食入库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79——1984年,6年超购粮食5271万公斤,1984年达 1443万公斤,是实行超购以来的最高年记录。
(三)粮食定购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价格按倒“三七”比例计算(即30%统购价,70%超购价),对定购以外的粮食,准许多渠道经营。
(四)油料收购1955年开始统购,全购全销,按一定比例留油返饼。1962年起,实行食油包干,统购余油的政策。以生产队为单位,核定产量,留种和社员口油。余油队只购不销,自足队、缺油队不购不销,同时实行超购奖售工业品的办法。本县油料生产量与收购量波动幅度很大,有气候因素,也有政策因素。年均入库油脂,50年代14万公斤,60年代8.5万公斤。70年代,油料同粮食实行同样的超购加价幅度,年均入库油脂增到48.5万公斤,1981年收购83.5万公斤,接近60年代的总和。1984年,取消油料统超购制度,按倒“四六”(40%统购价,60%超购价)比例价敞开收购。
三销售供应
(一)农村统销1953年冬和粮食统购同时进行。口粮标准,按全年稻产区每人245公斤,山区每人235公斤原粮核定。余粮户在统购时一次扣除全家口粮,缺粮户在区控制指标范围内,由乡政府摸底造册,送粮站凭名单分月供应。当时对农村粮食产量估定 偏高,实际口粮偏紧。1955年,农村合作化后,采取以队核算,分户发证、分月供应的办法。1958年,农村大办食堂,粮油供应混乱。1959年初开始,粮食供应紧张,食堂由大化小,口粮标准逐渐降低到每天半斤原粮,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健康。1961年,农业生产开始复苏,农村粮食统销趋向正常。1979年对农村统销实行指标到户,一定5年不变,节约归己,跨年有效的办法,同时对茶林产区,由茶、林、粮食管理部门共同配合,切实核定停垦面积,增加粮食供应。
(二)城镇供应1954年1月开始对城镇计划供应粮食,粮食部门根据户口册籍分月核定人口和供应标准,每人每月成品粮15公斤,发给县自制的供应卡片,定点供应。 1955年7月,以人分等定量,按个人在生产劳动中体力消耗程度和年龄大小确定等级标准。分为四类22个等级,最高标准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25公斤,最低标准为初生儿童每月4公斤。1956年开始供应食油,最初每人每月标准一律2两。三年困难时期,锐减到每人每月粮食9公斤和食油3钱。70年代中期,成人每月粮食最低标准13.5公斤,食油每月0.25公斤。1979年开始,国庆、春节,每人增加供应食油0.5—1公斤。
(三)菜农供应全县菜农人口1600余人,按包干指标原粮40万公斤进行安排,食油供应标准同城镇标准,粮油均按统销价供应。
(四)奖售粮1961年开始,对农村出售的茶、林、畜、禽及名贵中药材等产品,由收购部门在收购凭证(奖售联)内,按数量或金额,.根据省规定的奖售标准计算,注明应奖售粮食数量,凭证向粮站买粮(收鸡蛋奖粮票),奖售农副产品品种随收购量增大而逐渐减少,1984年年底奖售终止。奖售粮价格,1980年前按统销价计,1981年开始按统购价计。1961——1984年24年,共奖售粮食(贸易粮)3.140万吨。
(五)价格补贴粮油购销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建国以来,经过由顺挂、持平到倒挂的过程。价格补贴,由中央财政逐级下拨给县粮食部门。1967——1979年,实行亏损拨补制;1980——1982年,实行经营平价粮油内部结算定额补贴制;1983——1985年,改定额补贴为分级负责、定额管理、减亏分成,超亏不补的办法。全县年均补贴最少是1958年18.97万元,最多是1985年161.46万元。
几个年份粮油购销价格变化表

四储运
(一)仓储解放初,国家利用祠庙等公房做储粮仓库,全县有36幢,可储粮食6500吨。大部分仓库装修箱柜式木板仓,散装粮食不贴地、不靠墙,因木板缝隙中易隐藏害虫,60年代后,陆续拆除,不再使用。50年代,在城关、芦小岭新建3幢苏式仓,容量8500吨。农村新建简易仓库8处10幢,容量4250吨,其中3幢是砖墙,小瓦顶、木结构,7幢是大小梁屋架、土墙、小瓦顶民房型(70年代,山区交通条件改善,有6处仓库因远离公路,拆迁改建)。60年代新建仓库21幢,可储粮食0.8万吨,主要解决下符桥、与儿街等产粮区之急需,1977年开始,全县先后调整仓点布局,加快建仓速度,进入80年代,全县47处95幢都是正规仓库,可储粮食5.5万吨,其中苏式仓库3幢,容量8500吨;基建仓库31幢,容量1.85万吨;简易仓库61幢,容量2.8万吨。有15个大型油罐,可储油165吨。
(二)保管50年代,粮食保管依靠手、眼、口等感官鉴定,提高入库粮质。各仓库根据人员配备,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建立3天一小查、7天一大查、刮风下雨随时查的检查制度。县先后选派13人到上海、合肥、六安等地接受训练,普及科学保粮知识。每年由粮食局组织10—20人的冬、春季粮油安全大普查,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发现问题,边检查,边处理。1954年,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坚持执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以防治虫、鼠、雀害,降温、降湿为重要内容。防治虫害普遍搞好仓内外清洁消毒,做到仓外三不留(杂草、垃圾、瓦砾),仓内面面光,空一仓清一仓,不消毒不装粮,器材和铺垫物及时清洁消毒。最早以滴滴畏、六六六粉两种药剂消毒,因污染严重,后改用敌敌畏。利用害虫习性,早期以风、筛、晒为主,集中诱杀。1956年,采用氯化苦药剂熏蒸,70年代普遍采用磷化铅药剂熏蒸,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有效,80年代,全县粮仓基本无虫。防治鼠雀50年代,仓库简陋,鼠雀害严重。在全国范围的除“四害”运动推动下,坚持采取人工捕捉,堵塞鼠洞,捣毁雀窠,毒饵诱杀等多种方法捕杀鼠雀。仓库更新后,加强了设防措施,所有仓库,窗有防雀网,门有防雀帘,挡鼠板,部分仓库还安装电“猫”,杜绝鼠雀危害。降温、降湿粮油入库后,及时整晒高水分粮油,利用冬季晴朗天气,通风、冷冻、降温、降湿,部分仓库还采用薄膜覆盖粮面,长期密封,保持低温、低氧、低药量,使所储粮食,处于安全稳定态势,1984年前后,对部分仓库进行技术改造,已完成全密封低温隔热仓两幢,储粮0.2万吨,层气箱通风地槽仓两幢,实行科学保粮。全县“四无”粮仓多次接受省、地领导机关普查鉴定,1983年通过验收,实现“四无”粮仓县,省颁发合格证书,保持到今。
(三)调入、调出本县以调入粮食为主,从六安、寿县、舒城等县调进。年均净调入粮食为,50年代4900吨,60年代6250吨,70年代1.77万吨,80年代2.4115万吨。调入品种,以稻谷、大米为大宗,少数是面粉、大豆。三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从阜阳地区调进0.5万余吨山芋干。粮食调入有年度、月度计划,经地区粮食领导机关审查落实。50年代,调入粮食,主要为保证兴建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施工用粮,当时交通条件差,水路、陆路并进,人力、板车、汽车、小船都上,经过多次中转,才把多品种粮食运到各供应点。1965年后,国防工办在县陆续建成9个小三线工厂,粮食调入量迅速增大。除省和地区运粮汽车队支援本县运粮,还集中全县社会车辆,控制专用汽油,限期完成调粮任务。粮食系统历年都派5—10人出外调粮,把发粮、承运、中转和收粮单位关系理顺,顺利实现调粮计划。
1961——1964年,本县连续四年净调出粮食7040吨。下符桥、与儿街两区的0.5万余吨稻谷、小麦调给六安、合肥。漫水河区杨家河、太阳、船仓、高山、太平畈等分粮站积存稻谷0.1万余吨,因交通不便,无法外运。经粮食部同意,就近调给湖北省英山县的草盘地、红花嘴两站。先后动员民工近万余人,在农闲季节突击挑运,运费百里百斤4元,是半义务性质。
(四)县内调运1950年初,县设两个流动兵站,一个组织民工肩挑运粮,一个用毛排逆淠河向上游运粮,共运大米20余吨进山,供应部队剿匪。1953年粮食统购后,下符桥、与儿街和城关附近的分散存粮点,人工(肩挑、少数用板车)向城关集运所运稻谷。1960年春,动员民工3300人,从山区19个粮点,运2050吨粮到山外,最远运程从太平畈到烂泥坳52.5公里。1961年,全年动员民工22800人,运送粮食5880吨,(近程妇女也参加运粮)。当时群众体力弱,边运边吃,粮食损耗达50余吨。1965年后,向山里调运稻谷、大米和小麦,年均运量7500吨,绝大部分用汽车运输。
1953—1985年粮食购、销、调、存统计表

四储运
(一)仓储解放初,国家利用祠庙等公房做储粮仓库,全县有36幢,可储粮食6500吨。大部分仓库装修箱柜式木板仓,散装粮食不贴地、不靠墙,因木板缝隙中易隐藏害虫,60年代后,陆续拆除,不再使用。50年代,在城关、芦小岭新建3幢苏式仓,容量8500吨。农村新建简易仓库8处10幢,容量4250吨,其中3幢是砖墙,小瓦顶、木结构,7幢是大小梁屋架、土墙、小瓦顶民房型(70年代,山区交通条件改善,有6处仓库因远离公路,拆迁改建)。60年代新建仓库21幢,可储粮食0.8万吨,主要解决下符桥、与儿街等产粮区之急需,1977年开始,全县先后调整仓点布局,加快建仓速度,进入80年代,全县47处95幢都是正规仓库,可储粮食5.5万吨,其中苏式仓库3幢,容量8500吨;基建仓库31幢,容量1.85万吨;简易仓库61幢,容量2.8万吨。有15个大型油罐,可储油165吨。
(二)保管50年代,粮食保管依靠手、眼、口等感官鉴定,提高入库粮质。各仓库根据人员配备,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建立3天一小查、7天一大查、刮风下雨随时查的检查制度。县先后选派13人到上海、合肥、六安等地接受训练,普及科学保粮知识。每年由粮食局组织10—20人的冬、春季粮油安全大普查,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发现问题,边检查,边处理。1954年,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坚持执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以防治虫、鼠、雀害,降温、降湿为重要内容。防治虫害普遍搞好仓内外清洁消毒,做到仓外三不留(杂草、垃圾、瓦砾),仓内面面光,空一仓清一仓,不消毒不装粮,器材和铺垫物及时清洁消毒。最早以滴滴畏、六六六粉两种药剂消毒,因污染严重,后改用敌敌畏。利用害虫习性,早期以风、筛、晒为主,集中诱杀。1956年,采用氯化苦药剂熏蒸,70年代普遍采用磷化铅药剂熏蒸,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有效,80年代,全县粮仓基本无虫。防治鼠雀50年代,仓库简陋,鼠雀害严重。在全国范围的除“四害”运动推动下,坚持采取人工捕捉,堵塞鼠洞,捣毁雀窠,毒饵诱杀等多种方法捕杀鼠雀。仓库更新后,加强了设防措施,所有仓库,窗有防雀网,门有防雀帘,挡鼠板,部分仓库还安装电“猫”,杜绝鼠雀危害。降温、降湿粮油入库后,及时整晒高水分粮油,利用冬季晴朗天气,通风、冷冻、降温、降湿,部分仓库还采用薄膜覆盖粮面,长期密封,保持低温、低氧、低药量,使所储粮食,处于安全稳定态势,1984年前后,对部分仓库进行技术改造,已完成全密封低温隔热仓两幢,储粮0.2万吨,层气箱通风地槽仓两幢,实行科学保粮。全县“四无”粮仓多次接受省、地领导机关普查鉴定,1983年通过验收,实现“四无”粮仓县,省颁发合格证书,保持到今。
(三)调入、调出本县以调入粮食为主,从六安、寿县、舒城等县调进。年均净调入粮食为,50年代4900吨,60年代6250吨,70年代1.77万吨,80年代2.4115万吨。调入品种,以稻谷、大米为大宗,少数是面粉、大豆。三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从阜阳地区调进0.5万余吨山芋干。粮食调入有年度、月度计划,经地区粮食领导机关审查落实。50年代,调入粮食,主要为保证兴建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施工用粮,当时交通条件差,水路、陆路并进,人力、板车、汽车、小船都上,经过多次中转,才把多品种粮食运到各供应点。1965年后,国防工办在县陆续建成9个小三线工厂,粮食调入量迅速增大。除省和地区运粮汽车队支援本县运粮,还集中全县社会车辆,控制专用汽油,限期完成调粮任务。粮食系统历年都派5—10人出外调粮,把发粮、承运、中转和收粮单位关系理顺,顺利实现调粮计划。
1961——1964年,本县连续四年净调出粮食7040吨。下符桥、与儿街两区的0.5万余吨稻谷、小麦调给六安、合肥。漫水河区杨家河、太阳、船仓、高山、太平畈等分粮站积存稻谷0.1万余吨,因交通不便,无法外运。经粮食部同意,就近调给湖北省英山县的草盘地、红花嘴两站。先后动员民工近万余人,在农闲季节突击挑运,运费百里百斤4元,是半义务性质。
(四)县内调运1950年初,县设两个流动兵站,一个组织民工肩挑运粮,一个用毛排逆淠河向上游运粮,共运大米20余吨进山,供应部队剿匪。1953年粮食统购后,下符桥、与儿街和城关附近的分散存粮点,人工(肩挑、少数用板车)向城关集运所运稻谷。1960年春,动员民工3300人,从山区19个粮点,运2050吨粮到山外,最远运程从太平畈到烂泥坳52.5公里。1961年,全年动员民工22800人,运送粮食5880吨,(近程妇女也参加运粮)。当时群众体力弱,边运边吃,粮食损耗达50余吨。1965年后,向山里调运稻谷、大米和小麦,年均运量7500吨,绝大部分用汽车运输。
1953—1985年粮食购、销、调、存统计表

1955—1985年食油购销调存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