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广播
民国26年(1937年)六安县民众教育馆添置七灯收音机一台,用以记录新闻、编写壁报和印发电讯。寿县民众教育馆用三灯收音机记录新闻,编印《每日电讯》,每期200份,除散发城乡外,还向《淮风报》、《征服》、《凤台导报》、《凤台动员报》提供消息,共编印800余期。
1949年3月,舒城县民主政府教育科确定一名兼职干部利用三灯电子管收音机收听、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延安电台经山东电台收转)的新闻,整理刻印《战报》,转发县直单位和区、乡人民政府。这是解放后区内最早的收音、播音活动。
1951年,专署文教科一部1.5伏的直流收音机在专署机关院内建立地区广播收音站,每天定时接收、记录中央和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新闻节目,然后用土广播、黑板报、油印材料等形式向机关、群众播发。1952年,收音站对外呼号“六安人民有线广播电台”。同时,各县相继建立县广播收音站和收音点,配有专职收音员。到1955年,全区共建广播收音站和收音点25个。
1956年后,各县先后建立县广播站,并配有编辑、播音、机务、线路人员5至7人。广播信号靠农村电话线传送,部分城郊和公路沿线架设少量专线,农村开始发展入户喇叭。
1959年,全区增建28个公社放大站,安装大小喇叭2万多只。1960年公社放大站先后停办。1963年,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广播事业开始恢复。1975年,公社广播放大站发展到371个,全区安装大喇叭2004只,小喇叭66.97万只,喇叭入户65.9%。由于当时片面强调“先普及,后提高”,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喇叭音量小,音质差,网络不符合技术标准,导致后来的大“滑坡”。
根据全国广播会议精神,针对全区农村广播网“滑坡”的状况,地、县广播事业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放在广播专线建设和公社以下基层网络的整顿。到1980年,全区38%的公社通过专线能收到县广播信号,公社以下线路质量也有所提高。
1984年春,六安县率先建起50瓦调频发射台,采取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办法,全县大部分乡(镇)站都能较好地收到县广播站信号。经推广,1985年全区增建50瓦调频发射台6座,80%的乡(镇)站能收到县广播站信号。
二、电影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安城南内始有外地人放映黑白无声电影,银幕面积0.7平方米。民国期间,电影都是外地人员流动放映,直至民国35年(1946年)六安城关始有私人开设电影院,时间不长倒闭。
建国后,1950年2月,皖北行署春节慰问团到革命根据地金寨县慰问,首次放映国产记录片《人民东北》和故事片《回到自己队伍来》。1950年夏初,由专署文教科牵头,发动有关单位筹集资金,在六安城关马王庙(今六安市电影院驻址)始建草木结构的六安电影院,次年元旦正式开业,放映第一部影片是《吕梁英雄传》。
1951年皖北行署派出2个电影教育工作队,在金寨、霍邱、霍山、寿县等地流动放映。1953年省派4个电影队,固定在金寨、霍山、寿县、霍邱放映。1954年增加一个电影队(32队)固定在六安县放映,属专署文教科管理。1955年下半年,全区12个电影队下放给各县管理。1958年全区电影放映单位由1957年30个增加到45个,其中电影队39个,电影院、电影俱乐部6个。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放映单位86个,其中电影队79个,电影院、电影俱乐部7个。1976年,放映单位312个,其中电影队278个,电影院、影剧院、电影俱乐部34个。
1978年以后,电影系统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国办、集体办、联户办、个体办等多种形式,电影事业得到发展。1985年放映单位575个,从类型上分,电影院24个,影剧院150个,电影俱乐部27个,电影队374个;从性质上分,国办的112个,集体办的354个,联户办的15个,个体94个;从机型上分,35毫米的59个,16毫米的333个,8.75毫米的183个。同时建立地、县两级7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6个区电影管理站,从业2000多人。
六安地区电影公司1954年6月,成立专区电影组,隶属专署文教科,负责全区放映网管理。1957年精简机构,撤销电影组,由专署文化科确定一名科员专负其责。1958年,成立专区电影发行站,编制7人。1961年秋,改称电影管理站,编制12人,隶属专署文教局,负责全区16毫米影片发行、放映网管理,电影机械修理、器材供应等业务。
1965年6月,成立六安专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制22人,后改为电影宣传站,1978年恢复原名。1980年,改称安徽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六安分公司,受省公司和行署文化局双重领导,内设发行、放管、宣传、技术、器材、财务等二级机构,工作人员39人。公司有办公大楼一幢,价值约60万元。年发行收入约180万元,按5.5%留成,年收入约10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百花电影院1979年冬筹建,翌年春节对外放映,为行署文化局和电影分公司合办的知青电影院,大集体性质。初为毛竹弓型结构,后因出现险情,在原处重建钢筋水泥结构,1986年10月竣工开业。建筑面积1,761平方米。胶合板座椅1,014个。内设盘环楼梯,外装玻璃门厅,地下室可放映录像。工作人员27人,年营业收入约10万元。
三、电视
1960年5月,安徽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发给六安县广播站一台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首次在皖西大戏院楼顶收看合肥大蜀山电视台发射的电视节目。1965年,省电视台来人携带电视转播设备到六安县,分别在黄梅戏剧团和苏家埠镇试播黄梅戏节目。1970年始架设接收天线,收看省电视台播出电视节目,当时全区有黑白电视机30余台。1971年,地区普及农村广播网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设计安装,首次试制出50瓦电视差转机,年底在霍山县南岳山上安装调试成功。次年,金寨县梅山、六安城区和霍山县城,先后各安装1台50瓦差转机,建立小功率电视差转台。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电视事业逐年发展。1985年,全区建成小功率电视转播台53座,总功率1.23千瓦,电视普及率提高,城镇大多数居民拥有黑白电视机,部分购置彩色电视机。同年,六安市建成百米电视发射塔,覆盖半径25公里。经批准将“六安市电视转播台”改为“六安电视台”。
四、录像
80年代初录像始入城镇放映,大多为私人经营。1984年,一些文化部门下属单位和饭店、旅馆开始经营,放映内容多为武打片和生活片。少数放映点为牟暴利,夜深放映黄色录像。1985年5月20日,根据中共安徽省委电话会议精神,由地区广播电视局、公安处、工商管理局、文化局组成清理录音录像制品审核小组,加强对营业性录像放映的管理。全区200多个录像放映点停映整顿,共收缴录像片1,921部,其中禁片196部,淫秽录像片48盒。并对53名犯罪分子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对未经批准的37个录像放映点予以取缔;帮助55处个体经营放映点,转让设备不再经营。经过整顿,全区148个录像放映点批准恢复经营。
上一篇:第二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