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宣传贯彻《婚姻法》
民国20年(1931年)7月,鄂豫皖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婚姻问题决议案》,在苏区宣传贯彻废除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主和一夫一妻制,禁止童养媳、近亲和患有恶性传染病的人结婚,禁止强迫寡妇守节,禁止娼妓等。
建国后,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颁布后,六安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妇联、民政等部门,利用各种会议、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对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婚姻法》宣传教育。法院组织审判人员,深入城乡巡回审判案件。1952年,全区自由恋爱结婚的青年男女5637对,离婚10640人,童养媳解除婚约4507人,寡妇改嫁838人。1953年3月,各级人民政府成立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广泛开展宣传《婚姻法》运动月活动。1963年,结合基层普选,在城乡再一次广泛进行《婚姻法》宣传教育,受教育面达80%左右。在宣传的同时,还处理各种违犯《婚姻法》案件,公审了破坏《婚姻法》的严重犯罪分子。是年,全区共发生破坏军婚案件739件,各级法院受理查处556件,结案317件。“文化大革命”中,旧的婚姻习俗一度抬头。1979年春节前后,各县、市又普遍地在群众中宣传用社会主义思想处理好婚姻家庭关系,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坚持婚姻自主,反对买卖、变相买卖和包办婚姻;表扬民主和睦家庭。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后,地、县(市)分别成立宣传贯彻新《婚姻法》领导小组。1981年春节期间,全区广泛开展新《婚姻法》宣传活动,培训宣传骨干近4万人,群众受教育面达80%以上。
二、婚姻登记
1950年,结婚登记由所在地乡人民政府办理,离婚、复婚手续由区人民政府办理。1956年,结婚、离婚、复婚登记均由乡人民政府办理。1958年以后,结婚登记改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办理。1980年,结婚登记,在城镇由街道办事处或区人民政府办理;在农村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办理。1983年基层政权体改后,结婚登记改由乡(镇)人民政府办理;离婚由人民法院民事庭受理判决。1985年,全区共清理结婚未登记者61369对,通过宣传教育,依法补办登记手续的43000对,占结婚未登记的70%。
三、殡葬改革
建国后,1956年,境内少数城镇建立公墓,禁止占用耕地,乱埋乱葬。1958年结合平整土地,开始平坟冢深埋或移坟上山。1971年,实行殡葬改革,推行火葬。是年,六安火葬场建成,接收遗体火化。1978~1981年,寿县、霍山、霍邱、舒城4县,亦先后建立火葬场,场内设有火化厅(间)、殡仪馆、骨灰堂等,配备专职干部和工人。1971~1980年全区火化遗体997具。1981~1985年火化遗体3169具。舒城县火葬场被评为全省殡葬改革工作先单位。
1985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各县(市)建立殡葬管理机构,划分火葬与土葬区域范围。在土葬区建立公墓,全区建立790处,其中村建262处。寿县、霍邱、六安3县在禁区内结合平整土地、建筑公路和兴修水利,平毁坟冢和迁移坟墓73644座,扩大耕地1000余亩。
下一篇:第六节地名普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