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镇社会福利孤老残幼福利院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安州官办养济院,收养孤老残幼34人,岁支银122.4两。光绪三十四年,境内州、县共建立养济院5所,收养孤老残幼136人。其中六安州、寿州各34人,霍邱县41人,舒城县14人,霍山县13人。民国初年,各县养济院改名救济院,内设施医、施棺、育婴、孤儿、残废等所。抗日战争期间,民国28年(1939年)寿县设立难童教养所,收养难童500余人;民国33年霍邱、舒城亦设立难童教养所,各收养难童100余人。民国35年,全区设4所救济院,下设11个所,设备简陋。民国36年,六安县救济院收养孤老幼残150余人,年经费162720元(育婴54480元,育幼55560元,残教所52680元)。
建国后,六安、霍邱、寿县、金寨等县,先后设立生产教养院,共收养920人,其中残劳746人、孤儿85人、婴儿89人。1953年根据省第一次生产教养院工作会议精神,整顿全区生产教养院,明确收容范围,纠正错收、乱收现象,处理393人,其中残劳311人、孤儿32人、婴儿50人。1959年生产教养院更名为社会福利院,收养残劳、精神病人281人,其中六安县164人,霍邱县85人,金寨县32人。1961年7月,省社会福利事业会议决定,收养对象为建制镇以上的城镇户口,农村户口不收。“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收养。1979年11月,根据全国城市社会救济福利工作会议精神,各县对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1985年,全区有5所社会福利院,在院人员120人,其中老人47人,残疾人12人,少儿11人,婴儿44人,精神病人6人。对收养人员,供给衣被、鞋袜、蚊帐等生活日用品。
光荣敬老院1960年,寿县、六安、舒城、霍山4县,先后建立烈属养老院,收养烈属49人。1962年,增办2所,全区收养87人。1972年3所,收养41人。1980年烈属养老院更名为光荣敬老院。1985年,全区仅存寿县、霍邱县2所,共收养65人,其中烈属5人,残废军人60人,年拨经费49720元。
二、农村社会福利
“五保”供养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根据“依靠群众,集体供养,辅之国家救济”的精神,对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寡者,农业社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使他们生养死葬有所依靠。自此,农村开始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供养。农业社安排“五保”人员,从事农副业生产,其收入不足部分,由农业社补助一定数量的劳动日,按劳动日补助报酬,使生活达到一般社员水平。补助报酬从农业社公益金中开支。1958年,人民公社办敬老院,大部分“五保”户入敬老院,部分未入院的“五保”户,仍由生产队供养。1963年,全区享受“五保”优待的51166户,73442人。农业社在分配中共补助款265万元,粮食1375万斤,人均得款36元,得粮187公斤。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五保”供养一度受到影响,有的地方要“五保”承包土地;有的地方将“五保”人员安排到社员家轮流吃派饭。1982年5月,全区开展“五保”供给普查工作,建立“五保”档案,县人民政府发给“五保”供给证。1983年,全区有“五保”人员30578人,其中老人27093人,残疾1616人,孤儿1869人。1984年11月,省人民政府颁发《安徽省农村五保户供养暂行规定》后,“五保”供养始形成制度化。1985年,全区有“五保”户27524户,31320人。其中鳏寡老人27206人,残疾3400人,孤儿714人。集体供给金额710万元,人均为226.9元。
敬老院1958年,全区农村共办敬老院743所(幸福院、养老院),入院11756人。1959年减至450所,入院8044人。“三年困难”时期,大多停办。1963年全区仅51所,入院174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敬老院名存实亡。1979年,全区只剩18所。1981年后,按照“依靠集体,勤俭办院,民主管理,敬老养老”的方针和“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又逐步发展起来。1985年,全区农村共有敬老院96所,入院1258人,人均年生活费260元。进院老人,都配备有床、被、蚊帐、面盆、毛巾、热水瓶、桌椅、餐具等生活日用品,有的敬老院还配有录音机、电视机。
三、社会福利生产
建国初,部分贫用烈、军属和贫民,由当地民政部门组织,参加各种工副业生产和商业小组。1954年,全区共组织20个工商小组,从业630人,年产值12.3万元。1957年发展到112个,从业4882人,年产值114万元。1960年精简,至1964年仅有7个单位,5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按行业性质移交各归口单位管理。1979年,寿县民政局投资2万元,兴办正阳纸品厂,随后,六安市、六安县民政部门亦相继兴办社会福利综合厂各1个,计有职工81人。寿县、舒城、金寨三县民政部门与城镇街道合办福利工厂9个,职工166人。其中残疾人员83人,救济对象32人,优扶对象14人。1985年,全区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年产值194.6万元,实现利润33万元。
上一篇:第三节 救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