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根治淮河的决定。按照“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1952年起,在境内先后建成佛子岭、磨子潭两座大型山谷水库,对减轻下游洪灾、发展灌溉、开发水力资源、便利航运、发展水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佛子岭水库
佛子岭水库位于城南17公里、东淠河上游,是解放初期兴建的,我国第一座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由治淮委员会佛子岭工程指挥部设计和施工,1950年春开始查勘,1951年10月成立工程指挥部,1952年1月动工兴建,1954年11月基本建成。水库工程总投资7700万元;用钢材8010吨,水泥6.35万吨,木材2.96万立方米,完成石方82万立方米,土方99万立方米,混凝土23.9万立方米,做工日581.7万个,其他用工80万个。水库集水面积1840平方公里,总库容4.96亿立方米,滞洪库容2.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71亿立方米,死库容1.25亿立方米。校核洪水位(废黄河口零点)130米,汛期最大限制水位114米,历史最高水位130.64米(1969年7月14日),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主体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发电厂4部分组成。
水库钢筋混凝土大坝全长510米,东端是重力坝长52米,西端是平板坝长45米,中部连拱坝段长413.5米,由20个垛、21个拱组成。坝顶高程设计128.46米,1983年加高为129.96米(不包括防浪墙高1.1米),最大坝高75.9米,顶宽1.8米。坝基分别采用固结、接缝和阻水帷幕灌浆处理。坝内安装输水钢管9道,设在13、14、15号垛内的3道用于泄洪、灌溉,其进口底部高程78.56米,管径1.975米,最大泄水流量225立方米/秒,其余6道是发电引水管道。
溢洪道在东岸山凹,由副坝同主坝连接,开敞式,高112.56米,顶宽63.6米,6孔,单孔宽10.6米,每孔安装双扇滚轮平板钢闸门,最大泄洪流量6030立方米/秒。
发电厂有新、老厂各1座,总装机7台3.1万千瓦。其中老厂1、2、3号机组各装机3000千瓦1台;4、5号机组各装机1000千瓦1台。新厂建于1967年,6、7号机组各装机1万千瓦1台。电厂投资7755万元,年均发电量1.69亿度。
1954年6月,大坝恰在汛期浇筑到顶,即起到了拦洪作用,把一次6350立方米/秒洪峰削减为600立方米/秒。6月17日10时15分,附近发生一次5.25级地震,大坝安然无恙。1964年汛前检查,发现部分坝拱出现裂缝,东西坝头发现渗水、积水,1965年9月腾空库容,对大坝补缝、加固,12月水库回蓄。1969年汛期,水库调度考虑灌溉、发电需要,库内控制水位过高,7月14日11时30分发生特大洪水漫坝,持续25小时15分,最高水位达130.64米,超过原防浪墙顶1.08米。洪峰过后,坝体结构完整,变位正常,仅连接两岸山坡坝垛后部岩基受到洪水不同程度冲刷,1970年汛前加固。水库规划设计时,由于水文资料不足,设计洪水量偏小,虽在上游增建磨子潭水库调节洪峰,仍不能达到安全标准。省水利厅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报水电部批准,1982年5月——1983年5月加高大坝,把原1.5米高防浪墙填实,坝顶高程增加到129.96米,另加新防浪墙高1.1米。1984年,把溢洪道扩建为6孔,以减轻特大洪水的威胁。
1955年2月,成立“佛子岭水库管理处”,隶属治淮委员会。1958年8月,水库管理处同佛子岭电厂合并,成立“安徽省佛子岭水电站”,改属安徽省水利厅。1964年改名“佛子岭水电站”,隶属省电力工业局。防洪调度按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由水电站执行。灌溉由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调度。工程管理的测试工作,主要有位移、沉陷、坝面渗水、基础渗水、裂缝、水文气象等观测项目。现有职工472人,其中技术人员68人(含管理人员)。管理经费自给有余。
二磨子潭水库
磨子潭水库是为提高佛子岭水库防洪标准而兴建的。库址位于佛库大坝上游东淠河东支25公里处,成串联式梯级枢纽。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设计,磨子潭水库工程指挥部(1957年4月改为工程局)负责施工。1956年3月筹备,同时修筑上坝公路和汪家冲、龙井冲码头,以便水陆联运工程物资器材,并架设佛子岭——磨子潭35千伏输电线路。9月正式动工,1958年6月完成拦河坝和泄洪隧洞工程,并开挖了溢洪道,8月交磨子潭水库管理处。实做土方43万立方米,石方43万立方术,混凝土33万立方米。溢洪道工程1966年施工并完成。工程总投资3240万元。1961年改为磨子潭分站,隶属佛子岭水电站。集水面积570平方公里(岳西县境425平方公里);总库容3.36亿立方米,死库容0.53亿立方米(已淤积650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202.8米,汛期限制水位177米,历史最高水位204.49米(1969年7月14日),校核标准为千年一遇。主体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隧洞、发电厂4部分组成。
拦河坝是混凝土双支墩坝(又叫大头坝),全长331米,坝中段为双支墩12个,东西段为单支墩各3个,两端接岸为实心重力坝,坝顶高程204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82米。坝基防渗采用水泥固结和帷幕灌浆处理。溢洪道在大坝西南500米山凹处,开敞式,顶高196米,净宽60米,6孔,安装弧形闸门控制,最大泄洪流量2940立方米/秒。泄洪隧洞位于大坝左岸,是直径5.7米的圆形压力洞,洞身长194米,进口底部高程132.7米,设两扇滚轮平板式事故闸门,最大泄洪流量612立方米/秒。发电厂在9号肋墩下方,设引水钢管1道,安装1.6万千瓦发电机组1台。电厂投资4390万元,年均发电量0.68亿度。自1959年运行以来,有效地配合佛于岭水库进行调节和灌溉。1969年7月14日特大洪水,为配合佛库错峰,库内满蓄,临开启溢洪道闸门时,电源中断,以手摇机开启,延误了时间,致使洪水漫坝,从13时12分开始,持续4小时48分,最大溢流深度0.49米。经检查,坝体结构完好,变位正常。仅西岸山坡坝基石遭不同程度冲刷,1970年维修加固。坝体建成后先后出现一些裂缝渗水,充填氢氧化钙堵塞了渗水通道,情况好转。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