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流通渠道
(一)进货解放前,本县城乡市场销售的南北杂货及工业品分别购自上海、南京、芜湖、蚌埠、舒城、六安、三河、毛坦厂、高河埠等地;食盐购自蚌埠和寿县正阳关;煤油购自三河、毛坦厂。解放后,主要从六安、合肥进货。1949——1952年,商品实行“上拨下卖,金库回笼”制。1953——1957年,商品改为“合同供应,划拨结算”,计划商品由县公司制定要货计划,省、地公司核批后,二级站直接发放。1958——1960年,推行“大购大销”政策,国营商业一杆到底经营。商业主管部门提出全面开放,采购商品“放卫星”,“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由县商业局,公社商业科都派人出去采购。工、商业提出“你也不姓商,我也不姓工,大家都姓国”的口号,工厂仓库成了商业仓库。1961——1966年,国家规定的18类商品统一调拨,其它商品编造要货计划,由二级站安排下达。如经营需要,可凭采购证到省、地批发站或指定地点采购,但不准自由采购,不准到省外采购。1970——1976年,县公司按照计划自行组织调进。食盐进货,1949——1956年从淮南、合肥、六安调进,1957——1961年从六安调进,1962——1969年从合肥调进,1970年起从六安调进。食品,在县内收购一部分,大部分猪肉、油及副食品从山东、江苏两省和合肥、六安、霍邱、淮北等地购进。1979年后,食盐、顺糖实行计划调进,年终结算,过期不补的办法。其它商品从全国各大城市自由采购。1963——1968年,漫水河区工业品和盐由湖北省英山县供应,1969年,霍英公路通车后,改由县内供应。
(二)外销解放前,木竹主要销往江苏、山东等省,茶叶销往山东、山西、河北等省,部分销往东北,土特产品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购进的工业品和食盐,有的流入潜山、太湖和湖北省英山、浠水、黄冈等县。解放后。商品流通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1980年前,国营商业只在县城设零售点,以批发为主,面向区供销社,下拨乡供销。站和供应点。50年代,商品按经济区供应岳西县黄尾河、包家河和金寨县燕子河。1970年起,地产白酒销往合肥、六安和湖北省英山、浠水等地。1975年起,地产各种工业品销往六安、舒城、金寨和河南、湖北省的20多个县。
(三)运输解放前,商品运输从水路上抵舞旗河、磨子潭,下经寿县正阳关入淮河。陆路全靠人力挑、抬,较平坦的地方有手推车。挑货到漫水河,每人挑约百斤货物,每天走约60公里山路,十分艰难。解放初期,六霍公路通车,汽车运货到下符桥和城关,城关运到各区仍靠人力。1954年,佛子岭水库大坝竣工,库内航运较发达,由水路运送货物到大化坪、磨子潭两区和佛子岭区汪家冲、扫帚河两乡。随着山区公路的逐年延伸,汽车运货里程逐年增加,到1985年,仅少数不通公路的村仍靠人力挑运,绝大部分山区所需的货物都用汽车运送。
(四)仓储解放初期,利用祠堂庙宇和公房作临时仓库,因陋就简,商品受损率高。1969年发生的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淹没县城,低洼处水深1米以上,城内各公司的仓库全被水淹,损失巨大。为避开水患,1970年起,在城南山岗陆续建了9幢标准仓库。
二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解放前,货物多靠水运,沿河的黑石渡、诸佛庵、舞旗河、漫水河、管驾渡、磨子潭是山区土特产品集散地,城关是全县土特产品集散地。外埠商人或派人直接进山收购,或委托当地商人代收代运。解放后,随着公路的延伸,土特产品集散格局有了根本改变,区所在地成为集散地,区供销社是土特产品购销的唯一经营单位。经营的农副土特产品有木、竹、茶、柴、炭、扫把、棉、麻、蛋、禽、畜、羽毛、皮张、药材、木竹制品、废旧物资、干鲜水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收购棉、麻、茶等产品,供销社同农业社、互助组或农户签订预购合同,按比例预付定金,农业社、互助组按预购计划把农副产品交售给供销社,预购外的产品委托供销社代销。“大跃进”期间,大购大销,收购“放卫星”,造成资金浪费。1961年,调整购销结构,统购统销、派购订购和三类产品自行收购同时进行。1963年,全县3个贸易货栈经营生猪3600头,棉土布3万多米,并同生产单位签订1621份购销合同,成交343.9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副产品购销量锐减。1973年,对71种农副产品实行奖售政策。1982年起,对农副产品实行分购联销。1985年购进1187.5万元,是1950年的91.3倍,销售374.8万元,是1952年的14.7倍。
(一)茶叶茶叶历来是本县大宗外销商品。解放前以黄大茶为主,多销往山东、山西等省。解放后,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品种增加较多。50年代——80年代中期,茶叶购销由供销部门统一经营。五六十年代生产的红茶和七八十年代生产的绿茶,主要出口外销。黄大茶、霍山黄芽、菊花茶等除本县销售一部分,大部分销往省内外。
部分年份茶叶收购统计表

(二)生猪、猪肉本县历来猪肉供应不足,部分从外地购进。收购1955年起,对生猪实行派购,各区根据县政府下达的指标落实到队、户,由食品公司(站)收购。1956年,在49个乡配生猪派购员。1957——1960年,实行预购,共发放生猪预定金10238元。1961——1963年,实行包购。1962年,收购生猪4053头,家禽45229只,鲜蛋110141斤。70年代起,从合肥、六安等地调进鲜冻猪肉,缓解市场供需矛盾。1983——1984年,每年派购生猪1.8万头,收鲜蛋100万斤以上,受到商业部表彰。销售1954年434担,1957年6010担,1961年不足2000担,1961——1963年,实行高价政策,猪肉最高每斤8元。1965年销售1万余担。1975年起,年均销售2万担以上。1984年起,开放市场,多家经营,1985年停止生猪派购。
部分年份猪肉、猪油、鲜蛋销售统计表

(三)竹木解放前,商人来山区购买木竹,用排沿淠河经六安、寿县正阳关,转运到蚌埠、阜阳或更远地方销售。山区沿河集镇有木、竹贸易场所,如城关顺河街、戴家河、黑石渡、诸佛庵、石家河、三道河、梁家滩、梅家渡、草场河、舞旗河、管驾渡、龙井冲、石槽、磨子潭、樊冲、四顾冲等地都有木、竹堆场。以城关顺河街甘家堆场、诸佛庵詹家堆场、石家河王家堆场、三道河储家堆场最有名。每年通过堆场集中外运的毛竹20——30万根,杉木5000——8000两(折合4000——6000立方米)。淮南大通煤矿开采后,曾派人常驻本县大量采购松木做煤炭撑,年采购数万根。1951年,国家和集体经营单位相继建立,国营、集体、个人交叉经营。国营有煤建、伐木、土产等公司,集体有机关商店、土产交易所。煤建公司和伐木公司专营木材,1951、1952年,共经营各种木材2.04万立方米。1953——1957年,木材生产统一由省森林工业局霍山采购站经营,把木材生产列入国民经济计划,由县政府安排采购计划,任务落实到互助组,由森工部门订约收购。收购的木材一部分供应本县需要,大部分由系统内调拨,坑木直接水运淮南。1954年洪水过后,木材市场一度供过于求,实行以销定产。1955年收购量890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7%,库存有积压,曾派人到正阳关设点推销杉木和板材。1956年,木材市场销售回升,但幅度不大,到1957年,收购木材18317立方米,调出和销售12600立方米,仍然是产大于销。1957年12月27日,行署决定从1958年起,木材实行计划生产和计划供应,生产计划自下而上提报,省平衡下达计划。1962年10月,为保证完成1963年木材任务,解决供需矛盾,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木材实行派购。1962年,实行木材生产物资奖售,产材社、队交售木材和林产品,国家奖给贸易粮、布票、化肥、卷烟、布胶鞋等按平价供应的物资。奖售制度一直延续到1982年。
1962—1982年奖售标准一览表

木材经营1980年11月8日,省林业厅规定,林农交售1立方杉木补助33元,等外非规材补助30元;松木补助23元,等外非规材补助12元。补助款由省林业厅统筹下拨,1983年停止执行。198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85)1号文件规定取消木材统购统销,实行开放式的多家经营,多渠道流通。县人民政府批准从事木竹经营的单位77个:森工系统27个,供销社系统5个,乡镇企业系统34个,乡经委和森工站联营8个,马家河采育林场3个,另有各乡的联合体和工商局发照的个体户等,经营单位多达数十家。1985年,木材公司经营木材5892立方米,占全县外运木材33900立方米的23.3%,经营毛竹万根,比1984年下降54.5%。多家经营,互相争购,形成木材采伐突破限额,外运数量失控。
森工系统经营木材,1955——1957年,每年上缴利润3——9万元,1958——1964年,到场材执行全国统一到场价格,途调材按到场价退出材点到六安的正常水运费结算。由于木材运程远,成本高,到场价格低,产区企业亏本,专署森工局每年核定本县计划亏损指标3—5万元,利润体现在销区。为改变销区亏本局面,1965年,到场材执行系统内调拨价,地销材执行全县平均地销价,到1968年,每年盈利2—5万元。1969年体制改革,森工人权、财权下放到县,调动了地方生产积极性,1971年,木竹柴炭及木竹成品、半成品由森工一家专营,经济效益逐年上升,1969——1985年,共上缴利税11075100元,其中利润5125059元,工商税3115866元,甲种育林金2185440元,扶植费648733元。
森工系统历年收购木材统计表

本县木材购销价格长期是议价。解放初,国家实行牌价收购,仍属议价性质。1951年12月15日,煤建公司霍山收购站的杉木收购牌价,大、中钱二等材每两58.2元,小钱每两46.5元,分码每两38.8元。12月21日,伐木公司霍山办事处的杉木收购价,大码55元,中码50元,小码39元。木材山价按造材后检量材积付给青山价款。1965年确定木材山价每立方米,松元木8元,杉元木10元,甲杂木12.8元,乙杂木11.2元,丙、丁杂木9.6元。结帐时扣除乙种育林金2元和10%的农林特产税。1979年调价每立方米,松元木10无,杉元木17元,甲杂木22元,乙杂木14元,丙、丁杂木11元。毛竹经营解放后,国家每年发放大量造林扶植经费,发展毛竹生产。1959年,国家收购毛竹25.5万根,1978年,收购799457根,20年时间,收购量上升3.16倍,出售量居全省第四位,江北首位。毛竹经营单位多次变更,1950——1955年,为多家经营, 1956——1958年,由供销社一家经营。1958年10月27日,省商业局、林业局通知,“毛竹列入国民经济计划,供应业务交给森工部门”。1962年,毛竹购销业务又交供销社。 1971年,全省实行木竹柴炭一家经营,林业部门接收毛竹,小毛竹、元竹、大柴、木炭、搪柴和木、竹成品半成品的购销业务。由于计划控制过严,销区农村用竹奇缺,农民“有锅无盖,有碗无筷”。1979年,省决定毛竹经营业务仍交回供销社。1981年,为控制山林过伐,林业部门又接收毛竹经营业务。1985年,开放木竹市场,毛竹由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
栓皮经营栓皮是生产软木的主要原料。1953年,林业部决定,本县有计划采剥栓皮。县政府向主产区诸佛庵、大化坪、磨子潭、漫水河下达4400担任务,规格长2尺3寸,按计划完成。不多收也不少收。宋家河乡就采剥2千多担。1955年7月,省工业厅调查本县有栓皮栎林木16903亩,亩株120棵,年产量4470担。1953——1956年收购 13847担,1957——1965年收购8992担,1966——1978年收购44907担,1979——1985年收购20121担。33年共收购87867担。
木粉经营木粉是栗树、桦树等20多种不含油脂树木的梢头枝破碎成木渣后,用水碓舂成灰黄色、有芳香味的粉末,有凝结、易燃、绝缘的性能,含铁率低于2%,是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能制电话听筒、摇机、外壳、灯头、开关、插座、汽.车方向盘和蚊香、卫生香、皂盒、扭扣等。1981年,龙井冲一个村有碓棚38处,每棚年产木粉150担以上,总产5700多担,产值41600多元,获纯利23200多元。1985年,全县木粉碓棚,已由60年代的100多棚,发展到300多棚,年产精粉4万担左右。产值40多万元,产品销往长春、上海、合肥、安庆、淮北等地10多个厂家。
部分年份主要农副产品收购统计表

三工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一)化肥、农药、农机具50年代初期,合作社经营饼肥、种子、木、竹、农具、耕牛等农业生产资料。1953年,销售饼肥256917.5公斤。化肥67102.5公斤,各种小农具4137件,方铁23789.5公斤。1954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供销社加强农资供应工作,县社增设生产资料股,配专职管理干部。基层社设专营生产资料的门市部,增加品种,扩大供应,大宗农资商品按计划统一调拨到基层网点。对中小农具,基层社结合当地农民需要,组织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诸佛庵、城关、黑石渡设立牲畜部,为农户调。剂耕牛余缺,销售额比上年增加3.68倍。1965年,农业生产资料由土产公司经营,1970年,成立农业生产资料公司。1977年,化肥、农药供应量加大,并协助乡村生产土化肥 2.1万公斤,土农药0.4万公斤,胶粘胶补农机具2.6万件。1985年,经营大中型农机械、电机产品、农用建筑材料等近千种。
部分年份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量统计表

(二)金属、机电、化工、建材
金属材料主要购自合肥钢厂、马鞍山钢铁公司、金光钢厂、淮南钢厂等,省外有少量购进。主要经营品种,黑色类有生铁,焦炭、重轨、轻轨,大、中、小3种型钢,厚、中、薄3种板材,6——12厘米的线材、钢锭、罗纹钢、扁钢、角钢、无缝钢管、镀锌管、焊接管、钢绞线、钢丝绳等。有色类有铜、锡、铝、铅、镁、锌、铜材等。价格,1982年前执行国家核定的价格,1983年起由地区物资局核定。1985年,购进233.5万元,销售263.8万元,利润12万元。
机电设备经营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轴承、电线、裸铝线、漆包线、砂轮、油石、钻头、板牙、量具、刀具、变压器、电动机、电焊条、仪表、汽车等。主要购自本省生产厂家,也有替外省厂家代销的产品。汽车购销活动遍布省内外,1980年起,同包括一汽、二汽在内的8个大型汽车制造厂和一些汽车贸易公司有业务往来。1984年,计划外购进118辆,占购进总数122辆的96.7%。1985年,计划购进99辆,占购进总数113辆的87.6%,机电公司因而被誉为“汽车大王”。1985年,购进555.6万元,销售597.6万元,利润15.91万元。
化工建材化工类有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纯碱、平板带、输送带、三角带、输水管。建材类有水泥、玻璃、磁砖、油毡、卫生陶器等。两类产品合计400多种,主要购自淮南化肥厂、安庆硫化碱厂、芜湖橡胶厂、合肥胶带轮胎厂。同湖北省英山、罗田、浠水等县也建有调剂购销关系。1984年起,其它国营、供销社、集体、个体商户经营化工建材增多。1985年,化建公司购进115.5万元,销售138.7万元,利润7.88万元。
部分物资几个年份购销统计表

四日用工业品购销
(一)进货解放后,国合商业经营的各类计划商品指标,在上年底由上级安排下达,每月按计划组织调进,每季末、半年和年终检查执行情况。“大跃进”期间,实行“大购大销”,提出生产多少,收购多少,包销多少。县商业局、基层商业科、分销处都派人出去采购商品,出去的人和采购的商品越多越好,“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商业部门直接从工厂提货,不签订合同,预付款也可不给。1961年起,计划外商品由公司拟定要货计划,到合肥、六安二级站选购,不允许到其它地方进货。地方工业、手工业产品仍全部收购。主要品种有棉线、袜子、手套、毛巾、肥皂、鞋、香粉、墨水、毛笔、粉笔等。1970年起,由国合商业经营,商品供不应求,物资紧张。县内造纸、印刷、纺织、食品、酿酒等厂的产品全部收购,工厂不能直接出售产品。工业生产原料由商业部门组织供应。1977年起,实行“以销定进”,部分订购地方产品。如1982年,五交化公司收购城关开关厂拉线开关2.4万只,1984年3.5万只。
(二)零售、批发解放后,各类工业品和国家计划商品,按城关地区18—20%,农村80—82%的比例分配供应。县公司零售供应城关地区居民,批发供应区供销社,区社再按人口比例下拨基层网点。各专项指标,如劳动保护,妇幼保健,婚丧生育用品和消防、公安、救护,抗旱救灾器材,由县公司直接供应。县公司是三级批发单位,其它部门不准经营批发业务。1960年起,收购各类物资,奖售百货、五交化、食糖等工业品。凭票、凭券供应城乡居民的商品有糖、烟、火柴、肥皂、洗衣粉、胶鞋等50多种。1961——1963年,高价销售卷烟、酒、食糖、糖果、副食品、高级针织品、钟、表、自行车和中、低档毛巾。1964年起,降低批发起点,如扣子拆箩,针拆听批发。计划商品一次成交,分批进货。1979年后,商业部门设拆整卖零的小型批发部4个,最低批发起点是小百货商品30元,瓶、散装白酒5公斤。对县内供销社批发,优待1—5%。1980年起,凭票供应商品有沪、津产名牌自行车、缝纫机、名优酒、名优彩电、电冰箱、白糖、铅丝、元钉等。
(三)棉布统购统销1951年起,对棉纱实行统购,国营商业收购棉花,经营棉花制品。1957年起,改由供销社收购、经营。1954——1983年,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统购工业、手工业部门生产的棉纱、棉布、针棉织品,由国营商业按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规格统购,原料由商业部门组织供应。接受外地来料加工,经计委、商业局批准,超过部分由百货公司收购。公安、税收、财政、工商等部门没收或接收的棉纱、棉布由商业部门收购。统销棉布批发业务由百货公司或花纱布公司统一经营。城乡市场零售业务由商业、供销部门经营。1961年前,经商业行政部门批准,合作商店、私商可代销,1962年停止,1978年恢复。棉布供应限于县内,不对外交流。布票流通1954年起,百货公司和花纱布公司,负责全县民用布票发放工作,1955——1957年,三年人均6.18米,1961年,人均1.1米,1965年,人均4.33米,1970年起,人均5.33分米。凭布票购买各种棉布、布制品、针棉织品。军人布票全国通用,民用布票全省通用;湖北省布票可在本县漫水何区使用,本省布票可在湖北省英山县使用。外省布票可凭公安部门证明兑换本省布票。零售单位回收的布票上交百货公司,凭票进货。布票经营的物资,城乡按3:7比例分配,各种物资收购奖售的布票和物资纳入国家计划。救济棉布和棉衣由民政部门下达指标发放,1970年起发放成品蚊帐票,年指标2—3万米。1979年起,各类小针织品、袜子、布鞋、毛巾等敞开供应。1981年开始,省内生产维棉白布,1982年起,维棉、粘棉、丙棉的色布、花布、色织布,棉毛汗衫、短裤、裤头、游泳衣、浴巾等敞开供应。1983年5月,各种针棉织品敞开供应。1983年12月,纯棉布敞开供应,棉布统购统销结束。赊销1985年下半年,向63890户311720人(农业人口)赊销,人均纯棉布10米,絮棉5公斤。货源由县百货公司和土产公司统一组织调拨,基层供销社具体办理,农行结算。国营商业赊销纯棉布2553492米,维棉布9432米,布制服装167件,按进价计357.1万元。供销社系统赊销棉布305.6万米,絮棉190万斤,计935.14万元(其中棉布赊销625万元)。
(四)烟酒专卖
卷烟1951年,市场敞开供应上海、南京、青岛等地产的乙一级、乙二级“紫金山”、“红金”牌等品种,销量不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大多抽自制的水烟(又称山烟或小烟)。1952年,调进50听“中华”牌供应佛子岭水库工地,零售价每听2.37元,仅售出15听。1953年销售普通卷烟52万条。1954年,烟叶收购,卷烟调拨、购销实行“统一领导,分区经营,严格管理、保证税利”的专卖政策。1959年,烟品紧俏,少量高价出售,乙级烟1元1包,1960年涨到2元1包,自由市场每包2元以上。1961年起,凭票定量供应,1965年敞开供应的有乙、丙、丁10多个品种。1970年起,实行统一收购,统一调拨,计划安排的供应政策。工厂生产的产品由国营公司统一销售结算。1971年起,卷烟为正常供应商品,但甲级烟仍在节日期间凭票供应。1981年,成立“霍山县烟草专卖公司”,1983年成立烟草专卖局(同烟草公司合署办公),产、销、人、财、物,内、外贸实行一条龙管理。烟草公司专营批发兼营零售,负责烟草市场管理。全县颁发卷烟委托批发许可证11个;卷烟零售许可证1856个,其中国营240个,集体288个,个体1328个,全县平均40户有1个卷烟零售点。1980年以来,购销量逐年增大,效益显著,1980年烟草公司购进188.2万条,销售166.3万条。1985年,购进301.8万条,销售283.2万条,购进额1332.26万元,销售额872.94万元,利润33.88万元。
酒类1949年9月起实行酒专卖,销售本地酿造的粮食白酒(以米和大麦为原料)。1952年起,调进六安粮食白酒、霍邱临水大曲和江苏宜兴大曲。调进的濉溪大曲、茅台、竹叶青、西凤、汾酒等国家名酒均滞销,一度降价出售。1959——1962年,原料奇缺,无酒出售。以野生植物金刚刺根子和稻糠为原料酿的酒均畅销,1975年前,山芋干酒是正常供应商品。70年代,濉溪大曲、明光大曲销量大。1978年起,名优计划酒供不应求,其它销售正常,山芋干白酒受冷落,1985年消失。1952年调进啤酒300公斤,销不出,只好赊销。1970年起,逐渐销售正常,1971年销售1373公斤,1981年销售2万公斤,1985年销售13.8万公斤。70年代,各种色酒投入市场。萧县葡萄酒销量较大,1978年起售的香槟酒是夏季热销货。
(五)几种商品销售变化
布类产品1954年前,销售白市布、斜纹、元贡呢、花贡呢、士令布、花平布、色平布等,白市布销量最大。1958年起,销售从合肥、山东等地调进的纱卡。1960年起,销售华达呢、卡叽布、灯芯绒,沪产卡叽布到70年代中期仍然畅销。灯芯绒以常州产品最受欢迎。1978年起,棉布销量逐渐下跌,化棉、化纤布畅销。1966年,粘胶布投放城乡市场,销量较大。1971年开始出售的确凉,70年代中后期成为热销货。1975年起,绦卡、锦纶、晴纶及绦纶丝、锦纶丝等高档商品问世,销量逐年增加。1985年,化棉布销售74万米。
钟、表、自行车、缝纫机钟50年代初,圆型小钟等3个品种紧俏畅销。1960年后,闹钟、挂钟、座钟逐渐进入销售市场,到1985年仍热销。手表50年代初有苏联、瑞士、日本产进口手表出售,销量很少。1958年起,上海、天津产手表投入市场,销路很好。1970年起,江苏产“钟山”牌手表受到农民欢迎,供不应求,1975年起,沪产“上海”、“宝石花”、“钻石”手表畅销,进口表销量下跌。80年代,手表上市量、销售量大,有30多个品种成为正常经营商品。自行车50年代,全县仅有几辆自行车。1970年起,销售量逐渐增大,沪产“永久”、“凤凰”,津产“飞鸽”畅销。1981年起,省内产“奔马”、“王冠”、“美奇”车进入销售市场,销量可观。国营公司1981年4——12月销售“奔马”牌自行车700多辆,1983年滞销,名牌车仍供不应求,其它供大于销。缝纫机“文化大革命”前,沪产“飞人”、“上海”、“蜜蜂”、“蝴蝶”牌,津产“牡丹”牌缝纫机上市,销量小。1968年起,销量大增,沪产名牌供不应求,其它滞销。
收音机、电视机收音机1960年起,销售电子管收音机,1965年起销售晶体管收音机(“半导体”),但滞销。1970年起,收音机销量逐渐上升,上海“红灯”牌最受欢迎,“海燕”牌销量也大。1979年,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收入略有增加,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又连播评书《岳飞传》,收音机销售出现高潮,到1980年,仓库长期积压的收音机售完。1980年起,销售收录机,销量逐年增加,上海、江苏名牌产品供不应求。电视机1980年起,经营黑白电视机,因滞销,曾一度赊销。1983年,五交化公司销售53部,1984年销售333部。1983年,14英寸以上各种规格的彩色电视机在城镇市场受到欢迎。“金星”、“凯歌”、“孔雀”、“黄山”牌黑白电视机,“金星”、“虹美”、“黄山”和日本“三洋”牌彩色电视机为热销货。
呢料、绸缎呢料50年代,年销量不到200米。1970年起毛华达呢、花呢、海军呢、大衣呢、麦尔登、栲花呢等陆续投放市场,1981年起成为热销货,年销售5万米以上。绸缎1952年,丝绸年销量不足500米。1961年起,年销量约2万米。1970年起,人造丝绸制品大量上市,成为热门货,1980年销售量最大,1984年起真丝绸缎销量增多。
部分年份主要商品销售量统计表

五中西药购销
解放前,全县经营中药的店铺有10家46人。城关有同寿昌、德庆昌、萧宏生等6家,同寿昌开业于清光绪年间,德庆昌虽晚于同寿昌,但规模较大,资本雄厚,其余几家规模较小。西药多由私人医院兼营,全县有5家兼营西药的私人医院,城关有竹亭、协和等3家,规模不大,药品种类不多。缺医少药现象严重,群众治病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药材大部分是地道药材,极少数稀有药材和全部西药从外地进货,量少价高,用者极少。1956年前,中西药品的购销没有统一经营,1956年,供销社成立药材经营部,以经营中药材为主。1957年,中西药品经营分别划给卫生科和商业局管理,年底成立霍山县药材公司,1958年改名霍山县医药公司,1969年撤销,分别成立中、西药经营部,1970年恢复霍山县医药公司,并在漫水河、大化坪、磨子潭设分站。公司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身,属多功能企业。1957年公司刚成立时,有职工20人,资金5000元。1985年有职工92人,经营上千个品种,10个经营网点,购进额372万元,销售额420万元,交纳税金0.6万元,利润8.5万元;流动资金8万元,固定资产58.6万元。仓库13600平方米。
六燃料购销
(一)石油民国初年就有煤油(俗称洋油)供应。抗战胜利后,煤油渐多。解放后,汽油、柴油、润滑油由专区石油分公司供应,百货公司煤油经营部只经营煤油。1962年,百货公司兼营煤炭,1964年,所有石油商品购销业务交百货公司经营。1970年,县石油煤建公司成立,1979年煤炭业务划出。石油产品购销指标由省石油公司下达,从合肥进货,计划调进,年终结算,过期不补。根据上年底机具马力数量和销售情况,实行“统配定量”供应,定量标准根据指标平衡。汽油控制非生产用油,重点安排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用品。柴油控制其它用油,重点安排工业、农业、林业、渔业、抗旱防洪救灾用油。煤油供应无电区照明用。润滑油按照汽油、柴油指标的10%供应。1964年起销售汽油,年供应9925公斤。1967年,专区下达本县汽油计划45吨,1970年起,供应量逐渐上升,1971年销售900吨,1979年突破千吨。石油公司1985年有职工44人,石油库(1969年10月动工,1971年10月建成使用)、加油站(1984年1月建成)和零售门市部各1个。销售424万元,利税26.8万元。油库安装50立方米卧式金属油罐14个,70立方米油罐1个,储油1040吨。加油站对外营业量204553吨。1980年起,有议价油供应市场。1981——1985年,除三线工厂和重点企业的专项指标保证供应外,其余供应偏紧。柴油销售由石油公司、供销社和农机部门供应。1964年全县销售16吨,1970年起,销量逐年增长,1971年销售271吨,1976年突破千吨,1978年销量下跌,1983年起回升,1985年,供应紧俏,1949年销售煤油5吨,1950年列为正常供应商品。1956年销售223吨。60年代控制指标,定量供应。1972年指标供应400多吨。为限制外流,1979年冬季起,凭券定量供应,基本保证消费需求。1970年开始销售润滑油,敞开供应。1977年起,根据成品油指标按比例定量供应,偏紧。
(二)煤炭1958年前,用木柴烧制砖瓦,1958年开始供应生产用煤,先由百货公司兼营,1970年成立“石油煤建公司”专营。1979年成立燃料公司,隶属物资局。煤属计划物资,工农业生产用煤,按“统配定量”原则核定指标,燃料公司独家经营。1983年前,燃料公司财权归省燃料公司,计划内利润如数上交,超计划利润按规定比例留成。1984年,推行经营责任制和经理负责制,划归地方财政管理,利润超额部分由企业自行掌握。本县用煤主要从两淮煤矿调入,少量调自山西。计划购销为主,近来也采购少量计划外煤,弥补计划煤的不足。1982年冬开始供应城关居民生活用成型煤。1984年投资8.7万元,在新城建成型蜂窝煤加工厂,日产12吨左右。居民生活用煤,国家补贴差价,1983——1985年,补贴296923元。燃料公司1985年有职工28人,购进289.78万元,销售249.58万元。利税27万元。
几个年份煤炭购销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