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10月,皖北六安区中心医院内设防疫队,此为区内最早卫生防疫机构,时有医护人员9人,1952年撤销,其业务由中心医院承担。1956年4月,六安专区地方病防治站成立,编制24人,1964年3月,改为六安专区卫生防疫站,编制27人,内设卫生、防疫、地方病防治和检验4个科室。1968年冬,专区卫生防疫站与地区医院、保健所、医药站、药检站合并,成立“六安专区医药卫生防治院”。1971年11月,卫生防治院撤销,防疫站与保健站合并,成立地区卫生防疫保健站,1974年10月恢复卫生防疫站建制。1982年10月,站址由六安市南市街塘子巷迁往大别山路北侧现址。1985年,全站职工84人,其中卫技人员68人;建筑面积3438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1230平方米;冷库2所60平方米,库容20立方米;实验室250平方米,低温冰箱3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台。所辖各县51年起相继成立卫生防疫机构,至1985年底,六县一市共有卫生防疫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2人。
一、卫生
食品卫生50年代,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要求食品有防蝇、防尘设备。1964年后,开始食品卫生管理及质量监测。1975年,对六安城关饮食业从业人员手指和食用餐具进行调查,采样87份,经检验,62%从业人员手指和75%食用具有大肠杆菌。饮食店中,87%的食用具不消毒,60%店生熟不分,80%店无防蝇、防尘、防鼠设备。次年,培训体检食品从业人员,并印发食品卫生法规1000份,行业卫生要求65000份。1978年,地区防疫站会同商业部门对全区酱油卫生状况进行调查,销毁加氨生产的酱色酱油20万斤(其中酱色3000斤)。同时,查封六安县食品厂用工业染料“孔雀绿”和“一品红”加工生产的青红丝6000斤。1979年9月,销毁六安市、县食品厂利用霉变原料生产的月饼14000斤。在对六安地区肉类加工厂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检查时,采样75份,检出沙门氏菌31株。1981年4月,全区共检查54个单位使用食品化工产品情况,检查添加剂8大类16个品种。同年8月,查出舒城县桃溪食品站病死猪肉1700公斤,石岗公社病死牛肉100公斤,均责令高温处理。1983年,全区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当年发放卫生许可证6050户,占应发单位数的72%。1985年,全区组织食品卫生执法检查,受检的6289个单位中265个单位有违犯食品卫生法行为,均给予了处罚和限期改进,其中有177个单位罚款,88个单位停业整顿,追回违禁食品9184公斤,销毁部分变质食品。1975~1985年,体检饮食食品从业人员28946人次,发现有444人患有传染疾病,都及时调离饮食食品岗位。
1978年,卫生部门对区内部分鸡、鸭蛋及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采蛋类样品34份,有24份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在1.49~4.63PPm之间;采茶叶样品20份,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在0.02~0.06PPm之间。1984年,监测各类食品4877份,合格2671份,合格率为57.8%,有28份分别检出变形杆菌和致病形葡萄球菌。1985年,全区监测各类食品1417份,合格936份,合格率为66.1%。同年6月,在12个糕点厂抽样19份,检验合格率为47.4%。单项指标:酸磷过氧化值总数超标率15%,砷超标率21.1%。
1982~1985年,全区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9起:1982年6月,六安市造纸厂食堂误用桐油炒菜,30人中毒;同年7月,金寨县双河区一农民家食用霉变糯米元宵,7人中毒;1983年,舒城县舒茶招待所9人食用变质饭菜,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同年7月,金寨县南溪区和燕子河区前畈乡两次发生误食毒蕈事故,中毒7人,死亡4人;1984年6月,霍邱县姚李乡农民食用变质菜籽油,6人中毒,1人死亡;同年7月,舒城八里中学食堂误用桐油炒菜,进食24人均中毒;同年8月,六安县挥手店乡一个体豆腐坊受巴豆污染,51人中毒;1985年,六安市一食品商店出售存放时间过长变质油炸蚕豆,6人食用中毒。
学校卫生1951年,专区教育卫生委员会成立,制定学校卫生章程,各级学校相应制订卫生制度,开展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规模较大的中学建有医务室,指导学生保健。1954年始,学校招收新生需要进行体检。1965年,地区举办有54人参加的保健教师学习班。1951年,通过对六安城区9所中小学12604名学生的健康检查,查出患有各种疾病3339人,占总人数的26.5%,其中砂眼及营养不良分别占8.7%、3.6%。1965年、1977年对城区部分小学1000多名学生进行视力测验,视力减退率由12.58%上升到18%。1980年,全区中小学普遍推广眼保健操,地县各级开展不定期健康检查,并及时给予治疗。1982年复对10所中学11595名学生进行视力测验,减退率为29.9%。中学明显高于小学,重点中学又高于一般中学。1983年4月,对毛坦厂镇中小学1662名学生进行检查,发现患有活动性肺结核7人,患病率为4.2‰。1984年对区内部分中小学10066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视力减退2711人,减退率仍占26.93%。1985年对部分教室进行采光检测,六安市皖西路小学45个教室仅6个符合采光要求。
劳动卫生1951年,卫生防疫部门对全区厂矿卫生检查4次,劳动部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11次。1952年,举办有各县有关人员参加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学习班。1975年3月,对所属县部分工厂监测30个扬尘作业面,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仅6个,超过标准的24个。此后,各地采取水、风、密、护、宣、改、管、查八字综合防尘措施,更新生产技术设备,对从事矽尘作业职工拍胸片4351张,确诊矽肺病21人,治疗无效死亡3人。1979年,测定82份工厂车间空气中苯作业点超标准33.4%,TNT作业点超标准73.33%,铅作业点超标准81.46%。当年检查接触有毒害职工1478人,确诊职业病中毒30人,观察对象247人,对于患者分别给予治疗、疗养或调换工种。1983年,全区有152个厂矿企业建立劳动卫生与职业档案。与此同时,对使用x光线人员进行肿瘤遗传效应与幅射剂量关系调查,1985年有192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公共卫生在专、县两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下,1951年全区开展以整顿、改变城乡卫生状况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开展以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中心的群众运动。全区新建厕所9965座,改建28272座;新建粪码头3310处,改建4242处,迁移5551处,取缔1114处;添置粪车137辆,粪缸34455口。1956年开展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将麻雀改为臭虫)运动,当年达到高潮。60年代末,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得到重视。1973年,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在霍邱乌龙公社仓房大队开展“两管”(水、粪)、“五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试点,1976年普及到全区262个公社、506个大队。全区改造旧井279眼,新建插管井30830眼,翻修厕所3280座,改建猪圈6077处。国家拨给专项水泥400吨、聚乙烯管2000米给予支持。1979年后,随着城市和集镇工商业的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982年8月与1983年11月两度在六安市区对大气卫生进行分区设点监测,监测表明:二氧化硫含量夏季工业区高于居民区,冬季居民区高于工业区;飘尘含量夏季超标准87%,冬季超标准100%。1985年1月起,卫生部门再次对市、区进行定点监测,结果二氧化硫含量夏季工业区高于居民区,冬季居民区高于工业区;飘尘含量夏季超标准87%,冬季超标准100%;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每立方米298毫克,超标准一倍,监测天数超标日91%,以冬春为重。1980~1985年共查不同类型水区9个107处,采水样280份,检验结果,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基本符合卫生要求,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仅为2.5~6.4%,58%的水源受到污染,佛子岭水库和横排头渠水中含汞量超标准6.7%,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1984年,地区医院对污水加液氯处理,大肠菌群减少91%。
二、防疫
1.疫情报告50年代初,县以下疫情多由个体或联合诊所报告。1955年,贯彻执行《传染病管理办法》,疫情报告网初步形成。70年代初,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建立起县、区、公社、大队四级防疫网。1977年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规定法令传染病由各级治疗单位按规定时间填表上报,但因基层防疫网管理不善,传染病漏报现象严重。1984年,对境内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33个乡(街道)1至10月10种传染病情进行调查,查出病人2875人,漏报2398人,漏报率占83.4%(其中就诊漏报率为66.45%)。对县、市7所医院和区、乡33所卫生院调查,查出10种法定传染病16055人,漏报7639人,漏报率占47.5%,其中县、市医院占74.59%。
2.预防接种民国23年,境内六县全年接种疫苗15350人,其中接种牛痘苗6177人,注射伤寒疫苗3356人,霍乱疫苗5743人。建国后,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由50年代开展预防接种到70年代末开展计划免疫,全区先后使用各种传染病预防用生物制品15种:牛痘苗1950~1981年年均接种97.2万人次,白喉类毒素1951~1985年年均接种34.4万人次,骨髓灰质炎糖丸疫苗1962~1985年年均服用61.9万人次,麻疹减毒活疫苗1969~1985年年均接种35.2万人次,卡介苗1958年开展接种,1976~1985年年均接种30.6万人次,破伤风类毒素1966~1977年年均接种20.5万人次(对象主要是民兵),百日咳菌苗1957~1972年年均接种3.5万人次,流脑菌苗1971~1982年年均接种3.6万人次,乙型脑炎疫苗1955~1985年年均接种25.9万人次,伤寒三联(四联)菌苗1950~1985年年均接种10.1万人次,霍乱菌苗1950年接种8.6万人,1962~1980年年均接种6.3万人次(饮食行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重点人群为主要接种对象),钩端螺旋体疫苗1971~1980年年均接种11.95万人次(主要接种对象为流行病区的重点人群),布氏菌苗1966~1973年接种共2.55万人次,炭疸疫苗1974~1976年在寿县迎河一带重点人群中接种1500人次;鼠疫菌苗1952年开始接种,当年接种81.81万人次。通过接种预防,1953年消灭了天花,1985年基本消灭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疾病,基本控制了麻疹、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等传染病。六安县1982年被评为全国计划免疫先进县,受到国家卫生部的嘉奖。
3.传染病防治六安地区传染病防治主要为天花、霍乱、副霍乱、白喉、脑脊髓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和结核。
天花为境内历史上常见传染病之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卸任知州王峻捐资倡议在鼓楼街大井拐设种疫局,立种牛痘示谕规11条。采用人浆种痘法,此后一直延用天花茄克人乳溶液滴鼻及接种上臂的方法预防,至本世纪30年代,牛痘苗接种法始在全区推广,民国4年、16年、17年、18年,20年、28年和31年,天花7次在境内流行,其中民国18年金家寨天花患病率达70%,一个月内死亡80多人。
建国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境内复又流行天花,医疗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进行抢救,收治患者2710人,死亡512人。1952年春,全区发现天花77例,死亡5人。1950年至1952年,开展预防接种,全区种痘34.35万人次。1953年仅寿县发生天花一例,此后,境内天花绝迹。
霍乱及副霍乱民国19年,六安、舒城霍乱流行。民国21年和27年,舒城南港霍乱流行,死亡百余人。民国32年1月,立煌县燕子河发现霍乱。1950年霍邱、六安发病21人,死亡6人,经注射霍乱伤寒混合菌苗,得以有效控制。1951年后境内无霍乱发生。
埃尔——托弧菌引起的副霍乱,1981年8月由蚌埠、淮南经船民感染传入,首先在霍邱、寿县发现病例,地、县立即组织有125人参加的14个机动防疫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同年底,又发现副霍乱带菌者40人,经治疗无一人死亡。1982年至1983年,霍邱、寿县、舒城发现副霍乱病例。同年9月4日,六安县卫生防疫站在六安市区一处水中检出埃尔——托弧菌2株;9月2日,金寨县卫生防疫站在梅山水库青峰岭码头检出埃尔——托弧菌1株,均分别作了防疫处理。1985年,全区无副霍乱病例。
白喉民国23年,六安县发现白喉病人37人,死亡5人。同年,舒城县发现白喉病人23人,死亡7人。建国后,白喉呈散在发生。1955年7月,在六安县芮草洼乡崔院发现首例白喉,不久迅速蔓延,全区发病2923人,死亡337人。1956年,全区发病1009人,死亡95人。1959年,全区发现白喉病人1437人,死亡260人。1964年7月,霍邱县石店区五塔、邵岗、石店及城关白喉病流行,发病980人,死亡115人。此后经多年防治,疫情才得到控制。1977年秋,又发病26人,死亡2人。1980年至1982年,发病分别为10人、8人、7人。1983年至1985年,全区未发现白喉病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脑”,建国后,在境内散在发生,间隔8~10年呈周期性流行。1952年,全区发病率为0.69/10万,1957年上升为4.81/10万,1958年局部流行,发病率30.04/10万(发病1438人,死亡70人),其中舒城县发病死亡率分别为63.6%和70%。1967年,境内“流脑”大流行,发病26493人,死亡1365人,发病率为583.50/10万。其中霍邱县发病率为1095.5/10万。1976年,全区“流脑”发病率明显上升,地区防疫站多次在流行地区进行带菌者调查,证实“流脑”A群菌是全区的流行菌群。1977年1月至4月,寿县、霍邱发病9848人,死亡394人。流行期间,地、县均设有“流脑”办公室,安徽医学院、解放军104、105、700医院大力协助,全区抽调181名医务人员参加防治,疫情才得到控制。1978年后,“流脑”发病率逐渐下降,1982年全区仅发现169人。
麻疹为境内历史上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对儿童健康有很大影响。民国22年,立煌县大湾乡肖家湾人口不足100,患麻疹死亡12人。民国29年,霍山县麻疹流行,发病4万多人。建国后,1952年全区发病率为456.84/10万。1953年至1955年,发病率略有下降。1965年后,使用麻疹减活疫苗预防,城镇病情得到控制,农村及边远山区仍有局部流行。1975年6月16日至7月末,霍邱县石店公社老楼大队共发生麻疹患者356人,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22岁。同年9月,金寨县斑竹园区西庄公社又发麻疹病例,至1976年1月,发病702人,死亡15人,省、地、县卫生防疫站组成医疗队携带菌苗及药品前往防治,疫情终于得到控制。1978~1985年,全区麻疹发病率持续在400/10万以下。
出血热为沿淮农村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1958年11月,霍邱临淮岗水利工地首次发现此病,发病252人,死亡19人。同年在寿县农村亦发现7例,死亡2人。1958年至1962年,全区年发病250人左右,病死率约占10%。1963年至1967年,霍邱县流行和散发交替出现。1966年,中国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协同省、地、县卫生防疫站组成出血热防治队,赴疫区开展室外药物灭鼠预防。1970年,境内发病489人,死亡34人。1974年发病242人,死亡20人。1978年,金寨县响洪甸公社发病1人。1983年全区发病482人,死亡21人。1984年全区发病721人,死亡56人。舒城县14个乡均发现病例,发病27人,死亡3人。1985年,霍邱、寿县、六安、舒城、金寨5县的121个乡仍为流行性出血热疫区,该病传染源主要是黑线鼠和褐家鼠。
结核病解放前,结核病患者较为普遍,建国后,患病率明显降低,1977年对六安县丁集公社丁集、丁南两大队重点调查,被调查的2879人中患病率为0.86%,自然感染率为7.7%。1979年进行抽样调查,全区结核病患率980/10万,痰涂片阳性患病率180/10万、空洞患病率143/10万,15岁以下儿童自然感染率10.93%,年患病率1.7%。是年,全区培训专业接种卡介苗人员8577人,组成1536个专业队,接种141.5万人,有效地控制了病情。1982年,对六安市1254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患病率仅为0.14%。
4.地方病防治境内地方病主要有梅毒、疟疾、头癣、血丝虫、麻疯病及地方性状腺肿。
梅毒病又称花柳病,为建国前流行较广的一种疾病,民国32年,立煌县卫生院统计,在全年医治患者总数中,花柳病占15.6‰。建国后,取缔娼妓,1958年根据省梅毒防治工作方案细则要求,金寨、霍山、舒城3县组织450名医务工作者成立37个防梅小组,全面开展梅毒检查,三县共确诊梅毒患者22950人(其中金寨县10791人,霍山县10620人,舒城县1539人)。治疗18624人,除以油剂青霉素600万单位系统注射外,还在小范围内试用复方士茯苓膏、清血止毒丸和三仙丹等中药治疗。1978年,金寨县复查411人,血清阳转率达98.8%。
疟疾建国前,全区疟疾普遍流行。建国后,疟疾发病人数仍为传染病之首。1971年境内发病3.4万多人,为了控制暴发流行,地、县防疫部门及区、公社、大队均配有专职或兼职疟疾防治人员,采取医治现症病人、服药预防和灭蚊等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1974年,疟疾发病51万人,1976年起,连续五年实行休止期全面根治,流行期全民预防服药,每年医治200万人左右,发病率有明显下降。1979年至1980年,全区疟疾发病率降至1%以下。1981年至1984年,病情略有回升,发病率在1.55~1.8%之间。防治疟疾镜检站,全区由1979年的11处增至1985年32处,血检发热病人15.8万人。
头癣俗称“癞痢头”。建国前,境内城乡青少年中流传较广,仅寿县患者即有17.4万人。1959年采用中草药川莲子制膏外搽,但效果不佳。1977年开展头癣普查、普治,查出患者23435人(其中黄癣占91.6%),治疗23134人,治愈22101人,治愈率为95.5%。1983年通过检查验收,达省规定的基本标准。
血丝虫病为境内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以丝虫性橡皮肿患者较多。50年代初,开展对该病普查医治,以后一直未有中断。1970~1974年丝虫血检,发现微丝虫幼阳性者243821人次。1978年,省及地区防疫站对霍邱户胡8乡1镇11万多人“海盐”(每人每天给纯海群生50毫克)全民防治6个月后,微丝虫幼阳性率由0.84%下降到0.329%。1981年开展丝虫病流行情况、虫种分布调查,设调查点18处,血检37684人,查出微丝虫幼阳性1008人,阳性率为2.67%。虫种鉴定375例,发现班氏丝虫109例,马来丝虫264例,混合感染2例。霍山、金寨、六安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霍邱、寿县、舒城为班氏、马来丝虫混合流行区。
麻风病为慢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境内呈散在发生。1957年前,陆续查出病人207人,均采取分散治疗。1957年至1964年,金寨、舒城、寿县、六安、霍邱5县先后建立麻风村,集中收治麻风病人。1965年进行专项调查,查出麻风病人105人。1982年,地区组织麻风病调查专业队,对全区麻风村(院)内外病人进行复查鉴定,历时一年,共查48个区,210个乡、338个村、397个村民小组,鉴定病人543人,查出新病人5人,达治愈标准258人。至1985年底,全区累计发现麻风病人660人,治愈355人,死亡169人,现有病人136人,患病率由1975年的0.051‰下降至0.012‰。舒城、霍山已达消灭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据建国初期调查,病区主要分布在金寨、霍山、舒城、六安等县山区,流行区人口150万人,患病者约8万余人。1957年,卫生部门在霍山县舞旗河乡及金寨县西庄乡调查,两乡患病率分别为44.7%和71.7%。1958年,在霍山县开展地甲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食盐加碘防治效果观察试点,此后,加碘盐供应范围扩大至金寨、霍山、六安、舒城等地。1973年,在舒城芦镇公社调查631人,甲状腺肿大者347人,患病率为54.99%。在金寨县斑竹园公社调查464人,患病率为12.06%。1978年在霍山县太平畈公社调查5145人(受检率92.2%)。查出地甲病1168人,患病率为22.7%;克汀病139人,患病率为2.7%。金寨县后畈公社普查5863人(受检率90.7%),查出地甲病1179人,患病率为20.1;克汀病176人,患病率为3%。同年对淠史杭灌区作纵向调查,调查9个公社18个支队8962人,查出病人812人,患病率为9.1%。7~12岁患病率为10.6%。其中霍邱县柳树公社患病率为25.26%,姚李公社为15.29%。六安县江店、徐集公社患病率为3~5%,均达病区标准,随着低碘水的流向,范围亦在逐渐扩大。
1985年,根据六安地委地方病领导小组制定的《六安地区三年基本控制两地病实施方案》,全区抽调大批医务人员,开展地甲病、克汀病普查和防治。全区共查326个乡、镇217306人(受检率93.8%),查出病人15384人,患病率7.08%。达到病区标准的205个乡镇,其中重病区117个,中等病区32个,轻病区56个,病区人口278.2万人。同年,区以上建247个防治领导小组,健全地、县、区、乡四级碘盐监制、供应,同时施用加油碘油丸治疗地甲病50万人次,注射碘油治疗3000余人次,手术治疗300余例。
上一篇:第一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