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淮河全长约1000公里,六安地区淮河段西起陈村,东至郝家圩,长125公里,占全长12.5%。境内史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从南岸注入。北岸为阜阳地区的阜南、颍上两县,南岸为六安地区的霍邱、寿县两县。
淮河流域的开发,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著名蓄水工程芍陂,曾使寿县一带成为当时楚国的产粮区。淮南淮北成为屯田济军的基地。随唐至明、清,沿淮陂塘灌溉不断发展,淮河成为两岸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但也带来过无穷灾难。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夺淮河归海入道,“汛郡十六”,直至元封二年(109年)始塞,“而梁楚之地被害尤甚”。(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资治通鉴》)。特别是从北宋(黄河)一决滑洲,再决澶洲,分趋东南,合泗入淮(引自《青史稿·河渠志·淮河》),至清咸丰四年(1854年),黄河频繁南徙夺淮,“淮之为害,几无宁岁”。清咸丰五年,“(黄)河虽决铜瓦厢北徙,东注大清河而入黄海,但淮河下游为黄所夺者八百八十余年。河徙淤留,河床抬高,洪泽湖以下尤甚,苏、皖两省深受淮河之害”。
民国27年(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军炸开河南省郑州附近花园口黄河大堤,阻日军西侵。黄河水涌进淮河,破堤决坝,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所属41县(包括六安地区霍邱、寿县、六安三县)的54000平方公里土地一片汪洋,受灾人口1250万人,淹死89万人。黄泛区内,黄沙漫漫,荒无人迹;淮河干支流普遍淤淀抬高。霍邱县境内淮河干流三河尖和四百丈分别淤高0.1米和0.3米;寿县境内淠河迎河集和淠河入淮口以上10公里长一段,分别淤高0.5米和2米;淠、颍、淮三河汇流处的正阳关沫河口淤高达5米,致淮水断流,徒步可以往还。次年虽经疏治,但因黄河花园口未堵,疏而复淤,淤与岸平的河段长1公里,淮水无去路,决寿县境内正南淮堤,部分注入正阳关东南至刘备城洼地,(史称东湖);部分蹿入窑沟下泄,至五里铺会东湖之水而从冯家渡入淮。淮水迂流不畅,正阳关以上淮、淠两岸一片汪洋。淮堤从霍邱县的任家沟至正阳关,淠堤从寿县大店岗至正阳关,均泡在水中,祸延九年,直至民国36年始堵口复堤。
淮河治理,宋、元、明、清正史都有记载,但历代只维持运河漕运,多注意洪泽湖以下的治理。自明成祖“永乐七年,决寿州,泛中都”以后,淮水在“凤泗之间数为害”,危及明朝祖陵的安全,始注意洪泽湖以上的淮河治理。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高家堰决,高宝兴盐为巨浸,而黄水蹑淮,且渐逼凤泗,乃命建泗陵护城石堤二百余丈,泗得石堤稍宁”。是年,“给事中汤聘尹议请导淮入江。”(以上均引自《明史·河渠志·淮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江督端方会勘淮河故道,力陈导淮四难,因于清江浦设局,遴绅筹议,久之无端绪,乃撤局”(《清史稿·河渠志·淮河》)。导淮设专门机构自此始。“宣统元年(1909年),江苏谘议局开,总督张人骏以导淮事列案交议,决定设江淮水利公司,先行测量,务使导淮复故,专趋入海”。宣统三年,御史石长信言:“导淮一举,询谋合同,美国红十字会亦拟遣工程师来华查勘,则我之思患预防尤不可缓。江苏水利公司既允部拨费用,安徽亦应设局测量,以为消弭巨灾之图。下部议允之”。清代导淮,“经始于同治六年”,然“淮为黄淤积数百年,已无经行之渠,由运入江,势难尽挽”,迄于清亡,“终鲜成功”。《清史稿·河渠志·淮河》。
清代六安境内的淮河治理,据民国18年《霍邱县志》记载:清雍正七年和十三年,曾两次筑截淮水不入城西湖的关洲口堤,乾隆十二年再筑关洲口堤。乾隆二十二年起,以两年时间,“筑北河口至任家沟淮堤,并疏浚城西湖内排水沟三道,以泄内水”,“共做土方59438方”。嘉庆二十一年增修淮堤,至同治年间完成。道光十八年起疏浚沣河桥至新店河保新河,道光二十四年完工。
民国4年道尹黄家杰到霍邱会勘,筑上自三河尖下至溜子口淮堤,顶宽1丈(3.33米)、底宽4丈(13.32米)、高1丈(3.33米),全长160余华里(80余公里),民国6年完工,并堵复龙窝口、新河口及其他支口,以防淮水倒灌,先后用去工赈款七万余元。民国25年,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开发城西湖,在四百丈新河口建万户闸,在任家沟口建万民闸,闸顶高程均为23米。花园口复堤的同年,寿县、霍邱、颍上三县防黄工程处会同导淮委员会淮河流域复堤工程局第三段工务所,以工代赈,组织民工2000人,堵正南淮堤窑沟,在正阳关沫河口淮河干流淤滩上束水攻淤,使淮河干流恢复原貌。
历代治淮措施主要是疏浚河道以泄水,修筑堤坝以御洪。上、中、下游各自为政,劳民伤财,收效甚微,千里长堤,低矮单薄,百孔千疮,遇洪即溃,淹田禾,毁庐舍,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淮河综合治理。1950年大水,淮堤决口,洪水横流。同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上中下游兼顾、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照顾局部的豫皖苏三省共保”原则和“蓄泄兼筹”方针,并作出治淮规划:在山区建大型水库拦蓄山洪,减轻淮河干流负担;在沿淮开辟蓄洪区,汛期蓄洪,以杀水势;退建堤防,开辟行洪区,打开排洪通道,使水流畅通;培修沿淮堤防,增强防洪能力。六安地区大部分属淮河流域,按治淮规划,除在境内大别山区兴建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四座大型水库,承担淮河中上游全部山谷蓄水容量的40%以外,还在沿淮开辟四个蓄(滞)洪区,负担淮河中游全部湖泊蓄水容量的80%;同时开辟姜家湖行洪区,退建临王段,培修沿淮堤防。
一、淮河行蓄(滞)洪区
六安地区沿淮一带,均为地面高程18~22米的湖泊洼地。从史河口的临水集至王截流为临王洼地,从王截流至临淮岗为城西湖,迤下至四百丈为姜家湖。城东湖介于城西湖和淠河之间,孟家湖位于城东湖和淠河出口处,正南洼地北临淮河,西滨淠河,迤下为寿西湖,寿县城东南为瓦埠湖。
1950年洪水后,淮河中上游工程局派测量队测量沿淮旧堤及地形。同年11月,确定利用正阳关以上大小湖泊洼地蓄洪,拟在庙台建临时性蓄洪控制工程,在王截流建临时性进洪草坝,培修沿淮堤防,开辟霍邱城西湖、城东湖两蓄洪区,将正阳关以上洪峰流量削减到8500立方米/秒以下。同年12月,成立庙台蓄洪工程筹备处。1951年,治淮委员会决定在润河集南岸建润河集分水闸枢纽工程,控制淮河水量,增加城西湖蓄洪量,若遇1950年洪水时,可将正阳关洪峰流量削减为6500立方米/秒。
润河集分水闸枢纽工程由治淮委员会所属润河集闸坝工程指挥部负责施工,庙台蓄洪工程筹备处改为六安专区蓄洪工程处,属六安专区治淮指挥部领导,负责蓄洪堤防工程的施工。参加城西湖、城东湖蓄洪堤防施工的有四个治淮总队,下设五个工务所,上堤民工共18.7万人。1951年2月上旬开工,5月下旬竣工。正阳关以下蓄洪区和滞洪区堤防及淮、淠河堤防,也于1950年和1951年春先后进行培修。
1.城西湖蓄洪区
城西湖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集水面积1774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5米,当水位19米时,蓄水面积162平方公里,蓄水0.9亿立方米;水位达27米时,蓄水面积548平方公里,蓄水32.1亿立方米。其主体工程:
(1)圈堤工程
蓄洪大堤西起王截流,东至任家沟,全长37.2公里,基本上循旧堤加高培厚,其中,插户台孜至鹦歌窝及润河集分水闸上下游衔接段作稍大退建,堤顶宽8米,堤顶高程28米至27.5米。由阜南颍上、六安、霍邱三个治淮总队民工101627人,于1951年3月4日起施工,5月25日完成,共做土方6029782立方米。1952年,在蓄洪大堤莫脑子、陈湖嘴、殷截流、李台孜、周台孜、龙窝坝、龙祠店、马截流等8处做块石护坡。1954年,淮河大水,蓄洪大堤多处决口,汛后全线加高1米,南滩缺口深塘退建。1958年,临淮岗水库工程兴建,蓄洪大堤一度废弃,临湖面约3万立方米块石护坡全被拆除。1962年,临淮岗水库工程停建,蓄洪大堤又恢复作用。1965年,将封闭堤延仲至深孔闸北侧与拦河坝连接。1968年淮河大水,蓄洪大堤决口,河堤崩塌严重;汛后全面培修,顶宽加至8米;原新河至任家沟段因开挖深孔闸引河而铲除,下格堤废弃,故蓄洪大堤从王截流经鹦歌窝、汪集、新河口至临淮岗封闭,全线增长至38.4公里。1974年至1983年,用块石63598立方米,在蓄洪大堤上做块石护坡12处和护岸8处,总长13050米,做土方40.07万立方米,加固险段22处。1984年,蓄洪大堤高程为29.26——28.4米。
上格堤是临王洼地与城西湖的隔堤。1951年,开辟城西湖蓄洪区时,南从薛家塝退建至逸桥涵,北至王截流与蓄洪大堤连接,全长5.06公里,堤坝高程27.5米,顶宽4米。由阜南、颍上总队民工20578人施工,1951年3月15日开工,同年4月13日完工,做土方760755立方米。1953年堤顶加高至28米,顶宽8米,并将堤线延长至周集,增长0.24公里。1954年特大洪水,全段漫堤,决口5处,次年修复。1968年7月大水后复堤,堤顶加高到29米;堤顶宽度,除大成湖缺口退建处为6米外,其余包括庄台在内,均为20米。1971年,城西湖进洪闸始建,在堤顶铺筑泥石汽车路面。1982年淮河大水,城西湖闸上水位高达28.28米时,7月25日安徽省防汛指挥部曾下令突击将上格堤加高2米,因阻力大,取土难,直到洪水下落,仍未能按要求标准完成。原大涵堵口段深塘填方延至1983年7月20日,由安徽省水利厅水利建筑公司机械回填,1984年1月6日完成,共做土方57690立方米。
下格堤旧堤北起任家沟,南至陈湖嘴,系城西湖与姜家湖之间的隔堤。1951年城西湖大堤退建后,向南延至临淮岗,全长4.35公里,堤顶高程27.5米,由霍邱县治淮总队34925人于1951年2月21日施工,同年5月21日完工,做土方1522095立方米。1958年兴建临淮岗水库,下格堤失去作用而拆除。
(2)分水闸、进入闸工程
原润河集分水闸其枢纽由进湖闸、拦河闸、固定河槽、拦河坝组成。当淮河干流鲁台子处流量超6500立方米/秒时,分水进城西湖。进湖闸6孔,最大进水流量3000立方米/秒。拦河闸9孔,设计最大流量2000立方米/秒。固定河槽为净宽75米的混凝土河床,设计最大流量3500立方米/米。拦河坝底宽120米。坝顶高程28米,顶宽10米。船闸闸室长90米,宽12米。1952年12月开工,1953年10月完工。1954年7月7日8时。进湖闸开闸进洪,闸下静水池被冲毁,无法使用,遂于次日关闸。进洪闸关闭后,洪峰续涨,10日临王堤段溃决,11日扒开蓄洪大堤进洪。当年冬至1955年汛前,进行加固。1958年,建临淮岗水库,润河集枢纽工程建筑物失去作用而拆除。临淮岗水库跨六安、阜阳两个专区。枢纽工程由深孔闸、浅孔闸、船闸与拦河大坝组成。1958年冬,主要受益的阜阳专区组织8万民工施工筑堤,1959年冬,5×6.5米的10孔深孔闸竣工,转入船闸施工。1960年春,深孔闸及其上下游引河完成通水,继而转入浅孔闸及拦河大坝施工。是时,群众生活困难,工程经费短缺,延至1962年被迫停建。
城西湖进洪闸润河集分水闸枢纽工程拆除后,影响城西湖控制蓄洪,1971年10月至1972年7月30日,在霍邱县王截流建成钢筋混凝土城西湖进洪闸。闸为宽顶堰,高开敞式,设36孔,孔径5×10米,闸底高程22米、闸门顶高程28.5米,闸东西堤顶高程29.5米,按五十年一遇率设计,百年一遇校核。设计闸上淮河水位27.71米,校核水位28米。进洪流量6000立方米/秒,校核6113立方米/秒,湖内蓄洪水位26.5米,相应蓄洪面积550平方公里,蓄洪量29.5亿立方米。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六安地区城西湖进洪闸施工指挥部组织施工。计做土方185.5万立方米,混凝土3.91万立方米,石方8.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246万元。1975年8月至次年8月,城西湖闸进行加固。项目包括闸下静水池末端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工程,导流堤延长,翼墙加固加高,上游护坦加固,东西导堤下防冲槽抛石,以及木面板闸门更换钢面板闸门。城西湖闸建成、加固之后,虽遇1982年、1983年洪水,闸上水位都超过27.71米,均未启用,尚未经受考验。
(3)排涝工程
民国时期,城西湖入淮口有任家沟、新河口两处。分别由万民闸和万户闸进行控制,万户闸毁于民国26年(1937年)洪水。建国后,1951年4月至11月改建万民闸,设3孔,每孔宽4米、高4.7米,排城西湖21米高程以下14万亩积水。1952年冬,闸上游长375米的引河拓宽至30米。1958年,建临淮岗水库,万民闸失去作用拆除,1962年停建临淮岗水库,恢复城西湖蓄洪区,在深孔闸上游引河右岸蓄洪大坝上建新河口涵代替万民闸。1963年冬,开挖临淮岗泄水道,1964年汛前完成,汛后继续开挖泄水闸引河。结合筑圩,开挖周集至任家沟排水道。1965年春,改建临淮岗深孔闸,作为城西湖排涝闸。同时,堵新引河,开挖深孔闸至七里嘴的排水道,底宽20米、底高程15~16.5米。至此,城西湖始有比较完全的自排系统。但城西湖闸进洪流量6000立方米/秒,而临淮岗深孔闸的泄水流量仅为600~800立方米/秒,进、排流量悬殊太大问题尚待解决。
附:城西湖围垦
民国25年(1936年),安徽省财政厅贷款交安徽省建设厅负责浚河筑堤:一条从张集经沣河桥至廖家渡;另一条从高塘集经沣河桥至霍邱县城西湖,并将湖东南部25000亩留作标准蓄水区;同时,拨给安徽大学农学院事业费20万元,由该院领垦湖地10万亩,其中2万亩办自营农场,8万亩就地每乡办一合作农场。次年,安徽农学院农场收稻谷260万斤,各乡合作农场收300万斤,农民自种约收600万斤。后因抗日军兴,停垦还湖。
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于1966年春奉命垦殖城西湖蓄洪区。遵照“工农联盟、城乡结合、统筹兼顾、军民两利”的方针,总围垦面积285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32.2万亩,内军垦19米高程以下的13.2万亩,民圩19万亩。结合筑堤,北接1965年做的深孔闸至七里嘴排水道,开挖经霍邱县城西、沣河桥、高塘至逸桥涵长55公里的泄水道,设计泄水流量600立方米/秒。排灌站9座:工农兵排灌站位于陈湖嘴,东站装机7台、5600千瓦,抽排军圩65平方公里内涝;西站装机4台、3200千瓦,抽排陈嘴民圩62.2平方公里的内涝。其中有800千瓦,可从淮河堤水8.4立方米/秒,灌民圩全部和军圩11万亩农田。配套工程有:进水闸1座,流量100立方米/秒;民圩排涝涵1座,流量16立方米/秒;军圩排涝涵2座,流量32立方米/秒;军圩与民圩之间的节制闸1座,流量32立方米/秒,筑堤顶高程28.5米、顶宽8——5米的防洪圩堤一段;军垦区还结合筑滞泄区格堤,开挖霍邱城南至电排站长13公里、底宽20米的排水总干渠和城南至关嘴全长7.8公里、底宽10米的东西干沟,雷李至新河涵排水干沟和6条南北中沟及灌溉渠道。临淮岗电力排灌站二级提水,是沣东干渠灌区水源补给站。总装机9台、1550千瓦,排涝流量6.6立方米/秒,排涝面积15.6平方公里。城南电力排灌站装机5台、650千瓦,排涝流量6.5立方米/秒,排涝面积18.6平方公里。高台电力排灌站装机6台、780千瓦,排涝流量7.8立方米/秒,可从淮河提水流量2.6立方米/秒,灌田2.42万亩。曾台站装机5台、775千瓦,排涝流量5.6立方米/秒,并可从淮河提水流量1.3立方米/秒,灌田2.12万亩。陈郢站装机13台、2015千瓦,抽排67平方公里内涝,排涝流量17.8立方米/秒,提水流量4.1立方米/秒,灌田7.37万亩。高塘站位于城西湖泄水道左岸,装机6台、780千瓦,抽排25.4平方公里内涝,并可提灌2.8万亩,排涝和提水流量分别为7.8立方米/秒和2.5立方米/秒。莫店站位于城西湖泄水道右侧七里嘴,装机2台、260千瓦,抽排6.5平方公里内涝,提灌0.72万亩,抽排流量和提水流量分别为2.6立方米/秒和1.3立方米/秒。临淮站装机2台、160千瓦,排涝流量1.6立方米/秒,提水流量0.8:立方米/秒,抽排内涝6平方公里,提灌0.6万亩。这些工程均于1966年6月至1970年6月陆续施工建成。滞洪区一处,面积17平方公里。沿泄洪水道建七里嘴、工农兵(城北)、军台、高塘等公路桥四座。
城西湖围垦后,蓄水面积缩小四分之三,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产养殖大大减少,广大渔民失业;1973年以后,城西湖南部沿岗圩及临王洼地年年受淹,1980年和1982年的受淹面积分别高达13.8万亩和15.2万亩。群众说是“保了锅底,淹了锅台”,要求退垦还湖。(按:城西湖围垦区已于1988年退垦还湖。)
2.城东湖蓄洪区
城东湖是霍邱县第二大湖,位于霍邱县城东,汲河注入,集水面积2170平方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湖内水位高程20米时,蓄水面积140平方公里,蓄水2.8亿立方米。湖内水位26米时,蓄水面积430平方公里,蓄水量17.9亿立方米。民国27年(1938年),黄河夺淮泛滥,湖口淤淀,造成内涝,汛期淮水倒灌入湖,受灾面积更大。1951年定城东湖为蓄湖区,建有以下工程:
东湖拦洪坝从罗家岗至卜村长0.82公里为填湖堤;从卜村至李庄长4.22公里为拦洪堤,全长5.04公里,堤顶高程25.5米,顶宽8米,统称东湖拦水坝。由寿县治淮总队民工11219人,于1951年3月至5月21日期间施工,共做土方434759立方米。为在当年汛期发挥效益,临时采取留60米宽草坝,用柴土捆箱法堵口合拢,顶宽24.5米,设计最大蓄洪水位24.5米,蓄洪10.8亿立方米。1951年洪水后,草坝下沉0.2——0.4米。1951年春,在唐家冲开缺排涝。同年,东湖坝加高到26米,草坝加高到25.2米。1953年,城东湖进洪闸施工,草坝拆除,填土筑堤,东湖坝延长为5.4公里。1954年淮河大水,东湖坝临淮面溜子口水位达到26.57米,全线漫顶0.57米。1954年冬至1955年复堤,高程加到27米;1956年和1958年两次加固,堤顶高程28米,顶宽8米,内外坡均为1:5,其间1953年到1979年,用块石8811.3立方米,做临湖面护坡长931米;用块石16448立方米,做临淮面块石护坡长1020米。东湖坝保护耕地35万亩,12.4万人。当正阳关水位达到26米时,可保证不破堤。
城东湖进洪闸位于东湖坝中段唐家冲,闸为无椿基础,设5孔,每孔净宽8米,中孔高8米,边孔均高6米,闸底高程17.14米。在城东湖与淮河水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航;闸上架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工作桥各一座,直升式平板钢闸门,安装手摇卷扬式启闭机5台,中孔为15吨,余为10吨,设计进洪流量1074立方米/秒。东湖闸工程施工7628人,其中,技工628人,余为霍邱民工。1952年11月开工,1953年7月竣工,共做土方42.41万立方米,石方3415立方米,混凝土7000多立方米,国家投资155万元。1970年加高胸墙,1979年增做检修插板闸门和装吊插板闸门的滑轮行车设备。
城东湖闸曾四次进洪:第一次,1954年7月12日,闸上淮河水位26.57米,湖内水位23.7米,进洪流量1450立方米/秒。进洪后湖内水位26.58米,河湖连成一片,蓄洪量5.79亿立方米,闸下干砌块石护坦受损,汛后改做浆砌块石。第二次,1956年6月11日,淮河水位24.44米,湖内水位21.32米,进洪流量1550立方米/秒。7月6日,淮河水位25.46米,进洪后湖内水位24.64米,蓄洪量4.2亿立方米。在进洪中,闸下护坦末端冲毁250平方米,汛后修复。第三次,1968年7月21日,淮河水位26.53米,湖内水位21.68米,进洪流量1800立方米/秒。蓄洪后,湖内水位23.52米,蓄洪量3.36亿立方米。进洪中,闸下护坦末端又冲毁1200平方米,汛后抛石并做浆砌块石。第四次,1975年8月17日,淮河水位26.31米,湖内水位20.93米,进洪流量控制在1000立方米/秒。蓄洪后,湖内水位24.41米,蓄洪量4.57亿立方米。城东湖闸防洪标准偏低,且只从控制淮河洪水出发,未考虑排涝、灌溉和河湖通航等综合利用,有待完善。
3.瓦埠湖蓄洪区
瓦埠湖位于寿县城南,集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南北最长51公里,东西最宽6公里,最窄300米,环湖四周,均为平坦坡地,蓄水高程16米时,面积38平方公里,蓄水量0.3亿立方米;蓄水高程25米时,面积784平方公里,蓄水量30.3亿立方米。湖区大部分属寿县,部分属长丰县和淮南市,原与淮河相通,涨落随淮。民国27年(1938年)黄河泛滥后,淮河淤高,湖水难泄。1951年春,疏浚东淝河东津渡至河口段,湖水始能外排,东淝河闸建成后淮水始不倒灌。瓦埠湖蓄洪区主要工程:
东淝河闸位于寿县城西北五里庙新东淝河上,距入淮口3公里。当正阳关以上各蓄洪区蓄洪后,淮水续涨并危及淮北大堤及淮南矿区安全时,开闸进洪,可削减淮河洪峰500——1500立方米/秒,计划湖内蓄洪水位22米,蓄洪量为12.9亿立方米。闸为5孔,每孔净宽7.5米,中孔高10.5米,边孔各高6米,闸底高程14米,设计进洪流量1500立方米/秒,闸上便桥宽1.8米。1981年在闸下游闸墙上增建宽3米便桥1座,以便蓄洪时撤退群众,闸上下游引河由各宽50米,扩宽至70米。东淝河闸工程,1951年11月始建,1952年7月建成,计完成土方87.4万立方米,石方0.71万立方米,混凝土1.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81万元。
牛尾岗堤起自寿县城西南的牛尾岗,迄于涧沟集,全长19.18公里。利用1951年春挖寿西通水渠的出土垒成,是瓦埠湖与寿西湖的隔堤。1952年至1953年春培修后,堤顶高程为23——23.5米,顶宽4米。1954年大水,在九里沟附近决口。1955年加固,堤顶高程23.5米,顶宽3米。1956年又将堤顶加高到25米,并从九里沟起,向南退建至三十铺;1969年至1970年,再次加高,从三十铺延伸至正阳五里铺与正南淮堤相接,全长增至30.3公里,顶宽增至8米,堤顶高程增至28——28.5米,为蚌(埠)霍(邱)公路,铺有沥青路面,沿堤还兴建排涝和灌溉涵闸29座。
二里坝拦洪堤是二里坝和东淝河闸拦洪堤统称。从寿县西城墙至八公山脚,全长2.8公里,是瓦埠湖与寿西湖和淮河的隔堤,为瓦埠湖蓄湖区圈堤之一,清道光年间即有。二里坝原系瓦埠湖向淮河排洪的放水口,民国三十五年淮河复堤时,将从冯家圩经黑泥沟、赵台子至寿县城墙西南角的牛尾岗这段淮河右堤命名为寿西淮堤。1952年东淝河闸兴建后,从寿县城墙至东淝河闸拦洪堤拐这段淮堤复称二里坝,堤顶高程24米。1954年汛后,在二里坝挖口排寿西湖积水。1955年春堵口复堤,全线堤顶高程加至25米。1969年至1971年,结合牛尾岗堤的加高培厚,二里坝和东淝河拦堤一并加大断面,堤顶高程加至28米,顶宽8米。二里坝与东淝河闸拦洪堤的断面标准一致,作用相同,合称二里坝拦洪堤。1954年大水,淮河上游各湖泊洼地蓄洪后,淮河水位仍不断上涨,7月13日,瓦埠湖水位23.29米,超计划蓄洪水位1.29米;7月26日,淮水漫过东淝河闸,次日最高蓄洪水位达25.92米,共蓄洪20.27亿立方米,对削减淮河洪峰,保证淮北大堤和工矿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但湖区盲目围垦,与水争地,每逢汛期,淮河水位高,湖内水位亦高,难以承纳进湖淮水。湖区计划蓄洪水位22米,而内涝水位1968年、1975年、1980年、1982年分别为21.52米、21.77米、22.79米、22.96米,与计划蓄洪水位相差甚微,甚至超过。承纳淮水,势必抬高蓄洪水位,而又将影响周围5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
附:瓦埠湖围垦。1975年前后,寿县、长丰县、淮南市谢家集区群众共圈圩160处,面积19.5万亩,其中寿县105处,12万亩。以至湖区缩小,水位抬高0.52至0.75米,淹没农田3万亩。白洋淀以上围垦,严重阻水,新增涝区近万亩,湖周植被破坏,入湖含沙量达350毫克/公升,湖底淤高,蓄水容量减少。圩堤标准低,决而又围,围而复决,劳民伤财。据统计,从1980年至1985年,湖内水位三年达22米,两年超过22米。1980年,水位达到22.79米,淹没面积473平方公里,沿湖生产圩漫破148处;1982年水位22.96米,淹没面积491平方公里。除东津、九里两圩,余均漫破,湖周因灾绝收36万亩。此后废了一些小圩,改种芦苇6万亩。
4.姜家湖行洪区
姜家湖位于霍邱县城北约20公里,与颍上县的唐垛湖隔淮相望,原名五里湾,系沣河尾部。清道光十八年至二十四年(1838——1844年),疏浚沣河,沣河上游及城西湖来水汇于姜家湖,湖区不断受灾。民国4年(1915年)所筑三河尖至溜子口淮堤中的任家沟至四百丈段,即今姜家湖堤。民国25年曾开挖从任家沟分岔处起至四百丈的新河(排水道),以分泄城西湖积水,后又从任家沟到刘岗子筑一小堤,将城西湖与姜家湖隔开,即旧下格堤。
姜家湖湖区高程22米,面积67平方公里,1950年定为淮河正阳关以上湖泊洼地行洪区之一。主要水利工程:
行洪堤姜家湖行洪堤原起任家沟与下格堤衔接,循淮河至四百丈与岗地闭塞,即任四段,全长22.41公里。1951年由霍邱县民工4885人堵复任四段,并进行重点培修,完成土方152818立方米,顶宽3米,堤顶高程23——22米。1952年汛期行洪,全线漫溢,决口19处,共长约3.9公里。1952年冬至次年春复堤,堤顶高程增至22.7米,顶宽3米。1954年姜家湖行洪,决口13处,次年春复堤,堤顶高程增至24——23米;并在距任家沟3公里和14公里各留宽2000米的行洪口门,低于堤顶1米;口门上加做高宽各1米的子埝;1956年,堤顶高程加高0.5米;1958年,临淮岗水库工程动工,姜家湖湖区的30平方公里划为临淮岗水库蓄洪区。1962年,临淮岗水库工程停建,恢复姜家湖行洪区,湖堤改从临淮岗水库拦河坝北端起,至小涵闸止,全长17公里,堤顶高程24.5——24米。南堤系利用挖临淮岗水库深孔闸下游引河出土垒成,形成一个堤圈,湖区面积缩小到不足40平方公里。后不断加高,堤顶高程达26——25.8米。1968年,退建大刘台孜段,长1000米,最大宽度960米。姜家湖行洪水位,初定22.7米,1954年改定23.5米,1978年又改定为23.8米;行洪上口门在小金台子附近,宽1500米,行洪下口门两处,一在汪台子以上,一在小涵闸以上,各宽750米;行洪口门底高程23.8米,门上做子埝高0.5米,顶宽1米;两边立有界碑,计划行洪流量600立方米/秒。
排涝设施民国4年,在四百丈建一泄水暗涵,后因黄泛淤塞堵闭。民国25年,在四百丈新河入淮河口建的分泄城西湖积水的万户闸,毁于民国26年洪水。建国后,1958年5月,在行洪堤东端建箱式排涝涵两孔,每孔高宽各3米,排涝流量30立方米/秒。挖底宽8米,长9.5公里排涝沟一条。1975年,在浅孔闸左导堤中部建柴油机排涝站,装机10台、800马力,流量4立方米/秒。因抽排能力小,湖内涝渍仍然严重。1981年,将其改为电力排涝站,安装电机6台、330千瓦,并在何家圩兴建装机2台、150千瓦电力排涝站,总排涝流量3.3立方米/秒。
姜家湖行洪区开辟35年来,有14年行洪,累计作物受损327475亩,倒塌房屋58263间,损失禽畜173470只(头)、家具16549件、树木352090棵,共折合金额5712.6万元,年均损失408万元。1981年元月上旬,中共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决定行洪区一水一麦,免除行洪区的公粮及粮食统购,派购任务,发展多种经营,逐步改善群众生活和生产条件。
5.寿西湖滞洪区
寿西湖位于寿县城西,包括寿县城西湖、黑泥沟洼地和曹家洼地,北界寿西淮堤,南界二里坝、寿县城墙、牛尾岗堤,与瓦埠湖为邻,集水面积原为502平方公里。1951年春挖寿西退水渠,截走65平方公里来水入瓦埠湖,湖内围垦24.9万亩。滞洪区面积140平方公里,黑泥沟水位25.9米为其进洪水位,进洪流量3200立方米/秒。当遇特大洪水,峡山口以上各行蓄洪区全部开放仍不能降低淮河洪峰,严重威胁淮北大堤时,寿西湖始开口进洪。主要工程:
寿西淮堤民国时期,寿西淮堤原起于冯家圩,终于黑泥沟,后因黄河夺淮,淮河淤高,逐渐延筑经赵台子、二里坝至牛尾岗,全长25公里,保护耕地17万亩。寿西横堤起于冯家圩,止于涧沟集,全长11公里,系黑泥沟与寿县城西湖的隔堤。黑泥沟洼地与城西湖统一为寿西湖后,横堤已不存在。
1950年大水,寿西淮堤水毁严重,同年冬至次年春堵口复堤,堤顶高程增至25——24.5米。1954年7月20日,在淮河鲁台子水位24.99米时,于零时20分,在寿西淮堤黑泥沟高窝子挖口向寿西湖进洪,口门冲宽910米;6时,进洪流量3000立方米/秒;7月22日上午,在赵台子挖口退洪;7月26日20时,正阳关水位达26.41米,下泄流量11350立方米/秒。同时通过鲁台子流量4720立方米/秒,而寿西湖行洪流量达6630立方米/秒,使正阳关洪水位在短期内降低1.21米。寿西湖最高滞洪水位25.79米。扣除内水,滞洪量4.69亿立方米。湖堤经滞洪、行洪,6处严重水毁。次年春复堤加固23.3公里,堤顶高程25.29米至24.5米,顶宽3米,同时在冯家圩以上修筑封闭堤3公里,以防冯家圩上游岗地径流入湖。1955年3月14日至5月27日施工,共做土方575646立方米。1968年,正阳关淮河水位达到26.5米,汛后寿西淮堤堤顶高程加至27.5——26.5米,顶宽3至4米。五里铺至冯家圩封闭堤堤顶高程加至27.5米。自此,寿西淮堤正阳关五里铺,经冯家圩、黑泥沟、赵台子,至二里坝拦洪堤拐,全长26.3公里。1969年牛尾岗堤加高培厚并延伸到五里铺,寿西湖滞洪始有完整圈堤。
排涝设施寿西湖四周高,中部平洼,西北高于东南。湖内原为沃壤,民国27年,黄水夺淮,湖内排水沟淤平,原寿西淮堤大涧沟排涝涵淹塞,积涝无法排泄。建国后,1951年冬至1952年春,开挖从黑泥沟至寿西涵一道寿西排涝渠,长19公里,底宽12米。1957年10月,在寿西退水渠出口处建九里涵2孔,拱式,每孔宽高各3米,最大排水流量65立方米/秒。淠史杭灌区建成后为寿丰干渠退水闸,当瓦埠湖水位低于寿西湖水位时,可排泄部分积水。1958年元月建位于寿西淮堤末端的寿西涵,涵底高程15米,3孔,单孔宽、高各3米,设计最大排水流量54立方米/秒。因寿西湖农场控制内水位为16.2米,一直未用。在寿西湖农场建电力排灌站两座,排涝面积98平方公里。一在寿西淮堤末端的寿西涵两则,其中1962年建的老站,装机10台、1500千瓦;1965年建的新站,装机7台、1085千瓦。一在项台,装机11台、1075千瓦,建于1973年,因站内渗水严重,1975年堵闭。
6.行蓄洪区庄台建设
1953年9月,治淮委员会召开行蓄洪区代表会议,决定为行蓄洪区每户建庄台16——20平方米。同年冬,城西湖建任家沟、陈嘴子、赵台子庄台3座和陈郢子、汪集圈堤2处;瓦埠湖建袁家楼、陶小店、陶家祠堂庄台3处。1954年2月至5月,由六安、寿县、霍邱县非受益地区支援民工28565人,复在城西湖心建庄台27处,沿蓄洪大堤拓宽建庄台10处,庄台总面积275151平方米,高程27——27.5米,完成土方209.38万立方米。与此同时,由肥西县、六安县支援民工24129人,于城东湖区新建庄台36处,圈堤1处,庄台总面积69002平方米,高程25~25.5米,完成土方24.29万立方米。瓦埠湖由寿县非受益地区支援民工423人和受益区45人共468人续建柏台子、江家花园、三官庙庄台3处,庄台面积9516平方米,高程24米,完成土方3.26万立方米。1982年汛后,姜家湖行洪区庄台建设列入规划,第一期工程当年11月施工,该县组织非受益6个区的35700名民工支援兴建,1983年1月完工。兴建庄台面积44808平方米,安排居住2103人,人均21平方米,庄台高程29.5米。1984年3月继续完成庄台护坡湖区桥梁和输电等工程。第二期工程1984年11月开工,1985年9月份以后先后完工。寿西湖滞洪区原无群众庄台,60年代始建17处,庄台总面积18.89万平方米,高程26——27.5米。
通过实践,庄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傍堤筑台,堤台相连,堤防管理困难;庄台高程一般只比蓄洪水位高0.5——1米,城东湖庄台高程还低于蓄洪水位,很不安全;庄台面积每户只有16——20平方米,无栓牛、堆草、堆粪和公共设施的余地。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更显得不够适应。
7.淮河清障
淮河阻水障碍,历来严重。民国末期,王家坝至正阳关河道泄量只2000立方米/秒,正阳关至涡河口也只4000立方米/秒。50年代治淮兴起,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在淮河上中游各支流兴建山谷水库,拦蓄洪流;在湖泊洼地开辟行蓄洪区并培修加固堤防。到50年代后期,河道泄量,王家坝到正阳关提高到7000立方米/秒,正阳关至涡河口提高到1000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达到40年一遇。60年代以后,由于原规划提高淮河泄量2000立方米/秒的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未建成,淮河干流又由于各种阻水障碍的影响,在同样水位时,与50年代后期相比,王家坝至正阳关泄量减到4500立方米/秒,正阳关至涡河口泄量减至8500立方米/秒,严重影响堤防安全。淮河干流泄量的减少,在右岸六安专区主要是荻柴、芦苇、树木等高杆阻水植物和一些生产圩及废土堆。1973年开始清障,汛前完成改建正阳关轮船码头阻水建筑物。同年冬至1974年春,清除润河集分水闸遗留的土埂,完成土方26.44万立方米。至1976年六安地区沿淮地清除阻水树5.39万株,砍除阻水荻柴、芦苇1.13万亩。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铲除霍邱县境临淮岗浅孔闸上游圩堤、下游围堰、曹小圩以及临王段退建外圩上下口、姜家湖行洪堤上下口门等上方,共63.83万立方米;寿县境王店圩上端横堤土方4.01立方米。1973年至1985年全区淮河清障投资63.19万元。
二、沿淮洼地治理
六安地区沿淮有临王洼地、孟家湖和正南洼地;沿淠有淠左和淠右洼地。五个洼地总耕地面积70.1万亩,人口34.5万人。
1.临王洼地:是霍邱县临水集至王截流之间的王岗湖、王南湖、李家湖、大成湖四个湖洼地的总称,集水面积150平方公里,与城西湖蓄洪区之间的隔堤为上格堤。主要工程:
临王段淮堤从临水集起至王截流止,原长34.25公里,堤身单薄,经1950年培修堵口,1951年培修加固,截去杜母圈堤并局部退建,全长改为32.25公里,堤顶高程增至28.9——28米,顶宽4米。此工程由霍邱、阜阳两治淮总队民工43925人于1951年2月21日施工,4月30日完工,计做土方149.3万立方米。1952年、1953年连续两年加固,堤顶宽增至6米,并填平堤坡脚深塘、水沟,重点险段;外坡加做块石护坡。1954年7月10日,临水集水位涨至29米,刘家坝埂溃破,全线漫溢,决口17处,次年春复堤,堤顶加高至29.5——28.5米、顶宽6米,同时退建毛腿洼、罗圈坝、刘家坝埂三处坝长由32.25公里缩短到28公里,退建段堤顶宽8米;并在簸箕口外坡脚10米处,筑长180米的粘土隔渗墙,墙底高程19米,底宽1.5米。1968年7月15日,淮河莺歌窝水位24.8米,流量2390立方米/秒时,王截流电力排灌站基坑溃破,洪水冲进临王洼地。7月18日,又在桑郢子附近决口375米,当年汛后堵复。
临王段簸箕口至洪洲子段虽经1951年和1955年两次退建,仍排泄不畅。1971年成立六安地区临王段退建工程指挥部,集六安、霍邱、寿县三县民工3万人施工,退建最大宽度为1公里,到1973年汛前完成。这次退建后,堤线全长由28公里缩至26.8公里,顶宽8米,并在内坡一侧做了傍堤庄台,堤顶高程加至30.37米——29.67米。
排涝设施排涝沟渠:建国前,临王洼地有排水干沟5条,即从北河口至逸桥长14.3公里的北逸渠,从临水集至淮右第一闸长10.6公里的临淮渠,从燕子沟至逸桥长11.6公里的燕逸渠,从严家湖至李集南湖长5.6公里的严家湖渠,从李家南湖至逸桥长8.4公里的李逸渠,总长50.5公里,因年久失修,淤塞难排,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951年11月21日至1952年元月15日,循旧渠拓宽挖深,并开支沟,共做土方552077立方米。
排涝涵闸:
逸桥涵:1952年建,2孔,箱式,每孔宽高各3米。涵低高程19米,设计排水流量33.5立方米/秒,排临王洼地15万亩农田内涝。
淮右第一闸:1930年建,1孔,孔径2.77米,闸底高程20.75米,流量36立方米/秒。1955年春,临淮渠和燕逸渠沟通,王岗湖一带内水由逸桥涵排入城西湖,淮右第一闸因失去作用而拆除。
临水集涵:单孔,孔径1.5米,涵低高程24.55米,流量2.48立方米/秒。
大成涵:3孔,单孔宽高各3米,排水流量48立方米/秒。因涵顶填土高程尚差1.6米,于1968年7月19日洪水漫顶而毁。
新逸桥涵:1973年建,4孔,拱式,单孔宽3米、高3.6米,涵底高程18米,排水流量52.9立方米/秒。新老两逸桥涵总排水流量计86.4立方米/秒。但城西湖围垦后,蓄水区缩小,城西湖泄水道的水位常高于临王洼地,故其自排机会不多,大成湖南部沿岗70平方公里来水的出路,尚未完全解决。
排灌站:
王截流电力排管站位于上格堤北端刘圩,1968年施工,1969年完成。安装8台各155千瓦和3台各130千瓦电动机,抽排临王洼地大成湖47平方公里的内涝,灌溉湖区4.7万亩农田。
陈村电力排灌站位于淮河与史河汇流处南岸临王段上的李集乡陈村,以排为主,排灌结合。排除王岗湖及陈村至周集一片103平方公里来水,灌溉王岗湖以南高程27米以下7.45万亩农田。设计装机5台5000千瓦,排水流量25立方米/秒,灌溉流量8立方米/秒。1977年9月施工,1983年4月发挥效益,完成土方69.7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2118立方米,块石砌体13724立方米。先安装机组4台4000千瓦,完成国家投资716万元。
2.孟家湖:孟家湖的湖心又名芦柴湖,位于霍邱县城东湖闸以下汲河下段和淠河出口处,北临淮河,东滨淠河,西靠汲河,面积25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19米,淮水或淠水稍涨,即河湖相连,枯水季节又成湖滩,洼处积涝。民国时期,孟家湖沿淮沿淠均有堤防,因长期冲涮,局部仅存土埂。建国后,50年代霍邱、寿县分别在湖的西部和南部建立林场;寿县正阳渔业大队在湖区占有300亩的捕鱼基地;湖内除林业管理人员居住的一座庄台外,无人居住。群众为保局部麦收,在原湖埂上圈筑孟家湖圩,堤长7公里,堤顶高程22——21.7米,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淮河清障项目之一。
3.正南洼地:包括寿县正阳关至迎河集以东的王家湖、倪炭湖、朱家湖、肖严湖等湖洼,其中从正阳关东南经刘备城至孟家湾部分,史称东湖。正南洼地面积104平方公里,集水面积344平方公里,一般地面高程19——21米。建国前,正南洼地沿淮沿淠只有低矮小堤,遇洪即溃,水灾频繁,地荒人少,有“洼地十八户半”之说。建国后加固的沿淮沿淠堤防,成为保护正阳、迎河两镇及洼地36.93万亩农田和17.1万人免受洪灾的屏障。洼地内建有建设、迎北、肖严、刘蒂、枸杞、正阳农场六个圩区和一些小圩。1954年、1956年正南洼地曾两次溃破,1957年后未再破堤。主要工程:
正南淮堤自五里铺接牛尾岗堤,经正阳关沿淠河过大店岗至迎河集北的左家岗,全长31.93公里,均在寿县境内。建国前分为两段:五里铺至北横坝称正南淮堤,北横坝至左家岗为迎北圈堤,亦名肖严淠堤。建国后统称正南淮堤。1950年,正阳关最高水位24.91米,正南淮堤大店岗以北淮河、淠河、孟家湖与唐垛湖一片汪洋,汛后堵口。1951年冬进行培修,计做土方115.94万立方米。堤顶高程25.38米——24.33米,顶宽5到4米。1952年汛后加固,1953年7月21日完工,顶宽增至6米。1954年,正阳关水位26.55米,正南淮堤决口8处,大店岗附近王台决口宽480米,深逾10米,1955年春复堤堵口。王台缺口加固段长800米,顶宽8米,全线堤顶加做宽高各1米的子埝。1956年6月11日,正阳关水位24.92米,正南淮堤在小清河决口,正阳关中学院内水深1米。汛后,左家岗堤顶高程加至26.7米,五里铺加至25.5米,顶宽仍为6米。1957年以后,逐年培修。1969年,堤线延伸至淠东干渠迎河泄水闸与张马淠堤相接,堤线延长34.4公里。1977年、1978年连续两年培修,堤顶高程28.8——27.5米,顶宽6米,翁家坡段还做了块石护坡。1982年,因散浸渗漏严重,堤段做减压井458眼,现存约400眼。通过多年培修,正南淮堤防洪能力虽有很大提高,但因系沙壤土垒筑,故散浸、翻沙鼓水情况仍然存在。
正南洼地治理设施
开渠:1951年冬至1952年开挖正南排涝渠,上起三岔,下至五里铺,全长9.95公里,底宽10——30米,开挖中小沟,建成排涝系统,使肖严湖耕地达1.3万亩。
建涵:
正阳涵:位于五里铺,2孔,单孔宽3米,高3.5米,排正南洼地14万亩内涝入淮。1971年堵塞。
新正阳涵:位于正阳涵东,5孔,拱式,每孔净宽4米,高5.2米;涵底高程,中孔15.5米,边孔16米,排涝流量122立方米/秒,最大排涝流量200立方米/秒。1970年9月至1971年5月施工,做土方10.3万立方米,混凝土260立方米,砌石7557立方米,投资66.81万元。
迎河涵与左家岗涵:迎河涵位于迎河集老街,单孔,拱式,宽1米,高1.7米,排水流量5立方米/秒;左家岗涵位于左家岗封闭堤,1孔,拱式,宽0.8米,高1米,排水流量1立方米/秒,担负左家岗沿岗小圩农田500亩排涝任务。两涵分别建于1969年和1975年。
建设排涝站:
建设排涝站和大店排涝站1965年9月至1967年6月,在正南淮堤清河口南和老五台子分别建建设排涝站和大店排涝站。前者装机10台、1550千瓦,排涝流量12.1立方米/秒,并在枸杞圩至建设圩处建一座过涵流量为7.5立方米/秒的倒虹吸,抽排建设、枸杞两圩内涝5.3万亩和灌溉农田0.7万亩;后者装机5台、1650千瓦,排涝流量14.4立方米/秒,抽排肖严圩、迎北圩内涝6.7万亩和灌溉农田0.1万亩。
五里排涝站位于正阳涵西,1966年7月建成,计划装机12台、960千瓦,实际装机7自、560千瓦,排涝流量3.5立方米/秒,抽排农场圩2.5万亩内涝。
刘蒂排灌站:见淠东干渠水源补给站。
三、淠河洼地治理
淠河是六安地区最大的一条入淮支流,两岸堤防属淮河管理范围,流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全长253公里。其中,六安县西两河口以上为山区,长103公里;西两河口至六安县马头集为丘陵地带,长91公里;马头集以下进入洼地,长59公里。建国前,两岸竞打水牮,致使河道弯曲,堤崩岸塌。建国后,在上游建了佛子岭、磨于潭、响洪甸三座大型水库,马头集以下治理了淠左、淠右两块洼地。
1.淠左洼地
主要工程:
修建西隐贤堤(原名刘李圈堤)位于霍邱西隐贤集上下的淠河左岸,起于吴祠,止于郭岗,筑于1952年春,全长13.3公里,保护耕地1.4万亩。1954年、1969年两次决口后复堤,并经多次整修,堤顶宽3米,堤顶高程30.01——29.15米,比设计堤顶28.7米高1.31——0.45米。同时,疏浚堤内南起北小庄、北至胡台闸,长9.5公里的排水沟,整修蓄水塘坝,建成比较系统的排灌工程。
加固民生堤原有老堤,堤顶高程25米左右,系六安地区境内淮河干支堤防中1950年汛期唯一未破的堤段。位于霍邱县孟集区淠河左岸,南起冯集与沙家大岗相接,北至民生涵与刘家岗相接,全长19.32公里,保护耕地4.5万亩。1951年冬,培修堤顶,高程加至26.46——25.82米。1954年大水,全线漫溢,决口3处,汛后复堤至次年春复堤,险段堤顶加宽至7米,余宽4米。1956年汛期,堤顶加做子埝,汛后将堤顶高程加至28.37——27.4米,顶宽4.8米,堤线缩短至18.7公里,先后做减压井208眼。1985年做傍堤庄台,减压井大部分埋压。仅存62眼。其间,1970年至1981年,用块石10567立方米,在五个险段上做护坡长2592米。但河床变位不定,险段时有出现,防洪标准仍嫌偏低。
堤内排涝,民国25年(1936年)建有民生闸,1孔拱涵,宽高均1米。1951年,在民生堤终点重建民生涵,单孔,拱式,宽3米,高3.5米,涵底高程18.3米,设计排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53年疏浚民生堤内排水沟,底宽10米。1957年,扩建民生涵为2孔,拱涵,单孔宽3米、高3.5米,排涝流量增大到32立方米/秒。但淠河水位常高于内涝,自排机遇较少,35年来,有16个年份淹涝面积达30——50%。1975年汛期,租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柴油抽水机10台,建临时柴油机抽排涝站,1980年机房沉陷倒塌,1980年重建,装机6台。1985年将其中3台机组改为电动。总计抽排流量4.38立方米/秒,排涝有所改善。
2.淠右洼地
自六安县马头集至寿县迎河集一片洼地,集水面积246.8平方公里。洼地梁家湖、潭子湖一带有时淠、梁南、彭湾、柿园、胡湾等5圩,低洼易涝。治理措施:
整修张马淠堤建国前,原为张马淠堤和张隐淠堤两个堤圈。1952年春培修,将两个堤圈连为一体,统称张马淠堤。起于马头集迄于迎河集南2.5公里的张家老坟,全长31.4公里。但堤身单薄,部分堤段顶宽不足1米,边坡不足1:2,堤顶高程仅超1950年洪水位1米。1954年洪水溃决,汛后堵口,次年5月复堤,堤顶高程加至30.8——26.5米,顶宽2米以上。1969年以后,逐年加高培厚,并将堤线延至迎河泄水闸,与正南淮堤相接,全长为32.3公里,堤顶高程32.1——29.5米,顶宽3——5米,保护耕地面积12.3万亩,成为淠右洼地的屏障。
增建改造排涝涵
幸福涵:原名时湾涵,为张马淠堤上的减河出水口。1952年春,垒张马淠堤时,堵塞减河入淠口,建幸福涵。涵为3孔,箱式,单孔净宽3米、高2.5米,涵底高程19.5米,排涝流量50立方米/秒。1953年10月16日开工,同年12月31日竣工。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混凝土521立方米,砌石555立方米,国家投资15.1万元,保农田14万亩。1976年,寿县自筹资金在幸福涵右侧扩建拱型新幸福涵3孔,单孔净宽2.7米,高3米,涵底高程19.5米,排水流量73立方米/秒。并在梁家湖内挖底宽5——30米、排水流量11.4——92立方米/秒、全长31.5公里的排水沟。
小型排涝涵:当地农民在张马淠堤上埋设竹筒、瓦管34处,对于防洪安全,极为不利。1958年至1976年陆续改建成小型排涝涵19座。总排水流量89.2立方米/秒,可排幸福涵排涝面积以外4.36万亩内涝。其中时淠涵,2孔,单孔净宽2.5米、高2米,涵底高程18.5米,设计排水量21.6立方米/秒。1985年增建电力排灌站,装机25台1875千瓦,排时淠圩37平方公里的花水。
淠右洼地经过治理,涝灾范围虽有缩小,但来水面积大,又承泄淠东干渠灌区17条支斗渠的退水,仍需进一步综合治理。
3.淠河清障
淠河两岸多处设障,阻水严重。1976年春,六安地区发动清障,但收效甚微,甚至有增无减,河床断面不断缩小。当冯集水位27米时,1956年淠河河床过水断面为2280平方米,而1982年的过水断面只有1920平方米,两比减少360平方米。1969年,横排头最大过水流量6420立方米/秒,六安下龙爪水位39.58米;而1983年横排头最大过水流量只3080立方米/秒时,六安下龙爪水位却达到39.30米,使当年汛期沿淠河的六安县马头、淠联、霍邱县的西隐贤决口,成灾面积5万多亩。1984年12月,六安行政公署成立淠河清障指挥部,到1985年6月,共清除阻水树木17处、290800棵;拆除水牮5处,做土方12230立方米、石方210立方米;铲生产圩6个,做土方32.46万立方米;砍苇荻2301.5亩。
通过建国后三十五年的努力,多灾多难的淮河得到初步治理。区内兴建四座大型水库,开辟五大行蓄滞洪区,整修新筑沿淮淠堤防,对削减淮河洪峰,保护淮北大堤,保护工矿城市、铁路的防洪安全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保护了霍邱、寿县两县沿淮200多万亩农田、100多万名群众的防洪安全。50年代大规模治淮中,团结治水,蔚成风气。1951年,六安地区开辟行蓄洪区时,阜阳专区阜阳、阜南、颍上三县民工52388人,跨河来援,完成土方281万立方米。1952年,宿县专区泊岗引河工程施工,六安专区组织六安、寿县两县民工28464人支援,完成土方185万立方米。存在问题是:洪水出路小,防洪标准偏低,行蓄洪矛盾多,工程不配套,河道障碍多,管理工作薄弱等,有待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下一篇:第三节 水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