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山区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较好,涵水能力强,耕地率仅占6%,需补给水量少。水利设施是堰多、塘少,规模小;土石方工程,石方量大、土方量小。沿溪河农田石坝护岸比比皆是。河床落差大,水资源丰富。外山丘陵畈区土地集中,耕地率占20%,降水量偏少,需补给水量相应增多,蓄水工程较多,规模较大。引水工程数量虽比山区少,但单项工程灌溉效益大。黑石渡以下“百川汇流”的东淠河,河床坡降相对平缓(平均1‰),提灌工程大多集中于此。历史上水利工程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筛子堰(漏水)、碟子塘(浅而小)”。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小型塘、堰工程8000多处,引、蓄水2000万立方米,可灌面积仅5万亩。
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改变,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出现了新面貌。50年代初,国家先后兴建佛子岭、磨子潭两座大型山谷水库。1957年,前县办水利以培修、扩建为主,重点兴建观音岩小(二)型水库。1958——1963年,兴建淠源渠、跃进渠和水口寺水库。1964——1965年,新建傅大冲、高河等25座小型水库。“文化大革命”前期,水利建设停顿。1969年特大洪水后,重点新建淠河大堤,续建淠源渠并大规模修塘建库、治河造田、平整土地、发展机电排灌、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较前有较大提高。1985年底,全县有各项水利工程1.4万多处,引蓄提水5853万立方,比解放初增长近两倍,有效灌溉16.64万亩,保证灌溉14.19万亩,旱涝保收10.8万亩,稳产高产农田8.41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比解放初增长2.3倍。
1976—1985年水利事业经费

老区水利建设投资与实绩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