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民众教育馆民国18年(1929年),寿县首建通俗教育馆,民国21年改为寿县县立民众教育馆。此后,全区各县相继建立民众教育馆,设馆长一人,职员3——5人不等,有教育组、艺术组等内设机构,开办图书阅览、游艺、歌咏、灯会等活动,并负责民间文艺和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至建国前夕,全区除寿县外,各县民众教育馆先后停办。
文化馆建国后,六安、寿县、霍山县建立人民教育馆,1950年改称文化馆。1951年,舒城、霍邱、金寨3县和六安县的苏家埠、寿县的正阳关分别建立文化馆。至1952年底,全区文化馆增到14所,文化站增到31所,计有文化干部181人。1953年,六安专区中心文化馆成立。此后20多年间,全区文化馆几经调整、重新布局,至1985年,全区有县、市文化馆7所,文化分馆4所、文化宫4所、文化站353所,文化工作人员422人。
六安专区中心文化馆其前身是1949年9月专区教育科在六安城关书板巷建立的六安人民教育馆,编制7人。主要工作:一是抓剧改,帮助旧艺人进行思想改造,改革旧戏班中的箱主制度,改革旧剧目中的不健康内容;二是创办工人夜校;三是管理图书室、游艺室和办理收音、出黑板报等。1950年称六安人民文化馆(甲等馆)迁至文庙(今六安县文化馆址)。1951年,增设有线广播,向机关播音。1953年称六安专区中心文化馆,编制12人,内设宣传、文艺两股。1956年下放,改称六安县文化馆。
表26——1六安地区1985年文化馆、站统计表

二、团体
1、苏区文化团体
宣传队各级苏维埃都组织有宣传队。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一般是在街头或群众集会时,先唱歌曲,然后宣传革命道理、苏区政策、中心任务及重大时事等。有时还武装保护,在苏区和白区交界的地方向白区群众宣传。民国18年11月,霍山县西镇暴动胜利,建立西镇文艺宣传队,由12人组成(其中女9人),他们自编节目,向群众演唱,欢庆胜利。同时还组织妇女编织草鞋,慰问红军,护理伤病员。这支宣传队在漫水河一带活动3年多时间。
列宁俱乐部苏区县和区都设置列宁俱乐部,主要任务是开展文娱活动,组织演讲会,举办识字班,读报班,慰问红军。六安县列宁俱乐部,民国20年5月在独山镇建立,有20多人。曾演出《土豪自叹》、《恶魔》、《改造博士》、《白色士兵哗变》、《送郎出征》等戏剧和《八月桂花遍地开》、《十二月慰劳》、《十劝哥》等歌舞。
苏区剧团它的成员来自爱好文娱的工农群众和进步知识分子。演出的内容都是配合中心任务,自编自演当地的真人真事,也称化妆演讲,颇受广大工农兵欢迎。民国18年冬,苏区剧团有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新剧团,金家寨剧团、红日剧团等。剧团除开展歌舞、演戏活动外,还抽时间帮助农民搞生产,到前线慰问红军。金家寨剧团隶属少共六安县六区区委,有30多人,曾演出《独山暴动》、《混战》、《夺取政权》、《新生活》等剧目。民国20年秋,与红日剧团合并,扩大到70多人,直属皖西北特委。翌年秋,红军主力西征进入川陕,剧团解体,部分人员随红军西进。
2.抗战时期文化团体
民国27年3月5日,第五战区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安徽省分会(简称动委会)在六安成立。各县先后组织起来的文艺团体有:寿县醒狮抗日话剧团,霍邱县救亡宣传团、青年抗日宣传队、青年剧社,霍山青年剧团。在此之前,外来的文化团体,在六安县活动的有江都文化界战地服务团,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广西学生军演剧第二、第八队,第十一集团军救亡工作团,北京救亡服务团,安徽大学流亡宣传队,安庆青年救亡宣传团;在霍山县的有江都文化救国军,安徽省抗敌演戏第六队、省抗日后援会流动工作队;在舒城县的有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战地服务团;在霍邱县的有广西学生军潢川学生军团;在寿县的有江都抗敌协会。这些抗日文艺团体,在“宣传战重于兵力战”的口号下,深入本区城乡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歌咏活动,向群众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日歌曲。开办民校、识字班,办壁报、写标语、画漫画、街头演讲,排演《打杀汉奸》、《驱逐日寇》、《不当亡国奴》、《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自卫》、《打东洋》等戏剧。
3.建国后文化团体
群众文艺创作组1949年3月,六安县新安乡群众自编《翻身乐》小演唱等近百首,反映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很快传唱开,并在全区推广。195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农民作者杜来盛的《杜来盛山歌集》,鼓舞和推动了全区群众性文艺创作。1958年“大跃进”,要求“人人能创作,诗文似海洋”。各机关、行业、水利工地、炼钢场地都纷纷建立群众业余创作组,仅六安县就有6个。1960年各业余创作组基本解体。1962年业余剧团恢复,创作组亦随之部分恢复。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群众文艺创作组全部解散。1972年为普及“革命样板戏”和“大批判”的需要,又建立一批创作组。1979年后,群众文艺创作组为文学社团所代替。各县群众文艺创作组在各个时期都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六安县新安文艺创作组从1949年至1958年就创作戏曲、曲艺、小演唱、舞蹈等1100多个。舒城县枫香树乡业余创作组,从1952年到1958年创作的诗歌、相声、剧本,发表在各级报刊的有900多件。
业余剧团1949年9月,舒城县张母桥区在解放军某部的帮助下,首建业余剧团,演出歌剧《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小二黑结婚》等。此后,各县相继建立业余剧团,到1953年全区有业余剧团648个。既丰富了群众文化,又宣传了反匪反霸、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生产救灾、抗美援朝、贯彻婚姻法等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1958年,文艺组织遍地开花,全区业余剧团猛增到1508个,还有大量的业余歌舞队、文工队等,由于发展过快、规模过大、集中过多,不但占用农村劳动力,而且违背业余、自愿的原则,1960年开始纠正这种倾向。1962年后,随着农村形势的好转,恢复业余剧团,1966年全部解散,后改为业余宣传队。1979年至1985年,又为半职业剧团所代替。
俱乐部1952年12月,中共六安地委宣传部在农村进行建俱乐部试点。经过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区建立农村俱乐部5699个,其中中心俱乐部227个,但1960年基本解体,1962年逐步恢复,至1964年全区有俱乐部1589个。1965年以后,俱乐部为文化室所代替。
文化室1964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在寿县开展点上“四清”运动时,各生产队或生产大队建有文化室。翌年7月上旬,省文化局在全省推广这一经验。全区社队普遍建立文化室,最多的县占生产队总数的61%。1967年全部停办,1970年逐步恢复。1973年省文化工作队在六安县椿树公社蹲点,同年8月14日,省文化局批转椿树公社《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意见》在全省推广,全区文化室又有所发展。1979年,农村文化中心兴起,取代文化室。
业余文艺宣传队1970年,为适应“文化大革命”中“斗、批、改”的需要,经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发动,城乡普遍建立业余文艺宣传队。1971年3月,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推广霍山县诸佛庵公社俊卿大队经验,全区形成高潮。最多的县建立555个,7763人;最少的县252个,4579人,1978年后全部解散。
农村文化中心1978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区、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为文化活动中心,一般具有影剧院、图书室、展览室、游艺室、电视放映室、说书场、体育场等文化设施;建有业余剧团、文艺创作组、曲艺队、科技训练班等文化组织,并经常开展文体活动,形成以生产队、村为文化活动基地的“众星捧月”式的格局。自1979年8月六安县新塘公社开始组建,到1985年,全区建立农村集镇文化中心97处,其中六安县24处,舒城县29处,霍山县11处,寿县16处,霍邱县7处,金寨县10处。
三、文艺形式与活动
1.民歌据1956年挖掘、搜集,全区流行的山歌、茶歌、秧歌、灯歌、门歌、号子及各种小调等不同曲调有3000多种,内容丰富,曲调各异,分为生活、生产、爱情婚姻、世情风物和社会斗争五大类。建国后,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生活得到改善,身心舒畅,利用民歌形式,结合生产、生活和中心工作表达当家作主的心情。1954年,地区多次组织民间歌曲会演、调演。1958年,全区有歌咏队14101个,搜集的民歌达30万首。有些民歌被选入《红旗歌谣》、《中国各地歌谣集》、《大别山红色歌谣选集》、《安徽民歌选·大跃进民歌》、《安徽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等专集。
2.民间舞蹈全区民间舞蹈分布面广,种类繁多,据1956年挖掘、搜集流行的民间舞蹈有上百个。其中挑花篮、花车、旱船、龙舞、狮舞、蚌舞、拉驴、花鼓灯等尤为群众所喜爱。唱腔和舞法各具特色,流行于六安县的有《十把小扇》、《鵅鸫理窝》、《十二月梳》、《红灯舞》;流行于舒城县的《车上轿》、《三人穿》、《十二月飘》、《凤摆柳》;流行于霍山县的有《连马》、《叉舞》。《打五扇》为霍邱县所独有;《五虎擒羊》寿县流行普遍。
《十把小扇》、《鵅鸫理窝》1957年1月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分别获优秀节目、优秀演出、优秀挖掘整理奖,并被评选出席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分别收入《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选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十把小扇》还被拍成电影。
《十二月梳》1959年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节目奖,歌词收入《中国各地歌谣集·安徽歌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
3.曲艺曲艺历史悠久,在全区流行的有四弦书、锣鼓书、渔鼓道情、大鼓、评书、快板、数来宝、相声等。四弦书、锣鼓书是地区艺苑的特产,其余是从外地传入。鱼鼓道情、大鼓、评书影响较大;快板、数来宝、相声建国后才被人们重视、喜爱。此外,局部流行的有舒城县小调胡琴书,霍邱县坠子,寿县淮调、老婆歌。
四弦书因其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而得名。较有名气的艺人有六安市的李文全、喻永贵,霍山县的刘应才,舒城县的薛从福。薛从福一把胡琴能演奏四吹四打乐曲,宛如一个小乐队。李文全演唱的《竹木相争》参加省曲艺会演,安徽广播电台曾多次播放。解放前,四弦书艺人多为盲人自拉自唱,或一人拉,一人唱。建国后,经过继承和发扬,增加演唱人数,改进演唱形式,采用民族管弦小乐队伴奏,近年来又增加电子乐器。
锣鼓书原名三槌鼓,又名三把刀,寿县俗称光棍溜子。解放前,多为流散艺人街头演唱。建国后因其演唱形式是一面小锣和一面小鼓,故改称锣鼓书。1954年,锣鼓书节目参加文艺观摩演出,开始登上艺术舞台。后发展为一男一女、一锣一鼓形式。1976年,六安县由两个女演员表演的锣鼓书《俩队长》,参加全国曲艺调演。此后,锣鼓书的演唱形式基本定型。大鼓评书,在城乡流行。渔鼓道情今已绝迹。
民国时期曲艺无专业团体。建国后,1950年六安县首先将城关的20多名流散艺人组成曲艺组,帮助他们进行曲艺改革,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创作新曲目,建立说唱场所。随后,各县相继组织说唱团体,建立曲艺协会。1979年后,各县文化部门经过登记、培训、考核,发给专业艺人演出证,建立管理制度。1985年,全区有专业和业余曲艺工作者600多人。
4.灯会俗称玩灯,全区城镇都有这种活动。明嘉靖《六安州志》记载:“元夕大街共作木楼高数丈许,扎彩灯千万盏于上,坊曲人家各为过街牌厦,灯火相连,鼓吹为乐,自十三日至十七日凡五夜”。灯会形式千姿百态,常见的有龙灯、狮子灯、花鼓灯、高跷、花篮、花车、旱船、犟驴、肘阁、抬阁、走马灯、打铁花、五马破槽、刘海戏金蟾、秃子打苍蝇、大头和尚戏柳翠、四老爷打面缸等。灯会旧时多在春节和庙会期间进行,后演变为庆贺活动。辛亥革命六安光复,城乡举行盛大灯会庆贺。民国20年(1931年)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在诸佛庵成立,当地群众玩了两天两夜龙灯。民国27年4月,舒城县数千人举行火炬游行,庆祝台儿庄大捷。民国38年1月下旬,六安县城解放,城关军民游行庆祝,表演腰鼓、秧歌,演出活报剧《公审战犯》。建国后,元旦、国庆节、春节以及大型物资交流会也常有灯会活动。
5.会演、调演
建国后,地区曾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会演和调演。自1955年1月举办首届青年业余文艺会演,到1985年共举办23次会演和调演。参加的单位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也有业余的文艺组织。内容有创作的剧目、曲目和歌舞节目,也有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曲目和歌舞节目。通过会演和调演,选拔出一批优秀节目参加省举办的会演和调演。有些剧目、曲目、歌舞节目还参加了全国举办的会演、调演。其间,1956年6月专区举办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各县专业剧团派演出代表队参加,演出9个剧目,其中有4个剧目选拔参加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六安新新京剧团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李定国》、皖西庐剧团创作的现代戏《走向胜利》和整理演出的《杨金花夺印》、寿县淮声庐剧团整理演出的《休丁香》,均获省演出奖。28名演员分别获一、二、三等奖,4人分别获音乐、乐师奖。是年12月,专区举办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演出64个节目,有28个节目参加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全省评出优秀节目奖43个,地区获奖6个;全省评出优秀表演奖89人,六安地区占10人。还评选《十把小扇》、《鵅鸫理窝》等4个节目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84年10月地区举办戏曲调演,演出11个节目,皖西庐剧团创作演出的《点状元》,金寨县黄梅剧团演出的《铁碑怨》被选拔参加省首届戏剧节。演出后,分别获省一、二等奖。
6。艺术展览
建国以来,全区各级文化部门曾多次举办美术、工艺、书法、摄影等艺术展览。1954年到1985年,地区共举办10次较大规模的艺术展览。1954年举办的美术工艺作品展览,共展出15天,展品有国画、油画、年画、窗花、剪纸、雕塑、木刻、泥塑、刺绣等数百件。六安县城南小学学生陈运喜创作的雕塑《小黑驴》,被选拔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美术工艺展览。197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地区举办美术和摄影展览。在展出的美术作品94件中有14件选拔参加省展出,其中6件参加全国展出。展出摄影作品99件,其中22件参加省里展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