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地区流行的剧种有庐剧、京剧、黄梅戏、端公戏、话剧、推剧、采茶剧、灯歌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小戏。1955年易名“庐剧”。它起源于大别山区,以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的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而成,约有二百年历史,流行于安徽西部、中部地带。初无固定戏班,多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临时自由组合,后来逐渐形成职业班社,人员很少,有“七忙八不忙,九人跑满堂”之说。该剧种演唱形式简单,角色都是男性扮演,全靠锣鼓衬场,击节而唱。艺人收入微薄,地位低下,生活无保障。建国后,庐剧受到重视和发展。1951年六安县组建德庆剧团,1952年霍山县接管三义班组建新民剧社,1953年地区在六安县城关建立场团一体的六安地方实验剧场,后改名皖西庐剧团。从此,庐剧由农村进入城市,演出由地摊搬上舞台,影响日益深远,成为安徽省重要剧种之一。皖西庐剧团,为庐剧西路流派的代表。1985年,全区有4个专业庐剧团,即皖西庐剧团、霍山县庐剧团、舒城县庐剧团、寿县庐剧团。
京剧俗称大戏。清同治元年(1862年)舒城县蔡家店首创全福班。光绪初,河南庆寿班来境内演出,流动范围较广。民国年间,城乡先后建立京剧职业班社20多个,但时间都维持不长。建国后,1949年10月,六安专区教育科,将濒于倒闭的六安新新俱乐部改组为团、院合一的六安新新大戏院。经过“三改”(改人、改制、改戏)面貌一新,1950年推出《洞庭英雄》、《新大名府》、《唇亡齿寒》、《三世仇》、《江汉渔歌》、《云罗山》7出新戏,为皖北区戏曲改革树立了榜样。之后,寿县、霍邱、霍山、金寨、舒城等县建立京剧团。1962年精简、调整,全区仅保留皖西京剧团(即原六安新新大戏院),1979年改为六安市京剧团。
黄梅戏建国后从安庆流入的剧种,很受观众喜爱。1959年六安县始建黄梅戏剧团,1960年金寨、霍邱两县分别建立黄梅戏剧团,三团均保留至今。
话剧民国年间,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组织爱国剧社,在六安城关演出《朝鲜亡国惨史》、《不平鸣》、《新家庭》等话剧剧目,为话剧在境内演出之始。之后,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皖西苏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立煌、六安等地的一些文艺团体都曾演出话剧。建国后,本区各类专业剧团和城镇、机关、学校虽排演过话剧,但未建立话剧专业剧团。
此外,还有端公戏流行于寿县、霍邱、六安一带,今已淘汰。推剧源于凤台、颍上,流行于寿县、霍邱、六安,境内无专业剧团。采茶戏源于湖北英山,清末流入霍山,今已终止。楚剧流于湖北,50年代末传入金寨,但时间不长即消逝。灯歌是在舒城民间花灯的基础上创建的新剧种,始于1978年,仍在摸索中求发展。
二、剧目
各剧种都有大量的传统剧目,京剧传统剧目多达数百个。庐剧的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亦有二百多个。黄梅戏传统剧目,习惯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建国后,各剧团除上演本剧种的优秀传统剧目外,地区的专业和业余作者,还创作、新编、整理一些剧目。创作的剧本主要有1954年六安县新安业余剧团创作、演出、徐卓执笔的庐剧小戏曲《一家人》。1958年皖西庐剧团和六安专署剧目组集体创作,石生、李可、子牛执笔、皖西庐剧团演出的大型庐剧《程红梅》。1964年石生、李可、陈婴创作,皖西庐剧团演出的大型庐剧《斗龙岗》;张传习创作、金寨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小喜剧《闹竹园》。1965年王晓岚创作、霍山县庐剧团演出的小戏曲《茶山新歌》。1981年石生、高家芝、童立奎创作、皖西庐剧团演出的大型庐剧《妈妈》。1981年张书圣、石庆国创作、霍山县庐剧团演出的《一瓶茅台酒》。1982年杨瑞松、何超创作、六安县双河业余剧团演出的小喜剧《草堆边上的笑声》等。
新编历史剧、古装戏,有1959年石生、李可、子牛创作,皖西庐剧团演出的大型悲剧《姐妹冢》,1981年李可、余家荃、童立奎、张威合作,六安市京剧团演出的《淝水之战》,1984年张传习创作,金寨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铁碑怨》,1985年甄元东创作、皖西庐剧团出的《点状元》等。
整理传统戏剧,有1954年徐卓整理、皖西庐剧团演出《借罗衣》,1956年潘际帆整理、寿县淮声庐剧团演出的《休丁香》和徐卓整理改编、皖西庐剧团演出的《杨金花夺印》,1982年刘家芝、马贤炯挖掘整理、皖西庐剧团演出的《合同记》等。
三、表演团体
1.职业班社清末和民国年间班社纷纭,时兴时散,影响较大的有京剧、倒七戏以及倒七戏与京剧合演的“乱弹”三种。
京剧班社有庆寿班、洪福班、同庆班、九如班、立煌战友俱乐部、立煌剧团、正阳票友社、六安小京班。
倒七戏班社有霍山县东北乡的张家班(清道光八年创建)、萧世斋创办的三胜班、徐乱子创办的义和班、戴玉泉创办的戴家班、唐正彩创办的炎帝共和班。
乱弹班社有德胜班、三义班、金胜班、同义班。
2.专业剧团1949年,全区有自负盈亏民营剧团5个,演职员225人。1953年,始建国营六安地方实验剧场(即今皖西庐剧团)。1955年,专业剧团发展到14个,演职员工642人。1958年增至18个,演职员836个。1961年剧团精简、调整为9个、演职员633人。1963年,剧团增至11个,演职员752人。1969年,剧团再次精简,全区有9个剧团,演职员575人。1985年,六县一市和地直有专业剧团8个,其中庐剧4个、黄梅戏3个、京剧1个,演职员工531人。
皖西庐剧团1953年2月筹建,先是场、团一体名六安地方实验剧场,同年5月21日剧团正式建立,名皖西倒七戏剧团,23日首次对外公演《梁山伯与祝英台》。1955年易名安徽省皖西庐剧团,1972年改称皖西文艺工作团,1978年恢复原名,有演职员工75人。
该团自建立以来,致力于庐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庐剧的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鲜明特点和风格,成为庐剧艺术西路派代表,曾演出剧目390多个。1960年编演的大型现代戏《程红梅》赴北京参加全国现代戏会演,还曾先后到福建前线和新疆慰问演出,并被拍摄纪录片选段,收入“戏剧集锦”。1982年编演的大型现代戏《妈妈》,再度赴北京,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汇报演出。1984年排的大型古装剧《点状元》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被摄制成电视播放,一些剧目的唱段还被中央广播电台、安徽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剧团有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3人,剧协安徽分会会员13人。涌现出邱枫林、郎敏、盛泽彬、孙自婵、武克英、汪宏云等拔尖庐剧艺术人才。
皖西文工团1958年8月建立,编制50余人。演出形式有戏剧、歌剧、歌舞、杂技等;1960年撤销。
四、艺校创作研究室
艺术学校1958年,六安、霍邱两县创办文化艺术学校,翌年地区和寿县也相继创办,全区共有11个班,学员366人,1960年全部撤销。六安县艺校组建为黄梅戏剧团,地区创办的皖西艺术学校9月1日正式开学,设戏剧、美术、音乐三个专业,5个班(其中戏剧3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58名,小学毕业生101名。1961年8月撤销。音乐、戏剧班择优组织庐剧演出队,实验演出,后并入皖西庐剧团,京剧班学员分配到皖西京剧团。
创作研究室1959年地区成立剧目组,隶属专署文教局。1961年后,各县相继配备剧目专职干部1至2人,分别在县剧团和文化馆。1965年地区改为剧目室,1971年改设综合性的文艺创作组,1977年10月成立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至今,各县相应成立创作组或室。六安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事业编制6人,主要任务:一是专业戏剧创作,二是全区戏剧创作的组织、辅导,三是编印内部刊物《剧本创作》。
五、演出场所
旧时,城乡都建有一些戏楼,群众称之为“万年台”子。这些建筑大都附属在寺庙、祠堂、会馆、公馆和地主庄园。今尚存:六安县独山镇火神庙戏楼、六安县泾川会馆戏楼、霍山县新安会馆戏楼、霍山县诸佛庵万年台、舒城县陈氏宗祠古戏台5座。
民国20年(1931年),寿县首创“共乐舞台”戏园,内设500座位,民国25年六安城关月来茶馆改建为中兴剧社,后抗战爆发,戏园停废。民国29年扩建中兴剧社,改称中兴戏园,后不断易主,不断更名,直至六安城解放,其他多属简易戏棚。
1954年,六安专署在城区火神庙台对面兴建皖西剧场(今六安县影剧院址),设846个座位。这是建国后新建现代观演场所之始。之后,各县相继新建剧场。1959年,专署筹建皖西大戏院,1961年1月建成。这些剧场,原供专业剧团演出。1966年后,为解决电影放映场所不足,逐渐将剧场改为演出、放映两用的影剧院。
皖西大戏院位于六安大东门外,座南面北,占地12810平方米,钢筋水泥结构,观众厅设正厅和楼座,共有软席座位1404个,1961年1月落成交付使用,命名皖西大戏院,原皖西剧场交六安县使用。1975年增高坡度,座位亦增至1617个。舞台面宽12米,高8米,深16米,顶棚高16米。有天桥二层,供吊装布景。台前有乐池,供乐队伴奏,并有配套声电设备。后楼二层,底层为化妆、服装、道具室和洗脸间,台左是演员休息室。1966年兼放电影,更名皖西影剧院,1985年恢复原名,并安装空调设施。建院以来,曾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团体数十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