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集镇,历来为集市贸易主要场所。民国时期,参加交易多为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除各县城外,较大集镇有六安县苏家埠、马头集、新安、毛坦厂,寿县正阳关、隐贤集、迎河镇、保义、瓦埠,霍邱县叶集、河口集、三河尖(今属河南淮滨县),舒城县梅河、桃溪、晓天,立煌县麻埠、流坡、金家寨,霍山县黑石渡、诸佛庵、与儿街、管家渡、漫水河。集贸分敞集(每日集)、露水集、隔日集几种,苏家埠、叶集平均每集万人以上,其他集镇每集二三千人。此外,庙会、灯会亦为当时集贸的一种形式,如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寿县四顶山庙会,三月十九日六安县昭庆寺庙会,七月三十日九公寨庙会,九月十九日观音寺庙会,十月十五日火神庙庙会,会期一般三天,均有众多商贩或手工业者摆摊设点,携货赶会,相聚成市。
建国初,商业部门利用传统集市收购农副产品,组织工业品下乡,并举办物资交流会。1950——1952年,全区举办交流会180多次,成交金额1.4亿多元(折新币)。其中,六安县苏家埠1952年的一次交流会,历时8天,每天参加2万多人次,成交额150万元。
1952年,全区有初级市场283个,上市商品有畜禽、水产、蔬菜、瓜果、土布、竹木、小农具、粮食、油料、油脂、麻类、棉花和小百货等。1953年后,集市贸易仅限三类物资。1956年,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集市贸易成为重要补充部分。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社员自留地收归集体,家庭副业受到限制,国营企业独揽市场,集市贸易日趋萎缩。1961年,允许农民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开始有限制地恢复。年底,全区有集贸点210处,但上市品种仅限自产自销的三类农副产品。“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统购和统一管理的物资禁止入市成交,机关、学校、团体不准到农村自行采购。农村豆腐坊、粉坊、面坊只能接受来料加工,不得私购原料自行成交,不准长途运输和弃农经商,集市贸易一度停顿。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集贸点恢复到278处。1979年,实行多渠道少环节商品流通体制,集市贸易重现生机,上市品种日渐增多,出现一批新集贸点。1984年,有关部门采取国家贷款、地方集资方式,在重点市场兴建固定防雨防晒棚15750平方米。1985年,新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125个,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品市场39个,家俱市场18个,花鸟市场2个,旧自行车市场2个,余为粮油、瓜果、麻类、饲料、蔬菜、中药材、小农具等综合市场。较大市场设有服务部、较秤处、信息栏等附属设施。是年全区集贸点417个,其中城市21个、农村396个,成交总金额353000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1%,是1980年成交金额150006万元的1.35倍。
专业市场选介:
叶集竹木市场及皖西农贸市场叶集位居霍邱、金寨和河南省固始三县交界处,隶属霍邱县。交通方便,古有“商贾门户”之称,为皖西最大农副土特产品集散中心。1985年,镇内有各类小商品市场和交易所70处,摊点130多个。其中有以竹木交易为主体的市场17处,日均上市木材200立方米、竹类10000公斤。皖西农贸市场紧靠老叶集北侧。1985年投资120万元兴建,占地2.77公顷,成正方形,四周有165间营业间、208间晴雨棚环绕,中心为5574平方米露天蔬菜市场。市场外围有1589平方米的绿化带和散水坡,内有商业门点296个、从业406人,经营百货、手工艺品、棉纺针织、化纤、水产、肉禽等12大类千余品种。设有停车处、信息栏、播音室、治安室、公用电话、储蓄所、饮食店,月营业额90万元。
固镇羽毛市场位于六安县西北,汲河横贯其间,周围塘渠密布,鹅鸭成群。70年代后期,羽毛市场初具规模。1983年,已形成定点交易、定点上市、定向流通专业羽毛市场。1984年6月,六安县人民政府为开发皖西白鹅系列产品,决定开放固镇羽毛市场,面向全国,发展外向型经营。常年有3500多名“毛客”往来于此。是年6月至12月,羽毛上市量7.5万公斤,成交金额900多万元。1985年,日均上市鹅毛4200公斤、鹅绒3500公斤,鸭毛900公斤、鸭绒750公斤,成交额50多万元。同年,集资50万元兴建9358平方米的羽毛市场,内建81间(2240平方米)营业用房、三幢595平方米钢筋石棉瓦结构大棚,并设服务室、治安室、较秤处。随着羽毛专业市场的兴起,1985年,该镇有饭店37家,从业人员280人;私人客车7部,日运量1500人次。全镇有1300户脱贫或达小康水平。
苏家埠竹木市场苏家埠位于六安城西南20公里,历史上有“小南京”之称。民国时期,日上市木材1000余立方米,毛竹5000余根。成交后,多数整排沿淠河运至寿县正阳关转各地销售。建国初期,仍沿用这一经营方式。1955年后,归口于供销社办的交易所经营,对品种价格均有限制。“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木材进入集贸市场,但附近出现流动和夜晚市场。1979年后允许零星竹木参加集市贸易。1985年,建竹木市场10处(镇办1处、村办4处、联户办5处),占地面积2.13公顷,日成交木材30立方米,竹类1万公斤,成交额2万元以上。
孔集竹编市场位于舒城县城东5公里孔集镇。竹编艺人散布周围孔集、傅圩、舒丰、凡坛、溪河、新湾、圣庄、舒勤、久墩、太平等10个村。镇上有贸易货栈11家,主营水竹、桂竹、毛竹、石竹,日上市量1万公斤。竹编品种有竹椅、竹床、竹凳、竹帘、竹席、竹垫、竹枕、竹筐、粪箕、稻帘、黄蟮笼、鱼罩、鸡罩、花篮、鱼篮、菜篮、挂面篮、竹筷、簸箕等40余种,日上市量1——2万件,成交金额近万元。
板桥草席市场位于寿县城西南板桥镇。1964年,该地开始引进浙江席草种植和草席编织技术。至80年代初,席草种植面积由1.33公顷发展到104.47公顷,涌现一批家家种草、户户编席的专业队、村,草席经营遂成为主要行业。1981年,生产草席100万条,收入250万元。1982年板桥草席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围绕草席生产,出现草席集市和麻类集市,并有一支400人的运销队伍。1983年,每集(隔日集)上市草席6000多条,成交金额2万元。1985年,全年上市草席250万条,成交金额500万元。板桥草席省内销往合肥、蚌埠、淮南、阜阳、宿县等地市,省外销往山东、河南、江西等省。1985年,全镇席草、草席、运输三项收入占该镇总收入的34%,人均91.4元,户均358元。
上一篇:第一节 体制
下一篇:第三节 购 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